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小茴香

一、概述

小茴香,别名 香、 香子、茴香子、茴香苗、香菜丝等,来源于伞形科植物茴香 Foeniculum vulgare Mill.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初熟时采割植物,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小茴香性温,味辛。归肝、肾、脾、胃经。具有散寒止痛,理气和胃的功效,用于寒疝腹痛,睾丸偏坠,痛经,少腹冷痛,脘腹胀痛,食少吐泻等症。民间多取小茴香的嫩叶用于炒熟食用或将其种子炒研用。小茴香主含挥发油、脂肪油、甾醇及糖苷、生物碱等化学成分,药理研究表明小茴香有促进胃肠蠕动和分泌、抗炎、抗溃疡、利胆、镇痛、保肝等作用,临床主要用于腹痛、胃痛等方面的治疗。

二、来源考证

(一)品种考证

茴香入药,首见于《药性论》,原名 香。《新修本草》名 香子,云:“叶似老胡荽极细,茎粗,高五六尺,丛生。”《本草图经》云:“七月生花,头如伞盖,黄色;结实如麦而小,青色。”《本草蒙筌》云:“小茴香,家园栽种,类蛇床子,色褐轻虚。”其后《本草纲目》亦有“茴香宿根,深冬生苗作丛,肥茎丝叶”等记载。依据上述植物特征,再参考《本草图经》所附“ 香子”及“筒州 香子”图的形态考证,以及《救荒本草》茴香图,可知古今所用小茴香原植物均为伞形科植物茴香,且早有栽培。

(二)药用部位

小茴香子(果实):本草书中所述药用小茴香的部位均为其果实,多作食疗和饮食的调味品。如《本草纲目》中记载:“小茴香性平,理气开胃,夏月祛蝇辟臭,食料宜之。”《救荒本草》:“(小茴香)子调和诸般食味香美。”《备急千金要方·食治》:“(小茴香)其子主蛇咬疮久不瘥者,捣敷之。”说明小茴香子具有药食两用的特性。《中国药典》2020版也收载小茴香的干燥成熟果实作为药材。

小茴香茎叶:除小茴香果实外,小茴香的茎叶在古代也作为药食两用品种,多为文献所记载。如《食疗本草》记载:“ 香(小茴香)(一)(恶心):取 香华、叶煮服之。(二)国人重之,云有助阳道,用之未得其方法也。生捣茎叶汁一合,投热酒一合。服之治卒肾气冲胁、如刀刺痛,喘息不得。亦甚理小肠气”,第一方用小茴香花和叶治疗恶心,第二方用小茴香茎叶治疗“肾气冲胁、如刀刺痛,喘息不得”。《救荒本草》载:“采叶煠熟,换水浸去苦味,淘洗净,油盐调食”,用小茴香叶充饥。

三、历代本草记载

1.《本草图经》

香子,亦名茴香,《本经》不载所出,今交广诸蕃及近郡皆有之。入药多用蕃舶者,或云不及近处者有力。三月生叶似老胡荽,极疏细,作丛,至五月高三、四尺;七月生花,头如伞盖,黄色;结实如麦而小,青色,北人呼为土茴香。茴, 声近,故云耳。八、九月采实,阴干。今近地人家园圃种之甚多。古方疗恶毒痈肿,或连阴髀间疼痛,急挛牵入少腹不可忍,一宿则杀人者,用茴香苗叶,捣取汁一升服之,日三、四用,其滓以贴肿上。冬中根亦可用,此外国方。永嘉以来用之,起死神效。

2.《本草纲目》

【附方】 开胃进食(茴香二两,生姜四两,同捣匀,入净器内,湿纸盖一宿。次以银、石器中,文武火炒黄焦为末,酒糊丸梧子大。每服十丸至二十五丸,温酒下。《经验后方》)。瘴疟发热(连背项者。茴香子捣汁服之。《普济》)。小便频数(茴香不以多少,淘净,入盐少许,炒研为末,炙糯米糕蘸食之)。伤寒脱阳(小便不通。用茴香末,以生姜自然汁调傅腹上。外用茴香末,入益元散服之。《摘玄方》)。肾消饮水(小便如膏油。用茴香炒,苦楝子炒,等分为末。每食前酒服二钱。《朱氏集验方》)。肾虚腰痛(茴香炒研,以猪腰子批开,掺末入内,湿纸裹煨熟。空心食之,盐酒送下。《直指方》)。疝气入肾(茴香炒作二包,更换熨之。《邓才笔峰杂兴》)。胁下刺痛(小茴香一两炒,枳壳五钱麸炒,为末。每服二钱,盐酒调服,神效。《袖珍方》)。辟除口臭(茴香煮羹及生食,并得。《食医心镜》)。蛇咬久溃(小茴香捣末,傅之。《千金》)。

3.《本草从新》

小茴香 辛平,理气开胃,亦治寒疝,食料宜之(煮臭肉、下少许即无臭气,臭酱入末亦香,大茴尤捷,故名茴香)。小如粟米,炒黄,得酒良,得盐则入肾,发肾邪,故治阴疝(受病于肝,见证于肾。大小茴各一两,为末,猪胞一个连尿入药,酒煮烂为丸、每服五十丸)。

4.《得配本草》

辛,平。入足少阴经。运脾开胃,理气消食。治霍乱呕逆,腹冷气胀,闪挫腰疼。炒研用。肺胃有热及热毒盛者禁用。

四、用法与用量

小茴香为《中国药典》2020年版品种,用量3~6g。小茴香果实可提取芳香油,为食品加工业调味的香料,常用于配制酒、糖果、香水等。小茴香作为食品不宜短期大量使用,每天应以10g为上限。

五、药膳应用

(一)粥类

茴香粥
【来源】

经验方。

【材料】

嫩茴香 10g,生姜 10g,白米 50g。

【做法】

如常法煮米做粥。

【功效】

温肾散寒。

(二)茶类

1.茴姜糖水
【来源】

经验方。

【材料】

小茴香60g,高良姜15g,肉桂5g,红糖适量。

【做法】

先煎小茴香、高良姜、肉桂,取滤液120ml。将红糖加入滤液中,熬化即成。2次 /d,早晚各饮 60ml(热服)。

【功效】

温中暖肾。

2.茴香茶
【来源】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材料】

小茴香 5g,沸水 120ml。

【做法】

小茴香加入沸水,待温度适宜时频服,泡水代茶饮。

【功效】

散寒止痛。

(三)酒类

茴香酒
【来源】

经验方。

【材料】

小茴香 30g,桑寄生 30g,黄精 30g,菟丝子 20g,白酒 500ml。

【做法】

将上药加工粉碎,装入净瓶中,倒入白酒,加盖密封,置阴凉处,每日摇动数下,经24d后开启,静置澄明即成。

【功效】

补肾气,温肾阳,止遗尿。

(四)相关食用制品

五香粉
【来源】

《中医学报》。

【材料】

小茴香、花椒各30g,大茴香、砂姜各50g,桂皮10g。

【做法】

共研细末。食用时适量调入菜肴中。

【功效】

健脾温中。

六、现代研究

(一)主要成分

1.营养成分

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维生素B 2 、维生素C、胡萝卜素等以及钙、钠、锌、磷、锰、镁、钾、铁等营养元素。

2.其他成分

小茴香含挥发油(茴香醚、小茴香酮、草蒿脑等)、脂肪酸(洋芫荽子酸、油酸、亚油酸等)、甾醇(豆甾醇、菜油甾醇、β-谷甾醇等)、黄酮类(茴香苷、山柰酚、芦丁等)、生物碱(胆碱、乙酰胆碱)等。

(二)主要活性

现代研究表明小茴香中含有脂肪油、挥发油、甾醇、糖苷、氨基酸、三萜、鞣质、黄酮、强心苷、生物碱、皂苷、香豆素、挥发性碱、蒽醌等多种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抑菌、调节胃肠功能、利尿等作用,同时还具有利胆、保肝、护肾、抗癌、抗突变及性激素样等作用。小茴香广泛用于医药、食品和化妆品等行业。小茴香作为食疗和药膳在现代也有许多应用。小茴香籽精油对食源性致病菌和腐败真菌具有优良的广谱性抗菌作用,还有祛风、祛寒、止痛和健脾之功效,可用于治胃气弱胀痛、消化不良、腰痛、呕吐等疾病。另外,用小茴香制成的花草茶有温肾散寒、和胃理气的作用,对于饮食过量所引起的腹胀以及女性痛经也有一定效果。小茴香作食品时可适量食用。

(三)毒理学评价

未见相关毒理学试验报道。

七、安全小贴士

婴幼儿、孕妇及老年人慎用。阴虚火旺者禁服小茴香,肺、胃有热及热毒盛者禁用小茴香。小茴香性燥热,较适合虚寒体质者食之,每次食用量也不宜过多。多食茴香会产生损伤视力的副作用,不宜短期大量使用。

八、参考文献

[1]王婷,苗明三,苗艳艳 .小茴香的化学、药理及临床应用[J].中医学报,2015,30(6):856-858.

[2]杜英俊,张丽军 .浅谈大量应用药食同源物品的危害[J].黑龙江医药,2004,7(1):66-67.

[3]陆占国,张怀涛,李伟 .茴香籽香气成份研究[J].中国调味品,2008,33(11):76-79.

[4]王峥业,魏玉梅.茴香茶中小茴香等挥发油的提取和β-环糊精包合工艺研究[J].齐鲁药事,2007,26(7):432-434.

[5]马宏伟,赵际童,赵霞.小茴香代茶饮对妇科恶性肿瘤术后肠道功能恢复的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46(6):940-943.

[6]蹇黎,朱利泉 .贵州几种常见野菜营养成分分析[J].北方园艺,2008(9):45-47.

[7]董思敏,张晶 .小茴香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中国调味品,2015,40(4):121-124.

[8]柯永建 .小茴香的药物现代研究[J].海峡药学,2009,21(11):101-102.

[9]付起凤,张艳丽,许树军,等.小茴香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医药信息杂志,2008,25(5):24-26. sZESQn3rdBgpogwsVp53UoAEYzxuozrNPZK7768fFuLTpVP39rwcITQcPAwfE0+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