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慢性心律失常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动过缓(bradycardia),教科书上定义的是心率<60次/min,临床上所指的是心率<50~55次/min。缓慢性心律失常好发于窦房结、房室结、希斯(His)束、左右束支和浦肯野纤维网等;可分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以及室内传导阻滞;可通过相应的检查,如心电图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等心电检查、阿托品试验、心内电生理检查、运动试验、植入性循环心电监测仪(implantable loop recorder,ILR)来确诊缓慢性心律失常。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简称病窦综合征,sick sinus syndrome,SSS)是指窦房结及其周围组织(包括心房、房室交界区及其他部位)病变,导致窦房结自律性或窦房传导功能长期低下而呈现出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分为缓-慢型、慢-快型、快-慢型综合征三型。本征起病隐匿,进展缓慢,临床症状轻重与心动过缓或心动过速密切相关。
包括经典型、普通型、单纯型或基本型。病变部位局限于窦房结本身,表现为窦房结起搏和/或传导功能障碍所致窦性节律紊乱。①窦性心动过缓:凡由于窦房结内发出激动过于缓慢,以致心率较正常为低的表现,称为窦性心动过缓。心率通常在45~59次/min之间,低于40次/min者较为少见。②窦性停搏:窦房结一次或多次没有发生冲动,在心电图上表现出一个长短不等的长间歇,在此长间歇内不出现P-QRS-T波群,而且长的P-P间期不是基本窦性心律周期(P-P间期)的整倍数。窦性停搏多见于窦房结退行性改变、药物作用或快速性心律失常终止时。③窦房传导阻滞:发生于窦房结与心房交界区的传导障碍称为窦房传导阻滞。窦房交界区相对不应期延长至整个心动周期,窦性激动均落入病理性延长的相对不应期内,出现窦房结传导时间延长。窦房传导阻滞常见于迷走神经亢进或颈动脉窦过敏者,持续性窦房传导阻滞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包括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压病、心肌炎以及药物中毒等。
病变不仅在窦房结本身,还波及窦房结周区、心房肌或心房内传导系统。心电图表现为在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或窦房阻滞的基础上伴有各种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如房性期前收缩、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和阵发性心房颤动。快速心律失常终止时常发生缓慢性心律失常,如较长时间的窦性停搏或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
有阵发性房速、房扑或房颤等快速房性心律失常,均发生在正常心律基础上;快速房性心律失常(尤其阵发性房颤)终止时出现一过性窦房结抑制的表现,如严重的窦性停搏或窦性心动过缓,可出现头昏、胸闷、黑矇,甚至出现晕厥等。
房室传导阻滞是指冲动在房室传导过程中受到阻滞。发生部位可以是在希氏束近端(多在房室结内)、希氏束内、甚至希氏束远端如束支的传导阻滞,多起因于器质性心脏病。房室传导阻滞分为不完全性和完全性两类。前者包括一度和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后者又称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PR间期超过0.20s,但不伴有QRS波的脱落。常因迷走神经紧张,药剂(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断剂、洋地黄)等功能性原因引起。在合并束支阻滞,且有电轴偏移的病例中,可能有双分支或三分支传导阻滞。
是指应与P波相对应的QRS波间断脱落的心电图表现。包括文氏型(莫氏Ⅰ型)和莫氏型(莫氏Ⅱ型)。典型的文氏型病例,PR间期每搏延长、脱落、后续心搏的PR间期较脱落前缩短。阻滞部位一般(70%)在希氏束近端,多由于迷走神经过度紧张、药物等功能性原因产生。莫氏Ⅱ型的病例,多有希氏束远端比较广泛的器质性的传导障碍,显示进行性恶化。
是由于房室交界区的绝对不应期极度延长,占据整个心动周期,所有室上性激动不能下传心室,心电图上QRS波与P波完全不相关,多数是因希氏束远端的传导阻滞产生。多数原因不明的病例是缓慢形成的,传导组织多有纤维化、脂肪浸润和钙化等病理改变。房室传导阻滞因常伴有心动过缓,可引起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等快速性心律失常。
室内阻滞指的是希氏束分支以下部位的传导阻滞,一般分为左、右束支阻滞及左前分支、左后分支阻滞。根据右束支、左前分支、左后分支的三支中传导障碍的束支数又分为单支、双分支、三分支传导阻滞。在注意心电图上QRS波的波形、电轴的动态变化、一度或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的基础上,同时要进行基础心脏病的查找。根据QRS波形,疑为双分支阻滞时,如伴有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就有三分支阻滞发生的可能。对这样的病例要给予心电监护,必要时进行电生理检查(图2-3)。
图2-3 心动过缓的诊断思维
(柳俊 吴德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