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七章
心理治疗中的内容分析

第一节 背景及概述

18世纪晚期,欧洲教会发现含有非宗教信息的出版物威胁到自己的权威,于是迅速展开了关于这些出版物内容的调查分析,所使用的方法后来被广泛引入其他领域,直到20世纪40年代有人将其归结为内容分析(content analysis)。内容分析是用来分析书面的、口头的或视觉信息的一种方法,它基于明确的编码规则之上,将许多文字的文本压缩为较少内容的分类,客观、系统地描述和量化现象,在上下文中对数据做出可复制的、有效的推论,以提供知识、新见解、典型事实或实践指南。

内容分析是社会学领域最为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自然科学的方法不关注意义、内容、意图及其产生的背景,而社会科学却需要在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去理解社会生活中什么最重要:人们之间的交流,他们如何组织并协调自己的生活,如何对别人做出承诺,如何保持信念并实现自身追求,他们知道什么,他们怎么去做。回答这些问题需要分析大量的文本材料、符号、信息以及多媒体数据,而内容分析为研究这些材料提供了可行的方法,其应用范围也从最初的出版刊物、沟通交流领域扩展到了舆论调查、市场调研、政策制定方面,甚至被用来解决法律争端,并在实践中被引入心理治疗领域。

第二节 心理治疗与内容分析

心理学研究者开始在四个方面应用内容分析:首先是通过分析文字记录来推断一个人的动机、思想或个性特点,例如Allport(1942)关于利用个人文档的论述,又如White(1947)的价值研究。这些研究使得在当时占主导的研究方法中增加书面材料、个人文档,以及对于所观察现象的个人观点变得合情合理。其次是对词语数据的分析,这些词语可以从开放式访谈提问的答案、讨论小组(focus group)的会话、各种测试的语言反应,包括对主题统觉测验(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TAT)故事的构建或解释中收集而来。这就使得研究者既避免了给研究对象施加过多影响,又能充分收集资料。再次是交流过程的分析,在交流过程中,内容是必需的部分。最后是对广义范畴的情境和文化背景下的“意义”的研究,这些“意义”来自于个体视角的概念和内容。

一、内容分析的实施

最初的内容分析采用手工转录、手工编码、手工查阅的方法,资料的展示与结果的呈现均卷帙浩繁,耗时耗力。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及发展,研究者们开发了内容分析的辅助软件,原始资料可以用多种方式来呈现,借助计算机软件使得整个分析过程变得易于操作和实现,丰富了心理学研究者的方法选择,学者们开始关注人类认知的激发、问题解决等研究。曾经有很多学者在实际操作中将计算机辅助的内容分析与基于人工的内容分析相比较,最后得出结论,计算机辅助内容分析技术应当作为人工内容分析技术的有效补充,因其他并不能代替人类的阅读、转录、编码文本材料的高级能力。

内容分析是一种很灵活的研究方法,进行内容分析既可以使用质性的方法又可以使用量化的方法,既可以进行归纳的分析,也可以进行演绎的分析,为研究者加深对数据的理解提供了可能,并进一步来检验理论问题。Krippendorff在他的 Content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 to its Methodology 一书中总结了实施内容分析的一般框架,具体包括研究问题的提出、数据的准备、数据的编码和分类、分析及其结果的呈现等。

1.研究问题的提出

研究问题是分析者对于现有文本材料的初步推断。通常这些问题会勾画出一些可能的但不确定的答案,类似于一系列的假设。不同于自然科学的研究假设,内容分析的研究假设只能由根据文本材料做出的推断来回答。确切地阐述研究问题有利于避免内容分析者在操作中迷失于一系列的“主题”之中,而这些“主题”恰好是研究者从自身角度做出的分类。例如,一个特定的词语在文本之中出现的频数问题只能通过计数来回答,单次的计数不能直接作为证据,分析者需要重复它们就需要纳入更多的计数员。推而广之,那些有关主题分类的问题也是如此,准确地回答研究问题取决于研究者能否可靠地执行分析过程。

2.数据的准备

这些数据围绕研究问题收集而来,表现为多种形式的素材,可以是感兴趣的视频、声音、文字信息,需要将其进一步整理为文本材料,除了研究者之外,这些文本材料还供其他读者阅读、解释并理解。读者在阅读中分解有意义的单元,发现引人注目的结构,重建自己的理解。

确定抽样单元、记录单元、上下文单元。抽样单元因研究者所定的意义而异,它可以是单词、短语、句子或者段落。上下文单元可能包含或者与许多记录单元重叠,可以是句子,也可以是单纯的段落或者表明目的的整个陈述。记录单元通常很少用物理界限来描述,它可以是在会谈中发现的有关某一话题的想法或想法的集合。

正如Krippendorff在书中指出的,任何一个内容分析都要解决以下问题:①要分析的数据有哪些?②这些数据是如何被描述的?③数据来自于怎样的人群?④所分析数据相关的情境怎样?⑤分析的界限是什么?⑥推论的目的是什么?内容分析不仅仅是简单的词语计数,它是一项有意义的、内容丰富的技术,而后者,依赖于数据的编码和分类。

3.数据的编码

编码即是给感兴趣的文本单元贴上一个“标签”或“代码”,以便于分类汇总。编码的方式有两种,一种需要根据研究问题预先设定分类的名称,或者依据公认的分类手册,如Stiles等提出的人类沟通中的语言反应模式分类,Hill及其同事提出的心理咨询与治疗中的当事人行为分类,在研究相关问题时可以根据这些分类对数据进行编码;另一种方式不预先设定类别,在阅读材料时写出笔记和小标题,通读书面材料多遍,写下所有可能的小标题以描述材料所有的方面,是为开放式编码。通过编码以及将编码汇总,将数据压缩成较少的类别,达到数据简化的目的,便于统计分析。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类别要详尽地涵盖所有的数据内容,各个类别之间应相互独立、排斥,即通过编码,在全部材料中没有新的类别出现。

编码的途径通常有两种:手工编码和计算机辅助编码。早期的研究者一般使用手工的方式为材料编码,他们在原始资料的空白边缘处写阅读后札记、反思或评注、备忘录,以备分析。但是质性资料往往数量庞大,除了大量的文字,需要分析的材料形式通常还包括图片、视频、音频,手工编码耗时耗力,而且不便于材料的检索利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研究者提供了质性分析软件,提高了分析效率,常见的编码与检索软件有:ATLAS/ti、MAX、NUDIST等,Miles对如何选择和使用这些软件做过详细的介绍。

4.结果的呈现

不同的内容分析回答不同的研究问题。在分析开始时,研究者需要根据研究的问题确定仅仅是表面的内容分析,还是连带潜在的内容分析。其次,根据编码方式的不同,内容分析分为归纳取向和演绎取向两种。如果没有关于某现象的前知识,或关于某现象的知识是支离破碎的,可以采用归纳的方法,通过开放式编码对文本内容分类、汇总,使得研究者获得对该现象的丰富认识;演绎的方法,则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之下,创造分类和编码作为分析文本的依据,通常用来作为检验理论、扩展概念理论的一种方法。通过文本的内容分析,叙述研究问题的答案,即结果的呈现。

内容分析在20世纪首先被用来分析圣歌、报纸或杂志文章、广告、政治演讲等。如今,它被广泛应用于通信、新闻、社会学、心理学和商业领域,并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得到了稳定的发展。

二、质性研究与内容分析

近年来,心理治疗的过程研究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过程研究在心理治疗研究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现有的过程研究为我们理解心理治疗的动态模式提供了许多理论概念和方法工具,其中质性的方法日益受到重视。而Tesch(1990)认为,质性研究适合采用内容分析方法。

“质性”是一个多种方法的概括性描述,用于回答在具体情境中理解给定现象的研究问题。Denzin(2000)给出了质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的通用描述:处于当世观察者的定位活动(a situated activity that located the observer in the world),它由一系列的解释、经验性的实践组成,这些解释和实践使得世界可以被觉察、理解。质性的方法使得学者们能够研究人类沟通和互动的复杂性,尤其适合于精神卫生领域的研究。

质性资料被用来支撑研究者关于某现象或事件的本质描述,其形式主要是口头的或书面的语言,而语言在心理治疗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是考察治疗过程中治疗师、来访者以及治疗关系变量的一个重要方面。Stiles等发现,良好的治疗过程在语言交流层面是可以测量的,并且报道了与阳性治疗结果相关的治疗师语言反应模式。内容分析关注的是,作为交流载体的语言在文本内容或上下文情境中的含义,因而适用于心理治疗的过程研究。

三、心理治疗中的内容分析

Auld等(1955)很早就建议用内容分析的方法来研究心理治疗,随后,Murray(1956)用该方法分析了3个治疗会谈案例中的语言互动现象,并认为内容分析是一种有用的、有效的研究心理治疗的方法。Harway等(1964,1969)介绍了内容分析的方法,并且用它来研究治疗访谈中治疗师和当事人的活动以及治疗事件。Gottschalk(1974)认为,内容分析应用于心理治疗研究的价值,就在于它能够精细、准确地描述心理状态。又如国内学者徐洁、陈顺森等人(2011)探讨丧亲青少年的哀伤过程时,采用内容分析的技术,得到4个共同主题以及16个次级主题,为青少年的哀伤咨询提供了依据。徐慧、侯志瑾等人(2011)对罗杰斯三个不同时代工作的案例进行内容分析,与前述编码方法不同的是,该研究将每个对话回合作为编码单元,代码取自现有的理论和公认模式的集合,这就把考察治疗实践和既有理论结合起来,更好地理解心理治疗的过程。

Barth(2014)等人运用内容分析的方法,探讨了认知行为疗法和心理动力学疗法各自独有的操作技术和共有的操作技术,试图来理解治疗性改变产生的机制。Crowe等人(2015)详细阐述了内容分析和主题分析的异同点,并用这两种方法来分别研究同一份心理治疗会谈脚本,指出主题分析提供了参与者对意义的解释,而内容分析则直接代表着参与者的反应,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心理治疗中参与者的经验及其意义。Rathod等人(2010)、Naeem等人(2016)、李卫辉等人(2017)运用内容分析的方法,探索了精神分裂症或持久性妄想障碍患者及其照护者、精神科医生在认知行为疗法中的经验和看法,为认知行为疗法的本土化提出了建议。

Scott等人(2017)对刚果遭受孕期性虐待的妇女进行了半结构式的访谈,研究对象分成两组,对访谈脚本进行内容分析后发现,抚育子女的妇女在面对孕期性虐待后的社会环境有着复杂的情感反应,负面的影响包括遭遇社会的歧视和/或排斥,无论是针对孕期性虐待的妇女还是她们分娩的子女,这将极大地影响孕期性虐待妇女和小孩的心理健康。女性表达了与社会环境的外化体验交织在一起的内在情感,许多妇女表现出了心理适应或者说创伤后的成长,为未来政府机构/基金组织的社会干预指明了道路。

四、医患沟通中的内容分析

医患沟通技术在心理治疗中的地位与作用不言而喻,而语言作为沟通交流的主要形式,历来为研究者所关注。对语言在交流情境中的含义进行内容分析,可以建立较好的沟通模式,使得医患关系更加和谐顺畅,有利于心理治疗工作的开展和顺利进行。如Van Dulmen等人针对院外糖尿病患者医患沟通的内容分析发现,医患沟通的模式随着时间而改变,第一次会谈对于建立医患关系最为重要,其次是讨论治疗事宜,再次是解决心理问题。另一项研究使用内容分析的技术探讨医患沟通模式中的性别差异,结果提示:心身疾病和躯体疾病的患者在医疗会谈中花费的时间不同,前者花费的时间更多;女性患者和男性患者阐述疾病的方式不同,前者更多地涉及个人原因;男性医生和女性医生的语言反应模式存在较大的差异,前者倾向于给出建议和指导性的解释。这为心理治疗中医患沟通技能的规范化、具体化培训提供了依据。

第三节 内容分析应用于心理治疗研究实例

下面以一篇研究文献为例说明内容分析法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具体操作。

1.研究者提出问题

通过内容分析法来探究卡尔•罗杰斯在临床工作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情况。

2.过程与方法

选择罗杰斯不同时代的三个经典案例,分别是蒂尔登个案、格洛丽亚个案和吉尔个案,在罗杰斯心理治疗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一套编码系统,对罗杰斯所有面谈记录中的语言反应模式进行编码,并进行后续的统计。将脚本中的每个对话回合作为编码单元,由两个研究者独立进行编码,不同于自下而上的扎根理论的编码方式和其他归纳性的质性研究方法,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者事先制定好编码系统,采用的是自上而下的理论推演及对一些公认的反应模式的借鉴,将罗杰斯的反应分为:复述、解释、即时化、关注性反应、自我表露等类别。

3.结果的呈现

对各个案例的面谈记录中罗杰斯所有的语言反应进行归类统计后,得到如下结果:在蒂尔登个案所代表的创始阶段,经典性的复述反应比例高达85.1%,而在格洛丽亚个案中,经典的复述反应有所减少,解释性的反应显著增加,共情性反应最多,占到63.8%,真实性反应占到27.6%。在吉尔个案中,共情性反应是最主要的反应模式,占到70.4%,同时复述反应仍是共情性反应的主体。此时真实性反应比重下降,关注性反应明显增加。显示在吉尔个案所示的罗杰斯晚年时期,罗杰斯使用的技术更加多元化和平衡化。三个案例中罗杰斯的反应模式汇总如表7-1所示。

表7-1 反应模式频次及百分比统计表

4.结论

通过对这三个不同时期的会谈脚本进行内容分析发现,罗杰斯的反应绝大多数直接展现了“共情、真诚、无条件积极关注”三大充分必要条件,其中“共情”和“真实一致”这两类反应更是达到了75%以上,表明罗杰斯在临床实践中始终忠于自己的理论和信念,随着时间的流逝,其反应方式更加趋向于多元和平衡。

内容分析的灵活性给研究者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使得分析作出的推论带有一定的主观性。Rourke等人提出内容分析的方法学标准有:客观性、可靠性、可复制性和系统性。正如Weber指出的,可靠性主要表现为编码的稳定性和可复制性,为了从文本中得出有效的推论,分类程序保持一致是很重要的:对于相同的文本,不同的人应该有相同的编码方式。

在实际操作中,研究者们通常采用以下方式来保证内容分析的可靠性:①为代码拟定清晰的操作性定义,制定分类的规则;②至少两名以上的人员为材料编码,并进行内部一致性检验;③意见不同的编码,通过讨论解决。

内容分析技术的灵活性,以及它在研究文本内容方面的优势,为心理治疗的质性研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对治疗过程进行内容分析,可以进一步加深我们对当事人体验的了解,总结治疗的关键操作技术,促进我们对于治疗性改变发生的途径、机制的认识,进而为心理治疗的规范化操作及其研究提供依据。

(艾小青)

参考文献

1.Krippendorff K. Content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 to its methodology.2nd ed. New York: Sage Publications, 2004.

2.Cole FL. Content analysis: process and application. Clinical Nurse Specialist, 1988, 2: 53-57.

3.Elo S, Kyng SH. The qualitative content analysis process.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2008, 62: 107-115.

4.White MD, Marsh EE. Content analysis: A flexible methodology. LibraryTrends, 2006, 55: 22-45.

5.Stiles WB. Verbal response modes and dimensions of interpersonal roles: A method of discourse analysi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78, 36: 693-703.

6.Hill CE, Corbett MM, Kanitz B, et al. Client behavior in counseling and therapy sessions: Development of a pantheoretical measure.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1992, 39: 539-549.

7.Miles MB, Huberman AM. Qualitative data analysis. New York: Sage Publications, 1999.

8.Harwood TG, Garry T. An overview of content analysis. The Marketing Review, 2003, 3: 479-498.

9.Llewlyn S, Hardy G. Process research in understanding and applying psychological therapies. British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2001, 40: 1-21.

10.Elliott R, Slatick E, Urman M. Qualitative change process research on psychotherapy: Alternative strategies. Psychologische Beitrge, 2001, 43: 69-111.

11.Tesch R. Qualitative research: Analysis types and software tools. New York: Falmer Press, 1990.

12.Stiles WB, Mcdaniel SH, Mcgaughey K. Verbal response mode correlates of experiencing.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1979, 47: 795-797.

13.Murray EJ. A content-analysis method for studying psychotherapy. Psychological Monographs, 1956, 70: 32.

14.Gottschalk LA. The application of a method of content analysis to psychotherapy research.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therapy, 1974, 28: 488-499.

15.Barth J, Michlig N, Munder T. Unique and shared techniques in cognitive-behavioural and short-term psychodynamic psychotherapy: a content analysis of randomized trials on depression. Health Psychol Behav Med, 2014, 2(1):929-950.

16.Crowe M, Infer M, Porter R. Conduct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mental health: Thematic and content analyses. Aust N Z J Psychiatry, 2015, 49(7):616-623.

17.Rathod S, Kingdon D, Phiri P, et al. Developing culturally sensitive cognitive behaviour therapy for psychosis for ethnic minority patients by exploration and incorporation of service users’ and health professionals’ views and opinions. Behav Cogn Psychother, 2010, 38(5):511-533.

18.Naeem F, Habib N, Gul M, et al. A qualitative study to explore patients’, carers’ and health professionals’ views to culturally adapt CBT for psychosis(CBTp)in Pakistan. Behav Cogn Psychother, 2016, 44(1):43-55.

19.Li W, Zhang L, Luo X, et al. A qualitative study to explore views of patients’, carers’ and mental health professionals′to inform cultural adaptation of CBT for psychosis(CBTp)in China. BMC Psychiatry, 2017, 17(1)131-139.

20.Van Dulmen AM, Verhaak PFM, Bilo HJG. Shifts in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during a series of outpatient consultations in non-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 Patient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 1997, 30: 227-237.

21.Meeuwesen L, Schaap C, Van Der Staak C. Verbal analysis of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Social Science&Medicine, 1991, 32: 1143-1150.

22.Scott J, Mullen C, Rouhani S, et al. A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psychosocial outcomes among women with sexual violence-related pregnancies in eastern Democratic Republic of Congo. Int J Ment Health Syst, 2017, 11: 64.

23.徐洁,陈顺森,张日昇,等.丧亲青少年哀伤过程的定性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25(9):650-654.

24.徐慧,侯志瑾,黄玉.共情与真诚:对罗杰斯三个不同时代案例的内容分析.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19(2):127-129,164. 28EVQowDtIFV113PtLFUzzx9J3PVkUlIrnZwy0KTlZ626JV5/ppLNMW9WHBc+pz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