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概述

这些内镜下表现在消化道大多是通用的,涉及胃肠镜检查的全部或大部分器官和结构。无论这些表现出现在哪个部位,都具有共性。因此,把这些表现放在一起进行描述。

1.管壁和管腔(wall and lumen)

内镜下应观察和描述管腔有无变形、狭窄、扩张、梗阻、管壁伸展不良、蠕动中断、消失、蠕动亢进,有无憩室、裂孔疝等(表3-1)。

表3-1 管壁和管腔表现相关术语中英文对照

续表

续表

续表

注:① 收缩:生理性或功能性的管腔缩小,由于蠕动或括约肌关闭产生,通过充气或加压可以解除。

② 痉挛:非生理性或功能性的管腔缩小,给予镇静剂或消除患者紧张后可以缓解。

③ 狭窄:脏器管腔永久性缩小或括约肌永久性缩窄。

④ 梗阻:管腔阻塞或因括约肌收缩使管腔关闭。由管壁病变所致的称为occlusion,由管腔内存在异物阻塞所致的称为obstruction,有时两者不易区分。

⑤ 蹼:为一薄层的横跨食管腔生长的黏膜,包括先天性和后天性。

⑥ 环:比蹼厚而韧的环周的狭窄环。

⑦ 疝:即人体内某个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常解剖位置,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内镜下可以通过管腔的变化或黏膜性状进行推断。

⑧ 壁外压迫:指邻近脏器或肿瘤挤压。

⑨ 管壁变形:是由于瘢痕或管壁的新生物病变所致。

⑩ 穿孔:与体腔自由连通的全层组织缺损,无表皮覆盖的连通称为穿通(penetration)。

⑪ 括约肌关闭不全:内镜观察时括约肌呈持续开放状态。

2.内容物(content)

内镜下应观察和描述消化道管腔内有无食物残渣、血液、凝血块、胆汁、异物等(表3-2)。

表3-2 内容物相关术语中英文对照

注:① 食物:消化道腔内发现的食物残渣(food residue)。

② 胃石:食物、咽下物体在胃内形成块状、结石状的物体称为胃石,包括植物胃石、柿胃石、果实胃石、毛发胃石、黏液胃石、纤维胃石等。

③ 缝合线:指用于结扎止血、缝合止血和组织缝合等的特殊医用材料,这里也包括吻合钉、吻合夹等。

3.黏膜(mucosa)

内镜下应观察和描述黏膜的颜色、表面结构、有无光泽、黏膜下血管、表面附着物等(表3-3)。

表3-3 黏膜表现相关术语中英文对照

续表

注:① 正常黏膜:正常黏膜具有特殊的色调、光泽、纹理、分泌物,表面光滑。色调为粉红色至红色,因血管分布、黏膜延展性、光照、观察距离而变化。纹理是指胃小区、绒毛像等黏膜表面结构的疏密、光滑、粗糙等表现,常使用相应的修饰语来描述。不同脏器、不同部位的黏膜皱襞具有其特点。

② 贫血样:比正常脏器的色调显得苍白,提示贫血。

③ 斑驳样,花斑样:由于萎缩所致的花斑样黏膜,表现为黏膜失去正常色调,变为正常与灰白色相间。

④ 发红:从色调上可以细分为红色、暗红、浅红、粉红色、橙红色、紫红色等,局限性黏膜发红有时也称作红斑。

⑤ 黑变病:黏膜内的巨噬细胞吞噬黑色素使黏膜呈现黑褐色。

⑥ 萎缩性:黏膜皱襞平坦、消失、褪色。在胃内常伴血管透见增强。黏膜过度伸展时有时也有类似表现。

⑦ 水肿性:通过内镜观察水肿有时并不准确,诊断时应该慎重。

⑧ 黏膜血流变化:内镜下从形态学上很难准确区分淤血或充血,因此用“淤血”或“充血”来描述是不恰当的,建议用“发红”“肿胀”来描述。

⑨ 易出血:由于接触、充气等轻微的机械刺激导致黏膜容易出血。有时称为黏膜脆性增加;而脆性增加的黏膜也容易出血。

4.皱襞(fold)

内镜下应观察和描述黏膜皱襞的粗细、走行、是否规整,有无皱襞集中,先端中断、变细、肥大、融合,有无桥样皱襞等(表3-4)。

表3-4 皱襞表现相关术语中英文对照

续表

注:① 正常皱襞:皱襞的宽度可以随着脏器的扩张而改变。

② 皱襞消失:可以由管腔扩张、管壁过度伸展或黏膜萎缩等原因所致。

③ 皱襞增粗:皱襞表面所覆盖的黏膜正常、皱襞柔软,但是较正常皱襞显得粗大,通常并无疾病表现。

④ 巨大皱襞:指皱襞明显增粗,呈脑回样,为疾病所致。

⑤ 蚕食像:是指布片、树叶等被虫咬过后留下不规整的孔洞的表现,多用于描述病变表面,一般不用于描述皱襞。

5.出血(hemorrhage, bleeding)

出血 a 的描述使用Forrest分类,见“八、分类”(表3-5)。

表3-5 出血 a 表现相关术语中英文对照

续表

注:①出血:指血管壁破裂,血液流到血管外的状态。血液可以为液态的、部分凝固的或是变性(由于盐酸所致血红蛋白变性)的,而出血则包含活动性出血以及出血停止后的表现,即出血后的痕迹。持续的出血称为活动性出血,出血停止后,原来出血的部位可以残留黑色的凝血块。

②活动性出血:根据出血部位的大小,可以分为点状出血、斑状出血、弥漫性出血等。

③渗血:毛细血管性出血。

④成股流血:分为动脉和静脉,静脉血呈暗红色,动脉血呈鲜红色。

⑤喷射性出血:为动脉性出血,有时可见动脉显露。

⑥咖啡样物:提示存在陈旧性上消化道出血,应明确出血原因。

⑦血管裸露:可见于出血后的溃疡底部。

⑧黏膜内出血:包括少量出血和广泛出血,应与腔内出血进行鉴别。

⑨凝血块,血痂:出血后,由于血红蛋白变性附着于黏膜,表现为黑色的凝血块,提示近期出血。

⑩出血性糜烂:多为线形或圆形的黏膜缺损,可伴有活动性出血,或仅有陈旧性血痂附着。

⑪医源性出血:由于内镜操作或呃逆等所致的出血,一般见于狭窄的或容易与器械接触的部位。

⑫黏膜性出血:是由于黏膜的病变所致的出血,与人工出血不同,后者的出血部位是与器械接触的部位。

6.隆起(protrusion)

隆起型病变应描述病变部位、数量、大小、形状、是否带蒂、表面结构等(表3-6,图3-1)。

表3-6 隆起型表现相关术语中英文对照

续表

注:①结节:是指直径为数毫米的隆起,比颗粒大。

②结节状:指各种大小不一的小隆起。

③鹅卵石、铺路石样:是指黏膜和黏膜下层,尤其是黏膜下层的肿胀。表面可以有线形的裂纹,小的糜烂和溃疡呈卵石样外观,是克罗恩病的典型表现。

④隆起型病变:包括息肉、丘状隆起、Ⅰ型和Ⅱa型早期胃癌、黏膜下肿物等,不论病变的良、恶性。对于隆起型病变,应描述数量、大小、是否带蒂、黏膜表面性状(光滑、绒毛样、结节状、分叶状、溃疡形成)、颜色、边界(清楚、不清楚)、周边黏膜性状、部位等。

丘状隆起是指直径数毫米至1cm的黏膜隆起,多为实性、广基的病变,表面覆盖正常黏膜,中央可有凹陷,也可有阿弗他样的糜烂或伴出血的表现(图3-1)。

⑤息肉:是指有头部和常伴有蒂部的边界清晰的黏膜隆起,分为有蒂、亚蒂和无蒂,可以是孤立性的、丛集性的、散发性的或弥漫性的。

⑥息肉病:是指在某个脏器内范围比较广的有较多数量的息肉存在。

⑦炎性息肉:是指黏膜组织的慢性炎症,黏膜组织过度增生及肉芽组织增生向黏膜表面突出形成的息肉样隆起,有时也称为假性息肉。

⑧肿瘤,肿块:是指机体在各种致瘤因子作用下,局部组织细胞增生所形成的新生物。

⑨蕈伞型,菜花样:多表现为病变表面粗糙、不规整,常伴有溃疡形成、出血、糜烂、坏死等。

⑩癌:是指起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

图3-1 隆起型病变 [1]

7.平坦型黏膜病变和血管像(flat mucosal lesion and vascular pattern)

平坦型黏膜病变 a 应描述病变的数量、大小、边界、形态、表面性状、附着物、有无溃疡等。血管性病变应描述病变数量、有无合并出血等(表3-7)。

表3-7 平坦型黏膜病变 a 和血管像相关术语中英文对照

注:① 平坦型黏膜病变:针尖大小的病变称为点状病变,稍大一点的、具有一定面积的称为斑点状病变。

② 附着物:包括渗出液、黏液、脓液、坏死组织、菌丝等,小的附着物称为斑状附着物,范围比较广的称为假膜。

③ 阿弗他溃疡:黄色或白色带有红晕的炎性改变,是黏膜表层的缺损,肉眼有时无法识别。

④ 浸润:由炎症或肿瘤所致,平坦或具有轻微隆起的表面结构,可伴有皱襞紊乱、管壁僵硬的改变。

⑤ 血管形态正常:不同部位的黏膜下血管网透见性不同。

⑥ 血管扩张症:是常见的下消化道出血的原因。

8.凹陷性病变(excavated lesion, depressed lesion)

凹陷性病变 a 应描述病变部位、数量、大小、形状、表面结构、凹陷底部的性状、边界、周边黏膜的性状等(表3-8)。

表3-8 凹陷性病变 a 相关术语中英文对照

注:① 凹陷性病变:应描述病变部位、数量、大小、形状(圆形、卵圆形、线形、不规则性)。凹陷底部的性状(颜色、有无凹凸不平、有无出血、白苔的性状、有无岛状黏膜残留)、边界(清楚、不清楚)、边缘(有无破坏、蚕食、有无环堤以及性状)、周边黏膜的性状(有无皱襞纠集)等。

② 溃疡性病变:通常指伴有缺损的病变,无论良恶性和病变深度。

③ 糜烂:是指黏膜的部分缺损。在Ⅱc型早期胃癌所见的蚕食像表现为浸润、边界不清。

④ 溃疡:深及黏膜肌层或以深的黏膜缺损,一般指良性溃疡,为凹陷性病变,活动期表面有白苔附着。

⑤ 撕裂:常指狭长的纵行裂伤,多见于出血性病变。

⑥ 裂隙:指在肉芽肿性炎症中经常见到的深而狭窄的裂隙状溃疡。

9.术后状态(postoperative state)

内镜下应描述手术类型、吻合方式、吻合口等(表3-9)。

表3-9 术后状态相关术语中英文对照 wVbO34xuBLRa8ugBqOv66o0/NQflk4DY7ic/NIYuW+jVPd8e9+eAd/nKqaPU1Nb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