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7节
皮肤如何汲取外界营养
——皮肤的吸收功能

皮肤是通过什么途径吸收外界物质的?

我们在皮肤上使用化妆品或使用护肤品的目的都是希望这些物质对皮肤健康美丽有意义,对治疗皮肤病的皮损有帮助。要做到这些还是很不容易的,因为皮肤有完整的屏障,药物、营养物质只有通过了这一保护层才能称得上真正用到了地方。

既然前面我们把皮肤比作了坚不可摧的铠甲,比作由砖和水泥砌成的砖墙结构,那不是“铁板一块”的感觉了吗?那还花那么大代价涂抹化妆品,在皮肤上涂外用药不是枉然吗?

其实,皮肤与生俱来就具有吸收外界物质的能力,称之为 经皮吸收 经皮渗透或透入 。如果一种化妆品成分真正作用于皮肤,它就必须能够渗透进入皮肤。皮肤主要通过三种途径吸收:①主要途径是角质层的细胞间隙;②毛囊皮脂腺开口;③汗管口。也就是说,药品或化妆品中的有效成分,即能够对皮肤细胞发挥作用的成分,必须首先穿透最外面的角质层,然后弥散进入表皮和真皮,才算被皮肤吸收了。

皮肤的吸收功能可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如下:

1.皮肤的结构和部位

皮肤的吸收能力与皮肤的厚度,特别是角质层的厚薄、完整性及其通透性有关,不同部位皮肤的角质层厚薄不同,因此不同部位皮肤的吸收能力有很大差异。一般而言,按吸收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阴囊>前额>上臂屈侧>下肢屈侧>前臂>下肢>手掌和足底。角质层破坏也可使损伤部位皮肤的吸收作用大大增强,因此皮肤损伤面积较大时,使用外涂药物时应注意药物过量吸收所引起的不良反应。

2.角质层的水合程度

皮肤角质层的水合程度越高,其吸收能力也越强。药物外用后用塑料薄膜封包要比单纯外用的吸收系数高100倍,就是由于这种密闭封包的做法阻止了局部汗液和水分的蒸发、角质层水合程度提高的结果。面膜,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采用了这个原理。因此,同样多的水分通过面膜封包的方法比单纯抹在脸上吸收得要多很多。临床上常采取这种方法治疗那些肥厚性及干燥性皮损,可以大大提高外用药物的疗效,如神经性皮炎、皲裂角化性湿疹、大面积斑块型银屑病皮损等,但也应注意药物的过量吸收问题。

3.被吸收物质的理化性质

通常化妆品中总会标榜各种有效成分,单独看时,每种成分从理论上来说都是有意义的,比如说维生素C可以美白、清除氧自由基,但是一旦作用到皮肤上,还需要考虑它是否能被有效吸收,这就需要留意化妆品的基质成分和渗透技术了。

完整皮肤只能吸收 少量水分和微量气体 水溶性物质 如维生素B、维生素C、蔗糖、乳糖及葡萄糖等不易被吸收,而对 脂溶性物质 吸收良好,如脂溶性维生素A、D、E、K和脂溶性激素如雌激素、睾酮、孕酮、脱氧皮质酮等,对油脂类物质也吸收良好,主要吸收途径为毛囊口和皮脂腺,吸收的强弱顺序为羊毛脂>凡士林>植物油>液体物质。维生素A、维生素D及维生素K容易经毛囊皮脂腺透入。

动植物性和矿物性油脂 都是经毛囊皮脂腺透入,经角质层吸收的油脂量极微,在显微镜下可以看见,在皮脂腺细胞中有滴状油脂。要提醒注意的是,如果使用上述油脂成分过多,就可能导致导管口过度堆积而堵塞毛囊皮脂腺,引发炎症或痘痘。

我们经常看到报道有在化妆品中添加 重金属成分 如铅、汞等的情况,这些物质可以被吸收吗?如果是重金属的脂溶性盐类,是可经毛囊皮脂腺透皮吸收的,如金属汞、甘汞、黄色氧化汞。虽然表皮本身不能透过,因为铅、锡、铜、砷、锑、汞有与皮肤、皮脂中脂肪酸结合成复合物的倾向,使本来的非脂溶性变为了脂溶性,从而使皮肤易于吸收。

4.外界环境因素

环境温度 升高可使皮肤血管扩张、血流速度增加,加快已透入组织内的物质弥散,从而使皮肤吸收能力提高。环境湿度也可影响皮肤对水分的吸收,当环境湿度增大时,角质层水合程度增加,细胞内外水分浓度差减少,使皮肤对水分的吸收减少,反之则吸收能力增强。

此外, 剂型 对物质吸收有明显影响,同种物质不同剂型,皮肤的吸收率差距甚大。加入有机溶媒可显著提高脂溶性和水溶性药物的吸收,如粉剂和水溶液中的药物很难吸收,霜剂可被少量吸收,软膏和硬贴膏可促进吸收。

现在医美工作者使用水光针、纳米微晶针或超声导入法也是为了开放皮肤的物理通道,以促进难透皮物质的渗透及吸收。

目前常见的几种物理促渗方式如下图所示。

常见的物理促渗方式 yTUiBoBXzUeBk8BW93QUdwyTF7t0htmKHHCam9/vTU1Vx8/7JnuNj9HddMOp/pZ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