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干细胞重建组织器官结构

结构损伤引起功能障碍

由内部病理因素或外部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造成的人体组织器官结构损伤,进而导致功能障碍,需要首先对组织器官的结构进行重建,进而恢复正常生理功能。这就像人类住的房子,如果墙体出现裂缝或房顶出现破洞,影响了正常居住,就不得不对裂缝或破洞进行修复,否则影响居住。若房子倒塌,住户还会有生命危险。实在修复不了,就得推倒重建。人体组织器官结构损伤的修复也是这个道理。

重建组织器官结构

干细胞具有自我复制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在适宜条件诱导下,可以定向分化为骨、软骨、肌肉、神经、脂肪、肝脏、肾脏、心脏、肺脏、皮肤、血液等各种组织器官的细胞,重建组织器官结构,恢复正常生理功能。临床试验研究表明,造血干细胞可以通过不断增殖分化,再生各种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重建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患者的血液系统功能。

除直接参与损伤的组织器官修复外,干细胞还通过分泌一些细胞因子间接参与组织器官修复。作用机制包括:促进外源干细胞在损伤部位植入、定向分化和多向分化,替换受伤的细胞;激活内源干细胞增殖分化,重建受伤的组织器官;通过抗凋亡作用,阻止受伤组织器官的细胞死亡;通过抗瘢痕作用,参与受伤组织器官修复等。

干细胞对维持组织器官结构完整性具有重要作用。在生理条件下,各种干细胞对衰老死亡的组织器官的细胞进行更新替换,维持组织器官的正常结构。在病理条件下,各种干细胞对颅脑创伤、脊髓损伤、肝脏损伤、肾脏损伤、心脏损伤、皮肤损伤等组织器官结构破坏都具有修复作用。

移植途径

自体或同种异体的干细胞,可以通过两条途径进行移植,修复组织器官的结构损伤,恢复正常生理功能。第一种,原位干细胞治疗(in situ stem cell therapy)或体内干细胞组织工程治疗(tissue engineering therapy of stem cells in vivo),就是将干细胞移植到损伤的组织器官(靶组织器官),在损伤处,通过体内环境诱导,干细胞不断增殖分化,或者分泌生长因子促进损伤组织自身的细胞增殖分化,重建组织器官结构,恢复正常生理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第二种,体外干细胞组织工程治疗(tissue engineering therapy of stem cells in vitro),就是在体外条件下,在组织工程生物反应器内,通过模拟靶组织器官在体内的生长发育环境,再生靶组织器官,再通过外科手术移植到患者体内。无论是第一种还是第二种,均可与3D、4D生物打印技术相结合,使再生的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与原来的组织器官更为接近,使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

与体外干细胞组织工程治疗相比,原位干细胞治疗更容易成功,因为它是在体内的生物力学环境下再生损伤的组织器官,再生的组织器官与天然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更类似,与机体也更容易生长融合在一起。体外再生的组织器官,通过外科手术移植后,不容易与靶器官的组织细胞融合在一起,发生免疫排斥反应的概率较大,除非是利用患者自体干细胞进行再生。

在干细胞治疗中,经常用到“移植”这个词。这是因为与中草药、化学药物不同,细胞制剂(药物)在人体内通过增殖、分化、合成、分泌等一系列生物学行为发挥治疗作用,即细胞是活的,被输送到患者体内后,需要与靶组织器官一起生长、融合,最终成为机体的一部分。就像种树一样,移栽后生根、发芽、长叶、成活。中草药或化学药物进入患者体内后,在发挥药理作用的同时,会被人体肝脏代谢掉,最终全部排出体外。 RUxzLZUkGo/V+O+4FcO5+lXAB8AXG/HAn9SDpy4iwL2v1tu6tNQm7NxK7/h1LCb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