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探源:烟台街建筑群见证大连百年风雨

建筑是历史的实物见证。任何一个城市的建设起源,必然有着建筑痕迹可循。而大连建城初始的建筑遗迹正是这浸染着异域风情的烟台街建筑群。

根据史料记载,清朝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沙俄与清政府签订了《旅大租地条约》。沙俄计划要把旅顺建成自己的军港,同时还要将其建成商港和近代港口城市。强租旅大后,沙俄政府便开始在大连湾谋划建城。1899年8月,沙皇尼古拉二世将这座尚未成形的港口城市命名为“达里尼”。萨哈罗夫被任命为达里尼市的第一任市长,也是建城的总设计师。沙俄政府幻想这里已经成为他们永久的土地,因此野心勃勃意欲为帝国统治打造一座“东方的巴黎”——整座城市在总体设计规划上采用巴黎放射线型布局设计理念,按当时国际一流水准规划建设,还请来当时国际一流的建筑设计师参与规划和设计。据《大连市志·科学技术志》记载,当时建设之始除俄国工程师外,还从德国聘请了两名建筑师。

1899年9月28日,达里尼建设正式破土动工。城市被分为市街区、老虎滩区和沙河口区,而市街区又分为行政市街区、欧罗巴市街区和中国市街区。其中,最重要的规划地行政市街区位于今胜利桥以北,毗邻港口、火车站,又是市政厅所在,占据了重要的地理位置。城市建设从这里开始,也是从这最先完成的。因此,可以说胜利桥北近代建筑群是大连这座城市在近代最早建成的城区,而烟台街又是胜利桥北近代建筑群中的重要部分,这里就是大连城市的原点。

当年,这里是市政厅官员和东清铁路官邸以及铁路员工宿舍。因为有德国设计师的理念在内,所以建筑群尖顶平顶俱全,俄风德风兼备,虽然都属砖木混合的欧式建筑,但是风格绝不雷同,每栋房子都保持了自己的个性。沙俄政府一直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土地,也臆想永远是这里的主人,因此在达里尼的俄国人,很多把家安在了这里。只是没想到的是,俄国人在达里尼的日子过得并不长。同样觊觎中国东北土地的日本人,在旅顺同沙俄进行了一场侵略者争殖民地的战争。

烟台街

循着历史的足迹,领略那一条街的“大连风情”

1905年日俄战争结束,俄国人退去,烟台街建筑群被作为“日清铁路”官邸使用,满铁总裁后藤新平便居住此地。日本人并没有改变这些房屋的建筑风格,而是又新建了几栋小楼。一直到大连解放,胜利桥北地区这些建筑被划归铁路部门,这里才正式被命名为烟台街,作为铁路职工民居使用。

烟台街老建筑群包括28栋老建筑,建筑群东与团结街相接,南侧和西侧分别以胜利街和烟台街为界,空中俯瞰,是一个三角形地块,根据官方数据,这里占地约3.14公顷。街区内现存的28栋历史建筑物中,有25栋为沙俄租借时期建造的住宅,建造年代在1901年至1905年,建筑样式为折中主义风格,同时具有俄国和德国民居色彩。另有3栋小住宅为日本建造的满铁职员住宅,其建造年代在1905年至1910年间,建筑样式基本上延续了原有街区的风格。一份《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住宅之政策》文献中记载,当初德国建筑师是按照德国城郊的房子设计的烟台街建筑,体量较大。日本殖民统治大连后,由于身材较矮看不到阳台,日本人在原有地板上加厚10厘米。这也是能查阅到的有文献记载的烟台街28栋楼房唯一一次“装修记录”。这些历史建筑经过百年沧桑,可以说是大连称之为城市最早建造的“市民住宅”。 UXOmYUS5m+rCy3TDW9dT9Bb+Izeu0k4Z3B3vxR2A1euiBYqDC5UH6GHCXd8jLTY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