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麒麟大舞台

大庙让京剧有了舞台

冥冥中,大庙似乎与大连的文化有着难解之缘,这厢大连图书馆刚刚找到了新家,那厢就有要无家可归的大连京剧团投奔而来。让大家没有想到的是,大庙的再次救急,竟成就了大连京剧的辉煌,而就此也让大庙和大连老百姓走得更加亲近。

20世纪90年代初,“安家”于中山广场附近的大连京剧团突然接到了一个消息,京剧团所在地要拆迁了,这里要建大连金融中心。消息是好是坏不说,一时间,京剧团慌了,这么一大家子人去哪呢?

正在慌张时,大家想到了南山大庙,“搬到南山大庙去”。于是,1993年,大连京剧团便在南山大庙安家了。入住的要求一如以前,“边使用,边保护”。

想起当年初入大庙,京剧院的老领导李维传记忆犹新:“没水,没电,没厕所,条件是相当艰苦啊。当时,京剧团有100多人,二楼边上间出小房间办公,中间留出场地排练。”

条件再艰苦,也得干出成绩来。1997年,京剧团一咬牙,全团集资让大庙换新颜。粉刷、换瓦,更换线路,一楼漆红了柱子,挂上了匾额,搭上了台子,成为现在著名的麒麟大舞台。

从那时起,大庙一改以往的书香幽静,开始了锣鼓点声声,旌旗飘展的日子。大门一开,生旦净末丑轮番上阵,多少大戏在这里浑然天成。台上的辉煌人人看在眼里,台下的辛苦只有自己人知道。“大庙又阴又潮,排练时出一身汗,落的是浑身疼痛。”说起这些年大连京剧人在大庙吃的苦,李维传如乔世国一般双眉紧锁。

麒麟大舞台,让大庙与百姓更加亲近

从1998年开始,大连京剧团在麒麟大舞台开锣唱戏,从一开始只能坐70人,到现在满场150人。从一开始仅靠老戏迷捧场,到现在是场场爆满。“有一年春节,最惨淡,一开门居然没有观众,不得不停演。一开始,我们只有老戏迷,后来是周围的外国留学生。就是剩下十个观众,我们也演。”

坚守14年,大庙见证了大连京剧走过寒冷的冬日,迎来花开遍地的春天。直到2011年,大连京剧院有了自己的新家,宏济大舞台开锣,大庙再次回归了平静。

冬日的下午,走进大庙,踏上麒麟大舞台,四下灯光很暗,一时间所有有关大庙的过往一一浮现,一排排的书,散发着历史的芬芳,京胡响起,又让人想起袅袅娜娜的身段和唱腔。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不一样的大庙,不知今后,这里又要上演怎样的故事。

文/林芝

大庙历经近百年,见证城市历史变迁 0gN8ZA/wADIa5ZaC8cj/90Zc8bvjXmNhIepFQiBSLhAzLHb68th2EvMHB3miOE1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