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万忠墓
搬不动 炸不毁 民意难违

由旅顺北行约一公里,在白玉山东麓,苍松翠柏掩映之中,有一座占地约九千二百平方米的陵园,这里安葬着中日甲午战争期间惨死于日军屠刀下的约两万名无辜同胞的尸骨。这就是万忠墓。

甲午那年,日军闯进了旅顺口,在城里烧杀四天三夜。那真叫血流成河、尸骨成山啊!过了些日子,那些死里逃生的百姓悄悄赶回来收尸,大伙车拉人抬,把死难同胞的尸首运到北大沟里烧了,骨灰埋在白玉山北面的一片树林里。在墓地上竖起了一块大石碑,上面镌刻着“万忠墓”三个大字,并且盖了三间灵堂。

石碑竖起来以后,日本人害怕了。原来,碑文记载了日军残杀中国百姓的罪行。他们为了逃脱罪责,一心要把这块石碑拔掉。

一天晚上,他们偷偷把石碑拔掉了。说来也怪,第二天一看,石碑照样竖在墓地上。日本人犯了嘀咕,晚上又派了一队人马把石碑拔了。可是早晨来一看,石碑照旧矗立在那里。

这可把他们气坏了。一天晚上,日军司令部又派人去拔石碑。可是,这一回不管他们怎么用力,石碑立在那儿纹丝不动,怎么也拔不动。为首的一看气坏了,叫人搬来炸药,要把石碑炸掉。

炸药放好了,正要点火,突然,一阵喊杀声从天而降。日本人一看,天哪!只见成千上万的人举着刀枪火把,从天上、地下,从四面八方涌了过来。日军吓得哭爹叫娘,扔下炸药,屁滚尿流地逃走了。从此,他们再也不敢动这块石碑了。

一年以后,日军撤出了旅顺口。清政府派毅军大帅宋庆接管了旅顺。有一天,朝廷下了诏书,说是有一万多俄国人要来旅顺住几天,叫宋老帅给安排一下。宋老帅嘴里答应了,心里却十分烦恼。

等到俄国人来到旅顺口,人们才知道这又是一伙强盗。一个个荷枪实弹,足有三四万人,把旅顺口营房全塞满了还住不下。俄国人找到宋老帅,要把万忠墓的灵堂腾出来做军营。宋老帅气愤地说:“万忠墓乃我中华英魂安息的地方,任何人也不能骚扰!”俄国人硬是不听,当晚便住了进去。

晚上,俄国人吃饱喝足了,东倒西歪地躺在万忠墓灵堂里呼呼大睡。睡到半夜,突然风声呼啸;随着风声,灵堂发出呜呜的怪叫声;紧接着,大殿左摇右晃,如同天塌地陷一般。俄国人吓坏了,一个个来不及穿衣服,连滚带爬地往外跑。跑到外面一看,殿堂稳稳当当,既不摇,也不晃,和平常没有什么两样。

俄国人气坏了,又进去睡觉。刚刚睡下,突然又传来惊天动地的呐喊声。睁眼一看,数不清的中国人拿着大刀长矛,从墙上跳进来,从天棚顶钻出来,一齐扑了过来。俄国人吓得抱着脑袋就往外跑,再也不敢回去睡觉了。

1894年11月21日,日军侵入旅顺口,约两万名无辜中国同胞惨遭杀戮。日军的暴行激起了我同胞英勇顽强的抵抗。苑铁匠铁锤击毙敌人,织布匠陈永发斧劈贼兵,渔民刘德江刀砍日军,均载入青史。为祭奠死难同胞,1896年于墓地立石碑一座。1905年日俄战争后,日本侵略者再度进入旅顺,为掩盖其野蛮罪行,将石碑盗走。1922年,旅顺华商公议会募捐重修万忠墓,建享殿三间,再立石碑以示纪念。后日本民政署署长企图平毁万忠墓,因旅顺各界人士群起反对,方得以保存。

第二天,俄国人的头目来找宋老帅,谈起了万忠墓“闹鬼”的事。宋老帅说:“我早就说过,天意不可违,民心不可夺,你们不听忠告,这叫自食其果!”

从那以后,日本人也好,俄国人也好,一提起万忠墓,个个胆战心惊,再也不敢染指了。

讲述:于有珍、韩行海
搜集整理:于华凤、唐政忠 fqFZkmzJNI8sGfWs0aIzvoYE2kt3YwV+y4plEXsCN/x/Y5HTH14eiMn/vWmOuh/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