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导言

在我们日常与孩子的相处中,在愉快的或不愉快的接触中,在相互满足或彼此对抗的体验中,我们通过孩子的言谈举止、显露出的性格与特征、表现出的能力,感受他的个性。但是,这些印象不足以使我们针对他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或者影响他的人格发展的过往因素得出直接的结论。相反,我们与他的密切接触,使我们几乎不可能去思考他潜意识中的动机、影响他成长的相关因素。若是我们一边跟孩子打交道一边思考这些问题,会限制我们的行动,扰乱我们的认知。

无论是我们喜欢孩子还是生他的气,我们都更容易冲动行事,并不会进行更多的思考和分析。我们与孩子接触得越多,就越容易缺乏客观思考的能力和意愿。我们与孩子的相处中,很多时候彼此间都会有这种直接的、冲动的、情绪化的本能反应,有双方个性的契合与冲突,也有不假思索的草率行为。

这种行为在生活中家长和老师都很常见,如果我们对孩子感到满意,并且和孩子相处得很好,那就没必要破坏我们之间自然且率真的关系。然而,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当我们的关系变得不愉快时,当我们面对想要改变的缺陷或错误时,那么遵从我们的自然反应和本能的冲动不仅是徒劳的,而且是危险的。这样做可能会强化孩子的错误态度和目的,还会强化过去破坏性的影响,并使缺陷和错误延续下去,而我们本能的反应却满足了孩子有意识或无意识的目的。

此外,这种本能的冲动还会阻碍我们理解孩子为何会如此行事。在愤怒的那一瞬间,我们不会想去理解什么。必须改变完全不同的心情之后,我们才会愿意进行这样的思考。也就是说,必须先消除心中的气愤、恼怒、厌恶或类似的敌对情绪。唯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进行思考,得出理性的结论,找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案。

除非我们能理解孩子的个性,了解对他造成干扰的因素,否则任何想纠正孩子的行为或个性的努力都不会取得多大成功。而这样的了解与理解,不但需要我们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理清自己的思绪,还需要具备充足的知识。只有做好了这样的准备,我们才能理解孩子的行为,明白我们在孩子当下的困境中所能担当的角色。

这里所说的必要的心理知识,指的是对孩子基本需求的认知,对影响他发展的各种因素的了解,以及客观地辨识孩子当前行为的目的与动机正确方法的掌握。

若想要了解孩子的基本需求,必须从三个不同层面来考虑。首先,他是一个具有生物机制和要求的生理机体;其次,他是一个需要遵循心理机制的心理实体;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他是一个想要在社会群体中找到归属感并进行活动的社会一员。只有当他有机会在这三个层面上都充分发挥作用时,他的基本需求才能得到满足,不论孩子的年龄多大,都是如此。

要了解一个孩子的发展,不仅要了解他受过哪些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激励与挫折,而且——也是更重要的——要了解他对这些刺激的反应。他现有的状态,是他逐渐发展至今的、符合逻辑的结果,是他的过去与未来之间的纽带,是他不断发展的当前阶段。

没有人会对这样的说法提出异议。然而,在建立教育基础的具体原则时,我们会不断地遇到争议和困惑,因为针对影响孩子人格成长因素的科学研究至今尚未能得出明确的结论。究竟何为孩子的基本需求?哪些因素影响他的发展?涉及哪些心理机制?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得到公认的结论。当代知识界的这种不幸现状,对心理学原理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及有效性产生了相当不利的影响。

一些教育工作者为了绕开理论上的困惑,也为了避开相互矛盾的具体建议,他们只好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些无可争议的事实上。然而,这缩小了他们所能掌握的信息范围和意义。还有一些研究者,不去分析能影响儿童发育的各种因素,只满足于针对大部分孩子在不同年龄段的不同发育特征进行观察并做出描述。他们不去寻找孩子身上更深层次的推动力,只是试图依靠大量的数据,将单个孩子与数据所得平均值汇总出的“标准”进行比较。

过分强调确定性,只接受已经被证明的或者普遍公认的观念,阻碍了我们对孩子重要心理背景的理解。现阶段,科学尚在进步,要拿出让每个研究人员都能认可的、更深层次的心理机制的定论,这是不可能的。但是,即便没有这么一个能广为接受的定论,却也不应该延迟甚至阻碍科学研究的继续进步。我们需要的是开拓者的勇敢精神。一些尚未被普遍接受或统计证明的观察结果,可以被当作是研究工作中的假设条件,并通过我们自己的体验来检验它们的有效性。由此,每一个教育者都可以成为一名实验者。

我们正经历着一场教育领域的革命。在全国所有的学校系统中,不同的观念、不同的做法,正以不同的速度和不同的深度,不断而迅速地变换着。这些变化反映出了民主变革及其在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方面的深远影响。随着男权至上、白人霸权、资本凌驾于劳动力之上等观念的瓦解,传统上成年人相对于孩子的优越地位也正在迅速消失。民主化的进程也意味着平等化的进程。因此,在我国日益增长的民主氛围中,再把孩子视为低人一等的存在已经是行不通的了。无论父母还是老师都不能再“驱使”孩子温顺或者循规蹈矩,用外部力量向孩子施压已然失效,我们必须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

既然传统方式已经失效,那就必须找出在民主环境中能够产生效果的新举措。教师们意识到了这一需求,但不幸的是,他们在摸索何为有效的、民主的做法时,经常会感到十分茫然。许多人误以为“民主”就是“不再专制”,他们没有意识到,不再使用专制式的做法,并不能使教师变得民主,只能造成课堂上的“无序”状态。民主必须是自由与秩序结合——没有自由只讲秩序是专制,没有秩序只讲自由是无序状态。

在由专制向民主的过渡时期,教育在政策上的混乱无可避免。教师面临着来自多方的压力。一方是正在争取独立自主并日益反叛的新一代,他们已经向整个成人世界宣战;另一方是社区内所有想要遏制民主进步的力量,他们认为这样的新一代必将给社会带来危害,并严厉谴责教师管教不当。夹在反叛的孩子们、学校以及心乱如麻的家长等多方的不同诉求之间,同时还要暴露在并不总是善意的公众监督之下,教师的处境岌岌可危。他们必须尽一切努力摆脱这种困境。

本书向教师提供可以用来提高教学成果的知识,指出可以走向摆脱困境的道路。书中讲述的是教师在面对需要帮助的孩子时的具体经验,是从心理学角度进行观察和实践的。教师这种职业,肩负着整整一代人成长的重任,更肩负着为人类的未来铺平道路的重任。了解应对教学问题的心理学机制以及相应有效的处理方式,定能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这一使命。 qUaEn3mSbOiIhKtAv+eCvAdUaeXduuy691aIn375J9rNzt54vXZAtQ67apyo9Ty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