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妈妈”们只有懂心理学才能改变现实

作为一个活跃的心理学专栏作家,我时常会在图书馆、老年大学、公共机构、私企,以及小学和幼儿园等地方做各种主题的演讲。有趣的是,不管在什么场合、讲什么主题,提问环节里总有一个群体是最踊跃参与的,那就是妈妈们。

实际上,一般来说我们向别人提问时,会有很大的心理负担,因为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都是“枪打出头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尽管如此,每次妈妈们都会鼓起勇气向我提问。可是现场活动的时间有限,我没法当场彻底解决她们的苦恼和疑问,所以很多人会找到我们的心理咨询中心并申请做咨询。

那么,妈妈们的苦恼到底是什么呢?具体情况因人而异,但归纳起来大体上可以分为三大类。

第一是亲子关系方面的问题。虽然现在积极参与到子女养育中的爸爸越来越多,但大部分家庭中主要还是妈妈在承担养育的责任。妈妈们操心着子女们的心理健康、学习课业、人际关系,当然还有前途问题。只要子女们稍有落后或吃力的迹象,妈妈们就会挺身而出,千方百计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如果孩子年纪还小的话,妈妈便会领着孩子一起来我们的心理咨询中心。但孩子们进入青春期以后,往往会抗拒做心理咨询,妈妈们只能自己来咨询亲子关系方面的问题。妈妈们总是如此大包大揽。

第二是夫妻关系方面的问题。在子女养育问题上与丈夫存在矛盾,因丈夫不会调和婆媳关系而引发难堪,与丈夫频繁地吵吵闹闹……妈妈们常喟叹婚姻生活不幸福,甚至心生离异之念。

想要解决夫妻问题,夫妻双方应该一起来接受心理咨询,但是当妻子建议做心理咨询时,大部分丈夫都会拒绝。所以,在很多情况下,都是妻子独自来到心理咨询中心。

第三是自身的问题。妻子、母亲、女儿和儿媳等太多角色,常让她们忘记了自己是谁。此外,为什么而活、活得好不好等问题让她们困惑,与周围的人的关系也让她们痛苦,没有存在感让她们沮丧,而想到未来又痛苦心烦。

这三大类问题,一言以蔽之,就是“关系”问题。对于子女的学业、前途和性格等问题,我常给妈妈们提供各种建议,其中最常提及的就是子女在与母亲的“关系”中感受到的幸福感。就算子女学习再优秀、性格再好,如果在与母亲的关系中,感受不到幸福,那子女教育就可以说失败了。

夫妻问题也如此。导致问题的根源并不是丈夫的言行,而是妻子没有在与丈夫的“关系”中充分感受到爱与被爱。自身的问题,也可以从自己与自己的“关系”、自己与外界的“关系”两个角度去考虑。不要只盯着自身的问题,而应该从自己与外界的关系角度去思考问题本质。

所以妈妈们的苦恼不该从“是谁的问题”来入手,而是从“与谁的关系”的角度去切入。

那么,怎样才能处理好“关系”问题呢?心理学家们通过长期研究,揭露了关系的秘密。关系就像一个生命体,如果我们单纯地从某个方面去理解,就很容易犯错。我们应该时刻留意自己与对方的感受,并予以小心处理。因为关系中存在“心理学悖论”,也就是说你与他人的关系也许在初期会按你的意图发展,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你也许会得到与你的意愿相悖的结果。如果不能正确理解这种结果与意图相悖的心理学悖论,你也就无从处理好各种关系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学习心理学是有必要的。了解了人的心理是怎样运作的,就能看清关系的本质,也能理解这种悖论。本书中的心理学知识可以帮助妈妈们洞悉自己与子女的关系、亲密关系和自我关系。希望本书能帮助妈妈们构建更幸福的生活和更健康的关系。

Nudasim心理咨询中心
姜弦植 c99ccBO64DoEH+GouxLm9zgcRYWgs+o3M2Evt/l0lvFnO5mTc07BMKlCs/ZHPCT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