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处有视频
【执行方式】
● 菜单:选择“菜单”→“编辑”→“变换”命令。
【操作步骤】
(1)执行上述操作后,打开“类选择”对话框。
(2)选择要变换的对象后,单击“确定”按钮,打开图2-18所示的“变换”对话框。
图2-18 “变换”对话框
(3)选择变换方式并进行相关操作后,单击“确定”按钮,打开图2-19所示的变换结果对话框。
图2-19 变换结果对话框
【选项说明】
图2-18所示的“变换”对话框中的选项说明如下。
(1)比例:用于将选取的对象相对于指定参考点成比例地缩放尺寸。选取的对象在参考点处不移动。单击此按钮,在打开的“点”对话框中选择一参考点后,系统会打开图2-20所示的变换比例对话框,其中有一个文本框,一个按钮。
图2-20 变换比例对话框
① 比例:该文本框用于设置均匀缩放比例。
② 非均匀比例:单击此按钮,打开图2-21所示的非均匀比例设置对话框,可在其中设置 XC -比例、 YC -比例、 ZC -比例方向上的缩放比例。
图2-21 非均匀比例设置对话框
(2)通过一直线镜像:用于将选取的对象相对于指定的参考直线做镜像,即在参考线的另一侧建立源对象的一个镜像。单击此按钮,打开图2-22所示的设置参考线对话框,其中有3个选项。
图2-22 设置参考线对话框
① 两点:用于指定两点,两点的连线即参考线。
② 现有的直线:选择一条已有的直线(或实体边缘线)作为参考线。
③ 点和矢量:用点构造器指定一点,然后在矢量构造器中指定一个矢量,通过指定点的矢量作为参考直线。
(3)矩形阵列:用于将选取的对象从指定的阵列原点开始,沿坐标系 XC 和 YC 方向(或指定的方位)建立一个等间距的矩形阵列。系统先将源对象从指定的参考点移动或复制到目标点(阵列原点),然后沿 XC 、 YC 方向建立阵列。单击此按钮,系统将打开图2-23所示的矩形阵列设置对话框,其中有5个文本框。
图2-23 矩形阵列设置对话框
① DXC:用于指定 XC 方向上的间距。
② D Y C:用于指定 YC 方向上的间距。
③ 阵列角度:用于指定阵列角度。
④ 列( X ):用于指定阵列列数。
⑤ 行( Y ):用于指定阵列行数。
(4)圆形阵列:用于将选取的对象从指定的阵列原点开始,绕目标点(阵列中心)建立一个等角间距的圆形阵列。单击此按钮,系统打开图2-24所示的圆形阵列设置对话框,其中有4个文本框。
图2-24 圆形阵列设置对话框
① 半径:用于设置圆形阵列的半径值,该值也等于目标对象上的参考点到目标点之间的距离。
② 起始角:用于定位圆形阵列的起始角(与 XC 正向平行为0)。
(5)通过一平面镜像:用于将选取的对象相对于指定的参考平面做镜像,即在参考平面的相反侧建立源对象的一个镜像。
(6)点拟合:用于将选取的对象从指定的参考点集缩放、重定位或修剪到目标点集上。单击此按钮,系统打开图2-25所示的点拟合对话框,其中有两个选项。
图2-25 点拟合对话框
① 3-点拟合:允许用户通过3个参考点和3个目标点来缩放和重定位对象。
② 4-点拟合:允许用户通过4个参考点和4个目标点来缩放和重定位对象。
图2-19所示的变换结果对话框中的选项说明如下。
(1)重新选择对象:用于重新选择对象,可通过“类选择”对话框来选择新的变换对象,而保持原变换方法不变。
(2)变换类型-比例:用于修改变换方法,即在不重新选择变换对象的情况下,修改变换方法,当前选择的变换方法以简写的形式显示在“–”符号后面。
(3)目标图层-原始的:用于指定目标图层,即在变换完成后,指定新建立的对象所在的图层。单击该按钮后,会出现以下3个按钮。
① 工作的:变换后的对象放在当前的工作图层中。
② 原先的:变换后的对象保持在源对象所在的图层中。
③ 指定:变换后的对象移动到指定的图层中。
(4)跟踪状态-关:该按钮是一个开关按钮,用于设置跟踪变换过程。
(5)细分-1:用于等分变换距离,即把变换距离(或角度)分割成几个相等的部分,实际变换距离(或角度)是等分值。
(6)移动:用于移动对象,即变换后,将源对象从原来的位置移动到由变换参数所指定的新位置。
(7)复制:用于复制对象,即变换后,将源对象从原来的位置复制到由变换参数所指定的新位置。对于依赖其他父对象而建立的对象,复制后的新对象中数据关联信息将会丢失,其不再依赖于任何对象而独立存在。
(8)多个副本-可用:用于复制多个对象。按指定的变换参数和复制个数在新位置复制源对象,相当于一次执行了多个“复制”命令操作。
(9)撤销上一个-不可用:用于撤销最近一次的变换操作,但源对象依旧处于选中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