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任务二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系统

【任务目标】

(1)掌握计算机系统的配置及主要技术指标。

(2)掌握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和简单的工作原理。

(3)了解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业务咨询】

一、计算机系统概述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如图1-17所示。

图1-17 计算机系统组成

硬件系统是构成计算机的物理设备,即由机械、光、电、磁等器件构成的具有计算、控制、存储、输入和输出功能的实体部件。软件系统是指能完成某一功能的计算机程序、这些程序所使用的数据及相应的文档的集合。

二、计算机硬件系统
(一)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

遵循冯·诺依曼体系结构,计算机的硬件系统都是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分组成的。

1.运算器

运算器又称算术逻辑单元,是完成各种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装置,能进行加、减、乘、除等数学运算,也能做比较、判断、查找、逻辑运算等。运算器的性能指标是衡量整个计算机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如字长和运算速度。

2.控制器

控制器是计算机指挥和控制其他各部分工作的中心。其工作过程与人的大脑指挥和控制人的各器官一样,负责决定执行程序的顺序,给出执行指令时机器各部件需要的操作控制命令。控制器由程序计数器、指令寄存器、指令译码器、时序产生器和操作控制器组成,是发布命令的“决策机构”,负责协调和指挥整个计算机系统的操作。

运算器和控制器合称为中央处理器(CPU),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CPU的性能直接决定了由它构成的计算机的性能。

3.存储器

存储器是将程序、原始数据、中间结果、最终结果等数据信息以二进制数据形式存放的部件。存储器分为内部存储器和外部存储器两大类。

内部存储器用来存放当前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所需的相关数据。CPU可以随时直接对主存储器进行访问(读/写操作)。内部存储器通常采用半导体存储单元,特点是速度快,但容量相对较小。

内部存储器按其性能和特点又可分为RAM(random-access memory,随机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及Cache。

(1)RAM。RAM指的是内容可读、可写的存储器。根据存储元件的结构,RAM可分为SRAM(静态随机存储器)和DRAM(动态随机存储器)两种。RAM主要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可随机读/写其中的数据,当写入新的数据时,旧的数据就会被覆盖;二是不能断电,一旦断电,存储的数据就会丢失。我们通常购买或升级的内存条就是指RAM。

(2)ROM。只读存储器主要用来存放固定不变的、控制计算机的系统程序和参数表、汉字库等程序信息。ROM是在制造的时候用专门的写入设备一次性写入的,即使关机或者断电也不会造成数据丢失。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ROM的功能也日渐增多,出现了可多次写入程序数据的ROM器件,如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等。

(3)Cache。在计算机技术发展的过程中,主存储器存取速度一直比CPU操作速度慢得多,导致CPU的高速处理能力不能得到充分发挥。为了缓解高速的CPU与相对低速的主存储器之间速度不匹配的矛盾,通常在CPU和主存储器之间插入少量的Cache。当CPU向内存中写入或读出数据时,这个数据也被存储进Cache中。当CPU再次需要这些数据时,CPU就从Cache中读取数据,而不是访问较慢的内存。当然,如果需要的数据不在Cache中,那么CPU会再去读取内存中的数据。

内部存储器的主要性能指标包括存储容量和存取周期。

(1)存储容量:存储器能容纳二进制信息的数量,一般用MB(兆)、GB(千兆)表示。

(2)存取周期:从启动一次存储器操作到完成该操作所经历的时间,一般用ns(纳秒)表示。

外部存储器又称辅助存储器。与内部存储器相比,外部存储器的特点是存储量大,价格相对较低,而且在断电的情况下可以长期保存信息,但其中的信息必须调入内部存储器,才能被CPU处理。目前常用的有硬盘、光盘、闪存等。

4.输入设备

输入设备是指向计算机输入程序、数据等信息的设备。它将人们可读的信息转换为计算机能识别的二进制代码。常用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扫描仪、条码枪、摄像头、手写笔等。

5.输出设备

输出设备是指将计算机处理过的信息转换为人们能识别的形式(如文字、图形、图像、声音等)并输出的设备。常用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投影仪、打印机、绘图仪等。

(二)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根据冯·诺依曼计算机原理,计算机在运行时,先从内存中取出第一条指令,通过控制器的译码,按指令的要求,从存储器中取出数据进行指定的运算或者逻辑操作,然后按指定的地址把结果送到内存中去;接下来,再取出第二条指令,在控制器的指挥下完成相应的操作,依次进行下去,直至遇到停止指令。流程图如图1-18所示。

图1-18 微型计算机工作原理图

三、计算机软件系统

软件系统是指能完成某一功能的计算机程序、这些程序所使用的数据及相应的文档的集合。要想充分、高效地利用计算机,除配备优良的硬件系统外,还需装备优秀的软件系统。根据软件系统的功能和作用,计算机软件系统可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

(一)系统软件

系统软件负责管理计算机系统中各种独立的硬件,使它们可以相互协调工作。系统软件使得计算机使用者和其他应用软件将计算机当作一个整体而不需要关心每个硬件是如何工作的。其主要功能如下:启动计算机,存储、加载和执行应用程序,将程序语言翻译成机器语言等。系统软件是用户与计算机的接口,为应用软件和用户提供了控制、访问硬件的手段。系统软件包括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程序、系统支撑和服务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

1.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是管理、控制和监督计算机软、硬件资源协调运行的程序系统,由一系列具有不同控制和管理功能的程序组成,是直接运行在计算机硬件上的、最基本的系统软件,是系统软件的核心。操作系统是计算机发展中的产物。它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是用户和计算机的接口。例如,用户键入一条简单的命令就能自动完成复杂的功能,这就是操作系统帮助的结果。二是统一管理计算机系统的全部资源,合理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以便充分、合理地发挥计算机的效率。目前使用的微机操作系统有DOS、Windows、UNIX、Linux等。

2.语言处理程序

计算机能直接识别和执行的语言是机器语言,如果要在计算机上运行高级语言程序,就必须配备程序语言翻译程序。

对于高级语言来说,翻译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解释”,这种方式是对源程序语言边解释边执行,不保留目标程序代码,即不产生可执行文件,执行速度较慢,如BASIC语言。另一种是“编译”,它调用相应语言的编译程序,把源程序变成目标程序,然后用连接程序把目标程序与库文件相连接形成可执行文件(以“.exe”为扩展名),可以反复执行,速度较快,如Visual C++、C#、Java等高级语言。

3.系统支撑和服务程序

服务程序为计算机操作系统提供常用的服务功能,如Plug and Play(即插即用),用于计算机硬件的添加或者移除检测服务;Remote Access Auto Connection Manager(远程访问自动联机管理员),用于计算机远程网络访问服务。

4.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指对计算机中所存放的大量数据进行组织、管理、查询,并提供一定处理功能的大型系统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微机的小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如Foxpro、Visual Foxpro;另一类是大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如SQL、Oracle、Sybase等。

(二)应用软件

应用软件是为了解决某个实际问题而编写的程序,可分为通用软件和专用软件两类。通用软件是为了解决某一类问题而设计的,如Microsoft Ofi ce 2000/2003、Photoshop。专用软件是指为解决某行业或者某部门的具体问题而专门组织人力开发的专用程序,如用友财务软件、考勤管理系统、食堂一卡通管理系统等。

四、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一)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结构

微型计算机硬件结构的最重要特点是总线结构。它将负责数据传输的信号线分成三大类: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

1.地址总线

地址总线是CPU向内部存储器和I/O接口传送地址信息的公共通路。它是CPU向外传输的单向总线。地址总线的位数决定了CPU可以直接寻址的内存范围。

2.数据总线

数据总线是在存储器、运算器、控制器和输入/输出设备之间传送数据信号的公共通路,是双向的总线。它体现了计算机传输数据的能力,通常与CPU的位数相对应。

3.控制总线

控制总线是计算机五大部件之间传送控制信号的公共通路。它既是CPU向内部存储器、I/O接口发出命令信号的通道,又是外界向CPU传送状态信息的通道。

计算机通过系统总线把CPU、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连接起来,实现信息交换。微型计算机的总线化硬件结构如图1-19所示。

图1-19 微型计算机的总线化硬件结构图

(二)微型计算机的硬件资源

微型计算机硬件的主要组成部件有主板、CPU、内存条、硬盘、光盘驱动器、电源、显示器、键盘、鼠标、打印机等。

1.主板

主板安装、固定在机箱内,是微机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它是计算机中最大的一块电路板,上面布满了用于连接声卡、显卡、调制解调器、内部存储器等其他设备的各种插槽、接口(可连接鼠标、键盘等)、插座等(见图1-20)。其核心控制部件是芯片组,具有支持CPU、管理内部存储器的作用。主板的类型和档次决定着整个微机系统的类型和档次,主板的性能影响着整个微机系统的性能。现在很多主板还集成了显示卡、声卡和网卡的功能。

2.CPU

在微型计算机中,运算器和控制器被集成在一块电路芯片上,称为微处理器(MPU),也称中央处理器(CPU)。它是微机数据处理和控制的中枢。机型不同,选用的CPU型号不同,功能、速度、价格也不同。

3.内存条

内存条,即内部存储器。微机处理信息都是先将数据调入内部存储器再进行处理,内部存储器存取信息的速度比外部存储器快。计算机中所用的内部存储器分为S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DDR SDRAM(双倍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随着处理器前端总线性能的不断提高,SDRAM已经无法满足新型处理器的需要了,早已退出了主流市场。现在的计算机都采用DDR3 SDRAM。根据DDR内存条的工作频率,目前较为主流的内存条是频率为1333MHz的DDR3内存条,以及更高频率的1600MHz的DDR3内存条,如图1-21所示。

表示内存容量的单位有bit(位)、Byte(字节)、KB(千字节)、MB(兆字节)、GB(千兆字节)。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内存条容量有4GB、8GB、16GB等。

4.硬盘

硬盘简称HDD(hard disc drive),是计算机主要的存储媒介之一,主要由盘片、磁头、盘片转轴及控制电机、磁头控制器、数据转换器、接口、缓存等几个部分组成(见图1-22)。硬盘存储器是由多个盘片组成的同轴盘片组构成的,每一张盘片都是上下表面涂有金属氧化物磁性材料的金属圆盘,盘片之间是平行的,每张盘片的存储面上有一个磁头,磁头与盘片之间的距离比头发丝的直径还小,所有的磁头连在一个磁头控制器上,由磁头控制器负责各个磁头的运动。磁头可借助磁头臂沿盘片的半径方向运动,加上盘片每分钟几千转的高速旋转,磁头就可以定位在盘片的指定位置上进行数据的读写操作。硬盘作为精密设备,尘埃是其大敌,所以必须完全密封。

图1-20 主板

图1-21 DDR3内存条

图1-22 硬盘

硬盘按数据接口不同,大致分为ATA、SATA、SCSI和SAS。接口速度不是实际硬盘数据传输的速度。目前非基于闪存技术的硬盘数据实际传输速度一般不会超过300MB/s。

(1)ATA。其全称为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高级技术附件),是用传统的40 pin并口数据线连接主板与硬盘的,接口速度最大为133MB/s,因为并口线的抗干扰性太差,且排线占用空间较大,不利于计算机内部散热,所以已逐渐被SATA所取代。

(2)SATA。其全称为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串行高级技术附件),也就是使用串口的ATA接口,抗干扰性强,且对数据线的长度要求比ATA低很多,支持热插拔等功能。SATA-Ⅱ的接口速度为375MB/s,SATA-Ⅲ的传输速度可达到750MB/s。SATA的数据线也比ATA的细得多,有利于机箱内的空气流通,整理线材也比较方便。

(3)SCSI。其全称为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小型机系统接口),经历多代的发展,从早期的SCSI-Ⅱ发展到Ultra320 SCSI及Fiber-Channel(光纤通道),接口类型也多种多样。SCSI硬盘广为工作站级个人计算机及服务器所使用,因此会使用较为先进的技术,如碟片转速15000rpm的高转速,且传输资料时CPU占用率较低,但是单价也比相同容量的ATA及SATA硬盘更高。

(4)SAS。其全称为serial attached 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串行连接小型机系统接口),是新一代的SCSI技术,与SATA硬盘相同,都是采取串行式技术以获得更高的传输速度,可达到6GB/s。此外,它也通过缩小连接线而改善了系统内部空间等。

图1-23展示了硬盘的电源线、并口数据线和串口数据线。硬盘常以GB为单位。目前常见的硬盘容量一般为500GB~3TB。

图1-23 SATA接口电源线、并口数据线和串口数据线

5.光盘驱动器

光盘驱动器是读取光盘信息的一种电子装置,如图1-24所示。光盘又称为光盘存储器,是一种利用激光技术存储信息的存储介质。光盘由于存储容量大、可靠性高、信息保存时间长,所以常用于存储各种程序、数据及音频、视频信息,已成为目前所有微机的一个必备部件。常见的光盘有CD-ROM、CD-R、CD-RW、DVD等。

图1-24 光盘驱动器

(1)CD-ROM(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只读光盘)是一种小型光盘只读存储器,是采用冲压设备把信息压制在光盘表面,信息以一系列的0和1存入光盘,在盘片上用平坦表示0、用凹坑端部表示1,表面由一层保护涂层覆盖。光盘的容量一般是650MB。

(2)CD-R(compact disc-recordable,可录光盘)只能写入一次,写入后不可更改,写入操作需用一种专用的写入设备——刻录机来记录。

(3)CD-RW(compact disc-rewritable,可擦写光盘)是一种可以重复写入的光盘,可随机写入和读出信息,在写入新内容的同时就将原来存储的内容擦去。

(4)DVD(digital versatile disc,数字激光视盘)是一种光盘存储器,通常用来播放标准电视机清晰度的电影、高质量的音乐或存储大容量数据。DVD与CD(compact disc,激光唱盘)的外观极为相似,它们的直径都是120毫米左右。最常见的DVD(即单面单层DVD)的资料容量约为VCD(video compact disc,激光压缩视盘)的7倍。这是因为DVD和VCD虽然是使用相同的技术(光学读取技术)来读取刻录于光盘中的资料,但由于DVD的光学读取头所产生的光点较小(将原本0.85微米的读取光点缩小到0.55微米),因此在同样大小的盘片面积上(DVD和VCD的外观大小是一样的),DVD资料存储的密度便可提高。

6.显示器

显示器也称监视器,是微机显示处理的结果及各种数据的输出设备,是人机交互必不可少的设备。显示器的种类很多,根据其工作原理不同可分为阴极射线管显示器、液晶显示器等;按其显示的颜色不同可分为单色显示器、黑白显示器和彩色显示器等。显示器的分辨率越高,显示质量就越好,清晰度就越高。不同显示器的性能与指标不同,则显示效果不同,价格也不同。

7.扫描仪

扫描仪是利用光电技术和数字处理技术,以扫描方式将图形或图像信息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装置。扫描仪是一种计算机外部仪器设备,是通过捕获图像并将之转换成计算机可以显示、编辑、存储和输出的信息的数字化输入设备。照片、文本页面、图纸、照相底片、菲林软片,甚至纺织品、标牌面板、印制板样品等三维对象都可作为扫描对象。

据工作原理的不同,扫描仪分为平板扫描仪、底片扫描仪、滚筒扫描仪、手持式扫描仪4种(见图1-25)。扫描仪的接口是指与计算机主机的连接方式,常用的有USB接口、SCSI接口和并行打印机接口。

图1-25 平板扫描仪、滚筒扫描仪

扫描仪现在在家庭日常应用、桌面出版、广告、办公和多媒体制作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8.键盘

键盘是最常用也是最主要的输入设备之一。通过键盘可以将英文字母、数字、标点符号等输入计算机,从而向计算机发出命令、输入数据等。

PC XT/AT时代的键盘主要以83键为主,并且延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但随着Windows系统近十几年的流行,已经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101键和104键的键盘,并占据市场的主流地位。当然,其间也曾出现过102键、103键的键盘,但由于推广不善,都只是昙花一现。紧接着104键键盘出现的是新兴多媒体键盘,它在传统键盘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不少常用快捷键和音量调节装置,使计算机操作进一步简化,对于收发电子邮件、打开浏览器软件、启动多媒体播放器等都只需要按一个特殊按键即可,同时在外形上也做了重大改善,着重体现了键盘的个性。起初这类键盘多用于品牌机,如惠普、联想等品牌机都率先采用了这类键盘,受到广泛的好评,并曾一度被视为品牌机的特色。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上也出现了独立的具有各种快捷功能的产品单独出售,并带有专用的驱动和设定软件,在兼容机上也能实现个性化的操作。

9.鼠标

鼠标是一种辅助输入设备,根据构造分为机械鼠标、光电鼠标和无线鼠标。机械鼠标主要由滚球、辊柱和光栅信号传感器组成。当拖动鼠标时,带动滚球转动,滚球又带动辊柱转动,装在辊柱端部的光栅信号传感器产生的光电脉冲信号反映出鼠标器在垂直和水平方向的位移变化,再通过计算机程序的处理和转换来控制屏幕上光标的移动。光电鼠标是通过检测鼠标器的位移,将位移信号转换为电脉冲信号,再通过程序的处理和转换来控制屏幕上光标的移动。无线鼠标利用数字、电子、程序语言等原理,内装微型遥控器,以干电池或者可充电池为能源,可以远距离控制屏幕上光标的移动。

10.打印机

打印输出是计算机比较常用的输出形式。与显示器输出相比,打印输出可产生永久性记录。目前常见的打印机有针式打印机、喷墨打印机、激光打印机三大类。

(1)针式打印机。针式打印机利用打印机打印头内的点阵撞针去撞击色带,使色带上的油墨在打印介质上生成打印效果。针式打印机的主要消耗品是色带。针式打印机的缺点是噪声比较大。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针式打印机用于打印各类专业性较强的报表、存折、发票、车票等。常见的品牌有爱普生、富士通、OKI、Star等。

(2)喷墨打印机。喷墨打印机利用控制指令来操控打印头上的喷嘴孔,依照需求喷出定量的墨水。喷墨打印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噪声小等特点,用于彩色打印,且打印精度较高,彩色形象逼真。喷墨打印机主要用在办公及家庭的文本打印上。常见的品牌有佳能、联想、惠普等。

(3)激光打印机。其打印原理如下:由激光器发射出的激光束,经反射镜射入声光偏转调制器,与此同时,由计算机送来的二进制图文点阵信息,从接口送至字形发生器,形成所需字形的二进制脉冲信息,由同步器产生的信号控制9个高频振荡器,再经频率合成器及功率放大器加至声光调制器上,对由反射镜射入的激光束进行调制;调制后的光束射入多面转镜,再经广角聚焦镜把光束聚焦后射至光导鼓(硒鼓)表面上,使角速度扫描变成线速度扫描,完成整个扫描过程。

(4)其他打印机。除了以上3种最为常见的打印机外,还有热转印打印机和大幅面打印机等几种应用于专业方面的打印机机型。热转印打印机是利用透明染料进行打印的。它的优势在于专业、高质量的图像打印方面,可以打印出近似于照片的连续色调的图片,一般用于印前及专业图形输出。大幅面打印机的打印原理与喷墨打印机基本相同,但打印幅宽一般都能达到24英寸(约61厘米)以上。它的主要用途一直集中在工程与建筑领域。但随着其墨水耐久性的提高和图形解析度的增加,大幅面打印机也开始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广告制作、大幅摄影、艺术写真和室内装潢等装饰宣传的领域中,成为打印机家族中的重要一员。常见的品牌有惠普、爱普生、佳能、联想等。

11.闪存

闪存俗称“U盘”,采用先进的Flash闪存芯片为存储介质,具备防磁、防震、防潮等性能,从而保证了存储数据的安全。即使不慎将它掉入水中,取出晾干后,数据仍不会丢失,且重量轻、体积小、携带方便。闪存广泛应用于掌上电脑及数码相机等设备。现在广泛使用的U盘就是通过USB接口与主机进行数据交换的最小移动存储设备。

12.移动硬盘

移动硬盘是以小尺寸硬盘为存储介质,强调便携性的存储产品。目前市场上绝大多数的移动硬盘都是以笔记本硬盘为基础的,因此移动硬盘在数据的读写模式方面与标准IDE硬盘是相同的。随着技术的进步,现在出现了SATA接口的移动硬盘。移动硬盘多采用USB、IEEE1394等传输速度较快的接口,以较高的速度与系统进行数据传输。移动硬盘常作为计算机之间交换大容量数据的中间存储器。

13.XD卡、SD卡、TF卡

(1)XD卡的全称为XD-picture card。XD取自“extreme digital”,意为“极限数字”。XD卡是专门为存储数码照片开发的一种存储卡,以袖珍的外形、轻便、小巧等特点曾经风靡一时(见图1-26)。XD卡具有超大的存储容量和较好的兼容性,能配合各式读卡器,可以方便地与个人计算机进行数据交换。

(2)SD卡(secure digital memory card)是一种基于半导体闪存工艺的存储卡,于1999年由日本松下电器公司主导概念,联合东芝公司和美国SanDisk(闪迪)公司进行实质研发而完成(见图1-27)。2000年,这几家公司发起成立了SD协会(Secure Digital Association,简称SDA),阵容强大,吸引了大量厂商参加。其中包括IBM、Microsoft(微软)、Motorola(摩托罗拉)、NEC(日本电气股份有限公司)、Samsung(三星)等。在这些领导厂商的推动下,SD卡逐渐成为目前数码设备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存储卡。SD卡是具有大容量、高性能、安全等多种特点的多功能存储卡,比MMC卡(multimedia card)多了一个进行数据著作权保护的暗号认证功能(SDMI规格),读写速度比MMC卡要快4倍,达到2MB/s。

(3)Micro SD卡,原名为trans-flash card(TF卡),于2004年正式更名,由SanDisk公司发明。在Micro SD卡面市之前,手机制造商都采用嵌入式记忆体,虽然这类模组容易装设,然而仍然有着无法顺应实际潮流需求的弊病:容量太小,其升级空间也极为有限。Micro SD卡仿效SIM卡的应用模式,使同一张卡可以应用在不同型号的移动电话内,让移动电话制造商不用再为插卡式的研发设计而伤脑筋。Micro SD卡堪称可移动式的储存IC卡。所以,这类卡现阶段广泛应用在手机存储系统中。

图1-26 XD卡

图1-27 SD卡和TF卡

五、微型计算机的技术指标

衡量一台微型计算机的性能是否优越,主要的依据是它的各项技术指标。技术指标会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产生变化,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运算速度

运算速度是衡量计算机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通常所说的计算机运算速度(平均运算速度)是指每秒钟所能执行的指令条数,一般用“百万条指令每秒”(MIPS)来描述。同一台计算机执行不同的运算所需要的时间可能不同,因而对运算速度的描述常采用不同的方法。常用的有CPU时钟频率(主频)、每秒平均执行指令数(IPS)等。微型计算机一般采用主频来描述运算速度。例如,Intel Pentium 41.5GB的主频为1.5GHz,Intel Core i73.4GB的主频为3.4 GHz。一般来说,主频越高,运算速度就越快。

(二)字长

字长就是计算机运算器一次能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在其他指标相同时,字长越大,计算机处理数据的速度就越快。早期的微型计算机的字长一般是8位和16位。目前,Intel Core 2主流系列大多是32位,高端CPU的字长达可达到64位。

(三)内部存储器的容量

内部存储器里存储的是CPU正在运行的程序或者将要处理的数据。内部存储器容量的大小反映了计算机即时存储信息的能力。随着操作系统的升级、应用软件的不断丰富及其功能的不断扩展,人们对计算机内存容量的需求也不断提高。运行Windows XP需要128MB以上的内存容量;运行Windows 7至少需要2GB的内存容量;运行Windows 10则至少需要4GB的内存容量,若要运行一些大型游戏、专业设计类软件,则需要6~8GB的内存容量。内存容量越大,能处理的数据量就越多,系统功能就越强大。

(四)外部存储器的容量

外部存储器的容量通常是指硬盘容量(包括内置硬盘和移动硬盘)。外部存储器的容量越大,可存储的信息就越多,可安装的应用软件就越丰富。目前市场上的硬盘能提供320GB、500GB、600GB、640GB、900GB、1TB、1.5TB、2TB、2.5TB、3TB、3.5TB、4TB等容量,最高可达12TB的容量,不同程度上满足了用户的需求。随着技术的发展,移动硬盘的容量将越来越大,体积也会越来越小。

除了上述这些主要性能指标外,微型计算机还有其他一些指标,如所配置外围设备的性能指标、所安装系统软件的情况,以及计算机的可靠性、可维护性、平均无故障时间和性价比等。 ROD3zK3Bs/2U0o+ILrvigWpVi+JlsyEV6a6SlW1W2btv4b93WUOc1ZP2+Z6196l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