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编者按

2021 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 100 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经历了过去一年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紧急处理,以及严重自然灾害与全球多变局势的应对,如今我们又重新站在新征程的起点上,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团结与毅力,感受到高涨的民族自信心。基于此,党中央首次明确提出在 2035 年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要求繁荣我国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其重点任务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为配合推进这一长远目标的实现,2020 年 10 月末,“跨媒体艺术与数字共生”线上博士生学术论坛顺利召开,为青年学者在关于文化产业数字化的前沿议题的思考上提供了交流碰撞的平台。2021 年 1 月 16 日至 17 日,第十八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暨中国抚州文创生态大会“迈向 2035:文化强国与新发展格局”线上会议顺利召开。该论坛广邀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和业界精英共聚云端,通过多元对话,推动新时代文化产业发展的理论思考与实践关怀。以上两次会议中的优秀论文成为本刊重要的稿件来源,参会代表也成为本刊重要的撰稿作者。此外,本刊还广发《征稿启事》,来自不同研究领域、拥有不同学术背景的学者踊跃投稿,共吸纳优秀论文 16 篇。

为加速推动《北大文化产业评论》成为国际文化产业领域中知名学者研究成果发表的主要阵地,并入选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本刊继续规范投稿要求,完善审稿程序,并将本年度收录的稿件统筹于理论视野、前沿观察、产业动态、区域热点四个固定板块之下,有侧重地展现出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文化产业研究视点。

在理论视野板块,所选论文涉及多个不同领域的理论:既有立足于艺术介入探讨的关系美学问题,也有在艺术事件观之下对本雅明光晕理论的反思和重塑,更有将时代背景和行业特点相结合,围绕“发展文化产业学”这一新的理论构建所展开的关于演出二级平台策略和文化大数据体系云平台建设等新社会现象的思考。无论是传统经典理论的再发展,还是新兴理论的尝试提出,这些论文都紧密围绕我国当今文化产业发展热点,兼具很强的学术与现实意义。

在前沿观察板块,所选论文主要探讨乡村振兴、跨文化传播及数字化时代的“新文创”等话题:乡村振兴包括对其美学构建要求的思考和以文旅促进其价值链的阐释;在跨文化传播视域下,主要依托符号表达和接受美学展开对中国纪录片、短视频等走向海外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对策思路的讨论;在数字化时代下的新文创领域中,则对当今的城市更新及其创意实现贡献了有效的思路。

在产业动态板块,所选论文多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阐释某些行业门类的跨界发展和最新动向。围绕传统民间舞蹈文化的当代传承与价值开发等问题,有学者从形制出发,通过动态捕捉、群体整合及剧场介入等步骤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也有学者从内容出发,根据“一带一路”倡议的主旨提出了丰富艺术内涵、建立情感纽带、促进共生发展的设想;在电影行业的相关讨论中,有学者发展了发行窗口期理论,针对我国电影发行市场的相关政策规划提出了建议;在休闲街区的创建上,有学者也相应提出了有效的理念、路径与方法。这些产业研究从文化产业各门类的实际状况出发,结合丰富的理论背景与政策实际,有益于促进其良性健康发展。

在区域热点板块,所选论文多以某个区域的现实问题来反映文化产业的发展动态:韩国在疫情之下如何利用数字技术促进其博物馆、美术馆的发展,对于其他国家在类似境况下所面临的问题也有积极的参考价值;日本濑户内国际艺术节的审美体验,促进了对于在地艺术与创意旅游相结合的发展路径的理解;北京市“神木”IP的挖掘营造,充分彰显了地方博物馆活化的可能性。这些区域事件的探讨,不仅有针对地反映了地方性问题和经验,也给其他国家、地区相应产业的发展和总体学术理论的构建做出了新的贡献。

本刊致力于把有价值的学术观点、正确的文化导向传播给广大受众,并期待文化产业与其他行业能够产生更具创造性的良性互动。我们也真诚欢迎社会各界人士继续关注和支持本刊。

《北大文化产业评论》编辑部 IZD/F8IIyW53siLaemdj2jGMmRp6FJ2t9udH2u3JUcvq3nJJXJrTvwVqeAxyfem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