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学前儿童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概述

学前儿童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是指教育儿童保护自我、服务自我、照顾自我,是人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学前儿童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儿童的自信心、责任感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儿童以后的生活也将产生深远影响。心理学研究证明:能力与习惯培养的关键期在学前教育阶段。因此,幼教工作者有责任抓住这个关键期,根据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和生活自理能力的现状,有的放矢地对儿童进行相关教育,为他们以后的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一、学前儿童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一)学前儿童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的目标

学前儿童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学前儿童的健康知识水平,改善学前儿童对待个人健康和公共卫生的态度,培养学前儿童科学地认识、使用、养护和锻炼身体各器官及生活卫生、着装、进餐、盥洗、睡眠等基本的个人健康行为和习惯。

学前阶段的幼儿各方面都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不同年龄的幼儿有着各自不同的认知和行为特点。因此,学前儿童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也应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发展特点,分阶段确定各自的具体培养和发展目标(见表 3-1、表 3-2)。

学前儿童的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与他们的健康、认知、个性的发展有密切关系。儿童只有具有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才能拥有健康的体魄。在学习和掌握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的相关知识时,儿童的认知能力也随之发展。生活习惯是儿童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对个性的形成也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学前教育中开展的学前儿童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不仅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更是儿童综合素质的培养。

表 3-1 各年龄阶段学前儿童身体保护教育目标

表 3-2 各年龄段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教育目标

(二)学前儿童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的内容

1.学前儿童身体保护的主要内容

学前儿童身体保护教育主要包括认识自己的身体及保护常识教育、疾病预防常识教育和生长发育常识教育三个方面。

(1)认识自己的身体及保护常识教育。学前儿童应认识自己的眼睛、耳朵、口、手、脚等外部器官及心脏、肺等内部器官;知道它们的名称、形态、结构及功能,并能初步掌握保护这些器官的方法。举例来说,不用脏手揉眼睛,不近距离看电视,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学会做眼保健操等;不随便掏耳朵,不把硬物塞到耳朵里,看电视时不把音量调得太大,遇到噪声用手捂住耳朵等;还要学会正确擤鼻涕的方法、刷牙的方法等。

(2)疾病预防常识教育。教师应引导学前儿童了解预防接种的重要性及简单的相关注意事项;帮助幼儿了解生病时吃药、打针的作用;帮助学前儿童认识到增强身体锻炼能够提高身体免疫力、预防疾病。

(3)生长发育常识教育。教师可以通过图片、绘本、视频等帮助幼儿了解、观察自己的身体由小到大的变化过程;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体验到身体功能逐步完善的过程;还要引导幼儿进行性启蒙教育。

2.学前儿童生活自理能力教育的主要内容

学前儿童生活自理能力教育主要包括生活卫生教育、清洁卫生教育、环境卫生教育及安全常识教育等。

(1)生活卫生教育。学前儿童发展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同时也较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教育者应在该阶段为儿童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保证建立科学规律的生活秩序,形成健康观念。

A.进餐。了解基本的食物及营养知识,初步了解蛋类、豆类、肉类、蔬菜及水果的主要营养成分,不偏食、不挑食;有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细嚼慢咽,不暴饮暴食;掌握基本的进餐技能,能正确地使用勺子或筷子,学会清洗和存放餐具的方法;注意用餐卫生和进餐礼仪,进餐前洗手,进餐后漱口,懂得节约粮食,不浪费,懂得谦让,不独占喜欢的食物,进餐时不嬉戏打闹等。

B.睡眠。充足的睡眠是儿童生长发育和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儿童有了充足的睡眠,才能精力充沛,食欲良好,身心健康。学前儿童要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早睡早起;睡眠姿势要正确,不趴着睡,不蒙头睡,不枕手睡,不把头部垫得过高或者过低,睡前不打闹,独立安静入睡。

C.着装。学前儿童着装应舒适、宽松,便于穿脱。教师应引导幼儿掌握独立系扣子,拉拉链,系鞋带,穿脱上衣、裤子、鞋袜的能力,并掌握基本的叠放衣物技能,知道要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注意着装卫生、整洁,衣服脏了要及时换洗。

D.如厕。学前儿童的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发育等影响着他们的排便控制能力。学前儿童应能根据需要随时大小便。教师应帮助幼儿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教会他们使用手纸的方法,并注意便后卫生。

(2)清洁卫生教育。学前儿童应保持个人卫生,养成每天盥洗的好习惯。每天早晨起床后和晚上入睡前要漱口、刷牙、洗脸;吃食物前、外出回家后要先洗手;晚上睡前要洗脚、洗屁股;夏季要勤洗澡、勤换衣裤,其他季节也应定期洗澡、勤换内衣裤;学前儿童应有自己专用的各类盥洗用品,并学会保持盥洗用品的清洁卫生;学会正确的刷牙、洗脸的方法,勤剪指甲,勤洗头。

(3)环境卫生教育。学前儿童应具有保持自己生活、学习、游戏空间干净整洁的意识;学会把东西放在固定的地方,摆放整齐;不乱丢果皮纸屑,不随意乱涂乱画,不随地大小便,不随地吐痰,建立起维护环境卫生的意识。

(4)安全常识教育。学前儿童由于知识经验有限,自我保护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也十分有限,教育者应引导幼儿认识到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安全常识。比如说,不独自去阳台上玩,不把门反锁起来,不把手伸进电风扇内,坐车时不把头、手伸向窗外,不随便触摸电器,不在马路上或车辆和行人多的地方追逐打闹,等。

二、学前儿童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的主要途径

学前儿童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内容具体,实施途径较多,既可以通过较正式的教育活动进行,也可以借助灵活的、分散的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途径进行。

(一)课堂教学活动

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有关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的内容适时、适宜地纳入其中。学前儿童可以在学习、体验和完成课程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有关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教育。

(二)游戏活动

教师可以根据教育内容的需要,以文学、艺术作品和游戏为载体,利用情境表演、角色扮演、听故事、念儿歌等活动形式,对儿童进行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教育。这样能使教师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把讲道理变为儿童喜欢的游戏,让儿童从中获得浅显的知识,知道是什么,为什么及怎么做。

(三)日常活动

学前儿童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既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培养,也需要通过日常生活表现出来。因此,日常生活是教师随时随地可用的资源,如进园、盥洗、用餐、如厕、午睡等,将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教育融入其中,既轻松自然,又易见成效。

(四)家园互动

在大教育的环境下,家园共育才能起到最佳的教育效果。搞好家园合作,依靠和利用家庭资源和家长的力量,既可以巩固、练习幼儿园里正在培养的某些好的行为习惯,也可以完善、弥补幼儿的不足。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教育,家长的重视和配合尤其重要。

(五)开展安全教育讲座

幼儿园和家庭是学前儿童主要的学习和生活场所,但儿童也有离开幼儿园、家庭的时候,这时就是考验儿童的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时候。因此,为了帮助幼儿及早接触社会,锻炼他们的社会生存能力,幼儿园可以邀请“警察叔叔”“医生阿姨”给儿童进行相关的讲座。“在花园里遇到陌生叔叔、阿姨给你糖吃你会怎么做?”“过马路时应怎样注意安全?”将儿童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通过讲授的方式告诉幼儿,也是促进学前儿童身体保护和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径。 yLClT3HL6OnYsGUJ+6/RAfxKc3+84wXKh0veSpbwmSy4taO4hKeQE+mtX+GM4oA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