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艺术教育中的国际化表现

高等艺术教育是高等教育中极为特殊的一种分类,这体现在教学空间、教学人员、教学方式等诸多方面。在向国际化发展时,艺术教育既有着其与普通高等教育相似的特征,又因教育理念、教学模式等差异而应该与一般高等教育国际化区分开来。

本节将着重介绍目前全球艺术院校国际化的实际情况,客观分析艺术院校国际化进程中的优势与不足,并指出艺术教育多元化、个性化的特点决定了本文将采用空间角度进行分析,将话题从已有的针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时间维度的研究引向本文所采用的空间维度研究中去。

一、艺术与艺术教育的兴起

正如西方文明全部发源于古希腊,西方艺术与艺术教育也起源于这一时期,古希腊对于艺术的重视影响了整个西方社会。但必须明确的是,在古希腊时期,音乐(包括与音乐相关的诗歌、戏剧等艺术形式)与绘画(包括与绘画相关的雕塑、建筑等艺术形式)是拆分开来的,前者被归入“自由人的训练”(后于罗马时期被总结为“自由七艺”)中,受到极高的重视,后者则只被视作谋生用的“手艺”,其地位甚至低于商人与工人。 从公元前 2 世纪起,少量的绘画训练开始被加入部分学校的教学计划中,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说法,这一安排的目的是让青年通过绘画感受人体的美,其作用更多在于美育,而非真正拥有一门技术。音乐、诗歌、体育与艺术的区别正如苏格拉底在与希波克拉底的对话中所总结的:“学习雕塑的意义是成为雕塑家”,(但)“自由教育的意义不在于让一个人成为这方面的实践者,而是通过熏陶成长成一个有教养的人。” 也就是说,“ars(拉丁文中的art)”指学习之后能够让人赖以为生的“手艺”,而音乐、诗歌则是让人变得更崇高、更自由的手段。事实上,在古希腊社会,能够接受自由教育的青年均具有良好的家世,一生不必为生计忧虑,而从事与绘画艺术相关的手艺人们则更多是为人服务的,并采用子承父业的方式将这些技艺延续下去。这时的艺术教育呈现出两极分化的形态——上层青年在雅典学院等地接受包括音乐、修辞在内的“成(自由)人”教育,下层手艺人们则依靠经验性的实践练习将绘画、雕刻等工艺一代代传承下去。

古希腊覆灭后,其文明被罗马继承下来。476年,西罗马灭亡,中世纪伊始,基督教凭借精神力量和对土地的拥有权统治着欧洲,教育高度匮乏。然而教会逐渐意识到具有叙事功能的图画、雕塑和歌曲能够向不识字的民众传授上帝的旨意,因此僧侣们开始学习艺术,并组建唱诗班。中世纪初期,宗教虽然对各种知识与技艺进行了垄断,但与前文所述的高等教育的发展相同的是,教会与僧侣至少扮演了将艺术传承下来的角色。

中世纪后期,宗教势力松动,各类手艺逐渐流入民间,城市的概念成熟后,这些分散在各地、具有特殊技艺的手艺人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作坊,每一种手艺都相继拥有了各自独立运行的公会,每种手艺的公会又有其自己制定的包括宣誓词、入会资格审查、年费、保险金、会规、守护灵在内的一整套体系 ,政府无法对公会管理进行干涉,而艺术教育的实践则依托这一公会模式进行:青年人从 13 岁左右开始以学徒的身份跟随一位精通某一门手艺的大师开始学习,学徒与师父生活在一起,一边进行模式化的手艺训练,一边服侍师父的起居,五至七年后,在达到公会所要求的标准并得到师父的批准后,学徒可以从公会那里得到一份证书,从此作为师父的助手开始工作,再过三至四年,他可以选择递交一份作品至公会进行检验,如果该作品被认可,他便可以成为新的“大师”并拥有自己的店铺。

这种情况直到 16 世纪才得到改变,契机之一是文艺复兴让人们看到艺术创造的魅力所在:“在人们意识到艺术创造实际上是一种需要才智的生产过程,而非简单依靠技术熟练即可完成时,‘艺术’的概念由此改变,‘艺术教育’也于 16 世纪率先在意大利从工匠训练中独立出来。” 其二是以意大利佛罗伦萨美第奇家族为例的一些富商开始投资艺术馆与艺术学院,并邀请达·芬奇这样的大师在这些学院内授课,无论是重金建造的艺术学院还是大师的魅力都吸引了大量学生前来参与,其中不乏家世良好的青年,从此以后,纯艺(Fine art)不仅成了高贵的象征,还从学徒培养模式中吸取经验,逐渐形成了以实践为主的独特教育模式。

继第一所学院于 16 世纪在意大利建成后,以法国为代表的欧美各国相继成立了自己的艺术学院。17 世纪,在路易十四的带领下,法国国力强盛,成为当时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但法国绘画方面的公会却拒绝外国人进入当地的艺术圈,并且禁止了意大利等地的艺术品进口,公会与政府的较量最终以政府取胜结束,一方面为了培养绘画人才,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对艺术家和他们的创作思路进行控制,政府主导的皇家绘画与雕塑学院(L’academie royale de peinture et de sculpture)在巴黎诞生。该学院的特色即在于在创办人查尔斯·勒布伦(Charles Le Brun)的决定下,其授课更偏向于“自由七艺”中的修辞学、诗学等理论内容,这一举措是为将画家、雕塑家等艺术家从传统的手艺人身份中剥离出来,使其拥有更多绅士的特征;而绘画技艺方面的训练则以临摹古典大师的作品为主,极少创新,这一理念继承自意大利的绘画学校,“要通过模仿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们的作品来进行学习,而不是无意义的新发现……绘画是可以通过确定的规则来进行教学的,而规定即为学习大师们的画作” 。18 世纪在伦敦成立的皇家学院(the Royal Academy)则更多出于经济利益,与法国崇尚历史题材绘画(History Painting)的趋势不同的是,英国上层阶级对于人像绘画(Portrait Painting)的喜爱使得市场对于人像画师的需求大大提升。即便英国的第一所美术学院已于 1711 年在伦敦落成,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内,其教学质量并不敢让人恭维。1768 年,在英王乔治三世的支持下,皇家学院成立,其教学方法以绘画裸体模特为主,学院共有 40 位导师,每周会有一天的时间由导师对学生的习作进行点评,剩余时间学生自由练习,每个月导师会轮换一次,以保证学生的风格不会受特定导师的影响。这一教学模式让皇家学院在 18 世纪末期经受了欠缺导师指导的指责,部分人指出学院的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并不上心,而当将其学生与法国皇家绘画与雕塑学院的学生放在一起做对比时,事实证明其教学成果确实并不如意,在这样的情况下,有条件的学生纷纷转学至巴黎,在那里不论教学质量还是流行于上层社会的“沙龙”(Salon)等活动,对艺术环境的构建都是世界一流的。 事实上,18 世纪的艺术教育所针对的还是少数家庭条件较好和真正具有天赋的学生,而艺术教育真正从少数人走向大众化,则与其在美国的发展和19世纪工业革命影响下欧洲市场的变革分割不开。

在美国,即使第一所大学于 1607 年就已经在弗吉尼亚州被建立,第一所艺术教育机构宾夕法尼亚美术学院(Pennsylvania Academy of Fine Arts)却直到 1791 年才成立。在此之前的 18世纪,美国对于艺术品的热情虽然非常高涨,但大部分家具、音乐、服装、舞蹈、建筑等艺术品都是由欧洲进口的,而美国希望学习艺术的学生一般也会前往欧洲留学,并且有一大部分艺术家借此机会留在了欧洲,因为欧洲对于艺术的投资前景更加光明。 因此 19 世纪以前,美国的艺术教育发展并不顺畅,但美国对于艺术教育的贡献在于将其融入一般教育的范畴中。约翰·洛克在其文章《关于教育的一些思考》中指出图画比语言更易于传递人类的思维,因两者都有一定的抽象性。富兰克林则继承了洛克对于绘画教育的思想,认为“绘画是一种通用的语言,能够被各个国家所理解。即便是与来自同一国家的人进行交流,图画也比语言更有力……所有孩子在学会如何使用铅笔后,都应学习如何绘画……对于手工艺人来说,绘画的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一点点绘画技巧,工匠们的想法可以在实施前便通过草稿被传递出来,并能因此使雇主满意” 。富兰克林的教育思想使得 19 世纪大部分美国初级中等教育学校都实行了绘画课程,这无疑降低了民众学习艺术的门槛,并将艺术教育进行了普及。

而在 19 世纪的欧洲大陆,工业革命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当机器逐渐替代人工,曾经依靠缝纫、雕刻等谋生的普通手艺人面临着失业,市场需求转向能够进行读写与操作机器的工人与工业产品的设计师,这两种技能都以绘画技巧为基础。霍兰斯·曼将学习绘画的益处总结为三点:学习绘画能够有助于提升书写水平;绘画是工业时代的必备技能;学习绘画有道德教育的作用。从此,绘画课程最终在欧洲和美国大陆风靡起来。1868 年,剑桥大学最先设定三个绘画方面的教席,这标志着自中世纪以来,艺术教育首次被纳进高等教育范畴。第一位在剑桥执教艺术的是约翰·鲁斯金,在他的影响下,美国大部分大学,如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先后于 19 世纪末期设立了艺术类课程。

相较于绘画和与绘画相关的艺术所经历的曲折过程,音乐与舞蹈方面的训练自古希腊时期起一直是儿童与青年教育中的重点。苏格拉底认为,音乐能够让人感受到世界的和谐,而舞蹈则作为身体训练的一部分,既能增强体格,又能发现蕴藏于人体的美。中世纪时,音乐与舞蹈依然是欧洲贵族必须接受的教育内容,其中音乐是“自由七艺”的一部分,而舞蹈则既是一种社交技巧,又是一种强身健体的方式。长期以来,音乐与舞蹈如此受欢迎的原因之一便是其娱乐性质——无论是家庭聚会,还是正式场合,音乐与舞蹈都是必不可少的娱乐方式。音乐方面的教育发展还仰仗于上层阶级对宗教机构的捐款,直到现在许多人仍十分热衷于将自己的子女送到教堂唱诗班培养他们歌唱的能力。自中世纪起很长一段时间,音乐与舞蹈不仅作为家庭教育的一部分,还在现代大学建立初期即加入高等教育的范畴,因此相较于美术院校所经历的曲折历史过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音乐与舞蹈的教育形式并未产生很大改变。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除传统综合类大学,如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高等教育机构下设的音乐与舞蹈系外,还存在着一种名为“音乐学校(Conservatoire)”的院校形式,这种学校通常规模很小,专门为一些表演类项目(如音乐演奏、舞蹈表演、戏剧表演等方向)提供职业教育,学校一般不开设理论课程,而是通过让学生们不停地进行练习而获得更多经验。这些规模较小的艺术学校多以培养特殊人才为主,课程中以一对一的个别指导为主,每一位毕业生都是他们的荣誉作品,在全球化时代,随着网络信息的发达,这些曾经默默无闻的学校逐渐被更多人知道,并通过实力强劲的毕业生而在全球获得非常高的知名度与口碑,外界对其的投资也随之增多,促进了这些小型学校的发展。此时,有的学校扩大了规模,开始在职业训练之外为学生们提供一定的理论课程,也有的依然维持着精英式教育,招募更好的师资,为学生带来更多行业资源,以极高的专业性吸引着无数学生慕名而至。但无论如何,他们的招生范围此时都已经随着网络与口碑扩大到了全世界,国际化既是这些学校的资源来源,也是它们的发展动力,通过国际化,不仅教育资源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其自身质量也得到了提升。

到了我们所处的现代,艺术教育的形式与社会网络的复杂化一样变得更加多样,新鲜的教育理念层出不穷,除学院教育之外,博物馆、出版物、大众媒体、私人课外班等都同时行使着艺术教育的职责。形式的多样化离不开需求种类的提升,艺术的兴起无疑带给人们更多对于相关学习的向往,这些都促使着原本小众的艺术教育逐渐迈向普及化的发展方向,也催生了现代艺术教育体系的完善。

二、艺术教育在中国

与古希腊相似的是,中国的艺术教育从先秦时期发迹,并以流行于贵族阶级的“六艺”教育与存在于奴隶社会中的技艺教育为主要形式。“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是产生于西周时期(约公元前 1046 年)的贵族教育体系,其中,“礼”通过教导儿童与青年社会中已存在的各种阶层之间的尊卑关系与亲疏等级以起到道德教育的作用;“乐”则通过学习鉴赏音乐与舞蹈的方法来提高贵族子弟的文化素养;“射”“御”为强身健体的武术技能,分别指射箭技术和驾驭马车的技术;“书”注重汉字的认识与书写,是书法教育的前身;“数”为数学,是有关计算、数学的技术。“六艺”中,最为重要的是“礼”与“乐”,“礼”教人从善,“乐”带给人美的欣赏能力,这二者结合起来便是现代教育中德育与美育的内容,也是当时贵族教育的根基。“六艺”的教育由学校提供,其宗旨并非学习技艺,而是培养品德,对于艺术方面的学习也更注重鉴赏,创作方面则交由奴隶阶层中的工匠来完成,这与古希腊贵族阶层修习古典七艺而不顾具体手艺的特征如出一辙。除学校教育外,工匠阶层的技艺传授通常是通过子承父业或是严格的师徒关系来完成的,在先秦时期,工匠阶层的地位还十分低下,并未受到重视,但其利用朗朗上口、便于记忆的口诀进行传授的方式为后世艺术教育奠定了基础。

公元前 221 年,秦建立,中国艺术教育的发展从此与政治、宗教两方面紧紧联系在了一起。政治方面,自秦汉时期起,为了满足国家统一的需要,由中央兴办的官学成为主流,官学采用当时统治阶层推崇的儒学,用儒家思想培训官员,教导百姓,在文化方面达到大一统的效果,在道德方面又起到强调社会秩序、稳定人心的作用。官学的开办对于艺术教育而言具有极强的推动作用,从秦始皇兵马俑高超的艺术水准中便可见得当时宫廷对于艺术的关注已不仅局限于鉴赏水平,而是大范围组织起了工匠进行艺术创作。事实上,自秦朝时起朝廷便设有专门的工匠部门,由“工师”管理“百工”进行艺术创作,如百工制造的产品质量不合格或违背宫廷的命令私自制造,都会受到严厉处罚。汉朝以后,更多官方绘画、工艺机构成立,更由国家设立了“乐府”这一音乐机构,负责采集民间音乐、进行音乐表演、制作乐器和进行音乐、舞蹈方面的教育和理论研究。除此之外,以家庭为单位的民间作坊也随着当时的社会对于各种工艺品、器具的需求而发展起来,到汉朝时,工艺门类广泛,继而形成相应的百工技艺教育,艺术教育的规模已经十分庞大。

其后中国的政治图景经历了较为动荡的魏晋南北朝时期,频繁的改朝换代使得官方教育的力量不再像秦汉时期那样强大,儒学的统治地位也不再稳固,但这反而促进了艺术创作与艺术教育领域打破传统、百花齐放的新发展。在私学领域,师徒传授的方式逐渐成形,各家尽善所长,将自家家风、风格、技艺传承下来;在官学领域,艺术理论的发展带领着艺术教育不断向规范化、量产化演变,其时诸多画论、乐谱对艺术创作的规格和方法做了详尽的描述,为后世艺术创作与教育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到了唐朝,社会经济文化的繁荣使得艺术得到极大发展,自汉朝以来多民族交流、融合的状况也在唐朝时达到顶峰,直接影响着当时的艺术创作。唐宋时期多位皇帝热爱艺术,宫廷艺术机构进一步扩大,不仅发展出以科举选拔绘画人才的模式,更广为收集画本,以供皇家机构的画师与画学生学习。当时朝中大臣中爱好书法、擅长绘画者不计其数,宫廷还设有大乐署、鼓吹署、教坊和梨园四个音乐教育机构。史传唐玄宗尤爱戏曲,梨园中的艺人在演出时如发生错误,皇帝亲自为他们指出,并作指导。在民间,艺术教育更是接收着来自五湖四海的信息,逐渐形成了各自的门派、行会,艺术教育逐渐从家庭作坊向更有组织性的行会转变。

宋朝时的美术教育因宫廷的重视而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宋徽宗时中国古代史上唯一的国立专门美术学校翰林图画院成立,吸收天下擅长绘画的人才,并将绘画与文学结合在一起,如以诗句为题进行画作,从此形成了独特的文人画风格。而在民间,艺术教育直到明朝才迎来下一个高峰——印刷术的普及使得大量画本、范本被印刷和流通,丰富了自古以来师徒口授、父子亲传的艺术教育模式,使得民间艺术教育的范围大规模扩大,从业人员层次更加丰富,从艺术家到收藏家再到书商,均参与到了艺术教育的领域中来。

中国古代艺术教育的另一个推动力是宗教,特别是佛教。印度佛教自东汉时期传入中国,在皇室的积极推动下马上兴盛起来,并带来了大量艺术作品,包括绘画、雕像等。自此以后,包括士大夫在内的贵族阶层也在佛教的影响下开始了艺术创作,而不仅仅局限于欣赏艺术作品,古代社会在艺术创作领域首先实现了贵族与平民工匠近距离接触、风格互相融合、教育风气自由的新气象。贵族阶层通过佛教接触艺术创作的另一个优势是推动了如壁画、建筑、雕塑等需耗费人力物力的艺术形式在中国古代的传播,这一方面激发了我国艺术创作在题材、内容、形式、技法等各方面的创作灵感,另一方面也为后世艺术教育留下许多高质量的范本,在前文所提到的印刷术普及的明朝之前,佛教壁画、雕塑等艺术作品是民间艺术教育不可多得的优质教材。基督教的传入也为我国艺术教育带来新的契机,清朝时,大量西洋艺术随传教士进入中国,同时被宫廷与民间接受,既改变了我国古典艺术的创作风格,也改变了大众对于艺术的审美,一时间西洋画、西式音乐成为艺术界新秀,被各阶层的民众喜爱。在音乐与舞蹈方面,宗教的影响则是自始至终的——宗教活动中的庆典与献祭仪式中往往融合着大量的音乐和舞蹈内容,这一需求促进了相应教育的发展。而不同民族、不同宗教的音乐与舞蹈风格不尽相同,在漫长的华夏文明中,藏族、蒙古族、党项族等民族的音乐与舞蹈艺术通过宗教仪式互相融合、彼此借鉴,促进了中华民族整体艺术水平的发展。

清朝末期,中国政府开始向海外派遣大量留学生,这其中就有专门修习美术、音乐等艺术的学生。20 世纪初期,这批最早的留学生从欧洲各国、美国、日本等国家归国,经过改革与努力后,他们将海外先进的艺术教育理念引进国内,开启了中国艺术教育的新篇章。

三、艺术教育国际化现状

从时间线索来看,艺术院校自诞生之初起便具有国际化的特征,在西方表现为手艺人在村落、公国间游走,艺术家的巡回演出与展览,和不同艺术风格、流派的学者、创作者之间的交流与借鉴,在东方则表现为宫廷艺术教育机构对于外来艺术形式的兼容并蓄和民间自发的交流、接纳、传承。这些与一般高等教育的国际化都有着相似性——表面上,国际化是通过人员的流动实现不同教学方法、教育理念的交流,而在教育的背后,其本质则是不同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可以说,正是艺术的无国界性和文化的差异性造就了艺术教育国际化的可能,但也正是因为其与文化紧密相连,而文化总是因各种情况而异的,艺术教育始终是高等教育中极为特殊的一种分类,其国际化的本质和最终目标虽与一般大学相同,发展过程却注定与众不同。

目前艺术院校国际化的具体表现主要为招收国际留学生、输送本校学生去国外留学、国内外院校联合办学、联合培养、教师的短长期派送与接收、教学交流活动、国际讲座、学生作品成果跨国展示等方式。其中,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艺术院校在招收国际留学生方面因发展高等教育和国际化时间更早而更具优势,在英国,即便本国学生就读艺术类院校能享受优厚的国家财政支持,国际留学生依然占据大部分高校半数左右的学生比例。而中国、日本、韩国、印度等国家则为留学生的主要输出国,在我国,每年有六万余人选择艺术留学 ,由于每所艺术院校在生源要求方面各有不同,有些学生高中阶段就开始通过艺术留学中介更熟悉国外艺术教育市场的校外机构申请海外学校,艺术留学的数据显示的学生人数在增长,年龄段也在逐年下降。

近年来,联合办学成为艺术院校国际化进程中的新热点,多所国内院校已与国外院校建立了联系,在本科阶段实行“3+1”或“2+2”的课程设置,即国内三年国外一年或国内外各两年的教学结构,既满足国内招生的需求,又使得学生获得了国际化的体验,南京艺术学院与英国普利茅斯大学的合作办学便是其中一个成功案例:在计划内学生如完成中外双方联合认定的培养计划并修满学分,将同时获得两所学校的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 相较之下,国内外院校联合培养项目则多数仅能获得一所学校的学位,但其资金渠道更易获得,适应院校、专业也更多,目前,北京市政府和国家留学基金委都设有相应的基金可供艺术院校联合培养项目使用。教师的短长期交流活动基本是以个人为单位的活动,即教师本人与其他院校联系商洽交流、访问、短期授课等活动,资金可以由学校或相关政府项目提供,当然,也存在学校长期聘用国际上有名望的艺术家和学者以客座教授的身份来校授课的可能性,但目前此类情况在国内院校比较少见,原因之一是从海外聘请教师费用往往比较昂贵,之二则是相关工作签证和手续的办理非常烦琐,以致一个项目通常耗时长久,花费也巨大,给项目的长期执行造成了难度。最后,学生作品跨国展示也成为一种新的艺术院校发展国际化的方式,这类活动包括举办毕业生展览、影展等,通过这类活动,既可以达到互相交流的目的,也可以向外界展示学校的教学成果,增加知名度,还可以将学生的作品推广到国际层面,为未来发展铺路,可谓一举三得。北京电影学院的ISFVF影展便是此类活动的成功案例,每年 11 月,国际上各所电影学院的优秀学生作品都会汇集在北京,进行为期一周的展映和评选,这一举措使来自全球各所院校的学生共聚一堂进行作品交流,其间也会举办大师课等讲座活动,是发展国际化的有力渠道。

从艺术教育的发展史中不难发现,艺术教育具有以下几种特征。

1.审美与技艺教育相辅相成。

2.人才培养耗时长、专业性强。

3.因师承关系、一脉相传而极易形成多种风格迥异的流派、技法。

4.办学规模普遍较小,除官方教育外,还存在着大量私人提供资金办学的现象,自主办学特征明显。

这几种相较于一般高等教育更具特殊性的特征决定了艺术院校在国际化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与一般高校不同的倾向。

首先,现代艺术教育将古代统治阶级的审美目的和工匠阶层的技艺传承整合在一起,发展出现代审美与技艺教育相辅相成的特点,这使得现代艺术教育在教学中通常使用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即现代艺术教育的目的不只在于教会学生如何做,还要兼容为什么做、做什么。审美教育需要通过大量阅读、浏览和理论研究得以实现,而技艺教育则依靠日积月累的实践,如何在教学体系内平衡二者首先成了问题。针对这一困难,各所艺术院校的解决途径也有所不同,有的学校更注重审美教育,会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一直贯穿理论课程,有的学校更注重技巧,实践教学比重大,这就导致在国际化的实际操作中因个体情况不同而不能形成统一的标准与样本。

其次,艺术院校国际化的另一个难题还在于即使各种计划、口号都在全力呼吁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但具体的实施力度和可持续发展情况却并不理想,这主要是由于艺术教育领域国际化相关专业人才和研究较少,且即便对国际化进行了具体的实施,却仅停留于表面,并未从教育理念、教学模式等教育的本质层面上进行国际化转变,这就使得即便进行了国际化的努力、聘请了国际化的教师团队、输送和接收了国际学生,但实际却不能取得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成果。

最后,由于艺术教育中的很多内容如审美、创造力的培养等是不能通过具体的语言和文字来进行教学的,更不能简单地以获得了什么知识、学到了什么技能来对教育成果进行检验,因此对于学生而言,在国际化的教育体验中要学什么、能学到什么都尚未得到清晰界定,这使得国际化教育体验在艺术教育领域的成果无法得到精准量化,对学校和个人在国际化的环境中找准自己的定位与目标都构成了阻碍。

正是由于每个艺术门类、每所院校的发展轨迹都不相同,艺术院校在国际化进程中存在难以统一分类和总结的难题。在对其进行研究时,仅从历史线索进行分析,很难得出具有概括性的结论。此时,选择相对统一的空间角度,将可能规避不同艺术教育过程中的分歧,更多关注其共性,从而寻找结论。 nMIe++23BPiypVpxq4VUxRwFeHLmFuCRvxEQi8BM7dOGtqykSmhH8NSPl34ftgg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