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绪论

一、选题依据

中国高等教育在过去的 30 年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近几年来,在全球化的影响之下,高等教育更是向着国际化的方向持续前进。高等教育国际化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 1995 年发表的《关于高等教育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提出的现代高等教育发展三个核心目标之一,指把跨国界、跨文化和(或)全球化的视野与高等教育的目标、主要功能(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和传送相结合的过程。 它是影响和塑造高等教育并使其能够应对 21 世纪挑战的主要力量之一,同时也是 21 世纪全球环境复杂性、多样性和差异性的产物。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逐渐成为全球化新现实甚至高等教育巨变时代的推动者与回应者。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艺术院校的国际化诞生于社会对艺术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意指广大艺术院校所开展的旨在提升自身通用性、交流性和开放性的行为及过程。 近年来,国际交流与合作发生在我国各级各类各个阶段的艺术人才培养过程中,国际化已成为国内艺术院校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相较于我国,欧美等发达国家发展国际化的时间更早,在全球化的教育舞台上,它们纷纷通过接受和派遣留学生、发展国际合作、创立海外分校等方式将高等教育拓展到全球。我国最早的国际化教育始于 19 世纪中期,1847年,容闳作为第一名留学生赴美,并在其后的几十年大力推动我国留学生派遣工作。 然而,高等教育国际化在我国真正得到发展则是在 20 世纪末、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后,经济的发展和国力的强盛是这一变化的前提,个人视野的开阔和对于更高教育质量的追求则进一步刺激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热潮。

这一趋势直至今日还没有减退,有资料统计,2017 年我国出国留学生人数已突破 60 万人,留学回国人数也已接近 50 万人。 面对这些庞大的数字,留学市场的火爆程度可想而知。但与此同时,诸如学生交换项目、访问学者、合作办学等其他高等教育国际化形式在我国却仍未得到足够重视,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市场一片繁荣的现状背后仍潜藏着诸多问题。此时,对于高等教育国际化更深入、更彻底的研究便显示出了重要意义。

在以上前提下,诸多学者对高等教育国际化这一论题进行了探讨,已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然而,通过对以往文献资料进行调查后,笔者发现虽然针对“高等教育国际化”本身的研究已经比较充分了,但在这个大环境下,每个个体应该如何应对却仍不清晰。比如,作为教育机构的大学应该如何平衡国际化影响所带来的全球同质化与自身个性之间的比重,又如何能在国际教育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作为个人的学生与教师应该如何利用和选择国际化资源,高等教育理念又应如何回应全球化以来社会环境所展现出的后现代特征,这些细节问题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关注。在艺术教育国际化领域,以上问题更是由于艺术教育本身多元化、个性化、学习成果不能轻易量化、以往研究少、相关教育理论不完善等特点而尤为突出。

艺术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中一个非常特殊的门类,在以往的研究中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目前,选择国际化高等教育的艺术类学生越来越多,而艺术类院校在招生、培养、学生毕业等诸多过程中均与一般大学存在着差异,在很多细节上无法直接套用已有的面向整体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的结论,针对高等艺术教育国际化的研究势在必行。

在切入点的选择方面,相较于时间,本研究选择从空间角度对艺术院校国际化进行研究的优势有三:

首先,空间具有实体,可以立即被感受和评价,时间却不能。高等教育的具体实施者是大学,大学本身也是以校园空间为基础建立的单位,从空间角度进行分析更能接近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艺术教育的本质,也更易衡量国际化对高等艺术教育整体的具体影响。

其次,空间与人关系紧密。无论是在单一空间之内,还是在多个空间之间,个人参与国际化的方式是通过空间完成的,不同的空间体验对于个人而言更加直观;与此同时,人的活动又能改变空间,对空间的关注是分析个人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应处角色的有效途径。

再次,在教育模式和理念高速发展、高度分化的现代社会,空间的变化比时间更明显,教育空间的走向将更加多样化,从空间的角度分析高等教育与其空间的未来发展会更加清晰,也更具有研究价值。这个理由尤其适用于十分多元化、个性化的现代艺术教育。

最后,在研究问题方面,本研究选择针对艺术院校国际化进程的发生与未来发展作为提出疑问的关键点。现代以来,国际化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发生,随之带动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的改变,也是目前教育理念产生变革的根本原因,具有深远的研究价值。空间作为社会生活的载体,是国际化过程的实际体现。本研究正是通过分析艺术院校国际化过程中空间方面的改变,试图揭示艺术教育理念在国际化时代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本研究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已有研究成果入手,加入空间理论及知觉现象学理论,同时结合了高等艺术教育、美学、艺术史等艺术学相关理论,对艺术院校空间的国际化进行了解构与重构。参考文献将同时涉及以上各个部分,兼顾中外,主要分为高等教育理论、高等教育国际化理论、高等教育及高等艺术教育国际化在中国、艺术教育思想理论、空间理论体系、行为与知觉理论六个部分。

1.高等教育理论

1921 年,英国人博伊德和金合著的《西方教育史》系统地介绍了从古希腊时期起至 20 世纪西方教育的演变历程,至今已修订多次,可谓经典。通过阅读本书,笔者在研究伊始便对西方教育的发展脉络有了清晰的了解。该书结合古希腊、中世纪、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工业社会、民主社会等几个历史阶段,从宏观角度理清了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密切联系。与此同时,书中仍涉及很多细节,如古罗马时期昆体良、西塞罗的教育思想为何在现代经改良后仍能大放异彩,以约翰·杜威为代表的教育思想又是如何同时在美、欧、亚三大洲发扬光大并形成深远影响的,等等。总之该书通过完整的历史脉络和丰富的细节引领笔者进入了教育研究领域,是本研究的基础性读物之一。

潘懋元先生编著的《中国高等教育百年》中收录了多篇极具价值的经典论文,从不同视角考察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百年演变。从历史上来看,我国高等教育可分为清末近代时期、民国及抗战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新时期三个阶段。清末时主要以高等教育的产生为主,中国的第一批大学便建立于这个时期;民国时期我国的高等教育曾达到一个小高潮,官方与民间兴办学校的积极性很高,对不同教育理念、教育模式的探索也在这个阶段逐渐形成,这一发展在战争时期一直延续,直接构成了新中国成立后高等教育的基础;1949 年后,中国高等教育经历了蓬勃发展、因特殊时期而发展停滞、最终又继续壮大的过程。时至今日,我国高等教育已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教育体系,与社会发展、国家经济、政治、人才需求等方面紧密相连,并且仍在持续扩张,进一步向普及化、大众化迈进。

在对教育历史进行了解之后,笔者转向导论性和研究性著作的阅读,包括艾伦·科班《中世纪大学——发展与组织》、哈里森《文艺复兴时期教育研究》、涂尔干《教育思想的演进》、克雷明《学校的变革》、德雷克《回归大学之道》、易红郡《英国教育思想史》等,并辅以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剑桥世界近代史》、外文社引进的“人文传统”系列等史学著作,对教育思想的发展与各个历史时期特点的联系有了进一步的深入了解。其中《文艺复兴时期教育研究》为笔者的研究带来很多启发,因为文艺复兴运动不仅引领了大学在中世纪后的复苏,同时也为西方艺术教育的正规化带来了契机,更重要的是,它还是人文主义的发源点,是本研究所秉持的“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根本来源。

最后,笔者还详细阅读了一些经典原著,如柏拉图《理想国》《古希腊教育论著选》中的亚里士多德《政治学》节选、昆体良《昆体良教育论著选》、卢梭《爱弥儿·论教育》、亨利·纽曼《大学的理念》、杜威《民主与教育》、哈佛委员会《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等。其中红衣主教约翰·亨利·纽曼完成于 19 世纪 50 年代的经典著作《大学的理念》第一次提出并系统论述了大学理念,阐述了博雅教育的理想,并对这一理想给予了最有力的辩护。纽曼的这本著作是西方高等教育思想历程中最重要的经典文献,直到现在仍影响着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知名学府的教育制度。书中的论述对我国“素质教育”的推行具有指导意义——中国的教育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混淆了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性质,实际上,本科教育的目的在于为学生进入社会而不是进入专业工作做准备,在于培养合格的公民而不是培养职业能手,在于培养“绅士”而不是培养“专才”;而研究生阶段的教育才是为将来从事的职业服务的专业教育,这时才会局限于某一或某些学科教学。

以上这些著作为笔者进行教育领域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本研究诸多阐述提供了史实和论据支撑。

2.高等教育国际化理论

高等教育国际化在学术界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讨论话题,许多专家已对其进行了相当深入的研究和定义,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当数比较高等教育领域知名学者、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安大略教育研究院客座教授简·奈特的著作《激流中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变革与发展》。该书的第一、二章作为开篇对高等教育国际化与高等教育全球化的联系和区别进行了讲解,指出全球化是影响国际化的一种现象,指全球范围内各区域间的联系不断增强,而国际化则是许多活动、协议、贸易等模式的综合体,并不局限于全球化。该书的第二篇(第三至第八章)主要围绕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施途径展开,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集中表现形式——无疆界教育、海外教育、跨国教育与跨境教育进行了介绍和比较,又强调了质量管理体系和评审程序对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性,其中对笔者的研究最有帮助的当数引入了跨国教育全球联盟(简称GATE)原则、国际化质量审查程序(简称IQRP)和ISO9000 国际标准三种工具,并罗列出“向 10%的学生提供国际学术经历作为部分学分”“跨文化教学/学习策略”“课程中的或明或暗的国际化现象”等具体实施手段。

与该书属于同一套丛书的《高等教育全球化:理论与政策》则对英联邦国家高等教育的全球化进行了介绍,并强调了欧盟在高等教育国际化中日益重要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该书的最后一章对现代大学大众化与国际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提出高等教育“既拓宽又加深”的趋势,国际化发展表现为鼓励学生和教师进行国际流动、促进大学国际间学术合作,大众化表现为扩大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开发更加现代化的课程,二者之间其实存在着相互冲突又彼此适应的关系。该丛书系列中的《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环境变迁与大学的回应》《全球化与大学的回应》也是笔者理解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工具。

菲利普·G.阿特巴赫的《国际高等教育的前沿议题》则将笔者的视角进一步拓宽到全世界。书中主要议题包括全球化及其影响、全球问题、高等教育国际化中的人才流动、学术职业发展、大学排名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大学海外分校发展、知识共享、全球招生问题、学术自由、亚洲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等,并针对每个具体问题辅以具体国家案例,分析了在全球高等教育大众化和知识经济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不同国家所面临的问题和理想的解决办法,为本研究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路。

香港城市大学副校长程星所著的《大学国际化的历程》则以数篇独立文章对高等教育国际化这个议题进行了探索。相较于其他学术性研究,本书语言风趣幽默,极易阅读,所述案例贴近现实,分析简洁、清晰、富有逻辑。作者从他在美国、中国香港担任校务工作的多年经历中提取经验,对国际化的定义、国际化生源选择、跨境办学、大学制度、大学教育与职业生涯、大学管理等话题提出了鞭辟入里的见解,为笔者的研究带来非常多的新思路。

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阚阅的著作《多样与统一——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研究》和西华师范大学李化树教授的著作《建设欧洲高等教育区——聚焦博洛尼亚进程》以欧洲为研究对象,对发展于 20 世纪的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进程进行了深入研究。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与欧盟、欧洲贸易区、欧洲委员会、欧共体等组织机构的建立密切相关,是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区域整合发展的经典案例。这两本著作均在进行高等教育研究的同时结合了大量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上层建筑在内的背景调查,既拓宽了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范围,又使其与社会现状结合得更紧密。

国内一些优秀博士论文也为笔者了解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关键概念、主要思想提供了帮助,包括西南大学博士论文《我国大学国际化问题研究》《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研究》、天津大学博士论文《大学国际化发展与管理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地方高校国际化问题研究》、吉林大学博士论文《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历程研究》等。这些论文内容不仅大部分均以上述著作为理论基础,与本研究属于同一个研究领域,源于同一种见解,同时还通过大量史实、细节为本研究的案例分析带来大量论据。

国外的诸多著作,如Hans de Wit(汉斯·德维特)的 Strategies for Internationaliz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 Aimee Haley(艾米·海丽)的 Grographical Mobility of the Tertiary educated ,Marianne A. Larsen(玛丽安·A.拉森)的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 An Analysis Through Spatial, Network, and Mobilities Theories 为笔者带来了有关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更多观点与事实,其中最后一本著作从空间分布、全球网络、移动理论角度对高等教育国际化进行了研究,是启发笔者开展空间角度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

3.高等教育及高等艺术教育国际化在中国

20 世纪 80 年代末至 90 年代初,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及中国社会改革和经济的蓬勃发展,世界各国对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赋予了热情关注,中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也由此开始。

近几年对于这一改变的研究多从高等院校实行国际化的意义与方法入手,如《中国艺术教育的本土化与国际化》《斯坦福大学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特点及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启示》等文章,提出在国际化的道路上,我国高等院校可以从国际知名院校的历史进程中吸取经验,通过财政独立、产业合作等方式扩大知名度,在办学宗旨上开阔国际化视野,吸引一流学生及教师,运用产、学、研一体的实践教学,深入国际交流,从而达到国际化的效果。

在这期间,许多高校都制定了以国际化为大方向的发展目标。例如,北京电影学院侯光明书记发表于2014年6月的文章《论北京电影学院的办学特色及发展——侧重国际视域的观察与分析》一文中提出,未来的办学宗旨将同时借鉴苏联的“专才教育”与美国的“通才教育”,在具体实践时将在吸引外籍学生的同时将本校学生送出去,注重国际间的交流访问,从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一专多能”的电影艺术复合型人才。

《回顾、反思、展望——艺术学科高等教育国际化扫描》一文从历史、现状、未来三个方面全面描绘了我国艺术学科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图景。该文“回顾”部分主要从历史发展脉络入手,介绍了我国艺术学科于 20 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思想进入中国时便首开国际化先河;20 世纪 50 年代,艺术院校的师生开始与国外艺术家、教育家等交往,双方开展了学术讨论、专业技能的多方面交流;近几年,艺术院校纷纷着眼于现代大学制度的国际化平台建设,建立新型民族文化精神传播交流模式、发展能够培养出符合国际化需求的通用型人才艺术创作基地。“反思”部分总结了目前艺术学科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五大特征,即参与热情高、实施模式多样、多元驱动、规模庞大和资源分配不均,并单独分析了每一项特征的成因。而“展望”部分则就课程体系、互动交流、管理体制等几个具体方面提出了作者对艺术学科高等教育国际化未来发展的几点建议。该文章整体思路清晰,逻辑顺畅,案例翔实,为笔者的研究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内容。

4.艺术教育思想理论

艺术教育思想类的文献旨在帮助笔者与读者理清艺术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概念。

在这方面,郭声健完成于 20 世纪末的博士论文《艺术教育论》第一次系统地对普通学校(特别是中小学)艺术教育进行了研究,提升了审美教育在艺术教育中的重要性,具有较高学术价值。需要指出的是,该书虽没有直接讨论高等艺术教育,但中小学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预备阶段,在许多方面都对高等教育产生着影响,讨论高等艺术教育,离不开对中小学教育的系统性研究。

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博士论文对各国艺术教育思想发展史进行了梳理。例如,山东大学殷波撰写的《中国现代艺术教育思想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对 20 世纪上半叶的艺术教育思想展开了研究。该文从中国现代艺术教育理念的发生与发展历史进程入手,分析总结了中国特有的现实基础和资源,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论证阐明中国艺术教育提倡“美育”的特征,并强调其对于情感、精神的作用。该文脉络清晰,逻辑合理,主要阐述以蔡元培为代表的与西方美学、美育一脉相承的教育思想,这一思想作为中国现当代艺术教育的基石,至今仍被肯定并在实践中采用,也是日后诸多相关研究的基础。

在艺术教育方面,美国是世界上教育研究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东北师范大学张波的博士学位论文《美国艺术教育思想发展研究》对其所具有的兼容性、丰富性、代表性和不足进行了探寻。文中指出,美国的艺术教育思想传承于欧洲艺术教育思想,欧洲各国移民带来的文化、艺术、教育、宗教等思想观念为美国艺术教育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并在其后发展出“工具主义”“本质主义”“多元文化主义”三种独立的教育思想,该文得出五点结论,即:(1)美国艺术教育发展史是一个复杂渐变的过程;(2)实用主义及功利主义一直在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3)社会状况、经济条件与教育发展密不可分;(4)美国艺术教育教学思想并无统一方法,方法因实际情况变化;(5)艺术教育是美国学校教学计划的核心课程。

以上两篇文章均是艺术教育理论思想研究的范例,在多数国家,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它与科学教育、道德教育有着相似的部分,同时也有着自己的特色。与其他学科相比,艺术教育国际化的进程开展的时间较晚,由以往经验可知,国际化的过程是在交流与合作中一边保持自己的特色,一边学习国外先进理念,从这些论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各国教育思想的特色及这些差异引起的实践方式的变化,并且可以看到各类教育思想互相融合、互相学习的案例,而这也是教育国际化的基础。

另外,一些外国著作也为笔者的研究带来诸多思路。

几本历史性著作,如Arthur D. Efland(亚瑟·D. 阿夫兰)的 A History of Art Education 、Gill Perry(吉尔·派瑞)的 Academies, Museums and Canons of Art 、Lisa Tichner(丽萨·蒂娜)的 Hornsey 1968 ― The Art School Revolution 等,为笔者理清艺术教育发展脉络、了解现代艺术教育的来源提供了基本信息。

芝加哥艺术研究院James Elkins(詹姆斯·埃尔金斯)教授的 Why Art Cannot Be Taught 针对“艺术到底可以不可以教?”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书中追溯了现代艺术学校的发展历程,探讨了艺术教育过程中有哪些是可以通过课堂教授的,哪些不可以,并为不能教授的部分提供了革新的见解。书中除教育外还涉及艺术创作本身相关的内容,从艺术行业现状分析了当前的艺术教育。

如果说完成于 2001 年的 Why Art Cannot Be Taught 是以追溯历史的方式对前人进行总结、发现现存的问题、又对未来提出了建议,那么 Art School(Propositions for the 21 st Century) 一书则是对新世纪中艺术教育领域已经进行的革新和多样化全貌的一个完整展现。该书由 22 篇小论文组成,每篇论文都针对当前艺术教育领域中的一个现象进行探讨,并逐渐挖掘出现代艺术教育理念向着个性化、多元化、以人为本方向前进的事实。

5.空间理论体系

空间理论作为本研究最重要的理论基础,虽涉及的书目较少,但研究深度、理解程度均超过其他参考文献。且由于国内对空间理论的研究并不深入,笔者选用了多部外文原著,辅以少量译著作为这部分内容的参考文献。在这部分,笔者主要阅读了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Henri Lefebvre(亨利·列斐伏尔)的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Time Cresswell(蒂姆·克莱斯维尔)的 Place: A Short Introduction 、Doreen Massey(多琳·梅西)的 A Place in the World 和 For Space 、Michel De Certeau(米塞尔·德。德塞托)的 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 、Edward Soja(爱德华·索亚)的 Third Space 和David Harvey(大卫·哈维)的 Spaces of Hope 和《正义、自然和差异地理学》。

其中列斐伏尔首先在 20 世纪 60 年代开启了对于空间的理论关注,后面几位研究者根据列斐伏尔的研究结果和理论基础,纷纷发展了自己的研究与看法。由于正文中将对这些著作进行多处引用与进一步理解分析,在此笔者将不多做赘述。

除此之外,两篇国内学者的博士论文为笔者对于空间理论的理解提供了帮助,它们是:西南大学孙全胜博士的学位论文《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形态研究》、复旦大学路程博士的学位论文《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研究》。这两篇论文均深入浅出地对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进行了系统的介绍与研究,弥补了笔者由于社会学、哲学背景不够而导致的对原著理解困难的短板。

6.行为与知觉理论

在空间与人的关系方面,本研究借用了法国哲学家莫里斯·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和行为理论。参考文献为其两本重要著作:《行为的结构》《知觉现象学》。其中《行为的结构》运用了胡塞尔现象学的方法,从行为本身入手,结合格式塔心理学的结构框架,对行为背后的生理和心理因素进行了探讨,并在结尾处引入了“知觉”的概念。《知觉现象学》延续前作观点,依然从直观体验入手,解释直觉从何而来,并由此探讨人与自然、社会、空间的关系。

梅洛-庞蒂的理论与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有许多共通之处,其中最核心的一点即是二者皆肯定了“人”作为实体的重要性,强调人的能动性,且在分析时更倾向于从整体结构分析,关注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的差异化,为本研究中关于特定时代下的空间、人及二者之间的联系提供了充足的理论依据。

三、本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际应用价值

本研究的创新与困难之处都在于从空间角度对高等艺术教育进行重新解读,这本身也构成了本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际应用价值。

在此之前,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研究通常是从时间角度进行的,重在研究其历史发展脉络,且更多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上层建筑,对具体参与到高等教育过程中的“人”关注甚少,几乎没有从空间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剖析的研究。笔者结合自身经历与理论支撑,发现了空间与高等艺术教育国际化之间密切的联系,以此为契机展开研究,并在本研究的后半段从空间本身引向空间中的人,完成了对于现代艺术教育本质的回归,这是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与此同时,正是相关研究的空白为本研究立论过程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在这之中,空间理论的研究本身在我国尚未得到足够的展开,相关中文文献很少,可用案例也很少。对相关文献进行精准翻译与解读成为了本研究的困难之一。另外,在对空间和空间中的人进行具体分析时,笔者采用了实地调查和案例分析的方式,所选案例涉及全球,搜集信息的过程本身便充满艰辛。最后,如何将以上理论与实际案例进行结合是本研究的第三个困难之处,由于没有前人成果可供参考,笔者曾在分析过程中多次推翻已有框架,修改论述的逻辑顺序,力求基础理论与论据的结合更合理、更紧密,从而更有效地推导出本研究结论。

基于以上创新与困难之处,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首先,从空间角度对高等艺术教育及其国际化进行了成体系的全面分析,重新理解艺术教育及国际化的意义,提出国际化的实质是为增进艺术院校与个人的双向选择,从而进一步明确现代艺术教育中个性发挥的重要性。其次,文中涉及的已有理论也为国内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本研究对列斐伏尔为代表的英、法空间理论体系著作进行了部分翻译和分析,为不熟悉这一理论体系的研究者带来更多参考资料。最后,本文以全新的角度为日后研究提供了更多切入点和研究思路,不仅在空间特性上抓住艺术院校统一的共性与彼此相异的个性,涵盖了全部艺术门类,也为相关研究注入新鲜血液,有利于后期研究和更大的突破。

本研究的实际应用价值首先在于研究中涉及许多具体问题,如个人如何从空间角度选择学校、艺术院校在发展国际化的过程中应注意什么、现代艺术教育可以如何利用空间得以发展等,并为这些问题带来了答案,在高等艺术教育整体的国际化发展、艺术教育理念改革、个人对于艺术教育的体验三方面都有指导作用。本研究的实际应用价值还在于从空间层面对现代艺术教育目前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终指出加大教师引导和学生服务比例、积极推广终身教育理念能够有助于解除空间与时间局限的观点,为艺术教育理念在我国的转变做出了贡献。

四、研究方案

本研究的目标是从空间角度对已经发生的高等艺术教育及其国际化过程进行剖析,并对这一领域未来的发展提出建议。

在本研究的第一章中,首先笔者对高等教育发展史、逐渐向国际化发展的原因和目前存在的学界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观点进行了陈述,通过理清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基本概念来限定全文语境。其次,笔者突出研究了艺术教育的国际化过程,指出艺术教育自诞生之日便带有国际化特征的事实。最后,在对一般高等教育及艺术教育的国际化进行了足够的时间角度的分析后,笔者提出,这种研究方法虽然更有助于观察国际化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整体地位及其在历史中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宏观关系,却缺乏对于当下时代的横截面式研究,也因为太过关注宏观层面而忽视微观层面,即在全球化、国际化的大趋势下,作为个人的学生、教师及教育活动发生的场所——大学机构和其校园本身正以何种方式应对这一转变,并最终将论文引入本文的研究重点——通过空间对高等艺术教育国际化进行分析上。

在本研究的第二章中,笔者主要介绍了以法国社会学家列斐伏尔为代表的西方空间理论体系,并解释这一体系与目前全球化浪潮、本地与全球的关系、本地国际化转变的联系。在列斐伏尔看来,空间具有物质、精神、社会三个层面,三者互相影响,这一空间体系将在后文被多次应用。列斐伏尔同时指出,空间生产具有时间特征,即在每个不同的时代由于人的活动模式不同,生产出来的空间特性也各有所异,我们目前所处的空间模式由资本主义扩张而决定,属于抽象空间向矛盾空间的过渡阶段,而差异性空间生产才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终极目的。最后,笔者根据空间理论体系的综合观点从空间角度对国际化进行了重新解读,指出我们应该尊重多元化的空间生产模式,这既使地方空间的国际化发展充满意义,又有利于全球多元空间的形成,在空间生产、全球化、国际化三者之间形成良性循环。

本研究的第三章在第一、二章的基础上,进一步将空间理论与高等艺术教育国际化联系在一起。在第一节中,笔者首先通过大学空间的各个元素在列斐伏尔空间理论中三种空间层面(物质空间、精神空间、社会空间)的对应来分析这一空间的构成。第二节在第一节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国际化的高等教育空间从何而来及其表现特征,深化国际化在高等艺术教育空间上的体现。第三节则继续将视野落在高等艺术教育上,以艺术教育的特殊性为出发点,结合前面各章节观点,深入探讨艺术院校的空间特殊性及国际化进程中所展现出的个性化特征。

本研究的第四章将重点放在了空间中的人上。第一节以法国哲学家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与行为理论为基础,解释了空间与人的关系,得出空间带给人感知、感知又形成行为、人的行为最终反作用于空间的联系。在第二节中,笔者将以上循环体系应用在处于国际化进程中的本地空间内的人上,分析国际化为单一空间内的人在行为与感知层面所带来的变化。在第三节中,笔者首先重申了第三章的结论——国际化在空间层面的本质即是地方空间在全球化背景下扩大、联结、差异化的过程,也正因为这个过程,人的行为与感知都从原有的单一空间以内扩展到了多个空间之间,通过这一过程,不仅空间与人之间的双向选择权得到了提升,人的视野也从本地扩大到了全球,当然,最重要的是打破空间与时间的局限使得终身教育理念得到了进一步被应用的可能。

最后,在本研究的第五章中,笔者结合前文分析的重点,对高等艺术教育国际化环境下人应该如何调整自己的行为与感知、空间应如何发展、艺术教育理念本身又应产生何种转变等未来发展问题提出了建议,提升了本文的实际应用价值。当然,本文通过对高等艺术教育国际化进行空间角度的解构与重构,最终的目的仍是落回到艺术教育本身,提出在国际化进程中,艺术教育应采用引导、服务和终身教育的理念,以此来解决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最终实现教育质量的提升。

综上所述,本文的研究将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

第一,如何从空间的角度理解艺术院校国际化?

第二,艺术院校国际化空间对个人的感知与行为产生了什么影响?

第三,空间角度的研究将如何引领艺术院校国际化的未来发展?

通过对以上三个问题进行解答,本研究将完成艺术院校国际化空间角度的解读,并最终实现对艺术教育理念本身的指引。 PL02lc7XNZpSRbsHZtMLQOHsYKnAoGCcsxj/sxqydaxwiXOdiQ3yHQRxOXRAHYB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