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摘要

20 世纪以来,随着全球贸易的形成、网络的兴起和科技的发展,人员、物质、资金在全球范围内的移动更加密集,全球化趋势不可避免。为适应新时代的变化,各地纷纷通过发展国际化来应对。在高等教育领域,国际化发展主要表现在加强国际人员往来、发展国际合作、创立海外分校、实现课程国际化等方式上。

在以往的研究中,学者们大多从时间角度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并结合各个阶段的社会现实,从宏观层面分析了这一变化的动因、形式、质量标准等。以时间为线索的研究更突出艺术教育国际化的历史发展脉络,却缺乏对当下时代的横向剖析。现代以来,空间的变化和多样性比时间更明显,且教育实践在空间中进行,在同一时期内,空间的不同也会构成教育活动的差异。相较于时间,面对艺术教育国际化这个现象,选择空间角度的研究更有可能观察到当下时代不同区域、空间特征对于教育活动的影响,也更能够贴近空间中的人,从而对由人所实施的教育活动进行探讨。综上所述,本文从空间的角度对艺术院校的国际化进行了解构与重新架构,旨在发现高等艺术教育国际化的根本特征及个人在其中受到的影响,为现代高等艺术教育及其国际化发展提出建议。

在对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决定性作用进行梳理后,本研究继而向空间角度深入。20世纪60年代,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亨利·列斐伏尔率先展开空间方面的研究。他将空间分为物质空间、精神空间和社会空间三个层次。其中,物质空间指可观看的、可感知的、可以对其进行修改与重建的空间层面,如楼房、道路、城市等;精神空间包括人们对空间的定义,是现实空间的反映,代表一种不可见的、精神的、想象的空间的集合体;社会空间是人类通过社会实践、以精神空间为蓝本、对物质空间进行改造后形成的空间层面,体现着社会实践性,社会空间的提出弥补了物质空间与精神空间之间的缝隙,使人与空间紧密相连。

从空间的角度观察高等教育国际化,便是高等教育机构通过人的活动在三个空间层面进行扩张、联结、差异化的过程,这个过程的重点之一在于单一空间的生产,之二在于通过人的活动使国际间不同的空间得到扩展与联结,之三在于各个空间在联结的同时依然保持差异性,最终形成完整的高等教育国际化蓝图。艺术教育的特殊性对空间提出了更加特别的要求,也使得其国际化空间呈现出综合化、学科化、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在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空间进行剖析之后,本研究继续深入关注空间中的人,通过法国哲学家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与行为理论,解释了空间与人的关系。空间带给人感知,感知形成行为,行为又反过来影响感知并对空间进行改造。在艺术院校中,国际化为地方带来更加开放、融合、多元的空间环境,这使得人们的空间体验更具沉浸感、资源更加丰富,并且逐渐使人们在追求艺术教育时不再局限于本地,而是向着全球范围扩大。在全球舞台上,世界各地的个人与院校双向选择权也因此被扩大,个人从中收获的不仅是更贴合自身需求的艺术教育,其全球视野也会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提升。在这个过程中,超越时间与空间限制的终身教育理念得到了普及的机会,艺术教育也将通过这一理念的转变在国际化时代获得提升质量的机会。

最后,本研究还根据前四章的结论对我国艺术院校国际化发展提出了建议。对于个人而言,应提前对自己的学习计划有安排,对所选院校空间有了解,形成需求与供给的统一,从而获得更好的高等艺术教育体验。对于院校而言,改变对于自身空间的认知应当是关键,在发展国际化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建设世界一流的校园,更需明确大学并非只是创造和传递知识的场所,同时还是承载人们生活、社交、进行个人探索活动的平台,因此教育理念的更新、利用空间加深不同背景的人之间的交流,同时在各个空间层面保持国际化发展的统一至关重要。对于艺术教育及其国际化理念而言,首先应该明确的是发展国际化的最终目的应是提升艺术教育整体水平,在这个过程中开放思想、发展自身特色、吸引国际资源、注重自我宣传是关键,应利用国际化过程提升本地教育质量,而不是盲目寻求表面的国际化。具体而言,在教学理念上以导师引导代替课堂授课、在学生管理中加大服务比例和意识、在教育理念上实行终身教育的改革,是我国艺术院校通过国际化过程可以实现的转变。

关键词:高等教育;艺术院校;国际化;空间 RFO1x7oBsItqVXyfQD1tIeBhGmw1ttwMpzt3Ge3qzYUU0O9gCl9AAMK3k4WBQy1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