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唐宋初传期伊斯兰教先贤的文化认同

历史从来不是干枯的说教,也不是哲学的理性推演,而是一个个鲜活的人和生动有趣的故事,他们的喜怒哀乐汇成了历史长河,并继续流向远方。宗教信仰者眼中的宗教尤其如此,宗教史上的先贤,往往成为信徒崇拜与模仿的对象。宗教史上的先贤有些存在于宗教经典中而未被史料所佐证,这属于神学范畴的研究;而另一些为史料所佐证的鲜活历史人物及其相关事迹则是我们所要引述和分析的。这些伊斯兰教中国化过程中的先贤的高尚德行与广博学识也可以对当今中国伊斯兰教信众起到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历史上伊斯兰教在世界的传播,往往给人以“武力”甚至“暴力”的刻极。这是政治绑定的伊斯兰教,是工具化的伊斯兰教,遮盖了作为宗教与哲学本身的伊斯兰教。而初传到中国的伊斯兰教则是剥离了政治的伊斯兰教,更加注重文化间的对话。唐宋时期初传至中国的伊斯兰教恰恰是以和平的方式进入,以文化交融的态度落地的。说起伊斯兰教的初传,自然离不开将其带入中国的伊斯兰教先贤,他们是伊斯兰教初传至中国的载体。

我们可以从一位真实的历史人物说起,他就是穆罕默德的后裔,扬州仙鹤寺的建造者,南宋时期来到中国的阿拉伯学者普哈丁。 选取普哈丁作为打开伊斯兰教中国化的钥匙,有三方面的意义:首先,普哈丁是“圣裔”,兼具宗教的神圣性与历史的真实性,能够为教内外人士所公认;其次,普哈丁是伊斯兰教初传中国的伊斯兰教人士的代表,是中国伊斯兰教历史的早期代表人物,他是中国伊斯兰教信众的榜样;最后,普哈丁的历史事迹符合文化认同的基调,纵观整个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历史,但凡有所建树的中国伊斯兰教先贤无不是以文化认同作为切入点,进而获得政治认同,中华文明以及中华民族共同体都得以不断筑牢。 Kn6DTgUCCUsqanHSoiSpjYkrzNGb02940W4qn201Yb0rm6qhUohhDH6cUerhwPV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