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谓子产 ① :“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② 。”
①子产:姓公孙,名侨,子产是他的字,郑国大夫,做过正卿,是郑穆公的孙子,为春秋时郑国的贤相。
②义:行事正当,符合礼仪、法度。
孔子评价子产,说:“他具有君子的四项处事原则:自身行为庄重,侍奉君主恭敬,对待百姓有恩惠,使用百姓符合礼仪、法度。”
人们能够有所造诣于优良生活者一定具有三项善因:外物诸善,躯体诸善,灵魂(性灵)诸善……一个人要是没有丝毫勇气、丝毫节制、丝毫正义、丝毫明哲(智慧),世人决不称他为有福(快乐)的人。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政治学》(第七卷),吴寿彭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年版,第345页
一个城邦必须有相同于人们所由称为义士、为达者、为哲人的诸品德,惟有勇毅、正义和明哲诸善性,才能达成善业[而导致幸福]。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政治学》(第七卷),吴寿彭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年版,第347页
孔子这里讲的是君子的为政之道。子产在郑简公、郑定公之时执政二十二年。此时晋楚两国正争强、战乱不息。郑国是小国,夹在两个大国之间,但地处要冲,为晋楚两国所睥睨。子产却不低声下气,也不妄自尊大,能确保郑国安全,使郑国受到尊重,的确是中国古代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孔子对子产的评价很高,认为治国安邦就应当具有这四种“君子之道”。
在古希腊,为政之道的关键在于追求个人与国家最高的善,即幸福。柏拉图认为,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应以他多次提到的四主德——智慧、正义、勇敢、节制为核心。到了亚里士多德,则要以善为目的,实现幸福,做一个快乐的人,就要具备善因与德性(包括道德德性、理智德性),比如勇敢、节制、大度、温和、友善、明智、努斯、体谅等。
不管是君子之四道:恭、敬、惠、义,还是古希腊的四主德,最终都是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幸福生活,殊途同归。
例一:周恩来总理曾多次说过,“我不是帅才”,他认为毛泽东主席的能力比他强。于是数十年来,他严于律己,全心全意维护毛泽东主席的核心领导地位,始终坚持“遇事讲大局,全国一盘棋”,无时无刻不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他学习各方面的知识,用人得宜,关注民生,做了许多惠及百姓的事情。君子为政,当如他一般。
例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于2002年7月9日颁布实施,几经修订,2019年印发的版本在第二章选拔任用条件中提出党政领导干部必须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1)自觉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努力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坚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
(2)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决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立志改革开放,献身现代化事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艰苦创业,树立正确政绩观,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3)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认真调查研究,能够把党的方针政策同本地区本部门实际相结合,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落实“三严三实”要求,主动担当作为,真抓实干,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
(4)有强烈的革命事业心、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有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有实践经验,有胜任领导工作的组织能力、文化水平和专业素养;
(5)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坚持原则,敢抓敢管,依法办事,以身作则,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自觉接受党和群众的批评、监督,加强道德修养,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廉洁从政、廉洁用权、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反对任何滥用职权、谋求私利的行为;
(6)坚持和维护党的民主集中制,有民主作风,有全局观念,善于团结同志,包括团结同自己有不同意见的同志一道工作。
思考:在当下社会,治国安邦的为政之人应当具备哪些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