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曰:“道听而涂 ① 说,德之弃也。”
①涂:同“途”。
孔子说:“在路上听到没有根据的传闻,又在路上随意地传播出去,这是有道德的人所摒弃的。”
所以你们要弃绝谎言,各人与邻舍说实话。
——《以弗所书》4:25
你们的话,“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若再多说,就是出于那恶者。
——《马太福音》5:37
《论语》此则是成语“道听途说”的来源。孔子告诉我们,对于不可靠的话,既不能轻信,也不应乱说。他告诫我们:“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论语·为政篇》)道听途说是为巧言乱德,是“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篇》),是不实、不诚、不信。故而当消息没有确定,无论出于什么考虑,都应保持缄默。“是故君子宁使言不足而德有余也,毋使言有余而德不足也。”(宋·刘炎《迩言·践行》)
《以弗所书》和《马太福音》的片段文字告诫人们弃绝谎言远离谲诈。当没有定论的时候不妨保持缄默,谨慎言语。利玛窦也说过:“夫口也,又心之藩篱焉,故经曰:‘守言即守心也。’园无藩篱,外患即侵而毁之;心无口之禁,不止受外入之累,自亦逃而失己矣。舌毋先心,可也。吾未尝不言而悔,只多有言之悔耳。”
东西方经典中对于道听途说,散布谣言均是持鄙夷态度的,其不符合德性,也是不智慧的。
例一:道听途说常常是没有根据的传闻,如古人所言“必有谬妄”,但在现在一些互联网网站的消息传播中,不实报道层出不穷,甚至是假消息套假消息,连辟谣都是假的。这显然有违媒体伦理,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思路提示:角度多元,可从谣言产生的原因、引发的结果、整改策略等方面进行阐述。
例二:道听途说造成严重问题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一件事,在场的人听到之后依照自己的理解添油加醋散布出去,这个过程不断重复,造成裂变式的传播,事情的原本面貌就会被各种各样的版本覆盖。人们对于许多历史人物的印象也多来自道听途说,而没有想要去了解真实的他们。对此,请谈谈你的观点。另外,你是否经历过因为听信谣言而造成严重后果的事件?
思路提示:结合自身经历,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