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8集
请君入瓮吃皇粮

张作霖歼灭悍匪项昭子后,名气之大已不在大魁首冯麟阁之下。

江湖道奉张作霖为北霸天,以八角台为中心,方圆数十里,胡子绺子,不敢靠近。但张作霖却是满脸忧色,不时地派出人马,去各地打探消息。

他为何如此焦虑?

自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后,日本就侵占了朝鲜和中国辽东半岛等地,为了从日本手中夺取果实,俄国联合法国和德国,强迫要求日本放弃辽东半岛,因此双方不光在东三省的地界上频频交火,而且都派出了大量的间谍特务,潜入东北各个战略要地。他们化装成商人、教士,收集情报,收买各地的胡子、保险队,张作霖自然也在他们争取的名单之上;但是,更令张作霖忧心地却是清政府的态度。

东三省,是天子的龙兴之地,朝廷自然不会轻易放弃。他们虽然惹不起日本,也斗不过俄国,但还能通过剿匪来彰显自己的存在。也唯有不断剿匪,才能向西洋列国证明,大清国始终在东三省行使着管理权力。

毫无疑问,势力逐渐扩大的张作霖,会成为朝廷铲除的重点对象。所以,他必须想个法子,免去这杀身之祸。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1902年2月7日,盛京将军增祺为了抵御沙俄的扩张和盗匪的肆虐,决定成立“招抚局”收编各地的保险队,以补充官兵的不足。

得知这一消息后,张作霖自编自导自演了一出“引增祺入瓮”的“招抚”好戏。

那日,骄阳似火,从营口到新立屯的道上走来了七八辆小车子,中间有一顶轿子,轿子里还坐着一位如花似玉的女眷。

突然一声枪响,百余骑胡子杀气腾腾地从路边的小山包冲了下来。这绺胡子,各个黑巾蒙面,黑衣黑裤,只露出一双双野兽般凶残的眼睛!被拦截的车队哪里敢反抗,只能成了肉票。他们抬着轿子,随胡子们走上一条陌生的道路。

行及夜里,众人心生绝望,轿子里的女眷更是吓得花容失色,大气都不敢喘。

这时候,忽听一声号角,一支衣冠整齐的队伍威风凛凛地冲了出来,与胡子打作一团。为首那人肩上扛着一支老套筒,倏忽间一伸缩,一团火焰喷出,匪首大当家的吭也未能吭一声,就身体倒栽飞了出去,扑通一声摔落在地,就此一动不动了。

片刻寂静,随后蒙面的胡子们就各自掉转马头,向四面八方逃窜。

这从天而降的英雄好汉是谁呀?正是北霸天张作霖。

他收起枪炮,走到轿前问话:“你们是什么人?来新立屯干什么?”

轿内的年轻女子因为是江苏一带的口音,说话听不清楚。在一旁的婆子就回答道:“我们是盛京将军增祺增大人的家眷,这位就是将军夫人。”

张作霖听说是盛京将军的夫人,连忙恭恭敬敬地将一行人请到八角台休憩。待他们走远之后,那具横卧于荒野的匪首大当家,忽悠一下子坐下起来。就见他扯落脸上的黑布,露出张作相的本尊。

被蒙在鼓里的将军夫人根本想不到,自己的行踪早已被张作霖得知,所以特意在此设局,目的就是赢取她的好感。

可张作霖这么做,是为了什么呢?

张作霖将人请回家后,对将军夫人细心照顾,就连那些受了惊吓的随从,都收到银子压惊。

将军夫人见张作霖如此做派,越发觉得他是一个难得的人才,于是便说:“我此次从京师回奉天,路过此地,却突逢变故,幸得你们兄弟相助。我看你年轻有为,手下又有这么多人马,如欲效力朝廷,前途不可限量。只要你让我们平安到达奉天,我定会向将军保荐你等。”

张作霖心里大喜,拜谢道:“多谢夫人栽培!如果我等能投到将军麾下,有生之日,我张作霖定不忘夫人大恩!今天天色已晚,还请夫人在此休息。明天,我派兄弟护送夫人回奉天。”

第二天,张作霖带着人马,把将军夫人一直护送到奉天城门。告别前,张作霖命人拉过几辆大车,对将军夫人说:“夫人的东西都在车上,另外,作霖也备了一份薄礼,请夫人笑纳。”

果然,没过多久,盛京将军增祺正式将张作霖所部的250人编成了“新民府巡警前营马队”,任命张作霖为马队帮带,张景惠、张作相及汤玉麟,皆为各部哨长。

从现在开始,他们睡觉时,再也不用提心吊胆的不敢合眼。因为,他们总算当上了清军的正式军官,成为吃皇粮的朝廷公务员。

1905年,张作霖31岁。

日俄战争,终于在中国东北战场正式开打,软弱无能的清政府,竟然宣布中立,划辽河以东为战区,辽河以西为中立区。可真打起仗来,谁管你什么战区中立区,反正不是他们自己的国家,受损的也不是他们的百姓,于是,一会儿,俄国大鼻子过来强征粮草。一会儿,日本小鬼子前来刺探情报。

一时间,大片村庄变成废墟,无数百姓流离失所。

为了壮大各自的势力,俄国和日本一边搜刮百姓,一边都极力拉拢本地的胡子队伍、保险队,为其岀力,刺探情报。而张作霖这个刚刚转正的国家正规县武警队队长自然是两国拉拢的重点对象。

于是,今天俄国人的说客刚走,明日日本人又登门拜访,一时间新民府游击马队的营房,比过年都热闹。面对两国的拉拢,表面上,张作霖都以不敢违抗朝廷旨意为由,拒绝了。实际上,他却把宝压在俄国人身上,他认为老毛子人高马大,武器精良,在东北经营了这么久,一定能打败日本人。所以,他暗中接受俄国人贿赂的钱财和枪械,帮助俄国人搜集情报,甚至还派人阻击日本人的小股部队。

张作霖也知道不能把全部鸡蛋放在一个篮子,所以,他偶尔也会将一些无关紧要的情报卖给日本人,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张作霖自以为坐收渔翁之利,没有想到的是,最后小日本发挥出一根筋的武士道精神,越打越勇,竟然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这下,张作霖可惨了。

日本人眼里揉不下沙子,早就看出张作霖暗中帮助过俄国人。所以,战争刚结束,就寻了个机会,暗中将张作霖抓进日本军政署的私设牢房。

牢房里的墙壁溅满了鲜血,也不知多少冤魂死在这里。眼看自己的脑袋就要保不住的时候,转机却出现了。

时任日军参谋的田中义一认为张作霖的部队武装精良,可以为日军利用,就积极从中斡旋,最终使张作霖逃过一劫。

张作霖心怀感激,但是当日本人要求他签订誓约,“立誓援助日本军”时,张作霖又犹豫了。

看出他的犹豫,田中义一劝道:“张桑,听说你的人生追求是升官发财。既然要做官,那就做最大最大的官,既然要发财,那就要发最大最大的财。还有什么官,能大得过皇上?还有什么财,能大得过这锦绣江山?”

听到他的这句话,张作霖手中的笔都掉在了地上,做皇帝?那可是要灭九族的大罪!

田中义一看出他的恐惧与挣扎,继续诱惑道:“如今爱新觉罗氏已经没资格再坐金鸾殿了。慈禧老太后只懂得权术,早就跟不上时代了。别看她在紫禁城中耀武扬威,可在我们眼里,她连给你擦鞋都不配!此时何时?此地何地?现如今岂止是满洲混乱,实情是中华大地已无主。张桑,若你连这点儿野心都没有,凭什么让我们这些尊贵的人,为了你一条小命到处哀求?我们要营救的是未来的满洲主人,我们要保护的是未来中国的执政者。只有这个人,才能够把我们无数士兵的鲜血所带来的利益合法化,这就是我们寄望于你的原因,这也是你还活着的原因!”

当张作霖活着走出牢房时,回头看看军政署的大门,忽然间心中无尽的酸凉。

他是朝廷命官,是一支500人队伍的统领者。是这片大地合法的管理者。可是日本人,说抓就抓,想枪毙就枪毙。他是死是生,竟没个人过问一声。

他都这样,可想而知此时东三省的百姓,处境又是何等的艰危。

也许田中义一是对的,只有和日本人合作,他才有可能为自己,以及东三省的百姓,谋得一条活路。但他毕竟是中国人,却要给日本人卑躬屈膝,听他们调遣,这也让他感到了耻辱和无奈。

从日本人的军政署回去,张作霖消沉了许多日子。左思右想,也想不出摆脱或制伏日本人的办法。

这天他在营中,正百无聊赖的拂拭那支老套筒,忽有两人在营前下马。

当张作霖看清那两个人时,真是惊喜交加。因为来的这两个人,一个是曾在高坎救过他的马龙潭,另一个是在砬山子贾二秀才家里做炮头的孙烈臣。

当下张作霖急命摆酒,盛情款待两位哥哥,详问其所由来。

马龙潭道:“哥哥我自打高坎与你分手,就去了营口,在那里和一些同乡修筑铁路。时逢朝廷下旨募兵,我被推举为首领,带了几百人到奉天。由是被编成盖字军,哥哥忝为管带。”

孙烈臣则道:“兄弟,这次哥哥是携了贾二秀才的荐书,到你这里讨饭来了。来得唐突,只怕兄弟犯难。”

张作霖大喜过望,诚心实意地说:“孙大哥,你若肯来,我是求之不得。”

随后,他命人叫来张景惠、汤玉麟及张作相,诸人团团而坐,再令扈从持枪,四面防范,勿要闲杂人等,听到他们的说话。

马龙潭率先开口:“现今老毛子败走,日本人赢了这一场。朝廷仍然具有无可争议的话语权,但你也甭想撵走小日本。正所谓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这局势的变化,感受最深的莫过于江湖道。冯麟阁与金寿山这两绺,都由日本人举荐,正式转型成为官兵了。这可是辽西如日中天的绿林势力,此时纷纷转型,大小绺子都感受到莫名的惊恐,都在四处联络同道,希望能够接受招抚。唯一没有任何响动的,只有三界碑的杜立三。”

说起杜立三,那在辽西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杜立三本非良民,他的整个家族,都是绿林中人。

12岁那年,杜立三开始闯荡生涯。16岁时,族叔杜宝兴将其父杜宝增告发,不久父亲就被官府砍了头。杜立三的父亲去世后,杜宝兴又准备将杜立三的母亲卖掉。于是,少年杜立三率领同伙,将杜宝兴和其儿子抓至今台安县黄沙坨镇处决。报了杀父之仇后,年少的杜立三在绿林中就已小有名气。

而让杜立三更出名的是他接收同伙时的做法。其他胡子起局,就是个瞎凑人数,不管瘸瞎拐聋,来一个算一个。可杜立三却不然,凡意欲入伙者,都要经过杜立三的开枪试胆。被试者头顶鸡蛋一个,杜立三站在几十米开外,开枪射蛋,站得稳、不胆怯、不怕死者一律录用。但射中鸡蛋十之有九,这也不乏少数被命运作弄了的倒霉蛋儿。不过,这样的枪法在绿林中已经是凤毛麟角了。

杜立三势力庞大,但他刚烈的性格,注定他无法被招安。试想若是招安之后,只要稍有委屈,诸如营务处克扣银两,或是被其它营佐欺凌,又或被上司无端辱骂,其他胡子都会忍。但杜立三绝对不肯忍。他若肯忍,他就是不是杜立三了。而他一旦不肯忍,势必斩杀数十枚人头,再反水上山,届时引荐之人,还有重用他的官员,都要受到诛连。

张作霖幽幽叹息:“杜立三还能活多久,取决于朝廷派来的官员。如果来个混饭的,杜立三仍可以逍遥自在。但如果来个能干的,那就是杜立三的大限了。待他一死,这辽西势必又会迎来一场动荡。” bU8fGaIYH+O+C6kNitGVnidAIIozH4xFR222P2+vt/dadAlIhRZ0bYu+Ac81Uzf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