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32集
“打虎”行动,只求自保

1948年,杜月笙61岁。他的生命已经所剩无多,却迎来了此生最大的对手——蒋经国。

蒋经国是蒋介石的亲儿子和事业的继承人,这一年8月,蒋经国奉命来到上海,一到上海就立刻找来金融管理局前任局长李立侠。

李立侠听说蒋经国此行目的是要进行经济改革,想到现在上海混乱的局势,不由追问:“蒋先生,我们该怎么做?”

蒋经国斩钉截铁地回答:“我们需要找出大老虎,然后打败他!”

武松打虎,那是为民除害;眼前的“太子爷”,打的又是什么老虎?

看到李立侠满头雾水,蒋经国解释道:“我说的老虎,就是那些破坏国家经济的腐败分子。现在,上海的资本家掌握着大部分金融业,在国家危难、急需财政援助的时候,他们却投机倒把、囤积居奇,所以,我一定要让他们都亮亮相。”

眼见这位“太子爷”主意已定,李立侠顺从地说:“蒋先生的决心,我由衷地佩服,早就应该有个人出来,管教一下上海的这些资本家了。据我的判断,他们并不像有些人所恐惧的那样强大,内心虚弱才是他们的本相。哪怕稍微一点点打击,也会让他们立时暴露出来。”

李立群说完,两人相视一笑,显然对这次合作充满了信心,就在这时,忽然有人送来一封军统的密报,报告称,杜月笙欲将40万港币转移至香港。

这对蒋经国来说,显然是只大老虎。为了避免打草惊蛇,蒋经国立即命令李立侠,严密监视杜月笙父子。

这时的杜月笙,似乎已经预知到了危险,他召集了家里所有的人,准备宣布一件大事。

杜月笙家人口众多,除了早殁的大老婆沈月英外,还有三个老婆、八个儿子、三个女儿。至于他心爱的女人孟小冬,虽然还没有夫妻之名,却也被杜月笙叫到了面前。

眼见人到齐了,杜月笙掏出一串钥匙交给大儿子杜维藩,嘱咐道:“你去华格臬路的家,打开楼下那只保险箱,把里面的大洋全部拿过来。”

听到“大洋”两个字,杜家人的眼睛全都瞪得溜圆。家里到底有多少钱,这是困惑他们一生的问题,这一次可要见真章了,每个人心里都充满了期待。

许多人立即跟在杜维藩身后,跑跑颠颠去了华格臬路的家。打开保险箱,霎时间所有人的心都凉了。仔细清点,只有372块大洋。

如果让杜家人看看蒋经国手中的报表,相信他们一定会油然生出幸福感。在那张报表上,大数据挖掘显示,青岛人持有港币1000元,杭州人持有港币340元,开封人持有美钞7美元……相比之下,杜家的372块银圆绝对是个大数字。

大家带着这些银圆回家,聚集到杜月笙床边,继续听他说话。

杜月笙吩咐道:“你们大家听着,现在国家有困难,政府出台了《财政经济紧急处分令》,要求所有人把家里的黄金、珠宝、银圆、港币、美钞统统拿出来,换成国家刚刚发行的金圆券。你们每个人的私蓄也要拿出来,帮助国家渡过难关。”

1946年,国共“内战”爆发。国民党原本计划在3—6个月剿灭共产党,可这场仗持续了两年,共产党不仅没有被剿灭,国民党军队反而在战场上越来越被动。众所周知,打仗,那是世界上最“烧钱”的事情,为了筹集资金打“内战”,国民政府不得不向中央银行借钱。中央银行哪有那么多钱?只能不断增发货币,这就导致了恶性的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问题严重到什么程度?

美联社曾经发表一条电讯,对中国近年来的物价进行了一番比较:法币100元可买的物品,1937年为两头牛,1938年为一头牛,1941年为一头猪,1943年为一只鸡,1945年为一条鱼,1946年为一只鸡蛋,1947年则为1/3盒火柴。

对于杜家众人来说,大家都知道老蒋、小蒋父子正在加印金圆券,此时,强迫大家拿黄金珠宝来换,再糊涂的人,也知道这金圆券不值钱。

众人沉默不语,杜月笙只好再下猛药:我把丑话说在前面,中央既然出台了新令,就一定要雷厉风行。我们杜家树大招风,不知有多少人盯着你们,如果你们哪个隐瞒自己的私产,万一出了问题,我可不会管。”

杜月笙说完这番话,似乎用尽了全部的力气,虚弱地躺回床上。见他不再说什么,大家才心事重重地出了房间。面对杜月笙的嘱托,他们真的会去做吗?

两个小时以后,一份秘密报告摆在蒋经国的办公桌上,上书——

海上闻人杜月笙于家中召开秘密会议,言事不知。会后其长子杜维藩关掉维昌证券,潜逃北平;次子杜维屏密电宏兴公司,动意不明。

因为杜家事态还不明朗,蒋经国在看到这条密报后,决定暂时按兵不动,继续推行他的经济改革。

政府执行起新政法令来果然雷厉风行,只是效果很奇怪,有点让人打不起精神来。比如:北四川路星记理发店涉嫌哄抬理发价格,警车疾驶而来,当场将正在理发的老板如捉小鸡般扭上警车,留下满脸抹了肥皂沫的客人仰躺在店里目瞪口呆;

陆记文具店老板卖给小朋友的作业本,比规定的价格高了一点,小朋友愤然投诉,警车驶来,将文具店老板当场逮捕。

南市大兴字号百货店被两名女士投诉鞋子价格过高,店主栾仁荣以故意抬高物价罪被送上了法庭。

蒋经国浏览着当日呈报上来的经济案件,越看越窝火,因为理发店老板、文具店老板,还有砍价水平过高的百货店老板,这些严重违反新经济法令的案犯,怎么看都不像“老虎”,甚至连“老鼠”都算不上。

他左思右想,还是觉得必须拉只大“老虎”出来试试刀,不然的话,他蒋经国上海“打老虎”打的都是些无名之辈,这让人听了,辱没他的英名。

冲动之下,蒋经国做出一个让他终生后悔的决定,枪毙戚再玉。

这是币制改革以来蒋经国杀掉的第一只“老虎”,但是等戚再玉伏法的消息传来,蒋经国马上就醒悟到,他杀错人了。

其他案犯不好说,但戚再玉之死,是一起地地道道的冤案。

戚再玉,死年43岁,浙江嘉兴人氏。他少读军校,就职于北洋时代的海军,后弃职而走,投入北伐。抗战年间,奉戴笠之命,在上海建立秘密电台,旋即被日本人侦破,只身逃走,妻子被捉到日本宪兵司令部,酷刑折磨一日一夜,挂上刑架前满头青丝,解下来时已白发苍苍。戚再玉的两个儿子和家中的女佣也都遭到刑迫,被折磨得面目全非。

而戚再玉就在长三角一带活动,打游击,杀汉奸,建立情报网。戴笠评价他时,称其“厥功殊伟”。

戚再玉被捕,是因为他被指控收受了被蒋介石通缉的商人徐继庄的五亿法币,故意放走了徐继庄。而实际上,徐继庄是被军统头子毛人凤的妻子向影心放走的,但向影心企图栽赃陶一珊。

可是,陶一珊也非普通人物,向宣铁吾号啕大哭。哭完,宣铁吾就把戚再玉抓了起来。起初,戚再玉自认为手中握有毛人凤的手令,岂料被抓捕后手令神秘消失。戚再玉自知落入杀人罗网,只有坦然受死,不置一词辩解。

当我们说到陶一珊时,就知道蒋经国又要收到有关杜月笙的秘密报告了,因为这个陶一珊是杜月笙大儿子杜维藩的同学,就是他带着杜维藩离开上海,去北平游玩。

密报称,就在政府即将宣布实行限价,进行币制改革的当口,上海证券交易所第237号经纪人、杜月笙的儿子杜维屏所主持的宏兴公司突然改做多头为空头,抛出永纱股票3000万股,牟获暴利。

这条密报冲散了蒋经国对戚再玉的愧疚,他把所有专注力都放在杜家,因为在他看来,真正的“老虎”终于来了。

在蒋经国的推波助澜下,爆炸性的新闻瞬间传遍上海滩。所有人都知道蒋经国动真格的了,杜月笙的末日到来了。这个消息不仅轰动了上海,而且使整个中国都为之振奋,大家都对蒋经国的新政充满了希望。

蒋经国信心爆棚,趁热打铁,立审杜维屏。

中华民国币制改革第一案,由庭长梅尔和、审判长沈泉保、推事方祥海主持。未到开庭时间,法院门里门外早都挤满了人。所有人的目光都注视着一个被法警带上来的身穿灰色派力司长衫、黑色便鞋、白色丝袜的年轻人。

这就是杜家的二少爷杜维屏,之所以要公审他,就是要让天下人看看杜月笙及其家族是如何把上海人拖入苦难深渊的。

审判开始,当法官对杜维屏进行询问时,他一直抵赖不认,死不承认自己有过抛售股票的行为,因为他心里清楚,父亲杜月笙是不会见死不救的。

果不其然,审判过程最终还是沦为了一种走过场的“面子工程”,法官当庭宣布,诉杜维屏获取机密,投机牟利,破坏金融一案,因查无实据,现予当庭释放。此案至此了结。

所有上海人都知道,该案结果如此“戏剧”,无疑是大亨杜月笙在暗中一手操纵,正应了江湖上的一句话,叫做“上海滩没有杜月笙办不成的事!”。但是经此一事,杜月笙与蒋介石之间有了无法愈合的缝隙。

面对这样的结果,蒋经国陷入深深的迷茫中,杀戚再玉是冤案,抓杜维屏是错案,他所寻找的“大老虎”,究竟在哪里?

尽管不愿意,他也不得不承认,无用的旧式政治经济学币制改革彻底失败,南京有人因为买不到油,砸碎油瓶以玻璃片自杀;上海发生草纸恐慌,被迫实行限购,每人限购三张。结果,不需要草纸的人被迫卷入抢购大战,导致需要草纸的经期妇女无草纸可用。水上警察断炊,买不到米,被迫食用山芋。人们疯狂地抢购所有物品,维持秩序的警察手忙脚乱,枪械走火打死一名抢肉妇女。无锡经济退回原始社会,实行以物易物。乞丐的社会地位上升,推着一车车的钞票到处叫卖。

这就是当时中国的一派世界末日景象。

前几日还称颂蒋经国敢“打老虎”的上海媒体,如今齐齐转向,要求蒋经国还给大家一个上海。蒋经国来上海之前,虽然人们牢骚满腹、怨气冲天,但好歹有米吃,有衣穿,有草纸用。可是,蒋经国只用了一招金圆券,瞬间就将这一切变没了。

蒋经国有心重新来过,但是遥远地带,炮声隆隆。

1948年11月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破保定,入徐州。国共双方120万大军麇集,战于徐蚌。这场战役规模庞大,战况复杂,参战兵力之多历史罕见,最重要的是,国民党的主要精锐势力在这场战争中被剿灭,收编,称霸中国的梦想也就此破灭。 +R9iWnENdWECQGABVQ7GslhaqyxLKeaYLSGk6yzOmS3EBJ82t4Ro8geDbnxWujI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