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29集
政见相左,骨肉相残

1943年,56岁的杜月笙回到重庆,一个新的麻烦在等着他:西北寒冷,连年战事,无论是士兵还是百姓都光着脚板,于寒风中瑟瑟颤抖。杜月笙的任务,是在绝无办法的现实中想办法给大家弄棉衣。

为什么说购买棉衣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因为自打抗日战争开始,生产停滞,战略物资的争夺成为双方战场上的重中之重。在日占区,日本兵疯狂掠夺,但凡一口锅、一片铁、一条布,都在征收之列。

之前张啸林被杀,就是因为他犯了军战大忌,替日本人囤积战略物资。这是一条死线,纵然有戴笠的免死令在身也没用,只要跨过这条线,杀掉没商量。

那杜月笙有什么办法呢?

他想来想去,决定向日本人购买棉衣。

对于杜月笙的建议,蒋介石的答复是:只允许用钞票买。你需要多少钞票,我这里开动印钞机给你印。以物易物,就是资敌。

可是,日本人也不傻,现在战略物资比黄金还短缺,怎么可能同意换取临时加印出来的钞票纸?

所以说,只要日本人不是脑袋有问题,这个想法就是痴人说梦。

事实上,徐采丞最初提出来这个想法时,杜月笙也认为毫无可行性。但是徐采丞却坚持认为此事可以办到,只不过需要再加点儿筹码。

杜月笙问:“什么筹码?”

徐采丞道:“你。”

杜月笙确实是日本人极度渴望的力量,当时上海的三大日本特务机关梅、兰、竹都感觉战争再这么拖下去,日本非死不可,必须谋求与蒋介石和谈,然后利用中国的战略资源,以待来日之转圜。而要想与蒋氏和谈,必期望于“中国的头山满”——杜月笙!

所以,日本的三大特务机关都绞尽脑汁想和杜月笙拉上关系。如果徐采丞以此为诱饵,再利用三大机关钩心斗角的内部矛盾,此事八成有戏。

杜月笙考虑再三,同意了徐采丞的提议。徐采丞立即行动起来,周旋于三大特务机关之间,每天吃吃喝喝、连蒙带唬,终于诱得竹机关怕另外两家占了功,抢先答应了徐采丞。

竹机关决定,这一次皇军先吃点亏,出售9000件棉纱给杜月笙。当然,他们也预料到,杜月笙会把这些棉纱卖给中国军方,让中国士兵穿得暖暖的,杀日本兵更有劲。可这跟自己有啥关系?只要自己能和杜月笙拉上关系,建立功勋,日本兵全死光也不要紧。

这9000件棉纱是分两批运出的,第1次先运出了6000件,从上海出发,由荷枪实弹的日本军队护送,经铁路运至商丘。交货的地点设置在安徽和河南两省的交界处,西北是国统区,东南是沦陷区,再往前就是一望无际,光秃秃的荒原。

杜月笙派杨管北接货,途中要经过延绵百里的三不管地带,这里土匪出没,伪军窥视,散兵游勇捣乱,只要有商队经过,就会被洗劫一空。

这么多的棉纱显然就是唐僧肉,谁都想咬一口。杜月笙明白,在这种没有正规军的地方,只有帮会势力才能解决问题,所以他就敦请洪门首领明德出马护送,才使这批棉纱顺利通过,安全运到西北。

第二批3000件棉纱的运送,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因为豫中会战,日军已经攻陷洛阳,原来的路线不能用了。

杜月笙经过多方疏通,决定经由浙江淳安将棉纱运至内地,为此他特意派出恒社排名前十的朱品山,让他去上海接货。

淳安位于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是杜月笙的朋友,他本以为这一趟可以万无一失,没想到却一再遇到国军官员的阻拦。

棉纱在上海装船后,顺流而上,到达大源站时,被守站的国军拦了下来,朱品三掏了6000元的“好处费”,才得以过关。结果没行驶多久,到了陈家埠的时候,又被国军拦了下来,一样讨要好处费。为了息事宁人,朱品三再次塞了钱。等到行至杨浦口的时候,朱品三遇见了一个熟人,本以为可以顺利通行,没想到对方见财起义,不仅要货,甚至还想要朱品三的命。

这一次朱品三可没有客气,来了个霸王硬上弓,带着手下人用枪硬闯了过去。

好不容易过关斩将,船队开到场口镇,本以为胜利的曙光就在前方,没想到。顾祝同手下的一位主任,又要索取20%的买路钱。

20%是个什么概念?当时战略物资奇缺,已经炒成天价。朱品三押送的这批货,价值百亿法币,杜月笙抽光了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农民银行四家大行的所有现金才完成这笔交易。俞主任张口就要20%,那就是20个亿。

朱品三不肯答应,结果连船带货全部扣留。最终还是杜月笙动用关系,给了当地国军一些好处,船队才被放行。

到此,朱品三出重庆,跨过年关,行程过万,历时165天,被国军数次敲竹杠,这才终于完成任务。

杜月笙在重庆闻知,立即举行酒会,与戴笠愉快畅饮。正饮时,却又收到一封朱品三火速发来的急电——徐子为被淳安旧溪岭绑了肉票。

杜月笙差点把手中的杯子扔掉。徐子为是杜月笙的好兄弟,竟然有人敢绑他的票。吃惊之下,杜月笙回顾自己的人脉,认识的人无以计数,却找不出一个能和淳安旧溪岭绑匪拉上关系的。

没有办法,杜月笙只好按照绑匪说的,花费了700万法币,将徐子为赎了出来。

这是杜月笙一生中支付的最大一票赎金。如果杜月笙认真思考一下这件事情的意义,就会悲哀地意识到:

他老了,过气了。江湖道上,新崛起的年轻势力已经不买他的账了,许多年轻人甚至连他是谁都不知道。

可惜,他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危机,还在雄心壮志地追求人生理想。

1945年6月25日,58岁的杜月笙带着15名恒社精英、2名军统官员,取路东南。目的是接应盟军登陆,配合国军反攻。

简单的说,日本已经被拖残,玩不动了,接下来轮到中国人发飙了。

杜月笙一行抵达贵阳机场后,只见三名金发碧眼的美国人迎上来打招呼,为首的人是中美合作所主任梅乐斯。众人立即登机,当飞机飞过衡阳时,所有人的心都提了起来。因为衡阳为日军所占,每次有飞机经过,日本人就以高射炮射击。飞机躲避炮火,就要爬高。而大家知道,有一次杜月笙自重庆飞香港,遭遇日军炮火拦截,飞机不得已爬高,结果把杜月笙憋出了哮喘病。所以这次过衡阳,大家生怕杜月笙有个好歹。

幸运的是,衡阳城中的日军悄无声息,宛如死绝一般,根本没有炮击。

待飞机抵达长汀降落,杜月笙和戴笠,陆京士汇合后,众人改乘汽车,一路颠簸不休,于1945年7月11日抵达建阳。

战区司令官顾祝同热情招待了他们,席间,杜月笙问起战事进展。

顾祝同哈哈大笑道:“杜先生,现在形势一片大好。美军在太平洋的反攻进展顺利,日本的海军、空军差不多灰飞烟灭。盟军对日本本土已经连续轰炸了八个月之久。现在,日本列岛被炸得满目疮痍、满地残尸。目前,日本本土与中国及南洋的各地驻军的联系已被切断,相信很快就能听到胜利的消息。”

杜月笙听了,非但没有兴奋的意思,脸色反而凝重起来。

饭局结束出来,陆京士低声问:“老师,日本要完蛋了,你怎么反倒高兴不起来呢?”

杜月笙惨笑道:“依我看,事情未必乐观。我现在最担忧的,就是大家力不从心,把握不住目前的局面。”

杜月笙一语成谶,抗战胜利近在眼前,发展过快的时局让国民党人失去把握,陷入疯狂的迷乱中,徒留万世悲哀。

1945年7月15日,戴笠、杜月笙与梅乐斯抵达淳安。

杜月笙住进了西庙,在这个地方开始联络当年青帮的老人,为收复上海做准备工作。

同年8月5日,吴绍澍率他的几名亲信来见杜月笙。这是师徒二人最后的握手,丰盛的礼品加上态度谦虚有加,着实让人挑不出弊端来。但年迈的杜月笙已经预感到,此后他们将桥归桥、路归路,以血相搏,除死无休。

杜月笙无力承受这残酷的现实,吴绍澍走后,他独自垂泪良久,回首自己这一生,感觉那么失败,那么无能为力。当年率“小八股党”崛起于上海滩头,杀伐无算的杜月笙,已经湮没于时代狂潮中,化为残沫。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从这一天开始,他已经成为历史,再也追不上时代的脚步了。

时间继续流逝,到了1945年8月15日,突然一个爆炸性的消息传来:日本裕仁天皇发布投降书。

消息一出,戴笠和杜月笙两家的部下混合编组而成的忠义救国军,从郊区火速向上海抢滩。

此时,上海城中有日本的正规军队15万人以上,伪军数量超过90万人,共有100多万人。如此庞大的败军之旅,价值至巨的银行现金、敌伪物资,如何顺利接收,是个难以想象的复杂问题。

但再怎么复杂,也得接收。于是,杜月笙和陆京士兵分两路,他带着顾嘉棠、叶焯山、朱品三等七人浩浩荡荡地取路杭州。不料刚到钱塘江大桥,斜刺里突然蹿出一群日本兵,手持寒光凛凛的刺刀,对准了他们。

当时大家就傻眼了:日本人不是投降了吗,怎么还在这里耀武扬威?

正不知所措,后面来了位日本军官,上前连连鞠躬:“几位太君大大的好,我们的大大的投降。但是接收我们的人,没有的干活,所以钱塘江大桥的防务,继续进行的干活。太君们生气的不要,我护送过桥的干活。”

于是,日本军官率部下恭送杜月笙一行过桥。但杜月笙感觉说不出的别扭,像是被日本人俘虏押送一样。

过了桥,只见前方走来一人,月白绸衫,宽松黑裤,长着一张以前在噩梦中出现过无数次的胖脸,说道:“哈哈,月笙兄别来无恙,我代表浙江人民欢迎你。”

来者竟是“76号”的丁默邨。

丁默邨,汪伪政权任命的浙江省主席。但重庆当局默认他是战斗在敌人心脏的自己人,这是他用保护了许多重庆特工生命换来的交易。

在大汉奸的护送下,杜月笙一行人重返上海,但熙熙攘攘的北站,竟不见一个欢迎之人,冷冷清清中,唯见一张张触目惊心的传单贴得到处都是。

“打倒恶势力!”“打倒杜月笙!”“杜月笙是恶势力的代表!”

笔墨未干,字字透骨。那刺骨的森寒令杜月笙如同浸入冰水,全身颤抖起来。然而,当他知道这幕后的操纵者时,更是情不自禁留下辛酸的眼泪。

因为要打倒他的人就是他最能干的弟子,如今已经叛离恒社,被国民政府任命为上海市副市长的吴绍澍。 BeEvp6ta8pj1/nu91VfP0RQxozVlqjkAOrATmtADbCxqXABjUfvF19eAZpck0PJ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