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洪永宏:陈嘉庚筹办厦门大学

陈嘉庚,1874年出生在福建省同安县集美社。17岁时出洋到新加坡,经多年艰苦奋斗,创下百万家业。他“久客南洋,志怀祖国,希图报效,已非一日”。但其时清廷腐败,列强侵凌,金瓯残缺,民不聊生。陈嘉庚对此疾首痛心。1909年,他经挚友林义顺介绍,拜识了孙中山,更加倾心革命。越年即加入中国同盟会,并被推举为新加坡中华总商会协理及华族新学——道南学堂的总理,跻身于华族社会上层。

武昌起义后,民国成立,更激起陈嘉庚满腔爱国热忱,他认定“教育为立国之本”,便于1912年亲自回乡创办了集美小学。随后陆续在集美开办师范、中学、商科、农林、水产等校,在新加坡支持爱同学校,赞助崇福女校,倡办华侨中学。竭力推进家乡福建及新加坡华族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冀对振兴中华有所裨益。

1919年爆发的五四爱国运动,激荡着炎黄子孙的心。陈嘉庚在“科学与民主”精神的影响下,毅然将新加坡数百万家业交给胞弟陈敬贤经管,自己回到祖国,着手筹办厦门大学。

当时,中国的高等教育还很落后,全国的大学仅有十来所,高等教育的重要性,尚未被国人所共识。陈嘉庚高瞻远瞩,他在1919年7月发布的《筹办福建厦门大学附设高等师范学校通告》中指出:“专制之积弊未除,共和之建设未备,国民之教育未遍,地方之实业未兴,此四者欲望其各臻完善,非有高等教育专门知识,不足以躐等而达。”

因此,他“不揣冒昧,拟倡办大学校并附设高等师范于厦门”,并以独具的慧眼,选中了被废弃的演武场作为厦门大学校址。

为了推进各项筹办工作,陈嘉庚于7月13日假厦门浮屿陈氏宗祠举行特别大会,当场宣布自己认捐开办费100万元,经常费300万元,总共洋银400万元。随后于1920年春拟聘来闽督导粤军的汪精卫为厦大校长。

9787520505802_0-Part03-1.jpg

陈嘉庚

9787520505802_0-Part03-2.jpg

厦门大学

1920年8月,陈嘉庚向省府申拨演武场为厦大校址的呈文获准,但汪精卫却因政务繁忙,来函婉辞。陈嘉庚于是奔赴上海,新聘全国教育界名流蔡元培、黄炎培、余日章、郭秉文、李登辉、胡敦复、邓萃英以及黄琬、叶渊为筹备员,于10月间召开第一次筹备委员会,推举筹备员、教育部参事邓萃英为厦大首任校长。接着,筹办中的厦大决定先设师范、商学二部。师范部之下分文、理两科;学制预科二年,本科四年。聘请留日学者郑贞文为教务主任,何公敢为总务主任,聘请留美化学博士刘树杞任大学秘书兼理科教授,留美经济学硕士陈灿为商科主任兼经济学教授,留美教育学硕士林淑敏为文科教授,留美、留法学者周辨明为外国语文教授。此外,还聘刘宜风、黄贤明、朱隐青、顾寿白、郑天挺、周予同、张哲农、章于天等先生为教职员,建立起教学与行政机构。校舍在演武场校舍未建成之前,借用集美学校即温楼先行开学。校训初定为“自强不息”,后改为“止于至善”。校歌由郑贞文写出歌词,邀请著名音乐家赵元任谱曲。招生问题决定先招预科生,经对报考学生进行考试,共录取112人,其中商学部28人,师范部84人。

1921年4月6日,私立厦门大学假集美学校举行开校式,中国第一所由海外华侨创办的大学即日宣告诞生。

由于种种原因,厦大开学不到一个月,首任校长邓萃英提出辞职,陈嘉庚当即照准,并电邀新加坡挚友林文庆博士继任校长。数日后,正值“五九”国耻纪念日,为使师生们不忘国耻,发愤为国,陈嘉庚率领全校师生从集美来到演武场,为第一批校舍的开工奠基。1922年2月,最东端的一座校舍首先竣工,定名为“映雪楼”,教职员及学生,即由集美迁入新校舍。年底,集美、群贤、同安、囊萤等楼相继建成。自此,爱国华侨为振兴中华而创办的厦门大学,便屹立在这演武场上。

《演武场上的高等学府:厦门大学》 PbUZy1lsWr2KI2iaVVAi5inb6bQaWyy7cskwJaVdcSO9LRaDRCgOILHN/U6+Z2+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