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人骥(1878—1947),字选闲,号蒜园,出生于台湾安平县。甲午战争后台湾被日本占领,王人骥不愿做亡国奴,毅然放弃了台湾庞大的家业,举家内渡,定居厦门。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参加考试中举。当时新学流行,王人骥赴日本学习法政,毕业后回国受到光绪皇帝的接见,并被任命为法部会计司主事,授中宪大夫,后晋升为员外郎。不久以父母年高告假返厦。受兴泉永道台刘庆汾之聘协助新政。1906年清政府废科举之后,王人骥积极参与了厦门中学堂的创办并任学董,校址在玉屏书院(今厦门五中)。厦门中学堂的成立,开创了在厦门由中国人创办新制学校的先河。1912年厦门中学堂改名为厦门恩明中学,王人骥任校长六年。他大力改革教学制度和教材,除古文、经学、史地、数学等主科外,还增设国语、英语、音乐、体育等课程,体现了德、智、体三位同行的教育风格。此后,他与王敬济、王义芳等人合作创办了厦门和安小学,校址在大中路和安祠,并亲自担任校长。
王人骥除致力于厦门地方教育事业外,还热心于市政建设和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1919年厦门成立审议市政规划和筹措资金的市政会,王人骥任会董。1931年厦门成立“文献委员会”,他受聘任该委员会委员,为《厦门市志》资料的征集、编纂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王人骥故居位于中华街区的石壁街10号,是王人骥回到厦门后购置的。故居是一座两落两护厝的砖石木结构传统闽南民居建筑,坐东向西,原占地面积600平方米,现存仅占地面积440平方米,建筑面积224平方米。这座建筑与众不同之处是它的正门开在北方,即建筑物的右侧,而不是通常的正前方。因此进入大门,房屋的廊庑部分就成了门厅。而房屋的正前方则是一道斜墙,墙内原建有一道四扇格扇门的假门,今已不存。
庭院约有100平方米,种了不少树木花草。较大的是两棵杨桃树,长得有6米多高,结满了果实。庭院的北侧有两间小屋,因重新翻建,已看不出原有的风貌。南侧是一间原被称为“花厅”的房屋,是用来接待客人的场所。原是一座非常漂亮的建筑,门由六扇格扇门组成,雕有各种精美的纹饰,还安上了雕花的进口玻璃。李禧、陈桂琛、周殿薰、苏眇公住处离此不远,当年常来此与王人骥谈书论画,切磋学问,是这家的常客。
庭院的东侧是这座建筑物的主体部分。天井比庭院高一个台阶,两边是在闽南被称作“榉头”的两间小屋。左侧一间依然保存原样,马鞍脊屋顶,墙的下部用红砖砌成,上部则是板墙。右侧“榉头”连着门厅,已改成砖混结构。天井再上一级台阶就是被称为“慎余堂”的正厅。“慎余堂”匾今仍存,三字为阴刻楷书,字迹仍很清晰,没有款识,已不再悬挂在厅内,而是被后代小心地收藏起来。正厅的门上原有“文魁”匾,今已不存。厅内原悬挂着“民国□年大总统题”的“孝德永彰”书法镜片,是当时的大总统褒奖王人骥之父王舜中所题。此外,原有一张圣旨,是王人骥从日本回国后光绪皇帝所赐。
慎余堂匾额
厅内基本保留原样,正面墙上是供桌。原厅两侧墙上悬挂着名人字画:有中国创建第一家博物馆“南通博物苑”的张謇赠送的书法对联;厦门地方名家庄俊元书法和四张宋画等书画作品。此外,王人骥作为当时厦门著名的收藏家,家中的收藏也有部分摆放在厅里,如后代尚能记得的有一对很大的红珊瑚、铜观音像等,两侧书画下各摆放的四张红木椅至今仍然完好。厅两侧各有两间厢房,原先住着王人骥的两个儿子。厅后是一个天井,左侧则是一幢两层的楼房,是王人骥儿子结婚时所建,外观已有所改变,但仍保存着原来的双坡布瓦屋顶。
从前面的庭院和正厅前的走廊都有通向护厝的门,庭院那道门被做成漂亮的花瓶式门。护厝的天井里一棵莲雾树,与庭院的杨桃树一般高,长得十分茂盛。王人骥夫妇当年就住在护厝的其中两间。护厝今已十分破落,但在其中的两扇窗上,可以看到用水泥做成蕉叶状装饰,上刻有“藏修”和“难得糊涂”的字样。后排护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后代出卖后拆除,建成了楼房。
在这座建筑物内,还曾十分隆重地迎娶了林祖密、钟广文、黄廷元的女儿。她们分别嫁给了王人骥的侄儿和两个儿子。
《厦门名人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