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位于塘边社208号,建于民国四年。现存的红楼占地1000多平方米,为西式洋楼构造,但装潢雕饰又带有闽南地方特色,民间亦称之为“番仔楼”。建造者为前清人林在华,现由其后人掌管。
清朝年间,塘边村依托着邻近港口的方便,村民们纷纷怀揣着到南洋创建家业的梦想扬帆出海。到了清朝末年,国内常遭列强侵夺,再加上年成不好,而在这时,前期下南洋者却多有所成就,汇资回乡建房买地,因此,更激发了村民下南洋的意愿。只读过几年私塾的林在华就在这时候和一些同族的兄弟约好,定好船期准备一起出发。在准备出发时,林在华突发眼疾,无法出行,不料却因祸得福,其他乘船出发的人,船行到海中时,因为有人在船上抽烟,致使那艘船意外失火,同伴中有个人裹住棉被,冲出失火的船跳入海中,被其他要回唐山的船只救起。回来之后,把这一历险告知了林在华,林在华逃过此劫,但并没有因此退缩,他仍然下定决心,在眼疾治好之后,还是要前往南洋闯荡一番,临出发时发愿:“临难不死,他日起大厝。”
到南洋之后,贫苦出身的林在华,非常勤奋,开始时,在橡胶园当一名工人,后来当局允许华人自己开荒种植橡胶,农民出身的他,种植起橡胶来得心应手,终于有了自己的第一桶金,后来他又兼做其他生意。林静灿先生向我们介绍到,林在华的生平十分传奇,除了大难不死之外,还有一次的意外收获一直让乡亲们津津乐道。
在当时,林在华做生意,经营一些当地的土特产,如塘边的红糖。有一次,他在与外国人谈生意的过程中,双方正胶着于红糖的收购价,此时,林在华突然觉得腹痛难忍,于是赶忙直奔厕所,这一突发举动让外国商人顿时不知所措,误以为是林在华不满意他们提出的价格,准备放弃这笔贸易,于是情急之下立刻与他的手下达成协议,同意了他提出的价格。等林在华从厕所回来时,才得知生意已谈成,用他自己后来对亲朋说的话说就是“大赚一笔”,听到这个故事我们都忍俊不禁,没想到屋主的运气这样好,不仅大难不死,还有飞来横财,十几年的奋斗,林在华有了成果,他把积攒的财富带回家乡,建起了这栋洋楼。
我们刚踏进门,就看到了门庭上这块巨大的“急公好义”匾额,据同行的林静灿先生介绍,这块匾额是民国初年的官府颁发的,记载着林在华急公好义的事迹,并授予了他一个荣誉性的官职,这块匾额颁发的时间是民国四年。
据了解,在清朝的时候,对一些乐善好施的人士,清廷也会赏给官衔,这也许是中国历史上的一种习惯。史书记载“秦得天下,始令民纳粟,赐以爵”,自此后汉朝以下唐、宋、元、明都有捐纳,到清朝捐纳成为制度,但是这样买来的官衔只有官职没有官权,即有名无权。尽管只是一种荣誉称号,但还是得到人们的赏识。林在华到南洋创业后衣锦还乡,虽然那时已经改朝换代,但民国初年的政府对于他对公益事业的贡献,也沿用了清朝的褒奖方式,没想到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历史印记,就在这栋楼里保留下来了,在今天看来,不仅有趣,更有一种引证历史的意义。
在“急公好义”匾的下方,还有一块牌匾上书“珠光剑气”,据说,是由林在华本人题写的,四个字写得大气磅礴,看来农民出身的林在华,在到南洋之后不仅财富上有了成就,文化上也进步了不少,字里行间看得出主人豪放的性情。
这座红楼在建筑手法上有不少亮点,但尤为值得一提的是,红楼的进门处建了一栋枪楼,枪楼不高,只有两层,但作用却不小。据村里的老人说,当时红楼的前边都是田野或矮房,登上两层高的枪楼就可眺望周边一切,它的功能主要就是防止土匪前来抢掠,同时,它也作为本村的更楼,夜晚的时候,这座楼通过一种敲击声来告诉人们大约的时辰。红楼的红砖柱可谓别具匠心,因为柱子是圆形的,而一般的砖是平面的,要砌成圆形不太可能,因此,林在华在建楼时,特地专门烧造了砌造网柱的弧形砖。经过近百年风雨,我们看到数十根的顶檐圆柱仍非常完好,而这种均由特制的弧形雁字红砖砌成的圆柱,在其他古建中也是极其少见的。
《林在华的“珠光剑气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