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郑高菽、郑轰轰:灌口名刹凤山祖庙

凤山祖庙位于灌口老街北侧的凤山上,为前后二进挑山琉璃瓦顶结构。因建于凤山斜坡,殿前堆高找平,形成高约一米的长方形基座,后殿亦同此。入殿便须沿两旁踏阶拾级而升,中间形成类似陛的形制。前后殿通面宽21米,总进深27米,总建筑面积共约567平方米,中间隔以宽敞的井式天庭。左右庑廊长约2丈余,宽7尺。庙前广场榕伞高张,临风舒展,两侧矗立着美轮美奂的日月亭,古朴而庄重,雍容华贵而不失典雅。

由集灌路而来,步过分路口的牌坊(山门),左拐上坡便进入庙门。门前廊下是两道八级的石砌台阶,左右的石人石马雕塑精湛,气势雄浑,是仿明清时的作品。庙门与前殿为一体,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长约5丈宽约2丈),面积100余平方米,为石木结构大硬山式。辟有中门与两边门,前檐为花岗岩石柱托起,中二柱为雕龙柱,边二为勒线圆柱,均为八角墩形辉绿岩柱础。门楹门额也均采用泉州白石材,用料考究。中门旁的青石狮及边门旁的青石门鼓上,皆镌有浮雕纹饰,造型洗练精美。屋顶中脊、规带及檐角悬鱼处,以剪粘法塑造出故事人物、翎毛花草,与飞檐翘角上的腾龙翔凤映衬着碧绿的琉璃瓦,更显杂彩纷呈,美不胜收。

值得一提的,是前殿正面墙上镶嵌着大小不一的浮雕,皆工艺精致,镂雕细腻,计20幅。其中尤以中门边的青石花窗别具特色,显系明末清初的工艺,自有一种古朴的风格。此花窗并列于中门左右,上下各二堵,为方形石刻浮雕,借由透雕螭纹联结。窗中图案描绘了李冰父子应蜀中耆老恳请斩蛟建堰,造福蜀郡人民的故事,正面突出了所奉神祇的丰功伟绩。从而点明了灌口凤山祖庙与四川灌江口“二王庙”的渊源,恰如画龙点睛。他如“蟾宫折桂,独占鳌头”,“王母乘鸾,麻姑献寿”以及骏马奔鹿、花卉翎毛、腾龙舞凤等吉祥雕塑图案,均场景真切,人物如生,为古代闽南石雕的精品,折射出明清时期的雕塑艺术水平。

前后殿之间的方形石埕天井,主要起采光和泄水的作用,简洁明快,中间及两边的廊庑有台阶直上后殿即大殿。后殿为光绪己亥年由印尼华侨黄志信捐银元7000元重修,民国十八年缅甸仰光华侨公会又捐资续修。这里还有一段尘封的故事。

据传厦门小刀会起义失败后,身为财粮官的黄志信与数十位战士夺得一艘大海船突围,在茫茫的南海上漂泊。多日的风颠浪簸,失败的苦闷与前途的渺茫使他们心灰意懒,求生的意志全消。忽一日黄志信取出船上供奉大使公神坛上的一根信香,征询众人道:我点燃这炷香插到炸药堆上,若天欲灭我们,大家同归于尽!若大使公保佑,我们寻个岛屿上岸谋生如何?众人哄然允诺。黄志信便点燃信香,香火在海风中迅疾延燃。眼看燃近炸药,大家未免心惊胆战,下意识地祈祷着真君庇佑。也许他们真的感动了神明,突然乌云聚顶、暴雨骤降,顿时淋灭了香火。众人这才松了一口气,又升起了求生的欲望。他们历尽艰辛,终于在印尼上岸,渔猎维生、垦殖拓荒,安家立业。并将大使公的雕像郑重地供奉起来晨昏膜拜,朝夕顶礼。黄志信凭借自己的奋斗,也成了当地的首富。饮水思源,他出巨资重修了凤山祖庙。

由于两次重修的巨资都来自南洋,大殿的建筑形制便处处带有洋气。屋架过梁与连续梁是钢筋混凝土整体浇注,坚固异常;琉璃瓦檐头的瓦当,铸印的是洋狮头图像。殿中的二十四立柱,除了明间的一对云龙透雕石柱显系旧制外,余皆为钢筋水泥圆柱;柱础虽沿用旧制,或墩或鼓,但柱上的楹联则兼用油漆刷书。屋顶的装饰、藻井的花篮飞凤均为仿木结构,纹饰华丽。翘脊悬鱼等均用水泥预制剪粘而成,美观大方且肃穆典丽,俨然就是古建筑的模式。大殿空畅,整体简洁明净,并无一般殿宇的阴森和压抑感,足见规划时已具一定的超前思维。大殿后墙并列五龛,左边奉祀妈祖娘娘与注生娘娘,右边供奉关圣与阎王,中龛主祀三尊大使公,即俗称三太子的大使、二使、三使公的尊神。左殿角附有配祀的白犬塑像小龛,神桌上供有巨型的仿螺壳香炉,都具有特殊的内涵。

《灌口名刹凤山祖庙》 TJ54qfGYlcSjg6g+BZ2LxKzmbaJlQyTLMt08cch8qemT+brVVS32PtdW9X9Zral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