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在昆明成立的西南联合大学,是由北大、清华、南开三大学联合组成的。“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三校校长计议,经当时教育部允准,筹组长沙临时大学,于11月1日开始正式上课。但甫及二月,又因南京失守,武汉告急,长沙震动,学校决定迁到昆明。
西南联合大学老校门
联大的这次大迁徙,引起了世界舆论的注意,称之为中国文化的大迁移,在中国教育史上是罕有的。这因北大、清华、南开是中国著名的大学,历史悠久,专家学者很多,而且在国际上都有一定的名望。西南联大开始时有教师350多人,教授副教授就有160人,人才之众,盖过抗战时期其他大学。学校初至昆明时,是四个学院,十七个学系,1938年秋增设师范学院后,成为五院二十六个学系。后又开办三个专修科,一个先修班,五个研究所(下设十七个学部),学校的设置,也是国内其他大学所不及的。学生从初来时的1000多人,发展至5000多人。因校舍难以容纳,不少学生在大西门内外的凤翥街、龙翔街、文林街一带租房就学。教师的住所,更遍布昆明城乡各处。这对昆明的影响,潜移默化,亦很不小。
西南联大初来时,《云南日报》即发表《谨献给联合大学》的社论,希望“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北大、清华、南开三个大学的学生们,到云南后,继续‘五四’的奋斗精神,为云南学生树一个榜样,使抗战期间的新文化运动,迅速开展到一个新阶段,使沉寂荒芜的云南文化界,也显出一点活跃的空气,直接或间接地对抗战做出贡献”。当时昆明的几家大报,也纷纷请联大教师撰稿,以“来论”“代论”“专论”发表,报纸副刊及杂志,也常有联大教师的文章,而这些文章,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学、教育、文艺及学术研究专题和时评,是相当引人注目的。正如1939年2月《云南日报》上署名文章《文化阵地——云南》所说,由于西南联大等文化单位迁滇,“一时南天古城,蔚为文化阵地”。
西南联大有民主科学的精神,独具的风格。它不但为坚持抗战,共赴国难,在艰苦环境中挺立维持学校局面,而且为祖国文化科学的发展,提倡民主精神,推行学术自由,实行教授治校;始终不移地团结着全国不少知名的学者专家;而这些学者专家也把自己当作学校的一分子,勤学勤业、同甘共苦、以校为家。所以,联大虽是三校合成,但能做到同不妨异,异不害同,互相交辉,相得益彰。为了学术研究,三校都设有研究所,发挥其所长,但又互相配合,相互支援,形成整体。联大对学生的要求是严格的,筛选也很认真。为使学生学得扎实,学校规定,教授一年内要开两门课程,有必修的基础课,有选修的专题课。联大教授工作虽然繁重,但精神与思想上,比过去更为焕发。
《西南联合大学与云南文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