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牌坊位于正义路中段,今威远街、光华街口交汇处。此坊始建于明代,至清乾隆年间重修。坊为三空,高二丈余,原坊额题为“怀柔六诏”(南面),“平定百蛮”(北面)。清道光八年(1828)布政使王楚堂重修三牌坊时,将坊额改题为“天开云瑞”(南面),“地靖坤维”(北面)。并请当时著名的书法家呈贡人孙铸书写,为八个红底金字。故又称“天开云瑞”坊。“天开”一词,据说是出自宋大理国时期段智祥年号。“云瑞”则象征吉祥,王楚堂改题坊额“天开云瑞”“地靖坤维”,意在歌颂清朝国泰民安,吉祥安静。
三牌坊系当时人们对“天开云瑞”坊的俗称。据说,从当时南门外的金马坊、碧鸡坊、忠爱坊数起,到此,正好是第三,所以叫三牌坊;又说,从南门往北算起,到光华街口刚好是第三段,故称三牌坊。此坊在光绪十年(1884)时又修过一次,后至1916年唐继尧执政时,唐又重修。
1941年昆明遭日机轰炸,正义路被击中,房屋起火,殃及牌坊,牌坊毁于火中。原牌坊前后,各有一对石狮子,其形状逼真,活灵活现,给牌坊增色不少,后被人拆走,其中一对早先在昆湖小学大门口,现不知下落;另一对,据说就是今大观公园门前那一对。
旧时三牌坊下,是市内最大的菜市、肉市,仅肉案就有二三十张。据老人回忆,那时在案下养着一群狗,等着啃剐下的骨头。每月初二这一天,肉案主人要给城里的乞丐打一次牙祭(吃肉)。是时,由乞丐头带领一班老小乞丐到肉摊前,说一些发财、进宝的吉利话,然后讨得一点肉。这一天,集中的乞丐约有三四十人。
天开云瑞坊
忠爱坊
牌坊下是著名的灯市,每年正月初至元宵节,这一地段十分热闹。入夜以后,挤满了卖灯的人,沿街挂满了各色各样的灯,数量不下四五十种。买灯的人多,主要是图个喜气和热闹,挤得水泄不通。最受小孩子欢迎的是小红灯,几乎每个小孩子手里都提着一盏。除小红灯之外,还有各色走马灯、花篮灯、鱼灯等,总数四五百盏之多。当时,扎灯卖的有十家,这些人家每年上半年作纸灯笼、风筝出售,下半年才扎彩灯,扎好后用竹竿抬着在街边出售,以此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1935年,当时的教育厅在光华街原清末云贵总督衙门创办省立中学,因地近“天开云瑞”坊,故取名“云瑞中学”。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云瑞中学校址改作“云瑞公园”,并修筑了云瑞东、西、北三条路。云瑞公园初建时,园内幽静,花木茂密,鸟语花香,游人不断。后渐废,现仅存一花台、假山石。抗日战争期间,还有一家“坤维慈幼院”,是取三牌坊题额“地靖坤维”中的“坤维”而名,其院约在今圆通街一带。
《“天开云瑞”三牌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