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王希信:货物的集散地
——洋人街

洋人街的由来,说来话长。

甲午中日战争是帝国主义把云南变成半殖民地过程中的一步骤。光绪二十一年(1895)法国就盯住云南,提出割让云南猛乌、马得两地(原云南普洱管辖)。清政府无能,只好答应。之后,又提出滇、桂开放通商,并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要求由法国修筑越南至昆明的滇越铁路,企图划云南、两广为势力范围,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攫取中国的主权。法国所提出的要求,清政府都一一接受允许。

法国人在修滇越铁路时招募工人,百般苛虐,惨死者沿铁路皆是,故工人皆相戒不前。地方贪官只好按户抽丁,代其筑路,一切费用,皆向民间摊派,地方官从中牟利,老百姓苦不堪言。滇越铁路成为法帝国主义侵略云南的工具。

据说,无论任何人和货物,如未经法国当局同意和未在河内缴付通过税,就不能进入云南境内。结果不仅云南全省商务为法人所垄断,就是云南省政府也在巴黎掌握之中。

滇越铁路通车之前,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云南总督丁振铎奏请清政府批准,就将昆明作为自辟商埠开放,并将昆明人口最集中、商业最繁荣的中心地段划为开放区。其界址以得胜桥、塘子巷、金碧路一带为中心,东到状元楼,西到三节桥,南至双龙桥,北至桃园街,周围约十二华里,允许各国商人在界内租地居住、经商,于是,洋货充斥,洋人机构林立。界内建有法国的邮政局,法、美、英、日等国的仓库、洋酒店、洋旅馆、洋人商店等。法国领事馆还在这一带部署了警察,使这一带变成了变相的租界。滇越铁路通车,车站就设在塘子巷。老昆明把这一带叫“洋人街”,也叫“洋人塘”。

9787520505789_0-Part02-6.jpg

制香烟的小贩

自昆明辟为商埠以来,随着滇越铁路的通车,商业中心发生了巨大变化。法国人通过铁路操纵云南物价的涨跌与货币的贵贱。“洋人街”成了全省货物聚散之枢纽,入口货物之多,几乎无一不有。以棉花、洋纱、洋布、洋火、洋油为大宗,还有洋纸、洋酒、洋杂货、洋铜铁器具、玩具等应有尽有,无一不备;罐头、炼乳、饼干、燕窝、香烟、咖啡、饮料、香水、香粉、香皂、洋伞、钟表、瓷货等琳琅满目,销售量亦巨。因有利可图,外国商人纷纷来昆,开设洋行、公司,销售洋货,还有许多为外国公司代销的商店,使洋杂货销路尤广。随之而来的是地方商业受到巨大冲击,有的无力与之竞争,洋人街上演了一幕幕地方商业倒闭的悲剧。

昆明人把这一带叫“洋人街”“洋人塘”,在一定意义上是对洋人掠夺的不满与抗议。

《昆明的洋人街》 qTHnYe8ckwIeAM7v4k55cmfLWORapcxZpunQDLRZtdEusskosHcAD0a+qYbc4Pt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