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 谋攻篇

“谋”,是计谋。“攻”,是攻击。孙子把这两个字合在一起创“谋攻”一词,用以发抒他军事学上的卓见,乍看似乎奇谲,实则对兵攻而说,本极平凡。曹操说“欲攻敌必先谋”正是解释此意。诚以大计既定,战具已集,便须开始向敌人进攻。但俗语说得好,“杀贼一千,自损八百”,就是警告人们,战争不论胜败,双方都会伤亡很大。我国西安民间,流行一句俗语:“牛大有破牛之法。”这话洞见了战争本质。孙子继《作战篇》后,提出“谋攻”问题,意义极为重大。《谋攻篇》用今语译出,就是——论谋攻当以全策取胜。

何谓以全策取胜?要在攻期于无战,战期于无杀,不战不杀,却能使敌人不得不自甘屈服,实为本篇的精华所在。但这种胜利,并非可以坐得,而是来自于运筹决策。要不战而胜,获取全利,必须在战前运用外交、经济、文化等手段,作好一切准备。孙子认为,恃武强攻,取胜于锋刃矢石之下,即使取胜,自己也难免付出一定的代价;而以谋取胜,既可制胜,又能保存自己。所以本篇以《谋攻》命名,强调以智谋胜敌,并揭示了“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著名军事规律。敌人之所以自甘屈服,实出于万不得已;我军之不战而胜,确系由心计功力伐谋伐交换来。 1ULX+Ctr5AfQyE6Y+Lu4Ok/KRaOqsjEnm2cWOLUJC75uOa72EmFpG4nMqCA2i6PF

picture

◎ 古代步兵(山彪镇1号墓出土铜鉴上的纹饰)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