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中国产业发展特点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2021年,我国IT产业在危机中深度调整,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新需求加速释放,在国家政策和庞大市场的双重引领下,产业规模和技术创新不断取得突破,电子信息制造业创新活跃,软件产业整体保持稳步增长,信息技术领域投融资初现回暖迹象。

一、IT产业综合实力稳步提升,行稳致远推动高质量发展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2021年,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我国IT产业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等不利因素影响,产业整体呈现长期向好的发展趋势,对稳经济、促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压舱石作用。根据IT产业发展指数 (IT Industry Development Index,ITII指数)的评测结果,2021年中国IT产业实力稳步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融合发展深入推进,产业环境持续优化,整体表现稳中向好,ITII指数排名位于世界前列且稳步上升。

具体来看,2021年,8个主要IT大国中,美国的ITII指数依然位居榜首,得分小幅上升,达到86.38分,其产业创新虽保持上升态势但产业实力得分有所下降;中国IT产业发展稳中向好,得益于新冠肺炎疫情控制良好,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排名提升至第二;日本疫后恢复缓慢,2021年GDP增长低于预期,叠加地震等自然灾害对IT产业的不利影响,排名由第二下降至第三;德国经济于2021年缓慢复苏,但尚未恢复至新冠肺炎疫情前水平,排名保持第四;韩国IT产业继续向半导体领域倾斜,2021年半导体出口额达128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排名稳居第五;英国虽然在2021年遭受脱欧影响冲击,但IT产业受益于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加速恢复,排名位列第六;印度数字经济对GDP贡献逐步提升,产业数字化持续加速,排名位列第七;俄罗斯IT产业持续低迷,且产业发展受俄乌冲突的直接影响及美西方国家制裁的间接冲击,分数继续下降,排名依然位列第八(见表2-1)。

表2-1 2021年8个国家ITII指数排名及得分情况

资料来源: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

2021年,8个IT大国继续呈现出三个梯队的发展格局。美国依旧稳居第一梯队,各项指标大幅领先;中国、日本、德国、韩国、英国组成第二梯度,相较于2020年,与位于第一梯队的美国整体差距基本持平,但梯队内部排名变化较大,中国成为第二梯队的领军国家;印度与俄罗斯位于第三梯队,但两国差距有所缩小,俄罗斯得分小幅回升(见图2-1)。

图2-1 2017—2021年8个国家ITII指数梯队对比情况

资料来源: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

产业硬实力方面, 美国排名继续位列第一;中国扎实推进复工复产和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以84.44分的成绩位列第二(见图2-2)。

图2-2 2021年8个国家IT产业硬实力排名

资料来源: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

从IT产业重点领域情况来看,2021年,全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5.7%,在41个大类行业中,排名第6,增速创近十年新高,较上年加快8.0%;增速比同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6.1%,较2020年有所扩大,比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低2.5%;两年平均增长11.6%,比工业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速高5.5%,对工业生产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主要产品中,集成电路产量3594亿块,同比增长33.3%;手机产量17.6亿台,同比增长7%,其中智能手机产量12.7亿台,同比增长9%;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4.7亿台,同比增长22.3%。

2021年,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软件业务收入94994亿元,同比增长17.7%,两年复合增长率为15.5%。其中,软件产品收入24433亿元,同比增长12.3%,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2.2%,占全行业收入的比重为25.7%;信息技术服务收入60312亿元,同比增长20.0%,高出全行业水平2.3%,占全行业收入的比重为63.5%。

2021年,全国通信业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4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0%,增速同比提高4.1%。其中,固定数据及互联网业务实现收入2601亿元,比上年增长9.3%;移动数据及互联网业务实现收入6409亿元,比上年增长3.3%;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业务发展加速,2021年实现相关业务收入2225亿元,比上年增长27.8%,在电信业务收入中占比由上年的12.8%提升至15.2%;互联网应用对话音业务替代效应持续显现,2021年,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完成固定语音和移动语音业务收入分别为224亿元和1155亿元,在电信业务收入中总占比9.4%,占比较上年回落1.2%。

2021年,全国 互联网业务 收入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完成业务收入15500亿元,同比增长21.2%,增速比上年加快8.7%,两年平均增速为16.8%。同时,营业成本明显上升,营业利润增速保持两位数,2021年共实现营业利润1320亿元,同比增长13.3%,增速比上年加快0.1%;营业成本同比增长16.1%,增速比上年提高13.7%。

产业软实力方面 ,美国排名高居榜首;中国对世界制造业增加值的影响名列前茅,IT产业品牌和产品认知度不断增强,且得益于政府优秀的应急管理处置能力,软实力排名位于第三(见图2-3)。

图2-3 2021年8个国家IT产业软实力排名

资料来源: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

产业创新方面,美国依然位列第一,中国以78.81分位列第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2021 Global Innovation Index)显示,中国2021年排名为全球第十二位,相较于2020年稳步提升两名,稳居中等收入经济体首位,其中专利、论文及知识产权方面表现较为亮眼(见图2-4)。

产业融合方面,美国位列第一,中国以81.65分位列第三,较去年提升一位。2021年,得益于工业互联网、两化融合、数字乡村、数字新基建等IT产业相关政策的加快推进,我国产业融合程度逐步加深,和发达国家的差距进一步缩小(见图2-5)。

图2-4 2021年8个国家IT产业创新力排名

资料来源: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

图2-5 2021年8个国家IT产业融合发展度排名

资料来源: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

产业环境方面,中国位列第三。2021年,我国对新冠肺炎疫情处置得当,经济恢复领先全球;电子市场规模庞大,IT产业社会参与度不断提升;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有效地促进了IT技术、产业发展及与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2021年,我国出台了IT产业相关“十四五”规划,重点围绕软件、通信、大数据、两化融合、智能制造等领域加强能力建设,IT产业的价值和作用进一步得到体现和重视(见图2-6)。

图2-6 2021年8个国家IT产业环境支持度排名

资料来源: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

(一)产业硬实力大幅提升,产业软实力同步增强

2021年,我国 IT 产业实力稳步提升。产业体量与质量双双增强,IT产品与服务出口增加,硬实力大幅提升;产业对世界制造业增加值的影响及产业品牌的认知度、产业治理能力等产业软实力不断增强(见图2-7)。

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利润和出口交货值均实现快速增长。 2021年,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141285亿元,比上年增长14.7%,增速较上年提高6.4%;实现利润总额8283亿元,比上年增长38.9%;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9%,比上年提高1%;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出口交货值比上年增长12.7%,增速较上年加快6.3%。

图2-7 2017—2021年我国IT产业实力对比

资料来源: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盈利能力稳步提升,从业人员规模不断扩大。 2021年,软件业实现利润总额11875亿元,同比增长7.6%,两年复合增长率为7.7%;主营业务利润率提高0.1%,达9.2%;软件业务出口521亿美元,同比增长8.8%,两年复合增长率为3.0%;软件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809万人,同比增长7.4%。

通信业方面,5G 用户数快速扩大,百兆及以上宽带接入用户占比持续攀升。 2021年,全国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8.24亿户;移动电话用户总数16.43亿户,普及率为116.3部/百人,比上年末提高3.4部/百人,其中5G移动电话用户达到3.55亿户,5G 和4G 移动电话用户占移动电话用户数的86.7%。截至2021年年底,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的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达5.36亿户,其中100Mbps及以上速率接入的用户为4.98亿户,占总用户数的93%,占比较上年末提高3.1%。

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方面,信息服务和互联网平台服务收入快速增长,互联网数据服务快速发展。 2021年,共完成信息服务收入8254亿元,同比增长17%,增速比上年加快5.5%,在互联网业务收入中占比为53.3%,其中,音视频服务企业业务收入快速增长,增速与上年同期持平。实现互联网平台服务收入5767亿元,同比增长32.8%,在互联网业务收入中占比为37.2%,其中,生活服务类平台企业业务收入增长较快。完成互联网接入及相关服务收入444.4亿元,同比增长1.7%;完成云服务、大数据服务等互联网数据服务收入258.3亿元,同比增长23.1%。

产业软实力方面, 我国IT产业品牌和产品认知度不断增强,产业治理体系不断完善。2021年,IT产业相关“十四五”规划陆续出台,工信部印发了《“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十四五”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规划》《“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等规划,持续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健全政策体系,为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有力支撑。经统计,2021年入选《2021胡润世界500强》的中国IT企业共有21家,入选世界品牌实验室《世界品牌500强》的中国IT企业共9家。面对全球化供应链收紧等复杂形势,中国IT企业迎难而上,继续推进和深化海外市场布局,IT产品品质和竞争力在不断增强。据海关统计,2021年,我国出口笔记本电脑和集成电路分别同比增长了22.4%和19.6%。《2021年度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竞争力报告》显示,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竞争力指数前百家企业2020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出口超过200亿美元,同比增长4.7%。

(二)产业创新力不断提高,融合发展持续深化

2021年,我国IT产业创新力稳步增强,产业融合持续深化,两化融合走深向实(见图2-8)。

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保持较快增长,研发投入强度再创新高。 2021年,我国 R&D 经费投入达27864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增速比上年加快4%。其中,基础研究经费为1696亿元,增长15.6%。按不变价计算,R&D 经费增长9.4%,高于“十四五”规划提出的年均增长不低于7%(不变价)的预期目标。R&D经费与GDP之比再创新高,达到2.44%,比上年提高0.03%,已接近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新冠肺炎疫情前2.47%的平均水平。

图2-8 2017—2021年我国IT产业创新力和融合度对比

资料来源: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

“信息化和工业化”两化深度融合发展走深向实, 呈现出数据驱动、智能主导、软件定义、平台赋能、服务增值五个方面的典型特征。近年来,我国数据产业蓬勃发展,2021年云服务、大数据服务共实现收入7768亿元,同比增长21.2%,占信息技术服务收入的12.9%,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4.6%;工业软件产业发展势头向好,2021年工业软件产品实现收入2414亿元,同比增长24.8%,高出全行业水平7.1%,有力支撑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三)产业环境继续优化,发展态势稳步向好

2021年,我国新冠肺炎疫情控制良好,IT产业相关十四五规划相继出台,基础设施持续优化升级,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反弹,产业环境继续优化(见图2-9)。

图2-9 2017-2021我国IT产业环境对比

资料来源: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

电子信息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反弹。 2021年,电子信息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22.3%,增速比同期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分别高8.8%和0.1%;在制造业行业投资增速中,仅次于专用设备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排名第三。当前全球集成电路制造产能持续紧张,我国集成电路相关领域投资表现活跃,实现半导体器件设备、电子元件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投资额的大幅增长,带动电子信息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两年平均增长17.3%,远高于制造业两年的平均增长5.8%。

信息基础设施不断优化升级,宽带互联网建设加速推进。 2021年,我国新建光缆线路长度319万千米,全国光缆线路总长度达5488万千米,其中,长途光缆线路、本地网中继光缆线路和接入网光缆线路长度分别达112.6万千米、1874万千米和3502万千米,接入网光缆线路长度比上年净增297万千米。截至2021年年底,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达到10.18亿个,比2020年年末净增7180万个,其中,光纤接入(FTTH/O)端口达到9.6亿个,比2020年年末净增8017万个,占比由2020年年末的93%提升至94.3%。

二、电子信息制造业创新活跃,重点领域发展取得新突破

2021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在国家政策和庞大市场的双重引领下,产业规模和技术创新不断取得突破。集成电路、超算、新型显示等核心产业产值的全球占比迅速上升,技术水平实现全球领先,同时产业链协同效应显著提升,为我国营造了良好的产业生态。

(一)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向好

芯片产能持续快速增长。根据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公布的最新数据,我国的芯片产能已经达到全球第一,从2015年占全球产能的14.4%提高到2020年的22.8%。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集成电路产量同比增长33.3%,累计产量达到3594亿块。根据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与波士顿咨询集团(BCG)的预测,2020至2030年期间,全球晶圆代工产能复合增长率约为4.6%,其中我国的晶圆代工产能增速居全球第一。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大陆晶圆厂设备支出近170亿美元,仅次于韩国和中国台湾。

自研高端芯片性能领跑全球。虽然由于受美国的打压,麒麟9000 芯片成为了华为5nm手机芯片的绝唱,但这并未影响我国企业积极研发高端芯片的决心。阿里旗下的半导体公司“平头哥”发布了5nm工艺的自研通用服务器芯片“倚天710”,集成了高达600亿个晶体管,公开测试集上的分数达到440,领跑全球服务器芯片(见表2-2)。

表2-2 主流服务器CPU参数对比

资料来源:公开数据,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整理。

汽车算力芯片发展迅速。我国在汽车算力芯片领域已经涌现出一批达到国际水平的公司,地平线、黑芝麻、华为等公司相继发布针对 L2-L4 自动驾驶的算力芯片或算力平台,部分自动驾驶方案已经落地量产(地平线征程3芯片已正式上车并在理想2021款ONE车型中得到应用)或进入试验。目前全球范围内主要自动驾驶芯片提供商 Mobileye(已被英特尔收购)、英伟达、特斯拉以及上述本土企业都集中在中美两国,随着两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领先,未来十年,中美汽车算力芯片有望并驾齐驱,领跑全球。

表2-3 主流汽车AI芯片参数对比

资料来源:公开数据,东吴证券、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整理。

(二)超算研发与制造水平领跑全球

2021年11月15日,最新一期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榜单公布,日本超算“富岳”连续第4次登顶榜单,美国超算“顶点”和“山脊”分列第二、三位,中国排名最高的是超算“神威·太湖之光”,与上届一样位列第四。在上榜数量方面,我国共有173台超算上榜,上榜数量连续第9次位居第一,但数量较上期减少13台;美国则以150台的数量位居第二,比上期增加27台。在TOP10方面,日本富岳凭借着领先第二名接近3倍的算力继续霸榜,我国的“神威·太湖之光”和“天河二号”保持前10,分别位列第4名和第7名。虽然“富岳”连续4次登顶榜首,但日媒认为“富岳”失去首位只是时间问题,因为中美两国超算正处在更新换代的时期,E级超算(百亿亿次超算)已成为两国竞逐的新目标。虽然日本比中美更早地投放了新一代机型,但仍未实现E级超算的性能。考虑到资金实力上的差距,日本和中美竞争会比较艰难(见表2-4)。

表2-4 第58版世界TOP500超级计算机排名前10名

资料来源:TOP500组织,2021年11月。

(三)新型显示产业规模与技术双引领

在新一轮信息技术快速进步和产业变革的大背景下,我国新型显示产业跻身全球第一梯队,实现了从全面落后到产业规模与技术水平双引领的跨越式发展,彻底改变了“少屏”的局面。产业规模方面,2021年,我国新型显示产业规模将达到5100亿元,同比增长14%以上,全球占比超过60%。技术创新方面,我国新型显示产业加快向高端化发展,全柔性AMOLED面板生产线批量出货,多条全球最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满产满销;低温多晶硅、氧化物等产品量产能力不断提高,屏下指纹、动态背光等新技术不断面世,印刷显示、微显示、全息显示等前沿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产品研发方面,8K超高清、窄边框、全面屏、折叠屏、透明屏等多款创新产品在2021世界显示产业大会上全球首发;新型显示产品与5G通信、超高清视频、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型产业加速融合创新,在远程医疗、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等领域取得丰硕成果,形成了行业增长新动能。产业生态方面,国内上游企业逐渐壮大,材料本地化配套率达到50%以上,部分核心装备实现了零的突破;海外跨国公司持续在华投资,产业链协同效应大幅提升。

三、软件业整体保持稳步增长,头部企业竞争力持续提升

近年来随着云计算、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技术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我国重点领域软件供给不断实现新突破,融合应用持续深化,特别是头部企业持续提升盈利能力和增强核心竞争力,由量增向质优阶段迈进,对软件产业的融合带动作用显著提升。

(一)软件产业平稳向好

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我国软件产业在危机中深度调整,整体运行情况平稳向好,软件赋能、赋值、赋智作用日益凸显。2021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软件业务收入94994亿元,同比增长17.7%;软件业利润总额11875亿元,同比增长7.6%。2022年上半年,软件业务收入46266亿元,同比增长10.9%,增速较1-5月份提高0.3个百分点。同时,利润总额进一步恢复增长,软件业上半年利润总额4891亿元,同比增长7.3%,增速较1-5月份提高5.4个百分点。此外,软件业务出口增速小幅回升。软件业务上半年出口256亿美元,同比增长4.0%,增速较1—5月份提高1.3个百分点。其中,软件外包服务出口同比增长9.3%。与此同时,受美西方持续对我软件产业进行遏制打压和国内疫情反弹影响,我国软件产业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进一步增多,亟待提升化危为机能力,用好政策工具箱,夯实产业发展的“安全底座”,进一步释放软件产业效能,迈上高质量发展新台阶。

我国软件产业化危为机,克服疫情影响,软件业务收入、利润、出口均实现同比较快增长。其中工业软件产品收入、集成电路设计收入、电子商务平台技术服务收入、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收入实现两位数增长,成为拉动国内经济实现正增长的关键力量。2022年上半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2%,高于GDP增速6.7个百分点。中国软件财报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共实现营收15.24亿元,同比增长49.64%,实现净利润-1.03亿元,同比增长34.90%,其旗下拥有麒麟操作系统、达梦数据库和易鲸捷数据库等多款软件产品。

金山软件发布的2022年上半年财报显示营收36.9亿元,同比增长21%,其中来自办公软件及服务的营收18亿元,同比增长15.4%。其中,金山办公第一季度营收8.68亿元,同比增长12.3%;主要产品月度活跃设备数(MAD)达5.72亿,同比增长14.86%,其中WPS PC版/移动版MAD达2.32、3.36亿,同比分别增长17.17%、14.29%。第二季度营收18.3亿元,同比增长24%,来自办公软件及服务业务的营收9.3亿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金山办公主要产品月度活跃设备数为5.70亿同比增长13.77%。其中,WPS Office PC版月度活跃设备数2.32亿,同比增长16.58%;移动版月度活跃设备数3.34亿,同比增长12.84%;公司其他产品月度活跃设备数接近500万。用户通过公有云上传的云文档数量超1519亿份,同比增长39.89%,对应存储总量达270PB,同比增长67.84%。

(二)融合支撑作用趋势明显

产数融合 加速,数智时代已经到来。据IDC预计,到2022年全球65%的GDP将由数字化推动,经济将走上数字化之路,从2020年到2023年,数字化转型的直接投资将超过6.8万亿美元,产业数字化前景广阔、黄金赛道未来可期。《2021中国数字企业白皮书》调研数据显示,数字化转型的企业数量占比逐年上升,在2021年进一步上升到47.5%。从数字化转型投入的金额来看,2021年有近14%的企业反映年平均投入额在1亿元以上,2020年该比例为9%。目前,我国工业数字化转型的市场空间不断发展,2021年,我国工业软件产品实现收入2414亿元,同比增长24.8%,高出全行业水平7.1个百分点。宝信软件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4.05亿元,同比增23.63%,深耕“智慧制造+工业互联网”,从 MES、ERP、BI等工业软件扩张到冶金行业大型 PLC。全国在建“5G+工业互联网”项目超过1800个,数字工厂、智慧矿山等新场景、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发展,数字经济发展新动能潜力持续释放。

(三)云化趋势日益凸显

从供给侧来看,国内软件SaaS赛道持续升温,伴随企业云化、数字化进程持续推进,工业 SaaS 或将成为未来几年科技领域最值得关注的产业热点之一,龙头企业纷纷推出 SaaS 版、能够云端协作的 CAD 和 CAE 产品。2022年5月7日,金蝶发布面向大型、超大型企业的金蝶云·星瀚人力云,该软件是基于苍穹PaaS平台构建的新一代HRSaaS产品。根据金蝶“平台+人财税+生态”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云服务,已经成为金蝶在财税管理领域、PaaS平台领域之外的又一战略部署。5月12日,广州中望龙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联手四川中科华兴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打造面向建筑设计领域的“中望CAD平台+宜众项目管理与协作SaaS”解决方案,帮助用户提高工程项目的设计与协同效率,目前该解决方案已正式推向市场。6月28日,中望软件云端CAE软件ZWMeshWorks Lite正式上线公测。基于中望三维几何建模内核的开放式多物理场仿真云平台 ZWMeshWorks Lite,是中望软件打造的首款云端CAE产品。该产品主要功能亮点有支持多种格式数据交互、智能的网格剖分、可定制化的材料库、实现多物理场仿真、轻量化数据显示、高性能计算服务和多方协同仿真等。

四、产业投融资初现回暖迹象,助力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2021年,通过国家政策协同市场机制,我国信息技术领域投融资活动整体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复苏回暖态势,半导体行业迎来景气周期,资金助力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一)政策发力专精特新,多层次资本市场加速完善

我国通过顶层设计积极完善信息技术领域财政金融政策的支持引导,实行有利于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发展的相关金融配套政策。2021年1月,财政部、工信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提出将通过中央财政资金引导,促进上下联动,将培优中小企业与做强产业相结合,加快培育一批专注于细分市场、聚焦主业、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出台了《“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十四五”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规划》和《“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提出要通过专项资金、税收优惠、创业投资、支持上市等多重举措加大相关领域的财政金融支持力度。12月,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强调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加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对智能制造领域的投入,鼓励产业基金、社会资本加大投资,积极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同时,我国进一步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发展并规范融资市场。2021年,境内资本市场持续深化改革,一方面北交所设立,聚焦“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与上交所和深交所错位发展,完善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另一方面,《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重新修订,进一步明确科创板定位,修订上市规则,建立负面清单制度,促进科创板市场健康发展。另外,港交所也通过优化海外发行人上市制度、引入“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上市制度等推进系列优化措施,吸引更多公司赴港上市。

(二)疫情影响逐渐降低,投融资活动持续稳定复苏

2021年,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对资本市场带来的不利影响逐渐降低,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持续受到金融资本关注,投融资市场进入稳定复苏阶段。毕马威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信息技术、媒体及电信业募集金额占A股市场的26%;A股市场前十大IPO项目的募资总额为1531亿元,信息技术产业募集资金占比达40.5%,其中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位列募集资金榜首,上海和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募集资金位列第六。在2021年第四季度申请上市的企业中,信息技术、媒体和电信业企业占比达33%,预计2022年相关企业仍将是A股IPO市场的主要驱动力。此外,信息技术领域行业并购回暖迅速。WIND数据显示,2021年行业并购金额达到1.29万亿元,同比大幅上升107%,其中软件与服务行业并购金额达到9875亿元,占比达76%。同时,股权投资机构通过广布撒网和重金布局相结合的投资策略,收获了初创期企业更多股权和成熟期企业稳定的发展空间,既降低了投资风险,也获得了更高的投资收益(见表2-5、图2-10)。

表2-5 A股前十大IPO项目

资料来源:毕马威。

图2-10 2021年第四季度A股上市申请行业分布

资料来源:毕马威。

注:按公司数量划分,共770家。

(三)半导体市场扩容,热门赛道受到投资机构青睐

我国半导体行业成为金融资本投资热土,企业发展进入相对成熟阶段。中商情报网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我国半导体产业投资案例数量整体呈现增长走势,投资案例数从2018年的340个增长到2021年前三季度的458个。同时,半导体产业投资金额整体呈现增长走势,投资金额从2018年的404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731亿元,2021年前三季度的投资金额达419亿元。按照轮次划分,2018年以来我国半导体产业A轮融资项目数量占比居前,但近年来呈现下降趋势,B轮及以后轮次占比逐步提升,体现出我国半导体企业的发展进入相对成熟阶段。根据爱集微最新披露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在已披露的金额数据中,破亿元的项目达130个;全年累计77家半导体企业提交的招股书获受理,募资金额达1062亿元。半导体芯片设计是2021年度市场投资的焦点,占半导体总投资案例的七成,其中具体的热门赛道有高性能计算、EDA/IP、功率半导体、模拟芯片、激光/毫米波雷达。从国家战略层面看,第三代半导体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从投融资趋势看,国内投资扩产资金规模逐年扩大,众多传统上市公司参与布局,初创企业融资活跃度高,国内传统半导体企业依托资金、技术、渠道及商业模式的优势,积极布局第三代半导体;赛道内主流企业积极扩产布局,产业进入扩张期(见表2-6)。

表2-6 我国半导体行业投融资情况

资料来源:尚普、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ox1bRNN9Bc6c3Ri12/zusr5T8MBhUoaHvkmBjg/RznaNoF3QHEwCWLhbjJCAZrc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