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tilitarianism产生于18世纪中叶发端的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工业革命带来了社会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大机器工业代替手工业,机器工厂代替手工工场,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劳动生产率空前提高。这是英国从传统农业社会过渡到现代工业社会的历史性转折,英国社会经济发展从此翻开新的一页,走上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快车道。几十年内,英国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工业强国。
但工业革命不仅带来了英国经济的显著变化,也对英国社会、政治、法律等方面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从而导致了深刻的社会变革。英国原有的封建传统社会形态和现代社会形态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张力,其内在的驱动是传统体制不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各种要求。整个社会需要从一种稳定状态过渡到另一种稳定状态,即从传统社会转型为现代社会。随着这种现代社会转型的发生,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不可避免地发生深刻变革,涉及政治结构、经济结构和文化观念等诸多方面。
边沁正是在英国社会转型的这个关键时期,从英国法律制度改革切入,提出了以“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为核心的功利主义思想,并以此作为法律制度的改革原则,该原则最终成为整个英国社会改革转型的社会原则。当时的英国社会处于自由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时期,利益关系正取代政治依附关系,社会的原则取代政治的原则,自由竞争秩序取代世袭等级秩序,个人利益被提升到了最高的地位。这种变化的必然结果是个人利益成为道德的基础,自由竞争成为道德的实质,公共利益成为最大多数个人利益的总和。资本主义这种以个人主义为基础的发展机制正需要一种与其对应的社会制度的支持,但新的社会制度的建立首先需要明确新的社会原则,然后才能以新的社会原则作为标准来衡量旧的社会制度并决定取舍,即只有先确认新的社会原则,才能够决定如何改革旧的社会制度并建立新的社会制度。而边沁提出的功利主义原则符合当时英国社会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要求,顺应了资本主义经济背后所包含的个人主义精神,功利主义思想的问世完全契合社会转型这种最基本的需要。也就是说,“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原则之所以被英国社会接受,根本原因是原先的封建社会制度完全不能匹配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转型要求,需要新的社会原则来指导这种社会转型,以迎合新的资本主义社会发展阶段。
无论根据英国社会的演进历史,还是英国政治思想的发展轨迹,我们都不难发现功利主义在这个历史阶段出现的合理性。甚至可以说,在英国资本主义形成发展的关键阶段,功利主义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归根到底,“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原则之所以被英国社会接受,根本原因是英国社会转型的历史性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