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少年时代

旭日东升,中国像旭日一样东升,这是上世纪无数国人的梦想,也是范旭东一生的梦想。范旭东于1883年10月24日出生于湘阴东乡,湘阴位于湖南湘水之阴故名湘阴。湘阴在近现代人才辈出,左宗棠、郭嵩焘都出生自湘阴。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旭东家是书香世家,是北宋名臣范仲淹后裔。范旭东祖父曾任直隶省大兴县县令,但因为官清廉看不惯官场腐败而在晚年辞官回乡。父亲范琛以教书为业,自小便给孩子讲授《三字经》《百家姓》《神童诗》等启蒙读物。母亲谢氏温良贤淑,范旭东还有一个哥哥、姐姐,比范旭东大8岁的哥哥范源濂13岁就考中秀才,姐姐幼名二姑未嫁而亡。范旭东自小和哥哥关系很好,总是等哥哥回家才吃饭,夜里兄弟两人同床共眠。

范家本是小康之家,家有良田几十亩。但1889年湖南大旱导致饥荒饿殍遍野,范旭东祖父、父亲相继去世,范家家境一落千丈一贫如洗。无奈之下,母亲谢氏带着范源濂、范旭东兄弟投奔了长沙的保节堂。保节堂是专门收留贫苦寡妇的慈善机构,虽然在保节堂有所依靠,但保节堂的生活依旧非常清苦。母亲每天从早到晚做针线活给别人缝补衣服,十五六岁的哥哥范源濂也要外出做私塾老师补贴家用。

幸好范旭东姑母也在长沙,在姑母的资助下,范旭东得以进入长沙北乡吴镜蓉馆读书学习。在这家私塾,他广泛阅读了诸子百家及小说、传记、游记等书,能够背诵《三字经》《百家姓》等很多诗文,开始逐渐有了自己的知识、思考。

当时年仅12岁的范旭东对所学八股文就已不满,他曾语出惊人地说:“八股文章代圣贤立言。我要自立,我有主见,应由我尽量发挥。要我伪装圣贤来说话是不可能的。” 他喜欢偷偷跑到隔壁中西学并重的求贤学院阅读报纸,和那里的同学研讨时事指点江山。他母亲虽然日夜操劳,但对范源濂、范旭东家教甚严,晚上还常常在灯前督促范旭东读书,“太夫人教诲甚严,养成坚毅不挠之个性” 。范旭东这种“坚毅不挠之个性”对于他日后历尽艰辛创业成功至关重要。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中国竟然不敌日本这一“撮尔小国”,很多人开始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醒来。在康有为、梁启超“公车上书”带动下,全国开始维新变法,强学会等以变法自强为宗旨的团体纷纷创立,《时务报》《国闻报》等宣传维新变法的报刊纷纷创办,各种新式学堂也次第建立。因为湖南巡抚陈宝箴的支持,湖南宣传维新变法最为热烈,维新变法行动也最为切实,南学会及《湘学报》《湘报》等也先后出现,陈宝箴还创建了时务学堂聘请梁启超为总教习。范旭东哥哥范源濂便考入了时务学堂学习,成为梁启超的得意弟子。

范源濂在校半工半读,和蔡锷一起 管理学堂事务,将结余下来的钱供给范旭东上学,并经常带《湘报》等进步报刊给范旭东阅读。范旭东虽然年纪还小,但也跟随哥哥范源濂经常进出时务学堂,来往于“新党”之间,接受了很多新潮思想,经历了一些维新变法事件,对他眼界大开思想进步很有影响。

后来,范旭东对此回忆道:“记得辛亥革命前十几年,清政府曾一度试行新政,他们知道非废八股,设学堂,振兴农工商业不能立国,所以在戊戌维新前后一百天中,一切新政设施,颇为有声有色,应有尽有。清廷严令各省奉行,尽管有些人反帝,但也是有些奉行的。据说各省中间以湖南省为最起劲……他们的新政设施,短期间样样都做了一点,开了一个时务学堂,出版了《湘报》和《湘学报》两种刊物,和民众接触的就是那空前的南学会,实行通俗讲演,梁任公为南学会作序,力言要强中国,首先是上自政府下及士农工商有团结的热情。我还记得几段……”

范旭东对当时维新变法志士的爱国热情也曾很有感触地说:“记得只看见他们坐着摇扇子,仿佛还有一位抽着水烟,这一晃将近五十年过去了,诸位听了,不要笑他们腐旧,要知道那时候,凡是官府出门就要鸣锣清道。排场十足,他们这样不同流俗,降格相从和民众接近,的确是下了最大决心。如果不是真正读通了书,而且有为国为民的心,绝做不到。”

因为经常进出时务学堂,范旭东也逐渐成为梁启超的“梁粉”,梁启超的思想、言论对范旭东也很有影响。如梁启超所言“敌无日不可以来,国无日不可以亡。数年之后,乡井不知谁氏之藩,眷属不知谁氏之奴,血肉不知谁氏之俎,魂魄不知谁氏之鬼”,让范旭东深为震动。

但维新变法很快失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软禁光绪皇帝,并大肆捕杀维新变法人士。湖南巡抚陈宝箴被以“滥保匪人”名义革职永不叙用,湖南的维新变法人士也被纷纷通缉捉拿,范旭东哥哥范源濂也在被通缉之列,他只好逃到上海避难。因为哥哥是“通缉犯”,范旭东被威胁要拿他抵哥哥的罪。范旭东只好“专心”在吴镜蓉馆学习,埋头读古文又学雕刻和绘画。私塾老师吴镜蓉还让他赴县府应试,以作掩饰。

后来,在上海避难的范源濂收到梁启超的来信,邀请他去日本求学,于是范源濂便东渡日本。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后,国内形势更加危急,梁启超等维新人士决定起兵“勤王”,范源濂随唐才常、蔡锷等回国组织自立军准备起义。但消息不慎走漏,自立军起义被镇压,湖广总督张之洞将唐才常等人逮捕杀害。幸得逃脱的范源濂只能再次东渡日本,为了怕弟弟范旭东被牵连,范源濂决定带范旭东一起赴日。

1901年,茫茫大海上,18岁的范旭东起航前往日本,他的人生也从此正式乘风破浪起航远行。望着江面上挂着各式各样国旗的兵舰和轮船,范旭东心中悲愤地想起梁启超的话:“敌无日不可以来,国无日不可以亡……” piZxGGgqPeJ4PkpzswY27RMoyqqP8FnvsLUB6dlbi1LMT/2dpuBbxgvAmfPoiCD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