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困难重重

政府也许可了,公司也成立了,按理说永利下一步就可以建厂投产制碱了,却不料又生变故。刚开始,财政部大笔一挥允许永利公司制碱用盐免税,不料随着北洋政府走马灯式的执政,财政部部长也不断换人,新任财政部部长不认账了,将此事推给盐务署稽核所。当时,盐务署稽核所掌权的是会办丁恩,丁恩作为英国人自然要维护英国利益。如果同意永利制碱用盐免税以至于永利发展壮大,势必威胁英国卜内门公司在中国的纯碱垄断,所以丁恩想方设法阻挠永利建厂制碱。

丁恩首先在永利申请备案的文件上批示:永利申请在塘沽设计碱厂,查长芦系海水盐,非矿盐,不宜制碱。范旭东看到批示后很惊诧,海水盐不能制碱?我们明明已经试验成功了。于是,范旭东回复盐务署稽核所说海水盐可以制碱,已试验成功了,你说海水盐不能制碱请说出理由。丁恩走访专家后了解到他原来把碱和钾弄混了,海水盐不能制钾但可以制碱。他又开始找别的理由,说按照化学反应136斤盐即可制碱100斤,你们永利需要200斤盐才能制100斤碱,明显是技术不行嘛。

范旭东知道这是丁恩明显在刁难永利,他便找永利发起人、盐务署署长张弧来疏通。丁恩给了顶头上司张弧一个面子,同意给永利用盐免税,但条件是中国要给英国在四川自流井提取钾的特权。对于这个条件,一方面范旭东不愿意拿永利用盐免税和国家矿产主权交换,另外一方面即使范旭东愿意也不是他能做主得了的,这明显还是丁恩在找借口刁难推托。

幸好不久,梁启超出任财政总长,梁启超一向对范旭东事业非常支持,这次自然也不例外,他以财政总长的身份命令丁恩批准永利用盐免税。丁恩还找借口拖延,拖延到最后只肯先免一半的税。梁启超发怒了,命令丁恩必须批准,因为稽核所只有稽核税收之权,实际上没有规定如何收税之权,如果丁恩还不批准,那中国所有的农工业用盐将全部免税,他随即邀请了景韬白起草“农工业用盐免税条例草案”。丁恩一看这架势慌了神,“小不忍则乱大谋”,只好批准永利工业用盐免税30年。后来梁启超很快去职,丁恩很后悔自己过早批准了永利用盐免税,但悔之晚矣。

工业用盐免税问题解决了,但这其实只是暂时解决,后面还有很多反复。范旭东后来对此感慨道:“至于工业用盐免税,更是梦想不到的。永利在民国六年,虽勉勉强强得着这个特许,却是忽而被推翻,忽而又复活,十几年中间,接二连三闹了几次,什么两角钱一担的税,六个月一次的期限,犹太医生居然临时变成了工程师,派到工厂来查考,又有什么最高税率的担保,真够我们应付的了!我们为着资本太小,工作艰难,以及外国托拉斯的压迫,已经九死一生;不意还要我们担负巨额的律师诉讼费,宝贵的光阴,消费在乞怜求饶的更不知道若干!”

永利制碱最大的困难其实在于机器设备。因为永利想大规模制碱必须有专业的机器设备,而当时制碱的重要机器设备因为保密需要都由各厂自行设计,永利买不到全套制碱设备也必须自行设计。

当时,因为制碱用盐免税问题一直被拖延,一时无事可干的陈调甫便变卖了夫人嫁妆想趁机去美国求学进修,进一步丰富自己的制碱知识。范旭东对此很是支持,另外交代让陈调甫在美国设计制碱厂方案、购进制碱设备,嘱托道:“我把这件事托付于你,就是把永利整个事业都放在你身上,千万珍重。除此以外,我希望同人和你为了事业之成功,必须做到三点:第一是吃苦,只有苦干才能得到成绩,有了成绩我们才有信用;第二是清廉,为人能清廉,极易博得他人的敬仰,做事亦易推行,任何事情我们能做到清廉两字,就是事业失败,尚可得人谅解;第三,我们的事业若要成功,全在技术,你此次赴美,要在美国多方物色人才,古往今来的兴衰沉浮都证明:人才是事业的基础”

陈调甫到达美国后,赴伊利诺伊大学进修,并为永利购买碱厂设计方案和机器设备。刚开始,陈调甫吃了不少闭门羹。他想去美国碱厂实习未能成行,曾到美国最大制碱厂席勒扣斯厂参观但被拒之门外,只好在大雪和寒风中绕厂一圈,“是时雪深没胫,寒风刺骨,咫尺蓬莱,可望而不可即,惆怅可知” 。经人介绍,他认识了制碱工程师梯泼尔,梯泼尔竟然笑话中国人脸黄皆是吃碱太多的缘故,陈调甫拂袖而去。

直到后来经范源濂介绍,陈调甫认识了李国钦。李国钦生于湖南长沙,早年曾发现钨矿,使得中国成为世上第一产钨大国,1914年毕业于英国伦敦皇家矿业学校,后在纽约自创华昌贸易公司,主要经营中国对外贸易,将企业发展得很壮大,曾任纽约市五金同业公会主席,也是华侨领袖。李国钦深知碱的重要性,对永利制碱非常支持,曾在1919年5月20日写信给范旭东道:“近日为永利事进行甚力,不问外界如何态度,志在必成”,并推荐陈调甫认识了法国人杜瓦尔。但杜瓦尔实际上对制碱也所知有限,且白天要工作只有夜晚有时间,所以工厂设计进展很慢。对此,范旭东回信给陈调甫说:“无论如何,一定要把设计搞得完善,多花费些时间、金钱也不要紧”

后来,陈调甫又通过报纸广告认识了工程师孟德,他自称曾担任制碱厂厂长,愿意代人设计碱厂。付了两万美元设计费后,孟德开始帮永利设计,但他所依据的只是从原来碱厂偷取的一套图纸,只是照葫芦画瓢,陈调甫只好自己根据中国具体情况来不断修改图纸。

历经艰难,图纸终于设计好了。为慎重起见,陈调甫又请了一位曾在碱厂工作了二十多年的老工程师校对。图纸好了,下一步就是按照图纸购买安装机器设备了。因为李国钦的公司本身就负责为国内企业采购各种设备,范旭东、陈调甫便将采购设备的事情委托给了李国钦,李国钦只收2%的手续费。因为经费有限,能省则省,能在国内生产的设备就在国内自制,实在不能在国内生产的设备才在美国购买。他们在国外采购的第一台机器是工作母机,全新的工作母机要2万美元,而他们买的一台二手工作母机只要1000美元,后来这台母机竟然一直用了50多年。

1920年7月,陈调甫不辱使命,终于完成范旭东交代的任务启程回国。回国前,他在《筹划永利公司报告书》中写道:“德元(陈调甫的字)行将回国,一切可与诸君面谈。碱业为基本化学工业之一,所有玻璃、肥皂、制纸、染色、冶金、制面、洗涤等业均有赖于此,各国均设厂自制,不事外求,我堂堂中大国此物犹付阙如,岂不可耻?德元年来牺牲一切,日则奔走,夜则往往辗转不能成寐,就目前而论有何利益?但既受诸君重托,誓将此事办成,以傲东邻(日人已先与本厂所请工师接洽,但未成交)。现在技术方面德元已有把握,只要资本充足,办事得人,营业合法,成功可预卜也。”

陈调甫回国后不久,永利公司于1920年9月被农商部批准注册,永利开始全面施工建设,塘沽工厂占地300亩。范旭东这一年总算比较如意顺利,他哥哥范源濂又当上了教育总长,久大精盐组织了精盐公会,永利也开始建设了,他对未来对永利公司踌躇满志充满信心。

除了从国外采购的锅炉、汽机、发电机、压缩机、鼓风机等关键制碱机器设备外,其他机器设备交给了王小徐的大效铁工厂制造,如此即可放心又可省钱,因为王小徐曾是永利公司的创始人且为人忠厚踏实。大效铁工厂制造这些设备也不容易,像蚂蚁啃骨头一样,用了两年时间才全部制造完毕,王小徐后来对范旭东说:“大效机器厂停止一切来料加工订货,对永利委托制造的设备和零件全力以赴。永利所要求的多属大型机器,加工工艺要求高,在国内尚属首例。为保证质量,每一部件几乎都几次返工。然大效全体职工人员,既感振奋又备受鼓舞,虽历尽艰辛,矢志不改,一定造出机器,为创建中国化学工业基地尽力”。

施工过程中也是困难重重,首先是运输困难。机器设备运到塘沽后卸在太古码头,从码头到碱厂虽然很近,但因为没有铁路,只能在机器设备下方填上圆木作轨,靠人拉着一寸一寸地挪动前进。有时候机器设备还会掉到河里,有时候机器设备太重还会把码头压坏。机器设备运到之后,安装也是问题,因为很多机器部件需要堆叠垒成高塔,当时还没有起重机,也只能靠人力慢慢安装。厂房建设也不容易,因为永利公司要建的十层高楼在国内还没有先例,而厂房所在的塘沽又本是海地承载力低,只好在地基周围打上一批板桩,边摸索边建设。

永利碱厂蒸吸厂房,被誉为“东亚第一高楼”

困难在一个个解决,但新的问题也在一个个产生。就在永利厂房地面工程施工完毕时,永利爆发了一个根本性危机,即永利所招的股金用完了,永利没钱继续建设下去了。想想看算算看,永利建厂要花多少钱?光付那个孟德设计费就2万美元,各种机器设备、厂房建设都需要巨大开支,永利公司刚开始筹集的30万股金怎么能够用呢?

没有钱就一切歇菜了,范旭东怎么办?他首先和久大精盐公司厂长李烛尘商量,将久大公司数十万积累资金拿出支持永利。但钱还是不够用,范旭东又以久大公司名义担保向银行贷款几十万。对此,久大公司很多人有意见,这不是“杀鸡取卵”“挪用公款”吗?甚至久大公司董事长、一直支持范旭东事业的景韬白也非常不满,因此一度辞去久大公司董事长职务。久大厂长李烛尘也给在永利工作的余啸秋写信,让他劝劝范旭东停工永利:“旭公心情不快,不便进言,但永利这种情形,与其劳而无功,不如暂为停止。盖开则每月赔三万以上,停则有一万三四可够开销……弟本思早有进言,此事又未便出口。近日旭公住公司,兄能探其口气,略代进其大意……” 社会上也有各种谣言闲话,如有人讽刺说永利碱厂最好改成冷饮店,在十层高楼吃冰激凌一定很爽。

范旭东不为所动,“仍不稍移”,一定要造出纯碱,他鼓舞同人道:“基本化工原料‘纯碱’,关系国计民生,非自给不可也”,还说:“我搞不成纯碱,宁愿自杀,也不出卖自己的灵魂”;他致信股东聂云台说:“制碱一事吾中国民族已到非做不可的时期,吾人当努力,努力去干一番,即或失败亦当败自吾人,不可希望他人,尤不要遗之后辈,况事在人为,天下绝无难事乎!” 他又在股东大会上说:“我希望大家把眼光放远一点。永利当前处境,可说是‘临产前的阵痛,黎明前的黑暗’。我们千万不能干功败垂成的傻事。只要各位股东继续给予信任和支持,我有决心取得事业的成功。”

范旭东的坚定不移感动了好友周作民,周作民原本是范旭东留日同学,后创办金城银行任总经理。金城银行实力超群,曾为全国私营银行之首,曾占全国25家最大银行总资产的13%。他对范旭东的为人非常了解,一直相信和支持范旭东创业,他曾说:“我深切知道范旭东做事扎扎实实,为人坚守信用,在他的周围又有一班工程技术人才,他的事业不会不成功的” 。因此,周作民自永利创办起就在资金上给予大量支持,除了直接给永利投资贷款外还动员别人认股,后被推选为永利董事长。当看到永利身陷财政危机难以支撑时,周作民再次伸出援手,先后借款五六十万给永利,终于缓解了永利财政危机。 XxY6jjxgc534J77L04fKUa5R1coA4otqzBkDxbiJbfboWNUmckjf8K1jgobzuq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