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1 中国历史和文化维度中的工匠精神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追溯中华文明历史,以中国为代表的工匠文化在东方文化中源远流长(庄西真,2017)。无数能工巧匠在运用自己的智慧给社会生产带来物质支持、解决同时代人们生活需求的同时,也以其艺术造诣给中华文化留下了华丽的瑰宝,如丝绸、瓷器、茶叶、金银器等,又如《梦溪笔谈》《天工开物》《百工图》等众多传世之作。我们可以看到,“技近乎道”的精神传承发展于一代代持续的匠艺活动中,创造出了辉煌的物质文明,推动了古代技术的蓬勃发展。

3.1.1 工匠与工匠精神的起源

公元前21世纪夏初,社会形态和社会制度处于激烈变革,社会分工的变化形成了各种行业。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以后,一部分人脱离农牧渔业转而从事加工、服务工作,成为最初的依靠技艺谋生的手工业者群体。《尚书·尧典》记载“允厘百工,庶绩咸熙”,其中的“百工”既指拥有技能专长的手工业者,也指主管营建制造的工官名称。《春秋谷梁传》成公元年记载“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农民,有工民”,其中“工”有注云:“巧心劳手以成器物者”,也即我们最初所说的工匠。

良好的技艺水平是工匠们谋生立业的必备条件,他们通过实践的不断积累。形成精熟的技艺甚至是“独门绝技”,从而生产出更优质的产品。在这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崇尚巧技的职业特性,高水平的工匠对自己的技艺有着绝对的自尊和自信,这是工匠精神形成的原始动力。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手工业在生产分工上逐渐系统化,工艺技术不断规范化、产品检验不断标准化,这为工匠精神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工匠艺人们为了维护职业的威望和信誉,在职业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职业道德规范和基本行为准则。春秋战国时期,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华文化开始凝聚和整合,其中蕴含的“德为先,重教化”的思想逐渐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核之一,并深刻影响着正在产生并整合的工匠精神。先秦典籍《左传·文公七年》记载,“六府三事,谓之九功。水火金木土谷,谓之六府。正德、利用、厚生,谓之三事。义而行之,谓之德礼。”“正德、利用、厚生”很好地概括了要求工匠艺人们所需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张迪,2016),其中“正德”要求工匠必须为人正直、端正德行,居于规范首位。对于工匠们来说,琢磨作品、精益求精的过程也是对自己内心不断打磨的过程,“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周礼·考工记》),“德艺双馨”“厚德载物”的精神在工匠磨砺技艺的过程中逐渐彰显出来,成为古代工匠精神的文化内涵。

3.1.2 工匠精神的发展与传承

回顾历史长河,中国工匠曾经是中国社会一个非常庞大且重要的阶层。从工匠祖师鲁班发明的木工工具、农业工具到东汉张衡的地动仪,从三国诸葛亮的木牛流马到北宋沈括撰写的《梦溪笔谈》,再到明朝宋应星撰写的《天工开物》……工匠们的发明创造成为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部分,多才多艺的能工巧匠更被奉为“济世圣人”,享有很高的地位。《诗经》之中“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认为工匠加工器物时的专注与求精展现的正是君子的修养。我国最早的手工业专门著作《周礼·考工记》是记述官营手工业工种规范和制造工艺的文献,其中记载:“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秦律中“隶臣有巧可以为工者,勿以为仆、养”的规定,体现了对工匠身份与工作的尊重。《增广贤文》中提到,“良田百顷,不如薄艺在身”,以朴素的人生哲学表述了人们对技艺的肯定与重视。而《养生主·庖丁解牛》中“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则是对工匠精神“道技合一”境界的由衷赞美与推崇,“技进乎艺,艺进乎道”将对技艺和技巧的推崇提升到了“道”的高度,“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至高理念,工匠的高超技艺与工匠精神相融合,这是对工匠们至高的褒扬。

手工业坊“子承父业”与行会“师徒相授”是中国古代工匠们学习技艺的主要方式。虽然传统的工匠技艺传习因为“传内不传外”“传儿不传女”“传大不传小”等陈旧观念的排他性和单一性,使技艺的传承随时面临着“失传断代”的不稳定性风险。但我们也看到,缘于这种“师徒相承”“心传身授”的方式,师徒们长期一起生活、学习、讨论、钻研技术,强调的是在实践中的熏陶,师傅们传授的不仅是由一代代工匠用毕生工作得到的造物经验与知识积累,也传递了耐心、专注、坚持的精神品质,以及对职业的尊重、对专业的信仰、对技艺的执着、对师徒情义的敬畏等价值观念,在“传道、授业、解惑”中将培育高尚的道德和高超的技艺实现了完美的统一,逐渐确立了工匠群体相对稳定的价值观与信仰,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手工艺人和工匠技师,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技术主体。

3.1.3 工匠精神的衰落与回归

虽然工匠们创造了令人惊叹的物质文明,中国古代也有崇尚工匠精神的墨家文化,但源于中国悠久的农耕传统对农业的高度重视,以及“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儒家思想的影响,“士农工商”的阶层社会等级分明、工匠的地位普遍比较低下,人们在观念上对工匠与工匠精神缺乏客观公正的认识,工匠的发明创造也常被冠之以“奇技淫巧”,工匠们的知识也基本来源于日常生产生活的经验积累,知识文化水平较低,这些都逐渐成为阻碍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绊脚石。

随着时代的变迁,手工业时代向工业时代逐步迈进。近现代史上的中国曾饱受沧桑,鸦片战争重创了中国,传统的手工业也遭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中国的工匠们失去了专注精研与创新的宏观环境(蔡秀玲,2016)。且随着工业时代不断发展,机器劳动大批取代手工劳动,工匠们传统的生产方式衰落速度加快,同时源于制度的缺失,工匠在历史舞台上的身影逐渐减少,工匠技艺与工匠文化没能得到有效的传承与弘扬。改革开放后,机器化大生产代替了手工劳作,而且机器化生产在追求以最快的速度获得成效并获取经济利益的过程,过于强调数量化生产,忽视了产品质量和产品品牌的建立,专注品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逐渐被忽略。

工匠精神的衰落反映在我国制造业发展上,是我国的企业总体缺乏创新优势,影响了企业国际品牌培育,除海尔、华为等少数竞争领域的企业品牌具备国际影响力,多数企业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很弱(曾宪奎,2017)。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和品质在不断提高,对高质量的产品或服务又产生了巨大的市场需求。2016年,“工匠精神”首次写入中国政府报告,李克强总理提出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此后,总理多次强调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2017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2017 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工匠精神”也再次被提及,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大力弘扬奋斗精神、科学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汇聚起向上向善的强大力量”。

呼吁“工匠精神”的回归,将其作为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制造 2025”倒逼制造业转型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突围路径,既是中国制造业反思的产物,同时也反映出了“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中国精造”转变的愿景和决心(杨丽萍,颜铠晨,2020)。中国要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没有对质量和品质的坚守,光凭速度无法踏上制造强国的发展之路,工匠精神仍然应该是制造业的灵魂,重寻工匠精神已经成为中国制造在国际舞台立足并真正获得认可的重要工作。新的时代,工匠精神的价值内涵也从最初手工业者所应具备的价值取向,转向为全社会所接受和弘扬的敬业奉献的价值观,无论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只要在各自的领域能将工作做到极致,彰显的都是新时代的工匠精神。 /25jTSCV9yl5CuGwNefKQNZBD0J0qnyTTsqdAPWAkpMIIJai7XR+FHgTDipcZon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