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根据对于人类精神起源的研究,提出精神的来源是人的动机(motivation)。Ryan和Deci(2000)曾指出行为的产生源于两个基本的原因,即内在的驱动(内部动机)与外在的需要(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指由工作本身的趣味或对工作的热爱等驱动而产生的工作欲望;外部动机则指因报酬、他人的承认等工作本身价值以外的其他因素而产生的工作愿望(Gagné & Deci, 2005)。明晰外部动机与内部动机的关系,是探讨个体行为、加强对个体管理的重要基础。不同的理论对外部动机与内部动机的关系有不同的观点。如归因理论阐明了人们是如何解释自己或他人的行为结果(Kelly, & Michela, 1980),研究人们如何将某一行为的产生归结为内部原因(努力程度或能力)或外部原因(运气或任务难度)。
在众多的心理动机理论中,自我决定理论是一个研究人类动机和人格的宏观理论,它由美国学者Deci和Ryan(1985a)最早提出。该理论假设人具有积极的自我整合、完善以及不断学习的倾向。与其他动机理论相比,自我决定理论尤其强调个体与环境之间互动的重要性,并将这种有机互动的关系作为对个体行为、经验和成长的预测基础(刘靖东、钟伯光、姒刚彦,2013)。
自我决定理论主要包括认知评价理论、有机整合理论、因果定向理论以及基本心理需要理论四个相互联系的子理论(Deci & Ryan, 1985,2000,2001; Deci et al.,2000,2004;张剑、张建兵、李跃、Edward L.Deci,2010;赵艳梅、张正堂、刘宁、丁明智,2016)。认知评价理论认为人是具有成长动机的生物,自主、胜任(能力)与关系(归属)需要是人类普遍的、共有的基础性需要。自主需要是指个体有能够自主选择活动且不受他人控制的需要;胜任需要,是指个体有从能力上可以胜任所从事活动的需要;关系需要,是指个体需要与他人保持联系。当内外环境不能满足自主、胜任和关系三种基本需求,而是满足某些外在需要时,产生的是外部动机。当一个人所在的内外环境能够满足个人的自主、胜任和关系三种基本需求时,会产生内部动机。当行为是由内部动机驱动时,人具有很高的幸福感,会产生高质量的行为。进一步发展出来的有机整合理论认为,动机是动态的,会因为环境、时间等原因而变化,同时,外部动机可以向内部动机转化,称为内化(Deci & Ryan, 2000),即外部动机到内部动机是一个连续体。但是内化并不会必然发生,其前提是要满足自主、胜任与关系这三大心理需求。有机整合理论将外部动机根据内化程度细分为外部调节、内摄调节、认同调节和整合调节这四种不同的状态。从外部调节到整合调节,个人涉入程度越来越高。外部调节指的是行为的原因是为了获得外部的奖励或者避免外部惩罚。内摄调节(introjected regulation)时,个人逐步吸收外部规则,却不完全接受外部规则。外部动机与内摄调节因为缺少更多的自我决定也被称为控制性动机(张剑,2010)。在认同调节(identified regulation)阶段,个人开始认同外部规则,感觉到活动的重要性,然后到整合调节(integrated regulation)阶段,外部规则开始内化到自身之中,以自我行为的方式表达出来。最高阶段是内部调节(内部动机)阶段,此时个人从事某种活动完全是其本身的有趣性,体现了个体高度自主和自我决定的状态,活动已经成为自身和谐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认同调节、整合调节和内部调节因为有更多的自我决定,从整体上可以被称为“自主性动机”。因果定向理论提出个体存在自主定向、控制定向与非个人定向这三种水平的自我整合。自主定向的个体以兴趣、自我认可的价值为基础,因而更可能产生整合的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控制定向的个人则更易受到报酬、他人指令等的控制,表现出外在的、内摄的调节;非个人定向则是指个体意识到无法控制行为或无法胜任工作(张剑,2010)。基本心理需要理论提出自主、胜任与关系这三大心理需要的满足,是促进个体人格及认知结构成长、完善的条件,这是联接外部环境与个体动机、行为的核心,也是促进内在动机以及外在动机内化的前提条件。
根据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来区分,拥有工匠精神的劳动者是属于内在动机驱动的劳动者。已有研究提出,工匠精神的实质是人对工作的主导性,其内核包括爱岗敬业、专注、踏实的高度职业化认知(曾颢、赵曙明,2017);同时,工匠精神产生的前提是“建立了做好事情与个人身份感之间的联系”(肖龙、陈鹏,2016),在这一前提下,工匠精神开始由外而内地产生(肖龙、陈鹏,2016),这是一个长期的、基于实践的、动态发展的社会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不断地认识、整合工作的外在价值和内在价值,工作动机也在相应地发生变化,动机的动态性在工匠精神形成过程中的心理机制至关重要,基于这一角度,自我决定理论给了我们思考分析心工匠精神形成心理机制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