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丢沙包

一、游戏简介

“丢沙包”是一个经典的群体性游戏。沙包一般用碎布缝成,用细沙或谷类填充。可在规定场地内前后各一名投手用沙包投击对方,被击中者受罚下场,若投出的沙包被对方接住,则此人可以增加一条“命”或者让一个本已“阵亡”的战友重新上场。沙包游戏长期流传,玩法多样,有丢沙包、夹沙包、顶沙包等玩法,能促进幼儿身心协调发展,在幼儿的成长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是一项特别有益的活动,受到广大少年儿童的喜爱。沙包轻巧、方便的特点特别适合小班幼儿,在晨间活动中幼儿三三两两来园,自由拿取,可以开展各种沙包类活动。沙包轻便安全的特点及玩法的多样性,使其在晨间活动中被使用的频率较高。小班幼儿喜欢人手一件玩具、情境性强的游戏。为了激励幼儿早点来园参加晨间锻炼,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以激励、示范、讲解、角色扮演等策略和方法来提高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二、适合年龄

4—5岁

三、游戏人数

3—8人

四、游戏目标

1.吸引幼儿按时来园参加晨间锻炼,感受晨间锻炼的乐趣。

2.锻炼投掷、躲闪、四肢着地爬等动作,增强身体的平衡性和协调性。

3.知道沙包的多种玩法。

五、游戏准备

沙包若干。

六、玩法与规则

基本玩法:投沙包:设立2—3米的起止线,幼儿手持沙包站在起点投向止点。

游戏规则:幼儿站在起点线投掷沙包,可自然向前投出,也可以侧身上肩挥臂投掷。

七、玩法创新

1.过独木桥:幼儿头顶沙包,双臂侧平举向前走,使身体保持平衡。或将沙包放在侧平举的手臂上,走过宽25厘米的独木桥。

注意事项:如沙包掉下,则原地给起继续向前走。

2.躲避流星雨:幼儿围成直径3米左右的圆,中间站5—6名幼儿,听口令围圈的幼儿向圈内的幼儿投掷沙包,圈内的幼儿躲避投掷过来的沙包以免被击中。

注意事项:不能向同伴头部投掷沙包。

3.小乌龟运粮食:幼儿四肢着地,将沙包放在背上往前爬行。

注意事项:如沙包掉下,则原地拾起继续向前爬。

八、游戏儿歌

丢沙包

四方方,几块布,

缝在一起做玩具。

这个玩具真好玩,

能抛接来能投篮。

不仅双腿夹着跳,

还可单脚踢着跑。

花样多多尽管玩,

小朋友们喜欢它。 q3b9PyFyBJaJTUQ4tbZe2d5iEr9hyusbWNjiCrZIhXWQor8RUgcHJcj9muPIMNlr



抓龙尾

一、游戏简介

“抓龙尾”是一个有趣的传统游戏,也叫“捉龙尾”,类似于“老鹰捉小鸡”,属于追逐互动的游戏,也是适合多人集体参与的益智娱乐游戏,室内外都可以进行。“抓龙尾”是一个需要多人参加的集体游戏,龙头抓龙尾的环节需要幼儿之间的密切合作。

《指南》中健康领域要求幼儿具有一定的平衡性,动作协调灵敏,我们可以利用“抓龙尾”游戏锻炼幼儿的灵敏度与协调能力和反应能力,培养幼儿团结协作的精神。同时在抓龙尾的追逐互动游戏中,我们也应该逐渐增加游戏的难度和目标,不断促进幼儿动作和合作性的发展。

二、适合年龄

适合4—6岁的幼儿

三、游戏人数

4到10人

四、游戏目标

1.学会追逐目标和集体协调地躲闪。

2.在游戏中提高团结协作的意识。

3.萌发对各种传统游戏的兴趣。

五、游戏准备

安全的游戏场地,寻找游戏同伴。

六、玩法与规则

首先,参加者选一人做“龙头”,“龙头”站在最前面,其余人一个接一个地拉住衣摆接在“龙头”后面做“龙身”,最后一个人就是“龙尾”。

接着,“抓龙尾”者与队伍的“龙头”开展对话如下:

抓者:我要吃龙头。

龙头:龙头有角。

抓者:我要吃龙中。

龙头:中间有刺。

抓者:我要吃龙尾。

龙头:一拖拖你下水底。

对话一完,“抓龙尾”者便两边移动跑,寻找捉住“龙尾”的机会。“龙头”千方百计地挡住“抓龙尾”者,“龙身”“龙尾”一串人很快地跟着“龙头”移动跑,以防被抓住。注意“龙身”不要脱节。如果做“龙尾”的被抓住了,要自动退下,另一名在最后的自然顺位成为“龙尾”。

七、玩法创新

1.“龙头”看到“龙尾”跑不动了,就原地蹲下,后面的“龙身”和“龙尾”一起蹲下。“抓龙尾”者看到“龙尾”蹲下了,就不能再抓了。

2.一起改编儿歌,共同约定儿歌念到哪里开始抓“龙尾”。

3.可以组成几队同时进行比赛,哪一队的“龙尾”最先抓完,哪一队“龙头”获得胜利。

八、游戏儿歌

抓龙尾

抓龙头,抓龙尾,

不抓龙头抓龙尾,

抓到龙尾做小鬼。 0h+88fjOKkOvYZaEZ5JZHM3cYk3DiU6tONzJzzuIRJNaawVQrjOIMTuy8ei//lAf



丢手绢

一、游戏简介

童谣《丢手绢》,由著名音乐家关鹤岩谱曲,鲍侃填词,深受少儿喜爱,至今流传不衰,可谓是儿歌的经典。丢手绢,又叫丢手帕,是我国传统的民间儿童游戏。20世纪七八十年代,手绢是每个少儿的必备品,因此丢手绢的游戏开始流传起来。

二、适合年龄

3—6岁幼儿

三、游戏人数

5人以上,人数不设上限

四、游戏目标

1.发展幼儿追逐跑的能力。

2.引导幼儿初步掌握游戏规则和玩法。

3.鼓励幼儿大胆地参加游戏,体验与同伴游戏的乐趣。

五、游戏准备

小手绢一块,平坦的空地。

六、玩法与规则

1.开始前,大家利用“石头剪刀布”或其他的方法推选出一个丢手绢的小朋友,其余的人围成一个大圆圈坐下。

2.游戏开始,大家一起唱歌谣《丢手绢》,被推为丢手绢的人沿着圆圈外行走或跑步。

3.在歌谣唱完之前,丢手绢的人要不知不觉地将手绢丢在其中一人的身后。

4.身后被丢了手绢的人要迅速发现自己身后的手绢,然后起身追逐丢手绢的人,丢手绢的人沿着圆圈外围奔跑,跑到被丢手绢人的位置并坐下,如果还没跑到位置就被抓住,则要表演一个节目,如唱歌、跳舞、讲故事等。

5.如果被丢手绢的人没追上,丢手绢的人跑到了这个小朋友的位置上,那么被丢手绢的人就得继续转圈把手绢丢到其他人的身后,在一遍遍的拍手与歌声中,游戏重新开始。

七、玩法创新

传统玩法是一个人丢一条手绢,有些幼儿往往只把手绢丢给自己的好友,因此,可以加入创新元素,比如:多圈组合的形式(围成两个大圆圈,选出两名丢绢者,可跨圈进行游戏,三人三圈、四人四圈等);多人多绢的形式(围成一个大圆圈,选出多名丢绢者,用不同颜色的手绢同时进行游戏);等等。

八、游戏儿歌

丢手绢

丢,丢,丢手绢,

悄悄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

大家不要告诉他,

快点快点捉住他,

快点快点捉住他。 0h+88fjOKkOvYZaEZ5JZHM3cYk3DiU6tONzJzzuIRJNaawVQrjOIMTuy8ei//lA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