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新阶段江苏高质量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对策研究

张 骏

一、研究概况

(一)研究背景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我国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发展阶段。置身新发展阶段,必须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要求,江苏要“着力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面向“十四五”,江苏明确提出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简称“一中心”)。这既是江苏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落实“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重大使命的内在要求。

江苏“一中心”建设旨在成为全球重大原创性技术成果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策源地,全球产业科技创新高端人才、高成长性企业和高附加值产业的重要聚合区,全省产业科技创新要素高度集聚、创新创业活动高度活跃,涌现出一批在国际上具有话语权、引领力的创新领军企业和产业科技研发基地。并分三步走实现江苏建设产业科技创新中心。2020年,是江苏建设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三步走”中第一步结束之年,也是“十三五”收官之年,主要目标是基本形成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框架体系,创新指标达到创新型国家中等水平。从相关创新指标看,对标“一中心”的要求,我省在基础研究投入、国家级重大科技平台建设、创新主体合作、创新链产业链融合等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十四五”期间,江苏“一中心”建设必须坚持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聚焦江苏深化科技管理体制、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人才价值实现机制“三大改革”,加快建成全球产业领先技术研发中心、全球创新型领军企业和高技术产业集聚中心、全球创新资源配置中心、全球创新成果转化服务中心,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科技创新生态系统。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是一个较新的概念,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概念,与之类似的提法有“全球创新中心”“全球高技术中心”“国际产业研发中心”“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等。联合国在《全球人类发展报告(2001年)》中公布的美国硅谷、法国巴黎、英国伦敦、印度班加罗尔等46个“全球创新中心”均具备较强的综合经济实力、丰富的科教资源、集聚的高新技术产业、影响力大的企业群体、较广泛的对外经济联系、开放性和包容性的创新文化氛围等特征。美国《有线》杂志则提出“全球高技术中心”的概念,把“高校培养技能工人或开发新技术的能力、稳定的跨国公司、人才创业的积极性、活跃的风险投资”作为构成全球技术创新中心的必要条件。区域创新系统思想最早见于弗里曼(C.Freeman)(1989)的国家创新系统理论。根据对日本的研究,弗里曼将国家创新系统分解为政府政策、企业研发活动、教育与培训以及产业结构四个构成要素,并特别强调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此后,其他学者也提出一些类似的国家创新系统模型,如伦德瓦尔(1993)的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教育部门及政府部门四要素模型等。库克(2000)把国家创新系统概念泛化为一般区域创新系统,指出区域创新系统主要是由在地理上相互分工与关联的生产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体系。埃茨科瓦茨(2000)则提出三螺旋理论,来分析在知识经济时代政府、产业和大学之间的新型互动关系,为区域创新系统结构研究提供了一个方法论意义上的有效工具。

国内学者主要从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概念内涵、创新评价、建设途径等方面开展了研究,重点分析了上海、北京、江苏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标准、途径和机制。以我国新发展阶段为背景,探讨高质量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对策研究尚不多见。本课题在已有研究基础上,立足我国新发展阶段的高质量发展要求,全面梳理江苏“十三五”期间“一中心”建设的现状和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前瞻性的对策思路和政策建议。

(三)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

1.研究方法。一是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结合相关理论开展新发展阶段高质量建设“一中心”的内涵和特征研究;同时选取代表性区域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一中心”建设的实证研究,实现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的结合。二是问卷调查法。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和座谈会等形式开展江苏“一中心”建设的现状研究。分析江苏“一中心”建设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不足,明确新发展阶段江苏“一中心”建设的目标要求,找准江苏高质量建设“一中心”的着力点。三是案例研究方法。通过研究江苏“一中心”建设典型案例,总结提炼建设全球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江苏经验;通过比较分析国内外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先进案例,为江苏高质量建设“一中心”提供借鉴。

2.主要创新。一是深化科技管理体制。以系统性、协同性、智能化治理为目标,形成创新主体主动、政府高效推动、市场有力带动的协同治理格局,构建覆盖基础研究、技术创新、产业转化全过程的科技创新协同治理体系,推动产业链与供应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循环畅通。二是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加强对企业的关键技术供给,助力企业有效控制产业价值链中高端环节为核心,建设一批创新能力强、创新机制活、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技术研发机构。积极创新产业技术研发机构的治理体系,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和“卡脖子”环节的突破。三是完善人才价值实现机制。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成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科研经费管理体制,保护科研人员对成果的使用、处置和收益权。实行与国际接轨、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人才激励机制。积极开展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各类制度和政策的先行先试,以高能级平台吸引海外人才,用足用好全球创新人才。

二、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成效

“十三五”以来,江苏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要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工程,产业创新载体、产业科技创新网络、产业科技创新生态及产业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等全面发展,加快形成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框架体系,为推动“十四五”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科技创新跃上新台阶

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93%,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5.1%,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39.2件,居各省、自治区之首,区域创新能力持续位居全国前列。产业科技创新平台取得新突破,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进入国家实验室战略布局,未来网络试验设施、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户江苏,实现我省“零”的突破。王泽山院士、钱七虎院士先后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海上浮式生产储卸油平台等大国重器成果持续涌现。

(二)产业发展取得新成效

制造业产业集聚效应显著。“十三五”以来,制造业综合实力稳居全国前列,制造业增加值达3.5万亿元、规模约占全国1/8,6个集群在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决赛中胜出、数量全国第一,分布于物联网、软件和信息服务、新型电力(智能电网)装备、纳米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业。产业技术创新水平较高,创新水平增速相对较快。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过3.2万家,跃居全国第二位。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分别达到37.8%和46.5%,其中纳米科技、超级计算、生物医药、物联网等新兴产业技术创新水平居国际前列。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分别达104家、113家,数字经济规模超过4万亿元。

(三)人才队伍量质双提升

“十三五”期间,全省科技研发人员达91万人,约占全国12%。据不完全统计,两院院士中,江苏籍276人,在苏两院院士达106人、占全国的6.1%。累计入选国家级重点人才达1300多人,约占全国的10%,创业类入选数占全国的30%以上。累计入选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06人,科技创业领军人才124人、约占全国15%。拥有168所大学,本科层次高等学校78所,专科层次高等学校90所,其中“双一流”大学16所,在校大学生超过200万人,高校数量和学生人数均居全国前列。“双一流”建设学科数48个、位居全国第三,其中29个属于工学学科,为产业科技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学科支撑。

(四)体制机制改革深入推进

持续构建符合产业科技创新规律的政策体系,2016年起,我省先后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创新型省份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科技创新40条”)《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科技改革30条”)《关于聚力创新深化改革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人才发展环境的意见》(“人才26条”)《关于进一步支持企事业单位聚才用才强化高质量发展人才引领的意见》(“人才10条”)等一系列政策,及开发区条例、先进制造业集群意见等文件,把人才创新资源作为第一资源,为我省“一中心”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三、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省在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上取得重大成效,但与国内外等创新型国家地区相比,在科技创新能力、科技成果转化、“高精尖缺”人才、产业自主创新、领军型企业和产业国际化等方面还存在不足,亟待进一步优化。

(一)科技创新能力有待提升

从创新指标看,与国际主要创新型国家相比,江苏研发资金投入强度较高而研发人员投入强度低,创新产出相对较低。虽然万人专利申请量指标显著高于创新型国家,但生产率和能源使用效率依然处于较低水平。

当前,我省区域创新能力与兄弟省份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根据《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显示,江苏省2009—2016年连续八年排名首位。2017年江苏省排名稍有下滑,位于广东省之后,2018年至2021年江苏省创新能力排名再次下降,位居全国第三,如图1所示。

图1 2015—2021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前五排名情况

(二)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我省高新技术企业虽跃居全国第二,但高新技术产业总量领先优势下滑,高新技术产业占比偏低,在省内工业中的地位不及浙江。2015年至2019年,江苏高新技术产业总量由61373.61亿元下降至52851.89亿元。高新技术产业规上工业占比自40.10%增加至44.50%,而浙江自36.05%增至47.81%,如图2所示。

图2 苏粤浙沪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亿元)

在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领域,江苏仍略显不足。如在中国民企500强榜单中,尽管江苏上榜民企总数与广东、浙江相当,但江苏上榜企业多集中于化工、冶金、纺织等传统产业。全省虽然拥有6700多家大数据企业,但缺少像华为、阿里那样的“引领型”科技企业,企业创新能力有待提升。

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创新性企业的规模和质量有待提升。独角兽企业和瞪羚企业代表着某一地区经济发展的活力及创新能力的水平和潜力。独角兽企业一般指成立时间不足10年,估值高于10亿美元的未上市高成长性创新企业,是新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据统计,截至2021年11月30号,我国已有170家独角兽企业,呈多行业、广地区的分布特征。江苏在独角兽企业培育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独角兽集聚的城市相比,规模与市值等方面仍有一定差距,2020年中国独角兽企业估值排序前100名中,江苏只占4席。瞪羚企业是指在创业后跨过死亡谷以科技创新或商业模式创新为支撑进入高成长期的中小企业。据统计,全国已认定瞪羚企业28417家,江苏目前认定的瞪羚企业数量位于全国第五名,位于北京、广东、山东、湖北之后。此外,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的质量有待提升。此前,江苏取消了220家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资格,一些高新技术企业在认定初期可以通过购买专利,增加研发人员数量、研发费用等方式进入高新技术企业行列,但后期实际创新能力不足,产品竞争力都较弱,无法适应发展需要。因此,江苏省亟需重点培育创新能力强、具备核心竞争优势的创新型领军企业、独角兽企业和瞪羚企业,提升高新技术企业的质量,引导企业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

(三)“高精尖缺”人才不足

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在于创新人才。“有高原无高峰”一直是我省人才结构之痛,我省创新创业人才较多,但能够突破重大关键技术、攻克重大技术难题、引领产业创新发展的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高科技领军人才及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人才非常紧缺。

从国家“青千”数据看,2019年浙江大学一个高校入选33人,我省入选总数45人。从顶级人才数据看,全省科技型企业家数量众多,但缺乏像任正非、马云、马化腾这样的领军型“帅才”;106名两院院士中,70岁以上的占66%。从高层次人才分布来看,60%以上为研发型人才,主要集中在高校院所,缺乏面向产业应用的企业高层次人才。

此外,我省人才资源总量超过1300万,面上数量不少,但很多新兴行业、关键领域存在人才短缺。根据教育部《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预测,我省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领域每年人才缺口10万人左右,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人才缺口20万人左右。

(四)技术成果转化有待加强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水平还有待提升。江苏是教育大省、科技大省,名校名企、大院大所众多,拥有168所大学,数量位居全国第二,拥有各类独立研发机构750多家。其中,高校是技术创新的重要源头,也是产业链提质增效的重要一环。丰富的科教资源和高水平大学是江苏建设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基础和依托。但是,科教优势并未充分转化为产业优势。一是科技成果转化较低。据有关部门研究显示,江苏省高校院所每年只有5%的原创成果可应用转化,转化后能产生经济效益的仅占被转化成果的30%左右,科研导向与产业需求尚有较大距离。2021年,江苏省推动全省高校开展科技成果信息发布与公示挂牌,推进技术交易,组织开展“揭榜挂帅”技术转移品牌活动,促进江苏省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取得一定成效。但整体转化项目数、成交比例都偏低,对江苏整体科技产业支撑不足。二是高校院所学科专业和产业的契合度不高,“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中,江苏共入选48个,仅有60%与江苏优势产业紧密关联。

知识产权、专利层次的数量和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技术成果转化效率有待加强。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GII》报告,世界前50位科技集群中,江苏省仅有南京市上榜,知识产权PCT申请量较少,科学出版物申请量较多,江苏省在知识产权与科学出版物两者之间的发展分布不均衡。从城市比较情况来看,在知识产权与科学出版物总额相对申请量的比较上,南京与深圳、香港、广州、北京、上海等其他科技集群差距较大,还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此外,根据科技部门分析报告显示,江苏省技术市场交易额仅为广东的63%,规上工业企业购买国内技术、国外技术经费支出仅为广东的27%和31%,企业转化利用科技成果还有很大空间。

表1 《全球创新指数(GII)报告》江苏南京表现情况

(五)领军型企业较少,产业国际竞争力有待提升

从企业为主体到主导的创新发展,重点工作是培育一批核心技术能力突出、集成创新能力强、引领重要产业发展的创新型领军企业。虽然我省制造业等优势产业,在基础实力、配套体系和部分领域位居领先优势,但产业“大而不强”的特征依然明显,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总体处于中低端,自主创新水平亟待提高、部分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缺乏具有行业话语权的企业和品牌。相比广东、上海和浙江,我省缺少能够引领行业发展的重点龙头企业。2021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江苏有4家企业上榜,分别为恒力集团、江苏沙钢集团、盛虹控股集团、苏宁易购集团,位列第67名、第308位、第311名、第328名。其中,恒力集团、江苏沙钢集团和盛虹集团均属于制造业,苏宁易购集团属于零售服务业。对比其他省市,广东、上海、浙江分别有16家、10家和8家企业上榜,广泛分布于金融业、互联网、信息通信、房地产等多个产业(中国平安保险、华为投资、腾讯、上汽集团、阿里巴巴等),这些产业的创新能力较强,发展速度较快。

在品牌影响力方面,根据国际品牌咨询机构Interbrand公布的2021年度全球最具价值100大品牌榜,中国的上榜品牌仍然只有华为,江苏无企业上榜。根据2020年中国最具价值品牌100强,北京、广东、上海、江苏,上榜品牌数量分别为31家、20家、9家、9家。然而,榜单前10名中并无江苏企业。由此可见,江苏省的头部企业主要集中于制造业,其创新能力相对不足,品牌价值有待加强。

四、国内外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与人才政策经验借鉴

(一)国外经验借鉴

近年来,美国、英国、日本等先后提出了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战略规划。为保持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地位,美国提出持续打造硅谷;为成为国际技术中心,英国加快伦敦科技城建设。为成为全球领先的创新中心,日本出台了《科学技术创新综合战略》。以色列是全球高科技企业创业密度最高的国家,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密集,科研教育水平全球领先。

1.美国

美国在世界科技产业链中占有重要地位。科技类上市公司市值规模全球领先,2021年末,全球市值前10名的公司中有7家是美国科技类公司。拥有硅谷、128公路高新技术产业带及北卡三角园等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其中硅谷地区是世界科技创新中心的典范。美国科技创新长期领先全球的主要原因有:第一,自由开放、鼓励创新、包容失败、多元化的创新创业文化基础。第二,协同的创新生态系统,构建了政府、大学、企业等紧密合作、相互促进的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生态体系。第三,完善的顶层科技体制和有力的政策支持,包括鼓励创新、知识产权保护、立法、税收、移民、采购、支持基础研发等方面。第四,强调基础研究,特别重视STEM教育,构筑集聚优秀人才的科研创新高地。第五,开放的人才政策。这些对创新发展、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有重要意义。

在人才战略与政策上,美国素来秉承“知识经济就是人才经济”的人才战略核心导向,把人才作为生产力要素重中之重。服务于国家利益并具有独特的务实性,是美国人才发展战略的显著特点。在不同历史时期,美国都牢固确立人才国家战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布什政府制定实施了《美国竞争力计划》,强调美国的优势必须通过保持在人才和创造力上处于领先位置来实现。奥巴马政府也分别于2009年、2011年、2015年发布了《美国创新战略》,强调人才的战略地位,视教育为国家发展的基础和人才培养关键,先后通过一系列教育法案和报告;奉行灵活多样的移民政策,利用完善发达的教育体系网罗世界各地留学生;强调市场配置人才资源,鼓励人才自由流动,并形成完备的薪酬激励机制和良性竞争机制。据美国官方统计,1949—1973年,世界各国迁居美国的科学家、工程师达16万人,20世纪80年代以来每年超过5000名,这一数字仍然全球遥遥领先。还有数据显示,美国工程和数学博士学位获得者中,约有半数为外国人。2021年4月美国推出的《无尽前沿法案》中强化政府“大科学”体系的引导地位,将发展关键产业科技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在国家安全战略层面开启科技人才战略,投入每5年超1000亿的预算支持科技战略人才的培养和发展。

2.英国

为打造世界一流的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英国于2010年启动实施了“英国科技城”的国家战略,重点打造东伦敦地区。2021全球科创城市中,伦敦排名第二,仅次于硅谷。同时,建立了一批世界级技术创新中心,这些技术创新被称为“弹射中心”,大大提升英国的科技创新水平。目前拥有11家科技创新中心,包括高价值制造弹射中心、细胞与基因疗法弹射中心等。2013年,启动“天狼星计划”,旨在为创业者提供创业资金与优秀培训资源。该计划要求创业团队必须两人以上,且成员一半必须是非英国居民,借此吸引更多优秀的国际人才。近年来,伦敦吸引了大批全球优秀科技企业入驻,同时大多数欧洲领先的风险投资公司总部入驻伦敦,为科技城发展提供了完善的融资服务。英国的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加快创新体系顶层设计和总体布局。第二,重视发展新兴技术领域,特别是英国领先世界的技术领域,包括高端制造、数字经济等。第三,注重发挥中小企业的创新潜能,将中小企业纳入制造业创新体系。第四,加强科创新中心间的合作,做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打造网格化的制造业创新体系。

人才政策上,英国在2020年7月提出设立国家“人才办公室”,推出最新全球抢人计划,投入了3亿英镑基金支持各类研发机构的发展;同时开放无限额的“全球人才签证”,推出超常规的人才新政,简化一切繁文缛节,吸引全球高水平的科学家、研究人员和企业家。

3.日本

为重振日本经济,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014年,日本提出要打造成为“全球领先的创新中心”战略,将东京圈、关西圈、福冈县福冈市、冲绳县四个地区作为国家战略特区。将东京圈定位为“国际商务创新中心”,战略任务是促进国际资本、国际人才、国际企业聚集东京,开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东京新产业。21世纪以来,日本政府在优化东京投资环境、加快创新要素集聚、激发创新活力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与措施。在2021年的《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中,东京上榜企业39家,位于2021年全球城市创新科技集群首位。

日本政府高度重视高科技、高素质人才的引进与培养,设立了《科学技术基本计划》《21世纪卓越研究基地建设计划》等专项计划吸引、培养世界范围内的高水平科技人才。2021年3月,日本政府出台的第六期《科学技术创新基本计划(2021—2025年)》,提出要重新构建多样化卓越研究的环境,建立新型研究体系,推进开放科学与数据驱动型研究,加强教育和人才培养。一直将“人才立国”作为国家发展的基本方略,并一改素来的排外思想,制定了吸收外国优秀研究和技术人员的政策,将外国留学生提高到“高级人才后备军”的位置。始终保持对教育的高投入,1983年以来,日本全国教育经费始终保持6%的GDP占比,全民受教育年限从1913年只相当于美国的68.2%,到1985年的80.8%,再到20世纪90年代基本赶上美国。以索尼、松下、本田为代表的本土企业,非常重视对员工进行全方位培训,以独特的福利型经营管理、终身雇佣制和各种激励人才方式,创造了许多发展奇迹。

4.以色列

以色列是全球高科技企业创业密度最高的国家,是硅谷之外拥有高科技公司群最集中的地区,过去10年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以色列公司超过100家,仅次于北美公司数量。产业创新的推动者主要是政府,注重顶层设计和政策创新,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制定完善的鼓励和保护创新创业的法律法规体系。二是建立完善的科技创新管理体制。三是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生态系统。四是重视国家研发合作。五是高度重视教育和吸引人才。

在人才政策上最明显的特征是:一是大力发展国家风投事业,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环境。以色列全国有大约3000家依靠风险投资创立的新企业。1993年以来,以色列政府在风险投资上的投资总额已经超过120亿美元,其中70%投资在电子工业上。二是创立首席科学家制,充分发挥科学人才价值。首席科学家制度是以色列创立的科技创新管理模式。以色列在28个部(第32届内阁,33届内阁减少为22个)设立有13个首席科学家和“首席科学家办公室”,贯彻落实国家科技发展规划,协调指导与该部职责有关的科技活动。

(二)国内经验借鉴

在我国加速崛起和科技创新实力加快提升的过程中,上海、北京、深圳等因其区位条件相对优越而成为全国科技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城市,成为全国的创新龙头。北京力争成为具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上海提出要成为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深圳要建设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一流科技创新中心,杭州提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互联网+”创业创新中心,天津提出打造世界级产业创新中心。它们的经验值得借鉴。

1.北京市

2016年,国务院《关于印发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国发〔2016〕52号)强调“加强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结构合理的创新人才团队,造就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学大师和以青年科学家为带头人的优秀研究群体”。2019年,出台《关于新时代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从加强科技创新统筹、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科研管理改革、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等5个方面提出具体举措。2020年,《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重点任务2020年工作方案》,从承接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抓好科技成果转化,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人才激励服务保障机制等具体任务。

北京中关村。围绕“创新”打造“特区”是中关村人才战略的显著特征,北京提出将中关村示范区率先建成国家级人才特区,实施特殊政策、特殊机制、特事特办。具体来说,中关村实施了报告重大项目布局、境外股权和返程投资、结汇、进口税收、人才培养、户籍等13项特殊政策,并采取“千人计划”项目、建立或联系驻外机构、创建投资机构、搭建校友会平台和优化人才环境等多种特殊途径和方法聚才引才,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2.上海市

2015年,上海市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努力把上海建设成为世界创新人才、科技要素和高新科技企业集聚度高,创新创造创意成果多,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完善的综合性开放型科技创新中心。2016年,上海市《关于进一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人才新政30条”),主要构建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相适应的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高效的人才发展治理体系。2020年,上海市发布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从制度创新、创新主体、创新能力、创新载体、人才环境、金融环境、知识产权保护、社会环境等方面推进科创中心建设。2021年,上海印发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十四五”规划,重点在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发力,开展韧性城市建设,优化科技人才创新体系及开放协调创新体系等8大战略任务。

上海浦东。一是以改革吸引人才,如出台“张江创新十条”,从股权激励、财税支持和管理创新等方面推动人才集聚;二是以项目集聚人才,实施“1116”引才计划等高层次人才集聚项目,定向吸引技术型人才和高层次人才;三是以政策支持人才,给予高层次人才以空间、投资和金融支持,积极引导信贷资金支持创新创业;四是以市场配置人才,积极推进人才服务业开放,发挥市场在遴选高端人才方面的决定性作用;五是以服务留住人才,设立人才专窗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浦东国际人才城,确保人才安居乐业。分析浦东新区人才政策,把握改革机遇、积极先行先试,发挥项目优势、推动人才集聚,雄厚资金支持、注重政策引导,优化服务环境、打造一流品牌是鲜明特征。

3.广东省

2016年,深圳市发布“人才新政81条”,即《深圳市关于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措施》(深发〔2016〕9号),通过打造“政策高地”让深圳成为“人才洼地”,加快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努力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2020年,深圳市将从引进高端创新人才、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加快建设重大创新载体、2018年,广州市《关于印发广州市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从集聚创新创业人才、汇聚高端人才、科技创业和人才改革等方面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构建富有广州特色的创新生态系统。2019年,广东省印发《关于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从共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布局建设世界一流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集聚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科研院所,集聚顶尖科学家和高层次人才,重点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打造重大原始创新的重要策源地。组建创新科研团队,开展原创性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产业化。

深圳前海。深圳能够在短短30多年里迅速崛起并创造众多奇迹,得益于深圳灵活多样的人才政策。与北京、上海有所不同的是,深圳不仅推出了高含金量的孔雀计划,还积极探索人才评价机制改革、境外人才认定和个税补贴工作。根据“孔雀计划”,对于引进的世界一流团队给予最高8000万元的专项资助;2014年在全国率先实现政府部门承担的社会化职称评定职能全部向行业转移。前海作为深圳的门户,还借鉴新加坡低税率政策吸引人才的做法,出台《前海境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所得税财政补贴暂行办法》,并积极推动深港专业资格互认工作,为深圳建设成为高层次人才“宜聚”城市提供了有力支撑,腾讯、华为、中兴等一批知名企业在深圳迅速发展便是最好佐证。

总体来说,全球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要具有经济综合实力强、科教资源丰富、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影响力大企业集群及开放包容的创新创业文化等特征,并呈现出产才城深度融合的趋势,人才结构呈现科技化、国际化、年轻化三大特征。而国外政府在推动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要体现为:一是重视基础研究,高强度的研发投入。二是高度重视集聚科教和人才资源,特别注重青年人才培养。三是重视激发中小企业活力,特别是对初创企业的大力扶持。北京、上海和广东省等省份的政策趋势主要有:一是重视基础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二是重视高层次人才,强化国家战略科技人才力量。三是呈现区域协同化特征。四是打造适合人才创新创业和金融环境。这些做法对于国家和地区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尤其在全球科技创新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更具有深远影响,对江苏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提供了重要参考。

五、新阶段江苏高质量建设“一中心”的对策举措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技创新、产业与人才深度融合持续催生新兴产业,为我省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了新机遇。国际环境日趋复杂,大国博弈和全球疫情持续演变带来严峻挑战,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科技创新成为各个国家竞争力的制高点,成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战略支撑。

西方国家将长期封锁打压我国对科技创新人才和高端人才引进将成为常态。同时,当前科技人才流动呈现中—美—欧国际“大循环”和北—上—深活跃“内循环”局面。新时代国家对全国人才工作作出重要战略部署,提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战略目标。长江经济带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在江苏交汇叠加,省党代会提出着力打造全国重要的创新高地、人才高地、产业高地。

“十四五”时期,必须深入践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新使命新要求,全力把握产业变革的新机遇,坚持科技创新为第一动力,以人才为第一资源,深入推进科技、产业、人才、城市深度融合,以更扎实的举措加快推进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一)聚焦战略人才力量,加快打造全球人才高地

一是打造“高精尖缺”人才矩阵。着力建设高质量战略科技人才队伍,大力培养战略科学家、青年科技人才,聚力引进高精尖缺科技人才,加快培养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科技创业领军人才。重点打造以下人才队伍:一是领军型科技人才队伍,培养集聚一批站在世界科技前沿、能够整合科研资源、抢占科技制高点的“帅才型”战略科学家。二是突破型卡脖子人才队伍,大力开发一支在重点产业领域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够快速突破技术瓶颈的人才队伍。三是科创型企业家队伍,按照既通科技、又懂市场的要求,培养一大批通晓国际市场规则、把握产业科技走向、具有较强产业引领力、市场开拓力的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四是青年科技人才,以35岁以下为主体,大力引进培养综合素质高、发展潜力大,符合江苏未来发展需要的优秀青年人才。五是新兴产业人才,加快培养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产业创新人才。

二是打造高能级人才集聚载体。强化工程牵引。以先进制造业和服务点为重点,优化实施以省“双创计划”“333工程”为龙头的人才工程体系,以更加开放的视野、更加灵活的机制,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做好引进培育两篇文章。“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大成果”,成为人才与创新要素集聚的新特征,迫切需要从“帽子引才”向“平台引才”转变。上海张江、浙江之江、深圳鹏城等重大实验室以及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成建制引进科研人才,有的几乎将全领域顶尖人才“一网打尽”。我省应大力建设一流科研基地、实验中心、大科学装置等重大科学设施,打造高能级的人才集聚载体,做大引才的“容器”、增强聚才的“磁场”、提高育才的“效应”。

三是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牢固树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的理念,围绕培养、评价、流动、激励等关键环节,深化科技项目管理改革,推行揭榜挂帅制、项目经理和赛马制等,健全科技人才分类评价体系,加大改革创新力度,进一步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充分释放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强化人才创新创业活力的激励政策。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成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机制。提高科研人才科技成果收益,支持人才“一朝致富”“名利双收”,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强化市场价值的激励效应,以“名利双收”效应激发人才创新。

四是创优人才创新创业生态。优化创业创新环境,全面优化人才服务体系,大力提升人才服务品质,着力营造一流人才发展环境和金融环境,努力争创人才发展新优势。大力发展人才金融,优化财政资金使用,不断丰富“人才贷”“人才投”“人才保”等金融产品,为人才创业提供金融支持。同时,建设友好型城市,提升城市对人才的集聚度。一是做实在地化产业集群,根据城市能级,实施差异化、特色化人才战略,人才政策对接核心产业的人力资源需求,提高产业和人才的匹配度。二是完善城市服务,打造有温度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信誉、品牌和功能,提升省域、市域、县域人才集聚指数。

(二)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

一是强化基础研究。加大对基础研究的经费投入,发挥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基础研究的主体作用。同时,不断优化创新资源布局,加快汇聚科技创新资源,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性技术研发。加强基础研究人员培养,特别是青年人才的培养。

二是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通过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集聚大批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坚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组织产学研协同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三是注重原始创新。集聚全球高端创新人才和产业资源,支持建设一批国际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和科研机构,强化重点领域基础研究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产业发展辐射源。

(三)聚力发展数字经济,赋能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

一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形成一批国际领先的数字经济产业集群。聚焦能力提升,加快建设数字经济创新平台,建立数字技术创新平台体系。加快数字经济创新人才培养。积极参与数字领域国际规则和标准制定。以先进制造业为主攻方向,加快推动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融合,以六个综合实力国际领先或国际先进制造业集群为基础,赋能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增强产业体系国际竞争力、创新力。

二是加快打造一批新兴产业发展策源地,提升产业集群持续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着力打造南京软件和智能电网、无锡物联网、苏州纳米、常州智能制造、徐州高端装备、泰州生物医药、盐城海上风电、扬州新光源、镇江通用航空、连云港新医药、南通海工装备等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高地。

三是加快创新成果产业化。聚焦世界科技前沿、产业高端和未来发展,结合江苏产业基础和创新优势,依托重大工程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选准发展方向,前瞻布局、重点突破可能引发产业重大变革的颠覆性技术。

(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深入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一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创新要素集聚。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方面,深圳提出“四个90%”政策,即90%以上研发机构在企业,90%以上研发人员在企业,90%以上研发资金源于企业,90%以上专利发明出自企业。同时构建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建立“楼上楼下”创新创业综合体,推动更多科技成果沿途转化,缩短原始创新到成果转化再到产业化的时间周期,形成“科研—转化—产业”的全链条企业培育模式。江苏省应进一步实施企业自主创新升级工程,制定实施企业创新能力提升方案,全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提高重点企业创新能力。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聚焦国家有需求、江苏有基础的领域,实施关键核心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完善揭榜挂帅支持机制。积极推动大中小企业的融通创新,强化行业龙头企业的垂直整合能力,联合高校院所、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牵头建设一批以共同利益为纽带、以市场机制为保障的任务型创新联合体。在此基础上,江苏省科技厅聚焦产业前瞻与关键核心技术推出重点研发计划,强调企业实质性参与研发工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相关创新组织协同攻关,以项目为依托引领资金、人才和技术等创新要素集聚,带动产业链、供应链的科技水平提升。

二是强化领军型企业引领作用,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围绕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完善培育创新型企业的配套政策措施,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培育形成以创新型领军企业为龙头引领作用,扶持发展各领域骨干企业,支持发展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形成规模较大、国际竞争力较强的创新型企业集群。重点支持创新型领军企业,融入全球研发创新网络,牵头组建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实施一批产业前瞻核心技术研发项目,转化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培育一批自主创新品牌,形成一批具有知识产权的名牌商标产品。依托领军型企业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打造一批一流创新平台和企业研发机构,提升产业创新水平和关键共性技术供给能力。鼓励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平台向中小企业开放,增强中小企业创新活力。

三是深入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进一步激发我省科教资源创新活力,支持高校、科研机构创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紧密对接地区主导产业创新需求,建设一批创新成果转化中心。支持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等在战略层面开展紧密合作,建设一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打造合作共赢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探索“互联网+产学研”新模式,打造链接产学研用便捷高效的合作服务平台。

(五)创新产教融合机制,将科教“富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一是深化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以主导产业为指向,围绕产业链部署学科链、集聚人才链,推动高校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健全研究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分类培养体系,建立学历与技能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二是加快科技成果向产业转移转化,要在高校院所普遍建立技术转移专门机构,完善有利于成果转化的机构运行和利益分配机制,发挥市场化、专业化社会组织作用,提供全链条、综合性服务,推动更多科研成果走出院校、走进企业。

三是深化产教协同创新,持续实施“科技镇长团”“产业教授”“科技副总”等工程计划,带动全国高校院所专家人才活跃在创新一线,推动高校与企业创新资源深度对接。

四是加快校地资源融合创新,强化省内校地融合资源平台建设,加强高校科研人员离岸创业的支持力度,加快形成以高校资源优势赋能城市经济发展的产-校-城融通创新发展格局。

(六)加快融入全球创新发展网络,提高产业国际化水平

一是着力打造产业技术国际合作新平台。以发达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重点,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的政府间合作机制,推进产业合作、科技合作和人才合作。积极构建产业创新全球合作伙伴关系,深化与以色列、芬兰、英国等世界创新强国的较量合作,打造一批产业技术合作新平台。加强国际科技成果转化和孵化、人才培训、海外知识产权服务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二是深度融入全球创新发展网络。支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承担和组织国际重大科技合作项目。鼓励有实力的企业通过收并购等方式设立海外研发基地,面向全球布局创新网络。

三是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等重点领域,推动资源优化整合,加快融入全球产业链。聚焦产业链高端,积极引进国际龙头企业和研发机构在我省设立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

课题号:21WTA-002

承担单位:南京理工大学

课题负责人:张 骏

课题组成员:高 扬 杨道涛 易文斌 赵 珂 杨 露 YesFwUAcpGCJuijkZrD02ZNpfD6OvdcrbGrU8eZcP3A8iJpGBkTgZ531Ri2BUsa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