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践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重大使命的内涵、思路和对策研究

李程骅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为江苏擘画了“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宏伟蓝图。迈上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的光荣使命。我们必须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坚决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三大光荣使命,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深刻领会三大光荣使命的深刻内涵,明晰推进路径和创新的实践对策,对高水平建设现代化新江苏、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坚实步伐,成为现代化强国建设中具有鲜明特色的省域范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导向作用。

一、内涵认知深化:现代化新江苏的“三大光荣使命”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发表重要讲话,殷切期望江苏紧紧围绕“两个率先”,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推动“五个迈上新台阶”,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2020年11月,在江苏决战决胜高水平全面小康交出了人民满意的答卷、满怀信心开启建设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之时,习近平总书记来江苏视察工作,对江苏提出“要着力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的期望,这是总书记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和“十三五”与“十四五”承前启后的关键节点,赋予江苏在新发展阶段的新使命新要求。“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新使命,与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总目标和对江苏工作一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既是一以贯之、一脉相承的,又饱含着对江苏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的更高期望,定位更高,内涵更丰富,影响更久远。

(一)深刻把握“三大光荣使命”与“强富美高”的内在关系

站在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坐标上,全面系统认知和把握“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的总目标,践行好“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光荣使命,对于江苏更加主动自觉地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走好中国式现代化之路,在新发展阶段谱写“强富美高”的新篇章,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江苏是“小康社会”构想的印证之地,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全国发展探路,是党中央赋予江苏的重大任务。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江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以先行探索和成功实践,生动诠释了什么是小康、怎样建设高水平全面小康的时代命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紧扣“高水平”、突出“全面性”,坚定不移地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探索出彰显“强富美高”内涵的小康社会建设之路,展现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江苏大地的生动实践。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人民在党的科学理论指导下,筚路蓝缕、披荆斩棘、艰苦创业、砥砺前行,经济社会快步进入国内前列,印证了小康社会构想的可行性和必然性。进入新时代,江苏始终坚持把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把握其重大意义、丰富内涵、科学体系、精神实质、实践要求,坚决破除与新思想不相适应的思维定势和路径,有效化解了制约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圆满交出了“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的小康答卷。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江苏作为小康社会建设的起笔之地,引领时代风气之先,坚持发展的“硬道理”,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江苏经济每隔几年就迈上一个新台阶。从农村改革率先突破、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全省经济实现“由农到工”的历史跨越;从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实现了经济发展“由内到外”的重大转变;从大力转变发展方式、率先发展创新型经济,经济发展开启“由大到强”的转折。正是坚持咬定发展目标不动摇,才使江苏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夯实率先探路的基础。在党的领导下,江苏人民发扬实业传统、实干精神,党群一心、埋头苦干,在全国较早越过温饱线。改革开放初期,苏南地区火热的建设场景为小平同志的小康社会构想提供了灵感和信心。作为东部沿海发达省份,江苏率先制定并持续实施“富民强省”战略,人民群众较早过上宽裕的小康生活。进入新时代,江苏聚焦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薄弱环节,对照“八个更”的要求,深入排查解决突出民生问题,下决心解决重大民生关切和历史遗留问题,民生发展水平有了明显提升,人民群众多样化需求得到更好的满足。决战决胜高水平全面小康,江苏顺应“四化”同步要求,着眼重构城乡关系,推动苏北农房集中改善,有序引导农民按照城镇化规律居住。建设高水平全面小康,各地在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的同时,着力构建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和高质量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让江苏发展实绩更有“温度”、民生答卷更有“厚度”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

“十三五”期间,江苏经济总量连跨三个万亿台阶、突破10万亿元人民币,对全国经济增长贡献超过1/10。2020年,江苏人均GDP达到12.5万元,位居全国各省(区)之首。2021年,江苏的经济总量将超过11万亿人民币,人均GDP创造新高。江苏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巨大成就,特别是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生态环境和社会建设等方面的历史性转变,彰显出“强富美高”鲜明特质:发展是第一要务,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只有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才能“在谋一域中谋全局”,不断提升事业发展的新境界。奋进现代化新征程,践行好“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重大使命,必须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当好领跑者、创新者、示范者。要坚持面向世界、引领未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坐标系和世界现代化建设的参照系中来审视谋划江苏的新定位,以现代化的理念、标准、思路系统谋划推进各项工作,更加突出发展的探索性、创新性、引领性,以高质量发展的过硬成果开辟未来、当好表率。要进一步发掘“春到上塘”“昆山之路”“苏州工业园区经验”等典型经验成功密码,发扬新时期的“四千四万”精神,在率先遇到的矛盾问题上推进改革、深化攻坚,勇闯“无人区”,努力蹚出新路径、积累新经验,在实现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上为提供更多样板示范,为走好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扛起“三大光荣使命”,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省域现代化范例

进入新发展阶段,开启现代化新征程,坚定不移地贯彻新发展理念,践行好“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重大使命,必须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我国现代化新征程上生动实践的深化、新发展理念指导各项工作的高度,来理解新使命的定位、本质和内涵,切实以新思想领航赋能,以更高站位、更大格局、更宽视野、更大手笔,自觉地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勇当开路先锋,更主动、更准确地把新发展理念贯穿于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更好地把握发展的主动权,不断巩固和放大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先行优势,推动“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迈向新高度,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江苏大地上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

咬定“十四五”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把“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重大使命作为总纲领、总要求,必须聚焦高质量发展,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不动摇,全面系统把握新发展阶段的新任务新要求,进一步突出发展的探索性、创新性、引领性。继续聚焦重点领域,紧盯科技自立自强、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咬定“一中心一基地一枢纽”目标等重点任务,奋力建设科技强省、制造强省、开放强省,塑造以创新为核心的系统性竞争优势,实现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竞争力、国际影响力大幅跃升,成为现代化强国建设中具有鲜明特色的省域范例。

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当好表率,江苏必须更加强化创新驱动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在建设科技强省、制造强省、开放强省等方面放大核心优势,尤其是在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上展现出科教大省的应有担当。切实遵循新发展理念的各项原则,也是江苏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的必然选择,只有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才能在高水平扩内需、促开放、畅循环以及地域风险中发挥关键性的、重要的作用。

为全国发展探路,是中央对江苏的一贯要求,是江苏发展的使命和担当。在新征程上为全国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要提高站位审视谋划自身的角色定位,更加突出发展的探索性、创新性、引领性,自觉当好领跑者、创新者和示范者,以实际行动再探发展之路。要着力破除制度性障碍,努力形成制度化成果,在实现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上为全国提供更多样板示范。

坚决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三大光荣使命,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是江苏省十四次党代会确立的总任务与未来目标。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就是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更加坚决彻底地转方式、调结构、增动能,加快实现江苏发展的凤凰涅槃,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勇当我国科技与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争当全国高质量发展的表率,当好全国发展的重要“压舱石”。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就是要准确把握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这一本质特征,进一步畅通国内国际经济循环,打造具有江苏特色和竞争优势的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成为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战略枢纽,以江苏一域之发展为全域增光添彩。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要立足江苏的发展阶段和资源禀赋,准确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深刻内涵,让全体人民在现代化建设中更好地享受高品质生活,成为现代化强国建设中具有鲜明特色的省域范例。

二、把牢推进主线:以更高水平改革创新驱动现代化建设全局

(一)在建设“一中心一基地一枢纽”中彰显新优势

我省“十四五”规划纲要已经明确,“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是描绘“强富美高”现代化新江苏蓝图的总纲领、总命题、总要求,而建设“一中心一基地一枢纽”则是推进实施目标与任务的重要抓手。未来五年,江苏要协同推进省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让苏南地区成为在全国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先行军,苏中地区成为推动江苏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生力军,苏北地区成为支撑全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力军。2021年11月,省十四次党代会进一步强调,履行三大光荣使命,要准确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深刻内涵,更高水平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模样。支持苏南引领、苏中崛起、苏北赶超,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扎实推进现代化强省建设。

践行三大光荣使命,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当好表率,必须全面准确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更加坚决彻底地转方式、调结构、增动能。加快建成“一中心一基地一枢纽”的目标,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选择,是保障产业安全、提升产业竞争力、提高自主可控的关键所在。围绕打造“一中心”——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必须促进企业主体把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为主攻方向,加快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工程,努力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实现自主可控,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而围绕打造“一基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则要发挥江苏拥有的先进制造业集群优势,促进产业链与供应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的预期目标。

(二)更加突出高水平自立自强的主动担当作为

2021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三重压力: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江苏作为实体经济大省、开放大省,肩负着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重任,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必须突出高水平自立自强的本质特征,紧紧围绕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主动担当作为,积极打通堵点、接通断点,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打造具有江苏特色和竞争优势的产业链供应链与价值链,成为我国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成为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战略枢纽,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中争取更大发展主动、拓展更大空间。

当好全国发展的“压舱石”,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建设科技强省、制造强省和数字江苏的根本要求来看,江苏必须尽快突破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坚期。全面增强江苏的创新能力,要处理好“高原”“高地”和“高峰”的关系。要通过制度创新和政策引领推动高水平的“引进来”和“高质量”的“走出去”,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扩展战略性的“海外仓”,强化江苏开放型经济新优势。要进一步放大实体经济和制造强省的优势,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推进全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加快壮大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重点打造物联网、高端装备、智能电网、工程机械、节能环保等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大力培育“链主”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催生更多的“独角兽”“小巨人”,营造良好的中小微企业生长环境。

在现代化新征程上当好表率、做好示范,江苏全面系统落实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还需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在“双碳”背景下,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布局,坚定不移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在绿色低碳、减污降碳中协同发力,探出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加快实现江苏高质量发展的“凤凰涅槃”。“双碳”的目标和约束将贯穿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十四五”期间,江苏要在产业转型升级、重构全省生产力布局的战略行动中,统筹推进专项领域的碳达峰工作,防止出现“合成谬误”。

(三)坚持一体联动优化省域生产力布局

在现代化建设上走在前列,成为现代化强国建设中具有鲜明特色的省域范例,江苏要在省域内部率先消除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在解决长期存在的“城强乡弱”“南强北弱”“城强乡弱”等问题上见到实效,推动苏南引领、苏中崛起、苏北赶超,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谱写出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新篇章。要突出一体联动,致力均衡协调来优化省域整体的生产力布局,以新确立的江苏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行政区经济向功能区经济的转变。进一步优化全省国土空间布局和生产要素配置,优化沿江沿海生产力布局。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充分发挥中心城市集聚辐射功能,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着力提升扬子江城市群发展水平,加快宁镇扬、苏锡常一体化进程,努力把沿江地区打造成全省现代化建设先行带、引领带。围绕“1+3”重点功能区的发展,要坚持产业集聚集群、特色发展导向,形成产业链创新链,综合提升省域的要素空间配置效率。

在率先实现现代化上走在前列,江苏还须在更高起点上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针对江苏所处的城市化阶段性特点,以建设苏锡常、南京和徐州三大都市圈为重要支点,统筹推进沿江、沿海、沿大运河和欧亚大陆桥东段的产业腾挪和生产力布局。要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高度推进南北共建园区的高质量发展。把握江苏沿海发展的重大机遇,落实国务院批复的《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2021—2025年)》,把加快江苏沿海地区的高质量发展,作为推动该地区与上海、苏南地区的一体化步伐、促进苏北地区振兴、协同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先进制造业基地和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支撑,以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要以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为示范,先行探索农村人居改善、可持续的投融资机制,进一步激发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用好“宁锡常”接合片区国家城乡融合试验区建设的政策,率先开展针对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科技成果入乡转化机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和农民持续增收体制机制等专项改革。深度推进苏北农房新建社区改革,从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高度,做好公共设施配套建设运营,形成自我“造血”的良性循环运营机制。

(四)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扎实有效推进共同富裕

江苏在建设高水平全面小康的伟大目标中,展现出了“强富美高”的阶段性成果。开启新征程,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责任和使命更大。要在准确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深刻内涵的前提下,开拓创新、科学谋划、系统推进、全域并进,实现高质量的共同富裕。积极探索富有江苏特色的高质量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以推进共同富裕的扎实举措和过硬成果,方能全面履行好“走在前列”的光荣使命。按照省十四次党代会部署的重点任务,全省上下要通过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在解决收入、地区、城乡方面“三大差距”上实现新的突破。

要立足高水平全面小康的新起点,在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赛道上来推动共同富裕,最大限度地激发经济活力、创新力,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要坚持走好脚踏实地循序渐进的逐步富裕之路,实现由低到高、由局部到整体的阶梯式递进、渐进式发展,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逐步解决发展不充分、不平衡问题,一个阶段接着一个阶段持续推进共同富裕迈上新台阶。要根据江苏作为人口大省以及城城镇化、城市现代化的阶段性特点和社会根本需求,着力建设高质量就业先行区。要对标浙江等先进地区,全力提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逐步缩小城乡、地区、行业的收入差距。积极推进中等收入群体壮大行动,加快形成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不断优化共同富裕的分配格局。推动更加充分的高质量就业,以稳定扩大就业提升城乡居民工资性收入,要把握江苏及长三角区域的现代城市群、都市圈的辐射带动特点,增强中心城市对县乡发展的辐射带动,在增强县域经济、人口集聚性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县域公共服务水准及治理能力。坚持“产城融合、产业集聚、功能合理”的原则,引导苏北地区“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鼓励和支持发展水平高、支撑力强、设施完善的苏南地区,参照浙江的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标准,因地制宜探索协力推进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针对江苏人口老龄化持续加深、常住老年人口明显高于全国平均值、苏中苏北老龄化高于苏南的现实问题,加快完善基本养老服务制度,加快建立以家庭养老服务为基础、社会养老服务为补充、政府养老服务为兜底的养老服务体系。

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守牢安全发展的底线。扛起在现代化建设上“走在前列”的光荣使命,江苏要在统筹发展和安全上当好示范,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要着力提高政府、企业以及各界风险预防和处置能力,协力建设“韧性江苏”。针对我省城市群规模大、数量多、城市建设、基础设施老旧的情况,提前构建预防响应、应急救援和物资储备制度,加快形成“组织成体系、发现智能化、管理可闭环”的城市管理新模式。在常态化的疫情防控中,全面推进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从本质上提升疫情应急处置水平与基层应急处置能力,形成一套务实管用的应对疫情操作规范,以“防得住”保障“放得开”。顺应数字化治理的新趋势,进一步完善“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治理机制,健全城乡基层治理体系,高水平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发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势,加快推进新基建与传统基础设施的融合,更加精准地服务群众生活、满足民生诉求。

三、践行担当使命:谱写现代化建设新篇章的重点对策

(一)实施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勇当科技创新“开路先锋”

在现代化新征程上践行三大光荣使命,江苏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改革创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更加坚决彻底地转方式、调结构、增动能。把创新作为江苏发展的第一动力,要在正视江苏的创新问题与瓶颈的前提下,对标国内国际发达地区,牢牢把握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这一本质特征,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着力打通阻点、接通断点,进一步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数字经济的新跨越、新赶超,在服务全国大局中争取更大的发展主动。

面向“十四五”,围绕“一中心一基地一枢纽”的建设目标,展现现代化新征程上的科技强省建设的新担当新风采,要强化科技自主创新的能力,着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实现更多从“0到1”“从1到100、10000”的突破,为在国家层面解决核心技术“卡脖子”的难题作出江苏贡献。

发挥制度性优势,实施核心技术攻坚工程,要围绕重大战略产品和关键核心技术,集成实施技术攻关项目和成果转化项目,重点加快突破高端装备、高端芯片、基础软件、核心零部件等瓶颈制约,提升产业自主可控能力。江苏要勇当科技创新的“开路先锋”,建议加大省级层面对建设国家大科学装置、国家级实验室的支持与协调力度,提升资源配置效能,全力支持南京创建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着力创建前沿性、引领性的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全球影响力的创新集群,让创新资源集聚有浓度、产学研融合有深度、知识交换生产有宽度,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上更有力度,以更好地承担起科技和产业创新“开路先锋”的新使命。

聚焦科技自立自强,必须更大力度培育战略人才力量。我省目前在构建先进制造业集群上出现的一些技术短板,实际上是“短”在高端人才上,重点的“卡脖子”环节与技术,也是“卡”在高端人才上。面向“十四五”,地方政府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在财政投入、创新布局、资源统筹、人才引育、成果保护等环节提供制度供给,深入推进土地、劳动力、数据、产权等要素市场化改革。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要突出“产才融合”。坚决破除阻碍要素自由、有序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着力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激发创新创业创造的活力动力。

(二)加强创新链产业链对接,更大力度建设自主可控现代产业体系

咬定“一中心一基地一枢纽”建设目标,聚焦最有基础、最有优势和最需要突破的领域,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培育产业链,在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的进程中,优化企业创新载体布局,不断促进产业集群递进生成与新产业的创造性生成。在区域一体化进程中主动作为,联合沪皖两地协同打造“沪宁合产业创新带”,与“G60科创走廊”形成沿沪宁产业创新带,重点发展创新型产业集群和重点产业链。建议围绕江苏十三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在“两链融合”中强化整体控链能力。积极构建“链长制+链主企业联盟打造生态系统+中小企业创新”共生的创新生态体系,通过数字化、跨产业等方式培育“隐形冠军”企业,加快实现价值链环节的国内替代提升价值链水平。

作为制造业大省的江苏,在关键产业领域,产业链供应链在具有引领性的产业领域中尚未形成核心竞争优势,创新链与产业链之间衔接不畅。地方政府要科学研判现有产业升级与新产业发展的不同需求,统筹现实需要和长远发展,建立健全公平、透明、普惠、精准的政策支持体系,推动产业政策由“大水漫灌”式向“精准滴灌”式转变,加快建立更为完善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和机制,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激发传统产业发展动能。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的关键与重点。突出企业在转型升级中的强大主体地位,全力提升企业对创新资源的配置能力。着力提升企业对产业链的控制能力,引导科技资源向企业集聚,鼓励企业跨区域跨领域整合创新要素,建设创新联盟。建议以龙头企业为主导,集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科研机构与高校等创新资源,培育建设一批以需求为导向、应用创新为主的技术创新中心,聚焦聚力实施重大科技专项项目。发挥产业链优势企业和平台企业作用,探索创新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的有效机制,推进行业上下游、大中小、产学研各方面力量的深度融合、融通创新。发挥领军企业牵头作用,实施企业研发机构高质量提升行动,培育创建国家级企业研发机构,鼓励和引导企业开展基础性前沿性研究。积极推动大数据领域的骨干企业搭建开源共享的创新平台,构建科技资源服务共同体。建立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库,引导和支持企业专注于细分领域,培育形成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坚持把数字经济作为江苏转型发展的关键增量。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战略机遇,实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加速和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行动,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把数字经济作为加速发展、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加快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充分发挥先发优势,全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高地、国际领先的信息枢纽新标杆、全球数字智能设施新高地。以数字新基建为引领,加快推进5G网络等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协同部署。大力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前瞻布局服务业数字化和农业数字化,着力打造全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新高地。超前布局绿色高效的算力基础设施,推动智能计算中心、边缘数据中心等新型数据中心建设,引导数据中心集群化发展。构建大数据产业发展体系,聚力打造“大数据+”卓越产业链。积极构建多主体、多层级的省域数据要素市场生态体系,激活数据要素价值。

(三)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 汇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江苏是全国唯一拥有大江大河大湖大海的省份,江河湖海造就了全国经济大省的产城融合形态,也凝聚了新形势下创新型经济、生态经济生长发育的崭新元素。因此,在坚持整体协同、区域互补、共融共生发展理念之下,必须更加合理错位布局特色产业链、创新链与价值链,构建资源禀赋与功能特色相得益彰、全域一体化产业与生态生活空间融合的新格局,让全省生产力发展更具效益、更加均衡、更有特色。

按照省十四次党代会确立的重点目标任务,“十四五”时期要更高水平推进“1+3”重点功能区建设,更大力度推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助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通过优化全省国土空间布局和生产要素配置,进一步优化沿江沿海生产力布局。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充分发挥中心城市集聚辐射功能,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要着力提升扬子江城市群发展水平,支持南京争创国家中心城市,加快宁镇扬、苏锡常一体化进程,努力把沿江地区打造成全省现代化建设先行带、引领带。全力推进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加快陆海统筹发展,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努力把沿海地区打造成绿色生态高质量发展经济带。面向“十四五”和未来一个阶段,江苏要把握多重国家区域战略叠加的机遇,扣住“一体化”和“高质量”这两个关键词,以促进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为目标,构筑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区域优势发挥、要素自由流动、产业特色鲜明、区域联动协作的区域生产力布局新格局,在服务国家战略中体现江苏担当。进一步明确重点产业集群、产业链的空间定位,突出绿色化生态化导向,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科技提升。站在产业前沿与创新引领的高度,做强做优以园区为平台载体的产业集群。江苏在全省范围内重点布局13个世界级产业集群正快速崛起,做优全省的生产力布局,必须发展和壮大这些产业集群,使其成为汇聚和利用生产要素的“强引擎”。

沿江地区是江苏最重要的横向主轴,是长三角城市群北翼的核心区,堪称江苏高质量发展的“金色名片”。必须全面提升沿江城市群发展能级,强化中心城市的极化作用,突出板块与轴带结合、都市圈和城市群共生。要以南京、苏锡常两个都市圈为核心,强化宁镇扬、锡常泰和(沪)苏通一体化发展,努力打造全省现代化建设先行带、引领带。推进江南、江北融合发展,促进南沿江、北沿江空间联动,探索更高水平南北跨江融合的路径举措。进一步推动南京都市圈与苏锡常都市圈之间协同联动、功能对接、产业互补。进一步发挥都市圈对生产力要素的集聚与辐射作用,提高区域产业经济集聚力。

深入推进淮海经济区建设,支持徐州加快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与省域副中心城市。徐州要加大力度创新培育都市圈“头部”功能平台,提升“中心”城市能级,把打造东部地区区域中心和江苏省域副中心城市,作为最大优势和重大使命。要进一步强化产业支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着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不断发展壮大实体经济。

(四)主动应对上海大都市圈空间重构 推进苏南产业布局升级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国家战略事关我国发展大局,事关江苏发展全局。以区域协调联动,更高质量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省党代会确定的重点任务。应该看到,上海在贯彻《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实施方案中,已在着力推进上海大都市圈的协同发展。与此同时,上海在“十四五”期间,将全力推进的“五大新城”功能升级和“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等战新略。这些战略性行动的推进,为上海大都市圈增能扩容的同时,也将对苏州、无锡等苏南及近沪地区的一体化空间发展格局和产业链、产业基地的布局产生长远影响。《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明确提出,要着重“新城发力”,打造嘉定、松江、青浦、奉贤和南汇等五个新城,将其建设为长三角城市群中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独立综合性节点城市。这表明“五大新城”的规划具有很强的“功能集聚”指向:对“郊区新城”的规划定位从单一的卫星副城转变成为具有内外联动能力的区域核心,这既是上海中心区“纾解压力”的有效之举,也是上海都市圈“扩容增能”的必然选择。在推进过程之中,上海“郊区新城”必然会经历“集聚-辐射”的发展演变过程,从而以上海副中心以及都市圈综合性节点城市的新样态,联动近沪城市,共同筑牢上海都市圈的核心空间结构。

从本轮上海“十四五”的相关战略规划可以看出,都市圈已经成为长三角一体化的核心审视视角,而“苏沪同城化”成为上海大都市圈作为一个“功能集群”进行扩张和建构的必然过程。对于江苏来说,“苏沪同城化”升级无疑会强化产业结构层面的“同构互融”,但由此带来的是在对接上海产业功能转移方面,“苏南板块”会出现明显的梯队分化,不利于苏南产业布局的高质量协同升级问题。

从江苏高质量推进省域一体化战略、进一步发挥苏南地区的产业升级与创新驱动的“头部”效应的战略层面考量,“苏锡常”城市空间与产业空间出现分离趋势,可能会对整体“一中心一基地一枢纽”的有机布局造成影响。因此,建议通过“集成嵌入”来展现江苏在长三角核心区一体化发展的新作为:一是要在全面践行新发展理念的行动中强化政策协同。苏南及沿江地区,要进一步认清跨界的上海大都市圈“交叉重叠”的新特征,从“一盘棋”的高度促进区域联动发展,注重通过顶层设计与规划引领,提高政策协同,更加积极主动服务和支持上海发挥产业创新龙头作用,促进上海科技、金融等资源优势与苏南地区实体经济嫁接融合。围绕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推进与上海的产业链对接,促进产业发展布局从“行政导向”走向“功能导向”。二是在省域资源“大整合”中强化对上海都市圈建设的“整体介入”。目前苏南乃至江苏地区的整体产业统筹力度稍显不足,基于此,江苏应着力推进“大后方整合”,以省内交通基础设施统筹为重点,加快提升“跨江交通密度”。同时,在省域范围内围绕优势产业打造若干“区域规模化产业集群”,实现省域板块的协同互补。三是在突出“节点赋能”中强化临沪新城的核心竞争优势。“十四五”时期的江苏,对接“大虹桥”,已确定重点打造“环太湖世界级生态湖区和创新湖区、环淀山湖绿色发展协同区”,推进虹桥—昆山—相城、嘉定—昆山—太仓的沪苏毗邻区域协同发展。这就决定了江苏必须加快对昆山、花桥、太仓、吴江、汾湖等新城、开发区、示范区等进行“节点赋能”,建议通过政策清单、土地清单、税负清单、人才清单等“清单工作法”,为相关节点枢纽进行“越级赋能”。尤其要注重用好江苏自贸区苏州片区联动创新区等平台,申请国家层面的政策试点落地,以改革红利、政策红利提升发展动力,以此降低在大都市圈空间体系中的“水位差”,持续强化已经形成的核心竞争优势。四是以人才政策与宜居环境构建邻沪区域的“反磁力中心”。把握上海大都市圈创业就业的便利化、通勤化的大趋势,在有好风景的地方打造新经济人才的聚集地。充分利用江苏邻沪区域在居住成本、生活成本的高性价比,联动科教平台与创新载体,形成复合性企业人才的集聚效应,打造“人才蓄水池”。同时借助苏南地区充满活力的市场创新资源,强化“人才-产业”对接链条。围绕特定产业链形成“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大成果”的连续建设机制。在人才引进层面要投入“真金白银”,尤其要注重资金投入的“头部效应”与“高峰建设”。

(五)促进陆海统筹、向海发展,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

奋进现代化新征程,推进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新腾飞,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新高地,成为江苏“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的重大战略选择。《江苏沿海发展规划》(2021—2025年)获国务院批复后,南北(陆地)区域主发展轴、临海新兴发展轴和近海海洋经济发展轴将会协同崛起,加快挺起江苏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的脊梁,以更好对接长三角一体化,更大力度服务好心发展格局。

江苏“十四五”规划明确了以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来推动沿江沿海沿湖的融合发展、协调发展的新战略,以向海发展的新导向重塑江苏沿海高质量发展大格局,加快打造沿海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建设令人向往的沿海生态风光带、滨海风貌城镇带、高质量发展经济带,体现出新发展理念的战略引领和实践要求,必将释放出巨大的空间能量。

伴随着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淮河生态经济带等国家战略的深入推进以及东部沿海高速通道的贯通,江苏沿海地区的区位优势日益强化,承担起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枢纽作用。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规划布局中,作为长三角地区沿海发展带的“北翼战略要地”,江苏沿海地区与上海大都市圈及沿江地区将形成一体化的联动发展,共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在省域一体化战略推进中,沿海地区又是“关键变量”,沿海三市构成的“蓝色板块”加速隆起,在内外联动、东西互济、南北互动的引领带动作用将会进一步彰显,并将托起省域一体化发展的新棋局,促进实现“江强海兴”“南北均衡”的预期目标。

在推进江苏沿海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牵引之下,“向海发展”的战略导向,促进了沿海三市创新系统谋划海洋经济的发展定位,培育高质量发展“蓝色新增长极”。对应高质量发展经济带的建设,要在三市的重点产业园区,强化产城互动,港城联动,着力培育以海洋经济和智能制造为特色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推动产业绿色化、集约化发展,提升绿色经济的密度和绿色空间的价值。

多重国家战略落地,促进江苏的陆海统筹、向海发展,为江苏沿海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整体崛起带来了重大历史机遇。沿海地区必须抓住机遇,顺势而为,把拥有的区位和资源等优势转化为产业转移、创新转化、功能升级的综合承载能力和创新发展能力,加快实现沿海地区发展新腾飞的目标。

(六)推动高水平的数字治理 提升“韧性江苏”建设水准

江苏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走在前列,不仅体现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还直接映射在高水平治理上。推动数字治理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助力,是提升区域发展能级的重要保障。

加强韧性江苏建设,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构建科学有效的治理层级体系,无论是主脉搭建、节点发散、网络形成,还是“软要素”的挖掘与建构,都必须借助数字化的网络、终端以及高效的响应机制。全面提升江苏数字治理能力,应尽快搭建省域的数字治理体系。加快提升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智慧城市建设水平,完善数字治理体系,以全面数字化引领经济社会转型升级。

首先,要着重从省级层面整体谋划推进数字治理,建设全省数字治理底座,打通数据要素通道,明确不同层级责任,构建科学高效的数字治理体系。其次,要突出跨界跨域协同,厘清各方角色定位和职能。数字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部门多、条线多、层级多,必须从横向纵向厘清各方角色定位和智能。再次,健全推进数字治理的组织实施机制。建议成立全省数字治理领导小组,研究制定江苏《数据治理条例》。第四,积极组建数字治理专业人才队伍。一方面,要在政府内部培养既精通政府业务又能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的综合型人才;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中的数字人才的巨大能量,引进数字经济领域高层次、高学历、高技能以及紧缺人才纳入政府人才支持政策体系。

课题号:21WTA001

承担单位:《群众》杂志社

课题负责人:李程骅

课题组成员:金 雯 李佳婧 房冠新 贾潇潇 段培华 包咏菲 +CyruFdl9gs7+6uJFHQSHE0sFV48TpF/gjI1SXDUzfqqmCLkJJEoUuubV11Bi9P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