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金坛段氏

段玉裁生活的金坛,今属常州,而古代多数时间属镇江,段玉裁属于清代镇江府金坛县人。

金坛历史悠久,行政区域、名称与隶属关系等变化较大。境内发现的“三星村”原始文化,属于新石器时代;商周时代,属古扬州;春秋时期属吴地,战国时期为越、楚所割;秦属云阳县,后改曲阿县,汉归曲阿县;三国东吴复称云阳县,晋系延陵县金山乡;隋开皇十五年(595)于曲阿县分置金山府,隋末离乱,乡人自立为金山县。唐武德三年(620)李子通于县置茅州,八年(625)并金山入延陵;唐武周垂拱四年(688)复置金坛县,取“句曲之山(即茅山)、金坛之陵”之义,属江南道润州。县名从此沿用不变,而境域和隶属关系多有变动,北宋属两浙路润州,南宋属两浙西路镇江府,元属江浙等处行中书省镇江路,明、清两代属镇江府。此后的变化是,金坛1912年仍称金坛县,1914—1927年属金陵道,1934—1937年属溧阳行政督察区。1949年4月24日,金坛解放,属苏南行政公署武进行政分区,11月改属常州专区。1953年1月,撤常州专区,属镇江专区。1958年8月撤镇江专区,属常州专区。1959年9月,撤常州专区,属镇江专区。1983年3月,实行市管县体制,金坛县属常州市。1993年11月10日,撤销金坛县,设立金坛市(县级),改由江苏省直辖。2015年4月,撤销县级金坛市,设立常州市金坛区。

金坛、溧阳之间的洮湖,郦道元《水经注》称之为“五古湖”之一。洮湖系古太湖分化湖之一,是镶在苏南平原上的一面“明镜”,又称长荡湖、长塘湖,金坛人视之为母亲湖,段玉裁晚年自号长塘湖居士,寄托了他对故乡的深深眷念。

一、 迁居金坛

由历代递修、段玉裁曾参与修订、最后在光绪七年(1881)段溶源编撰、现藏南京大学图书馆的《段氏家乘》等材料可知,段氏为金坛旧族之一。段玉裁的挚友、清代史学家、经学家、考据学家王鸣盛(1722—1798),在《段氏家乘序》中说到,当时金坛有一俗语:“于、王新发迹,虞、段旧人家。”称金坛有于、王、虞、段四个大姓,“科举莫显于于氏,文献莫盛于王氏,而皆敛手推虞、段为望族。”“旧人家”与“望族”之说,可见段氏由河南迁江苏金坛一支从宋至清的发展情况。

据《段氏家乘》卷首“新旧序新书凡例”所载清初著名儒学大家、金坛人王步青(1672—1751)《段氏增修族谱序》称:

吾邑夙推望族,自明初数虞、段、冯、高,数百年来人文彪炳,世跻朝班。……四氏之称旧族,故至今无异辞。顷段氏以其所修族谱请余序,余乃益叹其家之种德绩学由来已旧,匪偶然也……段氏乃不独以医显,盖其家累世绩学,亦多年所矣。本朝生息蕃衍,籍诸生者不少,好学能文章,以数奇困踬场屋,然寖昌寖炽,显庸自有时,如茂才世续,试辄冠军,蜚鸣在转瞬间尔。即今与渠叔雍文,吾门大中,以族谱自南洲公厘订为修辑一新,别宗支,详世裔,达而宦者必书,伏处而有潜德者必书,萃涣合离,奖善扶义。

由此恰可查考段玉裁十八代祖宗以及先祖对他的影响。段氏先世有称伯三 者,靖康之难,自河南随宋南渡,卜居镇江府金坛县。伯三的兄长定居丹阳,以医名世。因河南陷于金人,不得归葬,就“县之北三洞乡北渚之原葬焉”,后来“人呼之为段家垾”,这在《段氏家乘》有详细的记载。卷首“新旧序新书凡例”所载元至正十年(1350)段广《段氏族谱初序》自述家世,较为清晰:

段氏世为河南人,自褒封之后失谱,子孙出处不显,百三公贯开封,举进士未捷,因慨然叹曰:贾谊有云,不在朝廷之上,必居医卜之中。仕进既难,不退何待,遂刻意方术,久之为搢绅所知,稍罗致焉。属钦宗靖康之变,挈家南渡,寓居京口之金坛,其伯氏于丹阳,各定居之。复以儒医名于浙右,常戒诸子保守其业,毋贪荣显。……兹因家谱损蠧,恐久而散轶,故重录而完之,以贻诸后,庶世世子孙无忘所自始。至正十年庚寅岁仲春初吉元孙广载拜谨书。

由《段氏家乘》,可以查考出段玉裁本人的宗支情况。《段氏族谱》卷一的《世系图》,一世为伯三公;二世有康民、康年、康元;三世有宗永、宗起等;四世有从龙等;五世有文荣,文荣有子三,德明、德润、德潜。二世祖郑康年,当年为毛姓一人治病不接受报酬,与许姓者“许傅正以所让金作桥”,留下了后世以二人姓氏命名的“许段桥”,传为佳话。元代俞希鲁撰《段许桥记》称:“若二公者既能用医药以济之夭死,又能推其所不受之赀以利夫人的病涉,高风激乎当时,遗泽垂乎后世,其不可忘均也。”该桥元代时桥身破损,六世祖段德潜又与许姓后人出资重修。

卷二《世系表》有“一世 始祖伯三公,讳某字某,旧谱行伯三,号助教,河南开封府人。宋靖康之变,挈家南渡,居京口之金坛,……葬县北三洞乡北渚之原,千一孺人钱氏,生一子康民,继十一孺人王氏,生二子康年、康元”。

据上可知,段玉裁的一世祖为伯三公,二世祖为段康年(继室王氏所生),三世祖为段宗起,四世祖为段从龙,五世祖为段文荣,六世祖为段德潜。

五世祖文荣一脉子孙众多。卷二记载,“文荣,从龙长子,号仁斋,行新二……以孝友称于乡里,外宽内严,治家有法,善属文,诗五百余。……积年五十四,坐暑疾,自知不起,尽呼子侄集榻下,嘱余事而逝。生宋咸淳庚午,卒元至治癸亥”。

六世祖段德潜传医业,立身行谊,颇有可道。《段氏家乘》卷八收有洪武十二年里人费昌龄撰写的《明故太医段公行状》。

七世祖段权,“德潜三子,字用衡,行四……洪武间第二贡举入太学。初授河南杞县司训,后升四川彭水县知县,所在有声,卒于任。”

八世祖段焕,“权次子,字叔文,行宁五,恪守祖业。”

九世祖段坦,“焕次子,字平仲,行二。性宽缓,淡然无求,绝粮勿愠,任医学,不预外事。生永乐丁亥,寿六十九,卒成化乙未。”

十世祖段洪,“坦五子,字敬夫,行八,以医为业。”

十一世祖段潜,“钦子,字惟昭,号白斋。敦厚朴直,不诡随于世,入粟为冠带百户。晚事农业,游优令终生。……合葬下塘祖茔。”

十二世祖段荐,“潜长子,字子贤,行二,号敬修。性刚果直谅,尚气节,人有过辄面诘不阿,己有过人告之即深服,闻义勇,为吾段氏家会及祭田,皆其力也。为邑庠生,二十余年,以亲老告养家居,寿五十,葬下塘茔。”

十三世祖段尚锦,“荐次子,字乐闲,行二,生卒失考,葬前堡茔。”庠生。

十四世祖段璜,“尚锦三子,字兆先,行三,任训科,另有行略。生万历丁未,卒于康熙辛未,寿八十五……合葬后潮茔。”段璜,为段玉裁的高祖,业医,让利讲义,“足为人心风俗劝”。《段氏家乘》卷十“行实”有王步青撰《兆先段君行略》有详细介绍。

段玉裁的祖先,多以医名世,或事农业,仅有七世祖段权科举入仕,总的来说,金坛段氏并无显赫的家世。康乾之时,段氏在族谱序中称金坛望族有虞、冯、高、于、王、曹、蔡七姓,而同邑人王步青《段氏增修族谱序》说:“吾邑夙推望族,自明初数虞、段、冯、高”,称段氏为望族,素来“种德绩学”。

图2 段玉裁家谱

关于金坛大姓,段玉裁的外孙龚自珍,在《金坛方言小记》文后有一段较为详细的表述,分明代5姓、清代4姓,及其变迁,并提及各家未涉及的“尹”姓:

先母金坛段氏,考讳玉裁,妣于氏。金坛在明嘉靖朝以迄崇祯,其大姓五,曰虞、段、高、冯、尹;入国朝则曰于、王、曹、蔡。先母告自珍如此。但自珍考明进士碑,于、王已登进士科,又有闻人,则似不在五姓之后。先母云尔者,入本朝五姓颇不振,段氏亦力田,而于氏乃两中状元,故土人以耳目所见闻为界限之。土人思旧德,则诵五姓,且别有轩轾之词,先母意亦不谓然也。先母以道光三年癸未卒,甲申七月,自珍既小祥,作此记。自记。

二、 三世书香

十五世祖段武,为段玉裁的曾祖,邑庠生,生子五人。曾说“士无论穷达,当为天地间有用之人”。《段氏家乘》卷二记载:

武,璜长子,字九程,邑庠生。天资颖异,自幼多识略,为人豪侠自喜。凡族中及邑中事有不平为利害所关者,咸排解而伸理之。金坛无鱼麟册,虚浮赔累甚多,康熙中圣驾南幸,驻跸金山,公具呈请旨丈量,邑人咸多其义,尝曰:士无论穷达,当为天地间有用之人,不可录录过一生也。晚年不得志,乃从辟书为人之佐,非分之财不取,非法之言不道。壬寅游京华,恭遇仁皇帝万寿,得与太和殿御宴,钦赐绢银糕饼等项,绐引归里,都人士荣之。生于顺治壬辰,寿八十一,卒于雍正丙午,合葬后潮先茔。子五:文、会潮、接文、郁文、雍文。女三,适童、适张、适汤。

十六世祖即段玉裁的祖父段文(?—1741),是段武的长子,字孟超,号芦中人,邑庠生。生子二,士模、世续。世续即玉裁之父。段文著有《书法心得录》,今佚。其姻弟于梓撰写的《芦中人传》,载于《段氏家乘》卷十,称:

芦中人姓段氏,讳文,字孟超,行一。其先为坛邑望族,诸年少多豪侠自喜,先生有忧之,因自号曰芦中,其翛然物外之志可知矣。先生沉静简厚,爱好人伦。……勤学之余,尤精书法,银钩铁画,为世所珍,间以诗自娱,意趣闲旷,绰有余味。所著《拙斋制艺》《书法心得录》《艾余诗草》藏于家。晚年杜门不出,家塾课子若孙,长君早世,次莘得早誉簧宫,试辄冠军。莘得长子玉裁,年十三,尹博野以神童拔芹藻,论者以为渊源之绪,皆燕诒之所致云。

段玉裁治学之余也爱好书法,当与其祖父有关。玉裁6岁从祖父发蒙,7岁教至《论语》“南面”章时祖父去世,第二天祖母张氏去世,“二丧并举,吾父赤手支拄,惫甚;吾母亦憔悴甚” 。祖父去世后,玉裁跟随叔祖父段郁文读书,《段氏家乘》卷二记载郁文“其刚直与长兄同。族中大小事,一言立决。尤善于经营,以致家计颇裕”。玉裁“刚直”性格,有乃祖之风。

其父段世续(1710—1803),字莘得,号菊圃,邑廪生,以授徒为生,长期坐馆于镇江、常州、扬州等地,“严课程,善开导”,教子“务读经书,勿溺时艺”。年26,生段玉裁。后来因段玉裁而诰封文林郎。嘉庆六年,生玄孙义正,朝廷恩赐“七叶衍祥”扁,又赐银币。嘉庆八年(1803)以94高龄去世。著有《物恒堂制义》,佚。姚鼐《封文林郎巫山县知县金坛段君墓志铭》称其:“不遇于举场,终身以训生徒为事。其训必使以读经为根本,与讲授熟复之,唯恐有弗达也。朝夕课之,多方以诱之,唯恐己力之余而弗致也。其后学徒多成立,而君子玉裁遂以经学名天下者,君之教也。” 对段世续赞赏有加。王步青《段氏增修族谱序》说:“段氏乃不独以医显,盖其家累世绩学,亦多历年所矣。本朝生息蕃衍,籍诸生者不少,好学能文章,以数奇困踬场屋,然寖昌寖炽,显庸自有时,如茂才世续,试辄冠军,蜚鸣在转瞬间尔”,称赞段世续的才华,认为他会很快发达,但这种美好的祝愿似乎未来实现。

段父段世续有兄长一人,即段士模。段士模生子一人,即段黼,为玉裁堂兄,长十岁。段黼生一子二女。

段玉裁有一姐一妺和三个弟弟。其弟段玉成(1737—1808),有功名,《段氏家乘》卷三《世系表》载:

玉成,世续次子,继郁文后,为嗣孙,字器之。生于乾隆丁巳,中式乾隆丙午科举人,桐城县教谕。寿七十二,卒于嘉庆戊辰。

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卷三记载他:“亦为训诂之学。受知于李学使因培,令其肄业安定,同学称为‘二段’。”刘盼遂《段玉裁先生年谱》“乾隆二十三年戊寅 先生二十四岁”条:日本人山本悌二郎、纪成虎合著《宋元明清书画名贤详传》卷十四有《段玉裁传》云:“与弟玉成肄业于扬州之安定书院,当时同学皆以‘二段’目之。”又友人武陟李濂云:“曾见段先生画山水一幅于都门琉璃厂,今不知属谁氏矣。”即有一山水画,分不清是兄弟中哪位所创作。

三、 母亲影响

段玉裁的母亲史氏,为同邑庠生史建屏的长女,生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三月二十五日子时,积劳成疾,卒于乾隆十六年(1751)闰五月初二日亥时,葬大坝头。18岁嫁入段家,侍奉公婆非常孝顺。生四男二女。23岁时生长子段玉裁。段玉裁兄弟的功名、段氏子孙情况,嘉庆十二年(1807)姚鼐撰《封文林郎巫山县知县金坛段君墓志铭(并序)》记载比较详细,称玉裁之父“君娶史孺人,生:玉裁,乾隆庚辰科举人,巫山县知县;玉成,丙午科举人,桐城训导;玉章,贡生;玉立,副榜贡生;女一,适江都杜士彬。孺人亡,继娶钱孺人,无出,亦先君丧。孙七,曾孙十二,玄孙二”。

图3 段玉裁母亲墓(钱争艳拍摄)

乾隆六十年(1795)正月,其父段世续为其母史氏撰写小传《诰赠孺人史氏传》,对史氏的生平交待较细,称赞史氏“仰事翁姑,俯育儿女,苦心劳力,足称贤淑”,特别是段玉裁出生时母亲所做“梦产四羊”及父亲的解梦之语,颇为传神:

余元配孺人姓史氏,同邑庠生建屏先生长女也。年十八来归,性孝谨,肯勤苦。余父母治家颇严,孺人曲意事之,得其懽心。贫甚,余尝远馆,孺人仰事翁姑,俯育儿女,苦心劳力,足称贤淑。乾隆辛酉九月,余父母以两日内接踵长逝,后事一无所出,孺人拮据相余措办,以致劳瘵。产四男二女。常顾之嗟叹,虑身不能终其事,果以中年殁,时长女尚未出室,幼子甫四岁,群伥伥无所依,伤何如之!忆昔妊玉裁时,谓余曰:“梦己同胞产四羊,惧甚。”余曰:“羊者祥也,殆同胞生四男之兆。”而果如所言。数十年间,吾门祚不至衰薄,四子玉裁、玉成、玉章、玉立稍稍克振其家声。庚子岁,玉裁知巫山县事,恭遇覃恩,诰赠孺人。于今孙九人,曾孙七人,列国学泮宫者五,门阊渐以光大,始知前此占梦之不诬,实由孺人,起敬起孝,克俭克勤,以获厥报。惜其未及亲见耳,儿曹恶可忘其所自耶。孺人生于康熙癸巳三月二十五日子时,卒于乾隆辛未闰五月初二日亥时,享年三十有九,葬大坝头之新茔。乾隆六十年岁次乙卯人日世续。

乾隆五十九年(1794),段玉裁取母亲故物梳头几一供书室中,思慕不已,作《先妣几梳铭有序》。他在《先妣梳几铭有序》等多篇文章中记叙母亲及家庭生活:

吾家故贫甚,吾祖父、吾父皆以授徒为生,每岁计所入修脯数十两以为出,家徒壁立。自吾之有知也,见吾父馆于镇江、扬州之洲间,一年二三归。吾祖父祖母皆七旬,吾母晨昏侍奉米盐,炊煮舂磨,漱浣缝纫,以及马子溺器,无奴婢可使,无不躬亲之。又乳哺管领诸儿女,终日无一息可弛。衣止于粗布,食止于朝暮用大麦糁餬,午间则每二日米粥,一日米饭。吾祖父祖母则逐日米饭,略具蔬菜。苦辛婉顺,得吾祖父祖母欢。辛酉之九月二十日,吾祖父卒;廿一日,吾祖母卒。二丧并举,吾父赤手支拄,惫甚;吾母亦憔悴甚。

段玉裁的祖父母段文夫妇两日内接踵病逝,家庭贫困,母亲史氏勉力帮助父亲办理丧葬,以致劳累成疾,于乾隆十六年(1751)病逝,才39岁。家中没有傭人,家事都由其母操劳,母亲积劳成疾而病故。失去亲人的悲痛,缺衣少食生活的煎熬,让身为长子的玉裁从小懂得生活的艰辛。当时塾师的收入低微,《儒林外史》中穷塾师周进“每年馆舍十二两银子”,日常用饭无非是“一碟老菜叶,一壶热水”,段父的收入也不会高,段家生活之艰窘可以想见。这些情况表明段家长期以来经济拮据,段玉裁笔下的“食贫”“贫甚”,一点不夸张。而段母知书达礼、勤俭持家、孝长抚幼、任劳任怨等良好品行,对段玉裁影响至深。此外,玉裁的岳父也是秀才,对女婿在学业方面也会有一定的帮助指导。

四、 族谱修订

族谱,也称家谱、家乘、祖谱、宗谱等,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族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三大文献(国史、地志、族谱)之一。其内容一般分为二部分:第一部分是世系图,即某人的世系所承,属于何代、其父何人;第二部分是家谱正文,按照世系图中所列各人的先后次序编排,分别介绍各人的字号、父讳、行次、时代、职官、封爵、享年、卒日、谥号、姻配等。有宋一代形成了以官僚士绅为核心力量,以“敬宗睦族”为指导思想,以“尊尊亲亲”为核心的伦理观念的新型家族形态。这一新型家族形态注重对家谱的编修以及家族总集的编纂。传统家谱具有“敦宗睦族”“凝聚血亲”“强宗固族”的功能作用,方便分别世系,认祖归宗,而家谱在精神传承上具有重要功能,因为家谱中还常有家规、家训以及治家格言等内容。这些内容,以伦理纲常礼教为重点,强调孝于亲、睦族人、和亲友、恤孤贫、戒赌博、戒奢侈、戒懒惰、戒淫逸等等,对家族成员的品格行为、言谈举止等作出规范性要求。

段氏族谱不断修订。乾隆十五年(1750),玉裁16岁时,其父参与修订,对他产生一定的影响。据《段氏家乘》卷首“新旧序新书凡例”载,乾隆十五年七月,族叔段大中为族谱撰序,说明段氏族谱历年修撰及付梓情况;其父段世续为族谱撰序,记修谱经过,谈族谱作用,并涉及金坛望族,有虞、冯、高、于、王、曹、蔡七姓;同邑人王步青(1672—1751)为段氏族谱撰序,述及望族有“虞、段、冯、高”,称段氏“种德绩学由来已旧”并赞誉段玉裁父亲。八月,叔祖父段雍文撰族谱序,又附记祠产情况。

此次修谱延续时间较长,乾隆六十年(1795)前后再一次大修。玉裁参加修谱,与段簠同撰“重修族谱凡例”,还请了毕沅、王鸣盛等名家作序。

今传世本有段溶源编撰《段氏家乘》,十卷首末各一卷,清光绪七年(1881)刻本,书名据版心、书签题。卷端题“重修段氏家乘”。序题“段氏重修族谱”。南京大学图书馆收藏。共九册。封面为“段氏家乘”有小字双行“辛巳年修 宙字号”,八册;第9册为“天字号”,版心为“滋生谱”。扉页背面有小字“文茂公一支月川公下二十一世孙溥渊领宙字号一部”。据卷末“领谱登号”“衍庆堂存留天字壹号谱壹册;文荣公一支,惟新公下,二十一世孙贤忠领天字贰号谱壹册;惟新公下,二十三世孙文美领元字号谱壹册;元本公下,二十三孙焕信领宇字号谱壹册……月川公下,二十一世孙兆华领宙字号谱壹册;月川公下,二十一世孙溥渊领宙字号谱壹册”等,可知当时刻书22部,各有登记,南大所藏为其中一部,当为8册;第9册为另一号之遗存。《中国家谱总目》认为:“谱初修于元至正十年,此为九修本。” 此谱的学术价值倘有待进一步挖掘。一个家族在道德、行为与学识等方面形成一种连贯性,这就是一般意义上所说的家风、家学,而了解这种连贯性较好的资料非家谱莫属。

图4 南京大学图书馆藏《段氏家乘》

这里附带交待一下段玉裁的生日之谜。其出生时间,公认为清世宗雍正十三年乙卯年,即公元1735年。这一点有文献记载作印证,如段玉裁自撰《先妣梳几铭有序》:“吾母姓史氏,……生于康熙癸巳三月廿五日,不讳于乾隆辛未闰五月初二日,享年三十有九。年十八归吾父,……二十三生玉裁。……辛未夏五月乍病,……遂于闰五月初二日五更时不讳,是时吾姊年十九,玉裁十七。”并说:“吾母娠玉裁,梦生四羊而懼,以告吾父,曰:‘羊者,祥也。其将生四男乎?’后果验。” 以其母23岁生段玉裁、去世时段玉裁17岁等来推,他生于1735年。

段玉裁出生的具体月日,则少有记载,或有未必正确的记载。《金坛文博》2007年第2期第12页“段玉裁纪念馆专辑”之“段玉裁生平画传”说:“段玉裁,字若膺,号茂堂,1735年10月诞生于金坛花山西乡大坝头村。”10月出生之说缺少文献资料的支撑。1985年10月,中国训诂学研究会暨金坛县人民政府召开段玉裁诞辰250周年纪念活动,10月只是结合段玉裁纪念馆落成开馆日期,并不是准确的段玉裁诞辰时间。这是需要加以说明的。

因其具体生日无考,而此年八月二十三日,清朝第五位皇帝、入关后第三位皇帝雍正(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1678.12.13—1735.10.8)驾崩。九月初三日,皇太子弘历于太和殿即皇帝位,以明年为乾隆元年。一般来讲,段玉裁出生于10月8日之前。

乾隆有“合行事宜”二十六款,其中有增加会试中额之举。此举增加了汉族知识分子入仕的机会,对学术的发展颇为有益。段玉裁生于雍正末、乾隆初,适逢历史转折之期,是其个人之大幸,也是中华学术文化之幸。 nlUgqMtJfY4ftuEPSw60yIZpznaDejr2SiDt9+IfkpqrIIEsQ4H4VjvjdV9O5cR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