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玉裁一生活动的区域比较广泛,大体分为前期在京师,中期为官在黔、川,晚期长住江南,包括金坛、苏州、杭州以及少住或偶访的镇江、武昌、杭州等地。关于段玉裁交往的人员,36岁前主要有:老师尹元孚、蔡一帆、戴震,乡试考官钱东麓,同考官韩东屏,问书法的梁闻山,追访的钦天监何国宗,一同访戴震的胡士震、汪元亮,一同缮写《礼记》《国语》的程晋芳、姚鼐,时任山西布政司使的朱珪,借给自己书的邵晋涵等。此外,当有母亲史氏家族、外祖母王氏家族,19岁娶于敏中侄女后的于家,以及自己乾隆三十三年(1768)曾坐馆的句容裴玉等。20余岁受知于沈德潜、江苏学政李因培。在京师曾住同邑于雯峻户部家。段玉裁拜师戴震,是早期最为重要,可以说是影响段氏一生学术旨趣与实践的人生大事。
赵航认为:“段玉裁则是因为仰慕戴震的学术,登门拜访,遂为戴震所赏识,逐步走进学术的殿堂……段在京的前期,真正称得上学术交游的是钱大昕、程晋芳、邵晋涵等人。” 并曾概括大致情况说:36岁前的求学时期和45岁前为官时期是一般交往,20人左右;46岁归隐金坛和58岁移居苏州后则偏重于学术交往,80人左右。前期的特点:交往次数少,有的仅一面之缘;交往的理由单纯,借书、问学、引见、借寓、同官等。资料来源主要是作者自述。赵先生的概括让我们有了整体的感知,具体交游,详参拙著《段玉裁年谱长编》附录“段玉裁交游人名索引”。
这里先介绍程、邵二人。程晋芳(1718—1784),江苏江都人,祖籍安徽歙县,字鱼门,号蕺园,藏书家,经学家,诗人。乾隆十七年(1752)成进士,后充《四库全书》纂修官,擢编修。家世殷富,独嗜图书,疏财交友,晚年家境渐落,与朱筠、戴震等游,治经学,著有《周易知旨编》《尚书今文释义》《诗毛郑异同考》《礼记集释》《勉行斋文集》《蕺园诗文集》等。邵晋涵(1743—1796),浙江余姚人,字与桐,一字二云,号南江,经学家,史学家。乾隆三十六年(1771)成进士,充《四库全书》纂修官。博通经史,精于小学,所著《尔雅正义》是清代第一部全面注释《尔雅》的巨著,为世所重。邵氏与全祖望、章学诚等属于清代朴学中“浙派”开启风气的人物,他与段玉裁商讨学问,并成至交,促进了江南学术文化圈的互动。邵氏与程晋芳是最早对段玉裁有学术上帮助的友人。乾隆三十四年冬,段玉裁在京师借寓法源寺侧的莲花庵,键户烧石炭,从邵晋涵借书,注释《诗经均谱》《群经均谱》,每一部毕,邵氏辄取来缮写其副本。至第二年二月,书成。由钱大昕《与段若膺书》“顷邵孝廉与桐以足下所撰《诗经均谱》见示”,可知邵晋涵促成了钱氏为段书作序。此时,程晋芳通读全书后称赞两谱,也对段氏有相当的鼓励作用。
再简要介绍在学术上较早肯定与帮助段玉裁的学者之一,对段氏影响较大,也是段氏终生服膺之人钱大昕(1728—1804)。钱大昕,江苏嘉定(今属上海)人,字晓征,号辛楣,又号竹汀,为清代著名朴学大师,学问广博精深,兼擅中西历法,尤长于考据,“论者推其考史之功,为有清第一”。其成果详参《嘉定钱大昕全集》 。乾隆十九年(1754)成进士,授编修,官至少詹事,提督广东学政等。在科名、声望、官位等各方面均在段氏之上。段氏二谱,初成于出仕前,钱大昕致书讨论音韵问题,对段氏有一定启发。乾隆三十五年(1770)四月初九日,钱大昕为段玉裁《诗经韵谱》撰序:
金坛段君若膺撰次《诗经韵谱》成,予读而善之,叙其端曰:自文字肇始,即有音声,比音成文,而《诗》教兴焉。三代以前,无所为声韵之书,然《诗》三百五篇具在,参以经传子骚,类而列之,引而伸之,古音可偻指而分也。许叔重云:“仓颉初作书,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字者终古不易,而音声有时而变。五方之民,言语不通,近而一乡一聚,犹各操土音,彼我相嗤,矧在数千年之久乎!谓古音必无异于今音,此夏虫之不知冰也。然而云古浸远,则于六书谐声之旨渐离其宗,故唯三百五篇之音为最善。而昧者乃执隋、唐之韵以读之,有所龃龉,屡变其音以相从,谓之叶韵,不唯无当于今音,而古音亦滋茫昧矣。明三山陈氏始知考《毛诗》、屈、宋赋以求古音。近世昆山顾氏、婺源江氏考之益博以审。今段君复因顾、江两家之说,证其违而补其未逮,定古音为十七部,谓《唐韵》之支、齐、佳也,脂、微、皆、灰也,之、咍也,古皆各自为部。魏、晋以降,歌部之字,半入于支,而脂、之两部,亦间有出入,然支与脂、之犹不相假借,虽杜子美近体犹然。又谓四声之分,自古有之,《南史》称永明中文章始用四声者,谓行文以四声相间,谐协可诵,非始创为四声。辨哉言乎!古人以音载义,后人区音与义而二之,声音之不通而空谈义理,吾未见其精于义也。此书出,将使海内说经之家奉为圭臬,而因文字声音以求训诂,古义之兴有日矣,讵独以存古音而已哉!
这是一篇重要的语言学文献,钱氏序中对音学的重要及发展、段氏归为十七部的贡献等有所评议,“以为凿破混沌”,并赞许“此书出,将使海内说经之家奉为圭臬,而因文字声音以求训诂,古义之兴有日矣,讵独以存古音而已哉”。后来,段玉裁辞官返里,记录自己归途中拜访之人惟有钱大昕,《古文尚书撰异》卷十三段氏识语有:“辛丑之四月,自四川引疾归。途谒钱詹事于钟山书院,詹事言‘貌曰恭,言曰从,视曰明,听曰聪,思曰容’,此可补入尊著《六书音均表》。”由此可以觇测,段氏创通分别今古文《尚书》义例,也得到钱大昕的一些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