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研习书法

段玉裁的祖父段文“精书法”,著有《书法心得录》,今虽不传,恰似播下了希望的种子。段玉裁的书法,颇为后世赞许。顾廷龙《章太炎先生篆书墨迹序》中论清代中晚期书坛有这样的论述:

影响所及,篆书之书法遂辟新径。邓石如创停云之间架,运行书之笔势,吴让之、陈曼生、胡甘伯、赵撝叔此一派也。王虚舟、洪北江、孙渊如、冯景亭,犹斯、冰之遗绪,此一派也。至吴愙斋则取法周金,罗叔言则撷采殷契,此又一派也。若江艮庭、段懋堂、陈硕甫、陈簠斋、俞曲园、孙仲容则皆随笔作书,不事工整而有高雅之致,此学者之派也。

将段玉裁归入“有高雅之致”的学者书法一派。他早年确实为学习和研究书法,下过不少功夫。乾隆二十八年(1763),29岁的段玉裁在京师向梁闻山学习,“虚心问以笔法”,始知“拨镫法”。何谓“拨镫法”?指的是一种执笔之法。段氏《述笔法》称:“书法之不及古人者,无古人之胸中,又不得古人执笔之法也。执笔之法若何?曰:‘指以运臂,臂以运身。’……古人知指之不能运臂也,是故使指顶相接以固笔,笔管可断指,锲痛不可胜,而后字中有力。其以大指与食指也,谓之单勾;其以大指与食指中指也,谓之双勾;中指者,所以辅食指之力也。总谓之拨镫法。王献之七八岁时学书,右军从旁掣其笔不得,谓此法也。舍此法皆旁门外道也。”后来了解此法的传授情况,“二王以后,至唐、宋、元、明诸大家,口口相传如是。董宗伯以授王司农鸿绪,司农以授张文敏,亳州梁闻山巘得于闻知”,又从梁氏口中得知年已80多的钦天监监正何国宗为此法传人,家在内城,于是在乾隆三十年冬日,“天甚寒,乘驴车至其家求见”,段氏笔下此事颇具戏剧性:

遣一孙相见,问何事欲见大父,余曰:以张文敏笔法惟令祖先生见而知之,外间得于传闻者,虑其不真,故求面谒闻教。其孙曰:大父老病不能对客也,请以所闻入问诸大父而传语可乎?余曰:幸甚。出而告余曰:大父云君已得之矣。一如闻山所闻之语,并赠以所临米、黄二帖,闻山壬午孝廉,以咸安宫教习满知县。

四十多年后的嘉庆十三年(1808),段玉裁在娄东书院时作《述笔法》,记其学习“拨镫法”的经过,“回首追溯,一如东坡记文与可《 谷偃竹篇》也”,并称“予既学书不成,故详述其言以告来者,庶闻山所得不传之绪不至泯没终古也”。段玉裁的书法成就因今传其作品不多难以评说,而其记“拨镫法”之传承、前贤对其归于“学者之派”的评论,似宜重视。

常州市博物馆藏有段玉裁《论书札》一文,叶鹏飞有《挺拔秀雅 一丝不苟——段玉裁行书〈论书札〉》进行评论,王振华辑入其文《经韵楼遗文辑考》 。其文如下:

邓文原谓:东坡中年用宣城诸葛丰鸡毛笔,故字稍加肥。晚岁自儋州回,挟天海风涛之气,作字如古槎怪石、怒猊扶木、奇鬼搏人,书家不可及已。同里朱文畿上舍,抱隽才,负奇气,而不为时用。以其磊砢郁勃之积,一寓于书。于魏晋以来诸作者,无所不窥,而尤浸淫于宋之南宫、东坡,以尽其变,往临《天马赋》。见知于归愚、香树两尚书,命贞诸石以公同好,而文畿尤孜孜于笔簏,以志必传。兹所临东坡集陶《归去来辞》诗,纡馀宽博有得,于性情笔墨之外,其足以超时流恶札,而直造古人无疑也。昔东坡和陶诗尽卷而止,自谓得性之所近,文畿之临坡,毋亦犹坡之和陶云。段玉裁(钤印)

图6 段氏《论书札》(部分)

孙洵认为:“段氏书法以小篆最见功底,结字准确,笔笔中锋,提按变化丰富。楷、行书极富儒雅气。”“就开风气而言,乾嘉学派的戴震、钱坫写的金文,段玉裁、孙星衍、洪亮吉写的小篆,与追随者、崇尚者相比较,几乎无一雷同者。但都重视传统,又能体现个人风格。尤其是段玉裁不仅书法造诣精湛,在自撰联中还提到‘扬搉今古,镕铸中西’之说,可见当时这些学者治学的风气。”关于此书论,孙洵认为:“显而易见,这是段玉裁为同乡朱文畿写苏东坡集东晋陶渊明《归去来辞》的一篇赞颂的序跋。从元大德年间书家邓文原论及苏字开始的。证实段玉裁这位有实绩的小学家涉及过书法理论。”

此外,玉裁弟玉章(1743—1824)“受笔法于祖,工于行楷”,清人许乔林所作玉章传《懒斋段公传》称“公伯兄茂堂精于声音训诂之学,抉汉儒之蕴奧,发前人所未发,阮云台相国谓能深识大源,不为臆必之论。晚年刻所著《说文解字注》及经韵楼诸书,皆与公论定参酌。其书风行一时,学者望若山斗,而公所参订为多,公自以所学同于伯兄,亦不复别有著作” 。不但赞扬其书法精,还提出段玉章参与了《说文解字注》等书的学术讨论。

刘盼遂《年谱》“乾隆十三年戊辰(西历1748)先生十四岁”下有:“四弟玉立生。玉立字清标,又字鹤台,乾隆丙午科副榜。(光绪《金坛县志》)包世臣《艺舟双楫》卷五有《与段鹤台明经论书次东坡韵诗》自注:戊寅年。又《国朝书品》后增‘能品下’三人,有段玉立,小真书及草书,知鹤台娴于书法矣。”称段玉立“娴于书法”。包世臣作《国朝书品》,将书法分为五品,即神品、妙品、能品、逸品、佳品。妙品以降,各分上下,共为九等,即五品九等说。段玉立见于“能品下”,则为第五等。由此可见,段玉裁兄弟多人在书法上有一定的造诣,并得到世人的承认。

又,龚自珍笔下曾提及段玉立。《破戒草·丙戌秋日,独游法源寺,寻丁卯、戊辰间旧游,遂经过寺南故宅,惘然赋》:“髫年抱秋心,秋高屡逃塾。宕住不可收,聊就寺门读。春声满秋空,不受秋束缚。一叟寻声来,避之入修竹。叟乃喷古笑,烂漫晋宋谑。寺僧两侮之,谓一猿一鹤。……(自注:叟为金坛段清标,吾母之叔父也。”)此记嘉庆十二年(1807)龚自珍16岁在北京时事,段玉立曾往法源寺寻找逃塾的龚氏。 4AMFQPYQzlFm2GU8euNNsyxm5DcNlq/dksIuNmbBbmYcdGoKk3bNw/iW3S72JC9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