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三论”的译传与吉藏

吉藏的著述常提及“关河”之学,这是将三论宗起源追溯到鸠摩罗什及其门下所弘扬的中观学派思想。鸠摩罗什,祖辈本系天竺贵族阶层(婆罗门种姓),其父鸠摩罗炎始东渡葱岭,投止龟兹,后与龟兹王妹耆婆成婚,遂生罗什。罗什自小就受到龟兹流行的小乘佛教思想的熏染,后又在沙勒(疏勒)遇到莎车大乘名僧,尽弃所学,转归大乘中观学。此时中原地区逐次为十六国所占领,其中羌族建立的姚秦(后秦)代苻秦(前秦)而据关中四十余年。姚秦文桓皇帝姚兴崇佛,鸠摩罗什遂于文桓皇帝弘始三年(401年),经凉州至长安。罗什在长安十二载,在姚兴(394—416年在位)的支持下,大兴中观思想。罗什非但以译经知名,且注重讲授所译经典,并亲加注解,其法门龙象迭出,唱道南北。罗什译经中最重要、影响最深的是印度般若中观学的根本经论,如《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金刚经》《维摩诘所说经》《大智度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罗什门下号称“三千学士”,其中尤以弘中观学者人数最多、影响最大,如僧肇、道融、道生、僧叡、慧严、慧观、慧叡等人,前四人被称为“关中四圣”。关河之学,一时极盛。但是罗什的去世使得长安佛界一时无主,而刘裕于东晋安帝义熙十三年(417年)攻克长安,姚秦覆灭。次年,赫连勃勃又趁乱袭取长安,致使关中一带民众颠沛流离,众僧星散,义学南趋,关中三论学一时颓废。此外,由于中土佛学兴趣的转移,这些星散的罗什门下,其传承虽不绝如缕,却大多转而治《涅槃》《成实》,故而三论学在宋、齐二代黯而不彰,以至齐竟陵王萧子良感叹佛学界“弃本逐末”,周颙于永明七年(489年)惋惜“《大品》精义,师匠盖疏” (2) 。周颙、梁武帝萧衍看到三论学不彰,遂转而提倡三论义理,武帝撰《注解大品序》、周颙撰《三宗论》,对般若学和中观二谛的研讨起到推动作用。但是真正以三论为重心,对精研般若中观经论的学风起到奠基作用的则是僧朗。

梁武帝时,高句丽辽东城人僧朗于齐梁之际南下建康,在摄山(栖霞山)依止禅师法度,大宏三论,为梁陈以后三论学复兴奠定了基础。僧朗最初确定弘扬三论思想,与当时的一场辩论有关系。据湛然记载:“自宋朝已来三论相承,其师非一并禀罗什,但年代淹久,文疏零落,至齐朝已来,玄纲殆绝。江南盛弘成实,河北偏尚毗昙。于时高丽朗公至齐建武来至江南,难成实师,结舌无对。因兹朗公自弘三论。至梁武帝敕十人止观诠等令学三论,九人但为儿戏,唯止观诠习学成就……故知南宗初弘成实后尚三论。” (3)

据史料记载,僧朗“《华严》、三论最所命家” (4) 。吉藏则追叙道:“摄山大师唯讲三论及《摩诃般若》,不开《涅槃》《法华》。” (5) 值得注意的是,吉藏明言僧朗三论学得自关中:“从北地学三论,远习什师之义。” (6) 又言:“大朗法师关内得此义[即僧肇不真空义],授周氏[即周颙]。” (7) 此外,日僧安澄《中论疏记》卷一言:“高丽国辽东大朗法师,远去敦煌郡昙庆师所,受学三论。齐末梁始,来入摄岭山也。” (8) 据此,僧朗之学不仅来自关中,且他还奔波至敦煌从昙庆学习三论,而昙庆此人,史无记载。 (9) 因此,关于僧朗三论学的师承问题,尚未彻底解决。

止观僧诠继承了僧朗三论之学:“初,摄山僧诠受业朗公,玄旨所明,惟存中观。遁迹幽林,裨味相得。” (10) 由此可见,僧诠和僧朗一样,以三论学为重心,同时也继承了僧朗不交接王侯的隐逸风格。只是僧诠不再参与公开佛学辩论,似乎更倾向于内敛。据吉藏追叙:“昔山中大师云:出讲堂不许人语。意正在此,恐闻之而起疑谤故也。” (11) 僧诠学说以“二谛”和“中道”为核心,对三论学有进一步的发展,被赞“大乘海岳,声誉远闻” (12)

止观僧诠弟子中,以兴皇寺法朗最弘三论学。据《续高僧传·法朗传》记载,法朗俗姓周,徐州沛郡(今江苏沛县)沛人,后依止观僧诠习三论学:“飡受《智度》《中》《百》《十二门论》,并《华严》《大品》等经,于即弥纶藏部,探赜幽微,义吐精新,词含华冠,专门强学,课笃形心。” 吉藏追叙道:“是故三论玄旨,派流于九坏,龙树宗传,实什公之方也,虽复译在关河,然盛传于江表,则兴皇朗之功也。” (13) 法朗一改僧朗、僧诠不事辩论的传统,走向公开说法:“奉敕入京,住兴皇寺,镇讲相续,所以《华严》《大品》四论,文言往哲所未谈,后进所损略,朗皆指摘义理,征发词致,故能言气挺畅,清穆易晓,常众千余,福慧弥广,所以听侣云会,挥汗屈膝,法衣千领,积散恒结。每一上座,辄易一衣,阐前经论,各二十余遍,二十五载流润不绝。其间兴树四部,两宫法轮之华,当时莫偶。” 法朗的教学风格和宗旨是以般若扫相、心无所得为主,吉藏言道:“家师朗和上,每登高座,诲彼门人,常云:‘言以不住为端,心以无得为主。故深经高匠,启悟群生,令心无所著。’” (14) 法朗佛学思想大部分为吉藏所继承,包括“破邪显正”的论述方法和“中道”“二谛”的思想。

吉藏,俗姓安,安息人。据《续高僧传·吉藏传》,吉藏祖世因避仇移居南海郡(今广州)所在地域,安家于交广之间。其后,吉藏之父迁居金陵(今江苏南京),吉藏即出生于金陵,并以此为研究佛学的重要阵地。吉藏祖辈历世虔诚敬奉佛门,其父出家后法名道凉,父引之见于梁陈之际著名的译师真谛,遂得名“吉藏”。吉藏因其家族“历世奉佛”,从小就确立了佛教信仰,其父多次带其旁听兴皇寺法朗讲授佛法。吉藏表现出极高的领悟能力,“随闻领解悟若天真” (15) ,7岁时遂从法朗出家。据吉藏所撰《百论序疏》,他年十四即习《百论》,法朗劝他经常阅读僧肇的《百论序》,因其“言巧意玄,妙符论旨”,故吉藏“亲睹时事,所以禀承……登乎弱冠,于寺覆述”。 (16) 吉藏领纳了中观学派“善辩”的长处,“精辩锋游,酬接时彦,绰有余美” 。他受具足戒后,声名远播,得到南朝陈世祖文帝陈蒨第十三子桂阳王陈伯谋的赏识。在隋朝由北向南取江南、定百越,统一中国后,吉藏乘机离开金陵,东游吴越地区,止泊于会稽秦望山的嘉祥寺。在此游方过程中,吉藏率徒不停地搜集因陈隋更替、道俗逃亡而流散的寺院文疏,在佛教目录学、佛教文献整理方面做出了贡献,并借此熟稔天竺大乘中观学派,以及中国汉末至南北朝佛教的历代典籍和各派佛学思想,“注引宏广咸由此焉” (17) 。吉藏于嘉祥寺讲经说法垂十五年,吸引了大量信众:“禹穴成市,问道千余。志存传灯,法轮相继。” 吉藏在嘉祥寺曾开讲《法华经》,并撰成《大品经义疏》《法华玄论》等重要著作。此时吉藏名声大起,“结肆独擅浙东” (18) ,他却不自满,自忖对于《法华经》义理尚有疑惑,遂致书天台山国清寺智 法师,请其讲《法华》,智 因病未能赴会,不久辞世,吉藏又从智 弟子灌顶学《法华》义理。 文帝末年,时为太子的杨广建立四个道场:扬州慧日寺,长安清禅寺、日严寺、香台寺。吉藏先奉命住扬州慧日寺,并于此著《三论玄义》。此后又受杨广延请,转至京师日严寺, (19) 在此撰关于“三论”的注疏。此时,随着国家统一,南北学僧齐聚京师,吉藏声望非常高:“既初登京辇,道俗云奔。见其状则傲岸出群,听其言则钟鼓雷动。”吉藏表现出极高的辩经才华,居住在京师期间,吉藏和当时另一位法师僧粲曾就佛法辩难,“往还抗叙四十余翻”,僧粲终于“合席变情赧然而退”。 (20) 吉藏在京师又“游诸名肆,薄示言踪,皆掩口杜辞,鲜能其对” (21) ,成为隋朝继智 之后又一位名动帝京、著述繁富的佛学家。

吉藏“威名相架,文藻横逸”,被誉为“四海标领三乘明匠”。 (22) 吉藏留下了一连串展现自己辩才无碍的记录。例如文献独孤皇后崩,“承明内殿连时行道”,吉藏于殿内讲《净名经》,“词锋奋发,掩盖玄儒。道俗翕然,莫不倾首”。 (23) 隋炀帝子齐王暕曾举办法会,因吉藏神辩飞玄,望重当世,故每怀摧削,将倾折之,以大业五年(609年)于西京本第盛引论士三十余人,“令藏登座咸承群难,时众以为荣会也” (24) 。唐高祖武德年间屡建法筵,在延兴寺,百座讲《仁王经》,王公卿士并从盛集,吉藏“爰竖论宗,声辩天临,贵贱倾目” (25)

吉藏的佛学撰述非常丰富,共38部(现存27部)、百余卷,论说类有《三论玄义》《大乘玄论》《法华玄论》,经疏类有《中论疏》《百论疏》《十二门论疏》《法华义疏》。此外,吉藏还撰有关于《华严经》《涅槃经》《金光明经》《弥勒经》《维摩诘经》《大品般若经》等大乘佛教经典的解释文字,即“游意”“科文”。

吉藏的著述风格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大多系“注疏体”,这是受到儒家经学撰述的影响。陈寅恪先生说:“南北朝后期及隋唐之僧徒亦渐染儒生之习,诠释内典,袭用儒家正义义疏之体裁,与天竺诂解佛经之方法殊异,如禅学及禅宗最有关之三论宗大师吉藏、天台宗大师智 等之著述与贾公彦、孔颖达诸儒之书其体制适相冥会。” (26) 这是很有见地的观点。 27ss6hU1rzGttwL96cU3jyEqv0BRJPkyT4c1VWGWzTPf4g5PzPx0ttdbwJ92yty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