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世界上哪一种幸福感最实在,我的答案是得到工作对象的认可。这种幸福,可以通过语言、文字、掌声、微笑等来感知。
为什么工作的幸福感最实在呢?因为人的价值最直接地体现在工作中。就像一家建筑企业的形象不是体现在办公大楼,而是体现在项目施工现场一样,技术和质量在现场,成果和形象自然也在现场。
但现场只是一个操作平台和展示空间,大多数资源准备和要素筹集均在现场之外。“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俗语强调的道理是深刻的。
我们以一家大型建筑企业为例作分析。这是全市规模最大的一家建筑企业,员工有4万多人,年产值超600亿元,年纳税逾13亿元。春节前,大家从全国各地的项目现场回到公司,带回满满的收获。收获靠什么?关键靠项目。项目在什么地方完成?在施工现场。
为了做好一个项目,建筑公司从获取项目信息、业务洽谈、跟踪投标、人员安排、物料准备、现场施工、进度调配、安全管理、验收把关、交付使用、工程结算、费用到账等各个环节,付出了大量气力,这些大部分体现在现场。
为了给员工充好“精神之电”,这家建筑公司特意举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党课,邀请我去宣讲。
我在宣讲现场激情澎湃,讲的五个方面紧扣理论内涵并密切联系企业实际。会场上三百多人时而寂静无声,时而欢声笑语,时而掌声雷动,没有一个人玩手机、打瞌睡、乱聊天,许多人的目光、手机镜头时时跟随着我,还不时用语言、笑容、手势表达共鸣。这令我大为振奋,头发和衬衫都被激情的汗水染湿,我被工作的幸福感包围。
幸福感在哪里?——在现场!宣讲是讲给大家听的,现场听众的反应足以说明一切。宣讲结束后,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和总经理都连声称赞讲得好,鼓舞了大家的精气神,主持人总结时更是笑吟吟地说了许多真诚感谢的话。
幸福感从哪里来?——从场外来。为了讲好这堂课,平时思考不算,光做课件,我就从头天晚上六点半做到了第二天凌晨两点多,定主题、梳条理、搭框架、排论点、搜行情、把脉络、选素材、巧润色。就像一个现代建筑工人利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简称BIM)来建房子一样,我把智、情、技、艺、力都用在了宣讲里,所以才有了听众对这堂党课的认可,这是我作为宣讲者幸福感的源头。
幸福感在实在的工作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