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多吸“理论之氧”

一个人的精神,也需要“氧气”。“氧气”稀薄的话,会导致精神亚健康或者不健康,使行动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2020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总体看,在抗疫斗争中我们的干部队伍是好的,是经受住考验的,但也有少数干部表现不佳甚至很差。有的不敢担当、不愿负责,畏首畏尾,什么都等上面部署,不推就不动;有的疲疲沓沓、拖拖拉拉,情况弄不清、工作没思路;有的敷衍应付、作风飘浮,工作抓而不细、抓而不实,仍然在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有的百般推脱、左躲右闪,甚至临阵脱逃。

这四种“有的”干部,不佳甚至很差的表现,根源就在于精神上“缺氧”,信念上不坚定,政治上不过硬,关键时刻靠不住。

信仰和信念的坚定,来源于理论的养分。只有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会坚定。

理论是什么?是人们从实践中提炼概括出来的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有关概念和原理的体系,是系统化了的理性认识。正确的理论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来源于社会实践,并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

理论和其他事物一样,有其发展和演进的历史。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随着时代的发展,展现出不同的外形和内容。马克思的思想理论源于那个时代又超越了那个时代,既是那个时代精神的精华又是整个人类精神的精华。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再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脉相承、与时俱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这一思想创造性地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论断,丰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创造性地提出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思想,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造性地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持之以恒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学说;创造性地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思想,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创造性地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运用于党的一切工作中,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这一理论是很美的,美就美在印证着共产主义事业穿越世纪、历久弥新的蓬勃生命和光明未来,将治国理政的布局之美、运筹之美、经略之美和逻辑之美提升到全新的境界。

理论中蕴含着充足的精神氧分,能给人营造一个有益的精神环境,使人不会长时间陷入负能量、灰色调中。蓬草生长在麻地里,不用扶持也能直挺;白沙混进了黑土里,便和黑土一样黑了。兰槐的根叫香艾,一旦浸入臭水里,君子便不再亲近它,百姓也不再佩戴它。这就是所谓“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这说明环境的重要性,精神环境也是一样。

理论学习深入了,才能真懂真信真坚定,才能由理论认同转化为价值认同,由心理认同转化为信念信仰。经常用党的创新理论来武装自己、提醒自己、激励自己,经常用“理论之氧”来充实自己、更新自己、振奋自己,会让自己始终处于正能量、暖色调、真善美之中,思想向上,心灵光明,浑身有劲,生出必胜之心、责任之心、仁爱之心、谨慎之心。拿出战胜一切敌人而决不屈服的大无畏革命气魄,勇当先锋、敢打头阵,把初心落在行动上、把使命担在肩膀上,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一抓到底解决问题,直至取得最后胜利,而人生的贡献和价值也会喷薄而出。 WL92evSDZP8eFcYqMvoMNzQFRuuGWQR9OgNULS/A/5U65HqHBj1tiTI0voVZdTq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