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玉器

新石器时代,精致打磨的石器取代了由大块鹅卵石打片制成的粗糙石器,其中最为珍贵的是玉。尽管早期文献提到中国数处产玉,但是长期以来,玉产自中亚天山地区的河床上。西方学者因而认为中国并无真玉。但是,最新发现显示,北京玉工迄今仍在使用的玉料可以追溯到河南南阳和陕西蓝田,因而支持了古代文献。但是,历史上备受中国人推崇的真玉是软玉,富含镁质的絮状矿物,坚同钢铁。理论上,玉为纯白色,但是微量杂质都可能生成从蓝、绿到棕、红、灰、黄甚至黑等颜色。18世纪,中国玉工在缅甸发现了由晶体粒构成的另一种玉料——翡翠。翡翠呈明亮的苹果绿到祖母绿色,中外皆以其为珠宝首选。

由于质地独特,玉自古以来就极受中国人的推崇。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提及,“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勰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技(忮),洁之方也” [5] ,迄今仍然脍炙人口。尽管这个定义主要针对真玉,但“玉”一词不仅包括硬玉和软玉,也包括蛇纹石、角闪石甚至大理石等精美石头。

玉的硬度使其难以加工琢磨。加工玉器须用解玉砂。新石器时代的工匠可能使用了比现代金刚石还要坚硬的材质。甚至有人提出解玉砂是钻石细末,尽管当前中国境内并未发现钻石。韩思复认为,如果时间足够长,用竹管钻具和砂子掺水也能在玉片上钻孔。

玉斧等兵器,玉镯、玉环等装饰品和礼器主要见于中国东部和东北部,最早的就是我此前提及的红山文化的玉猪龙。太湖地区良渚文化晚期大墓之中有众多玉璧和玉琮。璧是中间有圆孔的圆形盘状物,而琮则是内圆外方的管状物(图1.13)。有的玉琮高达40厘米,工艺令人叹为观止,年代大体在公元前2700—前2200年。有的玉琮上装饰了动物形面具纹样,与随后青铜时代早期礼器上的饕餮纹饰存在某种渊源关系(图1.14)。高度近似的玉璧和玉琮也见于广东北部遗址,如石峡,表明良渚文化传播之广,超出此前的想象。在公元前5世纪之后,玉璧和玉琮分别和天与地联系起来,其象征意义迄今未变。但是对于良渚居民,它们和神面意味着什么,它们在葬俗之中的地位,却无从得知。

图1.13 玉琮,高31.2厘米,良渚文化,新石器时代,由纽约迈克尔·韦斯布罗德(Michael Weisbrod)提供

图1.14 玉琮纹饰线描图,良渚文化,新石器时代,据《文物》1988年第1期第1—31页图2 70TAqueqmpoeVT54851fdmHxhbSg9O/ItuT3VQKmf/kIBhK/2xEfBVaHFRbX5pC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