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主动基金与被动基金

平时大家说到基金投资,相信不少人都听说过指数基金这个概念,那什么是指数基金?指数基金和非指数基金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要了解什么是指数基金,那么就必须先了解什么是指数。

指数是市场中的一座灯塔,是评价整个市场上涨与下跌的一个整体性的指标。

听起来好像特别专业、晦涩。我们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比如说你肚子饿了,决定去超市买点东西吃,刚刚好今天超市在搞大促销,你买到的这个东西比平时便宜了 50%,那这个时候你能不能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今天在整个城市里面所有食品的价格全部都下跌了 50%。我想你一定得不出这样一个结论。

为什么?因为个体的涨跌并不能代表整个市场的涨跌,那是否有评价整个市场涨跌的一个指标呢?这个东西就是指数。

回到我们所说的投资市场,其实指数一般来讲是由专业的机构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把整个市场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些证券编制出来,得到一个平均性的指标,这个指标就叫做指数。

一般来讲,这些专业机构会在市场中挑选具有代表性的证券,并且选定一个固定的日期作为基日(起始基础日期),以这一天这些入选证券的价格算出来的这个值作为一个基点(指数起点)。这个基点有可能是 100 点,有可能是 1000 点。

我们用沪深 300 指数做一个例子来看看,见图 2-3。

图2-3

资料来源:Wind 威尼斯摆渡人

沪深 300 指数的基日是 2004 年 12 月 31 日,基点是 1000 点,由 300只成分股组成。

在以后的交易日中,指数编制公司会根据每个指数中所有成分证券的价格变动跟基日的对比程度来算出每一天指数到底是多少。我们就可以通过指数的涨与跌来判断整个市场的整体性变动方向。

所以指数可以非常方便地让所有的投资者去判断市场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运行状况。

比如说 2018 年上证指数全年下跌,这个时候我们一看这个指数的表现,就会得到这样一个结论:2018 年我们的上海股市表现并不是很好,因为全年它下跌了。因此我们说指数是投资者在投资某一个市场时的一个标尺、一座灯塔。

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投资的收益情况来判断自己是跑赢了市场还是跑输了市场,最后来评定一下自己在某一个时间段里的投资结果是否达到了预期。

我也稍微给大家做一个介绍,指数的编制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个步骤叫做抽样,因为任何一个市场里面都有非常多的证券,那这个时候你可以把所有的证券全部都纳入指数的考量范围之内,也可以在其中挑选某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证券作为一个参照的样本。就好比如果我们要统计深圳地区的房价状况,可以以全深圳区域内的所有商品房价格作为样本来计算全市的房价水平,也可以只以福田区的所有商品房价格作为样本来计算福田区的房价水平,还可以只以莲花街道所辖区域所有商品房价格来计算莲花街道的房价水平。

第二步我们要给抽样中的每一只证券、每一只成分股赋予权重,一些很重要很具有代表性的股票可能在这个指数中间占的权重就会比较大,一些成交量特别大、成交特别活跃的证券我们也可以给它赋予更大的权重。

有了样本、有了权重之后,我们进行第三步,用一个公式把它们进行整合计算,得到一个平均值,这就是指数的结果。

另外,指数都会设定每年有一次或者数次来调整指数的样本股。

因为有些股票经过半年或者一年左右的时间发生了很大变化,比如说涨得特别好,市值变得特别大,也有一些可能走得并不是那么好,出现了一些黑天鹅事件,股价出现大幅下跌,或者上市公司出现了一些违法违规的行为,相关的股票已经不再符合指数所设定的取样标准了。那么这个时候,指数编制机构要对指数的样本股进行调整,保证所有指数的样本股能够一直满足最初的条件设定。

好了,讲了这么多的指数知识,指数基金就很简单了,顾名思义,指数基金就是用来跟踪某一个标的指数的基金产品。所以一般来讲,指数基金的投资目的特别明确,就是通过基金公司的投资管理,让指数基金的走势尽量和它所跟踪的标的指数一致就好了。

如果投资者打算投资某一个市场,或者说看好某一个行业、看好某一个板块,就可以直接去选择投资某一只指数基金。

指数基金目前跟踪的标的指数已经琳琅满目了,有沪深 300、中证500、创业板指数等宽基指数,也包括像军工、医药、白酒等行业指数。

如果投资者看好大盘,那么可以买跟踪大盘指数的基金,比如沪深 300指数基金;如果看好中盘,那么可以去配置跟踪中盘指数的基金,比如中证 500 指数基金;如果投资者看好某个行业,那么可以去配置跟踪某个行业指数的基金,比如中证白酒指数基金等。

通过投资指数基金,投资者就等于购买了一篮子具备同种风格的股票来达成自己的投资目的。

指数基金到底是如何来操作,如何来评价的呢?

其实一个基金管理公司要去做一只指数基金,一般要经历下面的几个步骤。

第一步是选择目标指数,就是指数基金是用来跟踪哪一个指数的,是跟踪沪深 300,还是跟踪上证 50,等等,先选好这个。

第二步就是要构建投资组合,指数基金的投资组合构建还是比较有技术含量的,比如说我们要跟踪上证 50 指数,构建这个指数基金组合的时候,你就必须要跟上证 50 指数一样去配置 50 只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上证50 成分股公司的股票。

构建指数基金投资组合的时候,基金公司可以采取完全复制的方式,跟上证 50 每只股票在整个指数中占比完全一样,把它复制到基金的投资组合中来,这样整个指数基金的业绩走势就跟上证 50 指数完全匹配。当然基金公司也可以采取行业抽样或者分层的方式来进行指数基金投资组合的构建。但是现实中采用完全复制的方式是比较多的。

第三步就是实时进行成分股的调整——前面有讲过所有指数都会定期进行样本股的更新调整。而作为指数基金,也必须跟随指数样本股的调整来买卖调整投资组合中股票的构成,这样才能达到跟踪指数的目的。

所以,从指数基金的投资模式,我们可以发现一点:基金经理在管理指数基金的时候,是没有什么自主权的,他们没有根据市场的变化而决定卖出或买入某只股票的权力。他们管理指数基金唯一的目标就是和标的指数保持一致的走势,随着标的指数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投资组合,指数调整出去了哪些样本股,那么基金经理也要随之卖出这些股票,指数调整进来了哪些样本股,基金经理也要随之买入这些股票。基金经理的调仓和管理动作都是被动进行的。

因此,指数基金就是被动投资型基金,而非指数基金,就是主动管理型基金。

被动投资型基金和主动管理型基金在选择投资的技巧上有着巨大的差异,所以我们必须要从一开始就了解如何区分两种不同类型的基金。

平时我们在各种基金投资平台上看到的基金产品名称,往往都只是简称而已,通过简称,是很难分辨出被动型和主动型基金的。 我们一定要看到 基金产品的完整全名。

如果基金产品的全称中含有“指数基金”或者“ETF联接基金”的字样,那么就是被动投资型的指数基金。如果基金产品的全称中没有这些字样,就是主动管理型基金。

您记住了吗?

两者到底有什么样的区别呢?

所谓的主动管理型基金,尤其是主动管理的股票型基金,它的目的是获得超越市场基准的收益,基金经理可以在拿到募资之后根据自己对市场的判断、对行业的分析、对个股的分析构建自己的投资组合,根据自己的投资习惯、自己的风险偏好来构建具有自己个性的投资组合,它的目的是获取超越市场平均的收益。

而被动型投资基金其实就是指数基金。指数基金的基金经理在拿到客户的资金之后,是没有办法根据自己的想法去构建投资组合的。他能做的事情就是依据指数基金所跟踪的目标指数,来复制目标指数的成分股构成,形成自己的投资组合。在整个过程中,它的目标是要获取市场的平均收益,而不是超额收益。

所以主动管理型基金跟被动管理型基金最大的差别就在这里,一个是要获得超越基准的收益,而另外一个是只求获得市场的平均收益。

那这两者相比之下的优劣到底如何呢?

首先,指数基金的管理费是比较便宜的,根据万德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目前市场上的指数基金的平均管理费年费率应该是 0.64%,而主动管理的股票型基金的年费率平均为 1.46%,所以从这一点来讲,指数基金比主动管理的股票型基金费用是要便宜的。

其次,两者追求的收益不一样,一个是超越基准的收益,一个是平均收益,其实这里就涉及两个投资中的基本概念——α收益跟β收益。

什么叫α收益,什么叫β收益呢?准确地说,β收益就是整个市场系统性获取的收益,而α收益是指单独的超越市场的收益。

我们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来方便大家理解,如果您在 2015 年有在深圳购置一套房产进行投资的话,不管买在深圳的哪里,2015 年到 2020 年深圳的房价整体都在往上涨,房价整体涨幅达到 100%,这个时候您所获得的收益就叫做整个房地产市场的β收益,也就是只要是在深圳买了房的人都能获取的一个整体收益。

但是具体到您自己购买的这个房产上面,您会发现因为您的小区的开发商特别好、小区的环境特别好、地理位置特别好,所以深圳整体房价上涨了 100%,而您的房子价格却上涨了 180%,那这个时候您就获得了超越整个市场 80%的额外上涨收益,这部分就叫做α收益。

所以股票型基金追求的是α收益,而指数基金追求的是获得市场的平均收益,也就是β收益。 GjyNVg0gefC+6KoF4QfZbMDUDvsl1g2zk1hUjqegchuZqteC9u/ylcI9qtsq1Ca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