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推荐序
产业、生态与社会拥抱科技变革的三重视角

腾讯集团副总裁、腾讯研究院总顾问 杨健

当前,以人工智能、区块链、虚拟现实为代表的新技术正催生新一波数字化浪潮。对真实感、在场感、沉浸感的追求,成为新的数字化方向。基于智能化驱动的物理与数字世界的融合,将激发更多的创新与应用场景。新一轮科技变革将带来哪些影响?我们该如何拥抱这一创新机遇?

科技行业既是科技变革的受益者,也是创新风险的首当其冲者。当今,市场上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科技公司,无疑是上一轮科技变革中的成功者、受益者。他们在过往的竞争中抓住了创新的机遇,找准了自己的赛道,获得了用户与市场的认可。但面对新一轮科技变革,一切都可能从零开始。

科技变革到来之际,也是行业格局变动最激烈之时。无论是中小型科技企业,还是行业领军型企业,一旦跟不上变革的节奏,必然面临被超越甚至被淘汰的风险。不管是初创公司,还是行业领军者,面对新的科技变革,都是0和1的选择。一旦错过了机遇,受影响的往往不只是市场份额,而是生与死的考验。这是科技行业竞争的残酷之处,也是其魅力所在。

新一轮科技变革所形成的创新生态和产业链布局,其影响远超过领军型企业本身。在变革中,大家更容易关注那些聚光灯下的明星创新企业,而忽视由其所带动构建的创新生态和产业链布局。就像手机产业,在从功能机到智能机的演进中,出现了一批能够跻身行业前列的中国品牌,成为中国制造的最新代表。然而不能忽略的事实是,每个成功的品牌,都离不开创新生态和产业链集群的支撑。在孵化面向未来的新一代技术时,这些创新生态和产业链甚至发挥着更大的作用。

和制造业相比,互联网创新生态涉及的主体更广、产业更多,生态结构也更为复杂。以其带动的就业结构变化为例,根据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发布的《数字生态就业创业报告》,2021年仅微信生态衍生的就业机会就达到4168万个,围绕微信小程序所产生的开发、产品、运营等就业机会超过839万个。很多思维活跃、追求自由发展的年轻人,在数字生态中凭借一技之长,为广大用户提供充满个性的创新产品和服务。

从社会层面看,科技生产力的变革带来生产方式的变化,最终必将重铸区域与社会竞争力。回看工业革命以来的世界经济中心变迁,从最早的英国,到随后的法国、德国、美国,每次变迁都伴随着科技创新的突破。正在进行中的第三次信息革命,重构了信息获取、商品交易、服务提供等日常生产和生活方式,推动数字经济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数字经济发展最为快速的国家之一,中国成为数字技术创新的最大受益者。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白皮书(2021)》显示,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9.2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8.6%。

面对新一轮科技变革,智能化、平台化、生态化成为生产组织的重要特征,富有创意的工作成为未来重要的劳动方式。比如,基于区块链技术的NFT,就让一些艺术家有了新的创作和连接方式;一些歌手在虚拟场景里举办演唱会,可以有数千万人参与;腾讯基于云游戏技术打造的“数字长城”,让用户通过手机就可以在线“爬长城”和“修长城”。

积极拥抱新一轮科技创新,需要充分发挥来自企业界、科技界、政府机构等多方的力量,形成支撑科技创新的“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一方面,充分发挥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积极性、能动性,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构建可持续的创新体系,将科技创新融入产品和服务之中,形成不断突破的创新生态,将科技创新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从国家或区域的视角,面对如此密集的科技创新期,要不断完善科技创新支撑体系,培育创新文化,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只有在这些方面不断取得突破,我们的创新才能既解决当下的短板问题,又面向基础领域、新兴领域、交叉领域提前布局。

在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对创新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保持警醒,做好防范预案。就像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虽然目前已经在农业、工业、医疗、交通等领域有了非常广泛的应用,但我们对其背后的算法运作机制依然了解不多,如何在利用人工智能提升效率和体验的同时,确保“准确性、公平性、可解释性”,依然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在每年的“科技向善创新周”上,我们都会邀请不同领域的创业者、技术负责人、产业专家,分享他们对科技创新、产业趋势与社会价值的思考和探索。他们处在各自领域的最前沿,所以这些思考和探索都非常硬核和富有启发。我们把2022年创新周上分享的内容收录到这本书里,希望能够对大家厘清新一轮科技创新脉络、抓住新一轮科技创新机遇有所帮助。但愿这些内容让科技行业之外的从业者,也能有所收获。 R1keXjfDtcFbCve+yQ9+dGNMyXro9lGhk7183pQ28k82V8lj1bPpOpyTdDA/HrL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